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幸运先生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了中风专科医院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了中风专科医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幸好宋卫星在活动举办之前,就安排朱江辉和罗煜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就是报名小程序。

    如果你是打电话进来报名,那么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会记录你的基本资料,然后录入这个小程序;如果你是从“万里民族医院”的微信公众号进来报名,会直接转到这个报名小程序里面。

    除报名人要提交一些基本资料,最重要的是各种联系方式。程序的作用除了记录报名人的资料外,关键是排队的顺序。因为万里民族医院现在只能提供三百张床位给病人,三天为一个疗程。

    所以报名人报名后,会得到一个报名序号,程序会提示报名人大概在什么时候可以来医院入院治疗。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有报名又没能来治疗的病人,或者病人提前治愈出院,程序会提示排在后面的病人立即替补。这个时候,医院的工作人员就会通知报名人提前入院治疗。

    不但陈天锦没有想到,宋卫星没有想到,其实万里民族医院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活动还没有结束,求医的电话就源源不断地打进来了。

    在当前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万里民族医院能够迅速治愈中风后遗症的消息通过电话、微信、抖音等手段瞬间传遍了华夏大地。

    因此打来求医电话的不仅是京城的病人家属,天南地北的病人家属都把万里民族医院作为解救家中中风后遗症病人的救星。预约的病人很快突破了万人大关,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地攀升中。

    京城的相关部门前来询问,万里民族医院有没有扩大治疗能力的可能?华夏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根据领导的指示,询问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军区后勤部的谭政委直接过来,问宋卫星要不要把附近的另一家部队医院借给万里民族医院使用。

    宋卫星又喜又忧。第一个电话打给了自己的老弟宋晓勤。“红还”和x001~x014的存货还有多少?能不能迅速提高产量和航空送到京城来。

    宋晓勤毕竟在军工企业担任过管理者,京城万里民族医院活动爆火的消息一传到他这里,敏感的他就已经作出了扩大产量的决定。电话铃声把几个药材批发中心的老板从夜梦中惊醒,天一亮,几辆装满药材的卡车就已经向金华开去了,下一批的药材也开始备货了。

    宋卫星的电话一打过来,宋晓勤就用鼻子哼了几下:“等你想起来要货,黄花菜都凉了。放心吧!我这里已经加大马力生产了,误不了你的大事。”

    宋卫星的第二个电话是打给朱江辉的,紧急调配100台预装了人体全息信息系统的电脑到京城来,安全手段做足。再准备100台随时备用,调三五个技术人员在京城候命,准备应付系统和硬件的故障。

    不是宋卫星不信任京城相关部门,万一人体全息信息系统泄露了,“乱是乱不了,麻烦。”不过这场战役结束后,破解人体全息信息系统的高潮就会到来。所以,宋卫星提出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太关键了,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宋卫星让尹科军从华夏顶级的信息安全公司,聘请了两位大咖,现在就为人体全息信息系统的数据中心再加上几道安全防护闸门。

    几件事办完,一颗石头落地。宋卫星和尹科军上门去拜访京城的相关部门。恳请相关部门协调京城几家病床比较宽裕的医院派医护人员前来进行培训,培训结业后,由万里民族医院分流部分病人到其他医院去。

    当天,京城相关部门就决定调剂了七家医院的700张病床,派出360位医护人员前来培训,加上谭政委临时借调的一家医院的300多张病床和120位医护人员。终于有1300多张病床应付病人潮了。

    赵国庆一夜之间,就拟好了培训教材。这次免费培训不会把人体全息信息系统全部培训一遍。

    培训内容很简单:只要医生会打开系统,输入用户的密码,在病人的血液进入采集器后,发现系统图形界面的大脑部位存在缺血性脑梗图形和失血性脑梗图形,就可以按处方把规定的十几种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中,按照静脉注射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治疗就可以了。

    如果在这两个地方没有脑梗图形,说明病人是误诊,可能是外伤造成的偏瘫或失能。万里民族医院对这一类病人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手段,可以将病人退回万里民族医院,由万里民族医院处理,说白了,就是道歉,退钱,好言好语礼送病人出院。

    如果发现病人其他部位的图形有超出黄金分割线的,按照每个培训人员人手一份的图形部位说明书,告诉病人这个部位可能存在肿瘤即可,本次治疗不针对肿瘤,只针对中风后遗症。

    来培训的医护人员轰动了,治疗中风居然如此简单;而且这套系统有可能发现全身所有部位的肿瘤。不行,这回去必须给医院领导汇报,看看能不能引进这套系统。不过,这得等到这拨病人高潮过去,根据病人治疗的结果才能向领导汇报,冒冒失失地打草惊蛇是不成熟的表现。

    不说赵国庆这边忙的不可开交,朱江辉带着几个技术人员也忙着把这么多医院的医务人员信息录入系统,并设置账号和初始密码,因为系统要记录每一个使用者的使用情况,将来可以追溯到病人的治疗过程。

    陈天锦和尹科军虽然没有前面两拨人那么忙,但是他们的工作更重要。他们要与七家配合的医院还有一家部队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虽然病人是冲着万里民族医院来的,但自己的医院忙不过来,几家友院在京城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愿意帮忙,总不能让人家白帮忙不是。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更何况是来帮忙的。

    宋卫星、夏道涵、陈天锦、罗泽元和尹科军等人在一起开了一个会,决定了每个病人的治疗费收三万元华夏币,一个疗程治疗无效退款。夏道涵再三强调医院没有治不好退款的规矩,否则医院都要赔光倒闭了。但是其他与会人员都同意无效退款,要不怎么能显示出万里民族医院的不同呢。

    由于病人是万里民族医院的,诊疗仪器是万里民族医院的,医药是万里民族医院的,合作的医院实际上只是提供了病床和医护人员的服务,而且医护人员的培训还是由万里民族医院提供的。所以,会议形成决议:每一个从合作出院的病人,由万里民族医院支付合作医院五千元华夏币作为合作费用。

    一个病人五千元说多不多。但是正常情况下,其他医院一个病人住院三天,不可能收费这么多的,更何况基本上是纯利润。所以合作医院均无异议,大家痛痛快快地把合作协议签下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