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们的演义修改版 > 第九回 冀州形势

第九回 冀州形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邺城城墙上,余绩看这倒了一地的官军,眉头始终没办法舒展开。

    素缟军攻了一天的城,攻势并没有如余绩想象的那样慢慢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和他的计划有所出入。

    “公子,邺城能战之兵只剩一千,如果加上段将军带出去的一千骑兵,也才刚刚到两千人。”

    国仲满是是血,不过这些都是那些受伤或者阵亡的士兵的鲜血,还有一些是素缟军的,他刚刚在城墙上也没少杀人。

    “赐之兄那边收编了多少俘虏?”

    “五千左右,但是战斗力底下,难堪大用啊,而且……”

    国仲没有说完,余绩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让这五千降卒入城填补空缺,难免会被里应外合。

    漳水边的素缟军并没有慢慢退去,这也是余绩意料之中的。

    毕竟能够设伏杀死自己父亲,白延也不是个傻子,段钦受伤后就一直待在营中,并没有带兵出击,估计他也猜到了那边只是疑兵。

    事实也正如余绩所想的那样,白延原本也只打算强攻一次之后,就慢慢撤回漳水北岸,但是他发现在他攻城的时候,东面的官军并没有任何动静,一清点周贵所部回来的人数,发现只有不到两千人回营。

    这就很奇怪了,这大平原上又没有河道阻拦,官军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杀得那么干净吧,立马就想到了那边的官军在拿降卒充数。

    毕竟五六千人的营寨和一万人营寨看起来也没多大区别。

    再尝试攻城后发现东面的官军依旧没什么动静,就坐实了白延的想法。

    “去告诉刘凯,让他带兵回来,留一万……不!五千人在那守着就行。”

    白延对一个小校吩咐道。

    余绩在拖延时间,这证明官军的大军确实快要到了,必须把所有的力量聚拢,一举攻下邺城。

    白延这边的动作余绩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也不能把段钦叫回来,要是让所有人都待在城内,白延一定会围城。

    “将军还有多久到邺城?”

    “已经入了魏郡地界,明日午时就能到邺城城下了。”

    余绩点点头,再坚持一轮进攻就能等到援军了,但是……

    看着满地的伤兵,还有已经被拆了一半的邺城,余绩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守住。

    “滚木礌石还有吗?”

    “太守府和郡守府以及临近北门的房子已经被拆光了,我已经组织百姓去南面拆房子了。”

    国仲看着满目疮痍的邺城,心中满是不舍。

    他在邺城太守这个位置上坐了五六年,对这个城市充满了感情,城内的许多建筑都是他组织百姓一砖一瓦的搭起来的。

    余绩也看出了国仲的不舍,安慰道:

    “房子拆了还可以再建,若是守不住就是下一个信都了!”

    冀州的州治信都城,素缟军攻破后烧杀抢掠,一把大火将这座繁华至极的都会从地图上抹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邺城百姓愿意跟着官军一起守城的原因,朝廷烂素缟军更烂!已经没有百姓愿意跟着素缟军造反了。

    “对了,前将军派人来说,他已经命陈贤去进攻临水了。”

    “临水?”

    余绩走到案前,打开了地图。

    “临水是素缟军粮道的必经之处,拿下这里就可以断了白延的粮!”

    国仲指着地图对余绩说到。

    余绩却摇了摇头,表示并不赞同国仲的说法。

    “整个冀州,只有魏郡还在朝廷手里,攻下临水他们还有其他地方可以供应粮草,做不到改变战局。”

    段明其实也不指望陈贤能做什么改变战局的事,让他去进攻临水不过是让素缟军不敢肆无忌惮的攻城而已,成功与否都无所谓,主要还是依靠段明的大军。

    “段将军担心公明担不起这样的大任,所以才挑了个没那么重要的地方让他去试试。”

    “那么依公子之见,应该攻哪里能够扭转战局呢?”

    余绩思索了一会儿,朝地图上一指。

    “邯郸!依照公明的性子,他一定会去进攻邯郸!”

    “邯郸?”

    国仲有些吃惊。

    “没错,邯郸是素缟军进攻邺城的本阵,也是联通素缟军大本营巨鹿郡的关键,如果这个被拿下,那么不只是邺城,整个冀州的局势都会被搅乱,素缟军门户大开,势必会减缓他们对幽、并、青三州的进攻。”

    “等会儿,公子你是说陈公子率军去打邯郸了?”

    余绩点点头。

    “临水城就在漳水北岸,按照他的行军速度,他前天就应该到临水城下了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收到消息。”

    和余绩的推测的一样,陈贤确实绕过了釜口到了邯郸城下。

    和陈贤估计的一样,白延留了两万人在这里驻守,又有相当一部分人马跑出城打草谷去了,所以城里只有一万来人。

    而更让陈贤喜出望外的是守城的素缟军将领居然亲自带着人马出城劫掠,被刚准备围城的陈贤逮了个正着。

    素缟军作战从来都是以高出官军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兵力来击败官军的,在邯郸城下还是头一次以少打多,而且邯郸城内的素缟军也不知道出城夹击陈贤,自然是被砍瓜切菜一般的杀败了,那守城将领的脑袋也到了军旗上。

    “将军,敌将已死,贼军士气低落,不如立马强攻一定能夺下城池。”

    一个小校对陈贤建议到。

    陈贤看了一眼城墙上的素缟军士兵,思索一阵之后说道:

    “将北面的围给撤了吧。”

    “这是为何?”

    那名小校不解。

    “我若是将邯郸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的叛军必定殊死反抗,就算攻下城池也会有很大的伤亡,放开一个口子,他们就只想着逃跑,攻城也就简单多了。”

    那名小校领了命令,就去将北面的士兵给撤了下来。

    果然,当陈贤命令士兵攻城的时候,城内的素缟军并没有多做抵抗,就纷纷的往北门涌出,陈贤也不派人追击,清点完士卒后发现只阵亡了不到百人。

    这正合陈贤之意,他还得保留兵力与段明一起夹击邺城下的素缟军,现在只要等段明到达邺城,就是那八万素缟军的末日。

    而刚入魏郡地界的段明还不知道陈贤已经攻下了邯郸,他面前正摆着两封文书。

    一封是余绩从邺城发来的,内容主要是邺城能战之兵不多,还有段钦受伤的消息。

    余绩依靠疑兵之计推延了时间,这让段明很满意,至于段钦受伤,他倒也没那么担心,自己儿子从小跟着自己四处剿匪,也没少受伤。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另一封文书的内容。

    朝廷已经确定要废史立牧了,段明只是惊讶于方远动作这么快,对这件事本身倒也没怎么吃惊。他更吃惊的是朝廷居然让周允官复原职,不对州牧的权力和级别可比州刺史大得多,过几日周允就会北上节度冀州一切军政要务,到时候自己也得听他的调度。

    方远呢?他一力促成的废史立牧,他得到了什么好处吗?

    放下手中的文书,段明回想起那个有着鹰视狼顾之相的方远摇了摇头。

    他是战将出身,对于这些朝廷上的争斗素来是不参与的,还是先将眼前的事给办好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