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进京吊唁,朱标托孀徐妙云 > 第六十二章水泥

第六十二章水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元璋、徐妙云俩人都在疑惑。

    水泥水泥,

    名字里又是水,又是泥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

    而且又要拿细沙和石头,

    这两样他们倒是知道,都是建筑材料。

    但是和水泥在一起,他们就迷糊了。

    朱雄煐回过头,看着两人疑惑的表情自信一笑,解释着:

    “这水泥是我偶尔得来的东西,可以用在建造上面。”

    “到时候,就能解决金陵的问题了。”

    朱元璋本来想提问的,突然想到之前在东陵时候碰上的雷管和土豆,

    他深吸一口气,凝重的问道:

    “这水泥,也是和雷管一样神奇的产物?”

    朱雄煐点点头。

    他要人拿来的水泥,和雷管一样,的确不是现在大明能出现的东西。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脸上挂满了轻松。

    要是和雷管一样神奇的东西,那他就放心了。

    他现在完全信任这个大孙。

    虽然从水泥这个名字上,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作用,但是只要朱雄煐拿出来,那就说明有把握了。

    只有徐妙云看着这爷孙两打哑谜,但她有点怕朱元璋,不敢出声。

    只能在脑中猜测什么是水泥,心里好奇的像是有猫爪在挠一样。

    好在六剑奴的速度不是盖的,没有让朱元璋等太久,他就一手提着灰扑扑的袋子,一手提着两个小桶走了进来。

    轻轻放下,袋子中不自觉的吐出一些灰色的细尘,正是水泥。

    而那桶里就是黄沙和小石子。

    朱雄煐没有叫六剑奴退下,他等下还要叫他帮忙搅水泥呢。

    边上,朱元璋第一个走上来,指着灰扑扑的袋子。

    “这就是水泥了?”

    朱雄煐点头,“正是!”

    徐妙云也走了上来,她好奇的盯着这些东西,灰扑扑的水泥、沙子和石头,

    她的脑海中有了个猜测,难道是要把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使用吗?

    果然,下一刻朱雄煐的动作证明了她的猜测。

    只见朱雄煐指挥六剑奴把水泥袋拆开,把黄沙和石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最后加上清水搅拌。

    六剑奴在干活,铲子擦拉擦拉的响,

    朱雄煐在一边给朱元璋和徐妙云和科普:

    “这个水泥主要制作材料是石灰石、黏土和铁渣,”

    “它具有胶结的作用,加了水以后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一定时间硬化后,最后整体的材料都变得坚固,”

    “而且因为它没硬化前还是浆体,还特别容易塑形!”

    说话间,他就指挥人把混合好的泥浆铲进桶里。

    回头对两人说道:

    “好了,就让它在外面晒两个时辰,这样它就坚固无比了。”

    很快,水泥就在阳光的作用下,开始凝固。

    徐妙云一直在旁边看着,看着都是些平平无常的东西混在一起,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听到还有几个时辰,她也没了兴趣一直看着,回到了正堂。

    朱元璋也叫人把奏折从皇宫搬过来,

    等着水泥凝固的时间太长了,现在政务繁忙,他要在太子府里批改奏折。

    他看了眼朱雄煐,刚好他这个大孙也在,却是正好可以让他提前接触下国家大事。

    朱雄煐欣然同意,

    他知道自己虽然是后世之人,但也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特别是朝堂上的事情,他更是要学习。

    朱雄煐在一边熟悉着奏折,同时提供着建议看法,

    朱元璋不时提点着,但更多是对朱雄煐的才思敏捷的欣慰。

    两人坐在一张桌子的两边,一个学,一个教,却是让进来的徐妙云有些恍惚。

    这样的场景,让她仿佛看到了新旧两代皇帝的薪火相传。

    她低着头,轻轻的出去后,亲手准备了两盏清茶端上。

    正在看奏折的朱雄煐看到一节芊芊素手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同时还有一盏清香的清茶。

    抬起头发现是徐妙云,

    朱雄煐展颜一笑,低声说道:“谢谢!”

    接过茶后,轻轻呷了一口,感受着口中的清香,朱雄煐继续看向奏折。

    送完茶的徐妙云找了个位置坐下,素手托腮,出神的望向朱雄煐。

    两个时辰后,朱元璋伸了个懒腰,

    虽然改了一大堆奏折,

    但因为有朱雄煐在一边帮忙建议,

    他并没有感觉到太过劳累。

    朱雄煐听到动静,也从奏折中回过神来。

    看向老爷子开口道:

    “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去看下水泥吧。”

    朱元璋点头看,率先望外面走去。

    此时,他已经被激发了好奇心,

    时辰到了,他终于能看到水泥是什么样神奇的东西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