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大佬他当爹了(快穿) > 第89章 纨绔儿子(十七)

第89章 纨绔儿子(十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七皇子离开邵府的时候, 脚步都是虚浮的。

    他的礼物没送出去,人也没见到,反倒自己被问得晕头转向, 甚至等到出来的时候, 脑子里还在思考问题的答案,还想着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差劲了。

    七皇子回到宫里,迎面便遇上了五皇子。

    五皇子看了他一眼, 似是闲聊一般问道:“七弟这是从哪里来?”

    七皇子精神还有些许恍惚, 说道:“从外面来。”

    五皇子只当他是不愿意说,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看着他的状态不对, 便多留心几分。

    快要离开的时候, 七皇子忽然又叫住了他:“五皇兄。”

    五皇子停住脚步。

    七皇子想到五皇子比他早参政两年, 又曾经被外派赈灾, 便问道:“五皇兄, 你知道遇到旱情如何处理?遇到洪涝如何处理?遇到灾荒如何处理吗?”

    五皇子:?

    “七弟很关心这个吗?”五皇子问道。

    七皇子想到自己进邵家后就死在这一步了,便点点头。

    五皇子说道:“遇到旱情、洪涝、灾荒,自有朝廷的大人们来制定章程。”

    七皇子说道:“五皇兄你也不知道吗?”

    五皇子听到这话, 只觉得弟弟说话似乎有些噎人,便说道:“七弟你若是真想知道,还是去问各部的大人们。”

    七皇子点点头。

    五皇子似是想到了什么, 问道:“是谁问了你这些,父皇吗?”

    若是老皇帝询问的, 那五皇子想着自己也得放在心上。

    七皇子摇了摇头, 说道:“没谁,只是我想知道而已。”

    五皇子却不太相信,等见到自己的人后, 立马催着让他们去打听一下七皇子见了什么人。

    待得知是邵瑜后,五皇子眉头皱了起来。

    “邵瑜刚回京,如今父皇对他委以重用,每隔几天就要召见一下。”五皇子说道。

    幕僚闻言,道:“殿下,之前不是还有传言,说陛下预备将邵大人的女儿,许给七殿下做王妃吗?”

    五皇子也知道这个传闻,甚至邵嘉姝还当了荣嘉公主的伴读,这事几乎都板上钉钉多了,但老皇帝一直没有明旨指婚,才让事情显得有些奇怪。

    邵瑜如今是户部尚书,位置重要,五皇子可不想七皇子多了这么一门有力的姻亲。

    “殿下,还有一个传言,说陛下之所以没指婚,是因为邵大人不愿意。”幕僚说道。

    五皇子皱眉,说道:“正妃虚位以待,七弟又日日献殷勤,他有什么好不愿意的?”

    幕僚尴尬一笑,说道:“这就不知道了。”

    “说不得是这老家伙在故意拿娇,你且看着,等父皇的旨意降下,他保证应得比谁都欢快。。”五皇子猜测道。

    想到了这里,五皇子又提起七皇子今日问他的那些话,说道:“邵瑜深得父皇信重,今日七弟突然说的那些话,是不是就是邵瑜给他透出来的?”

    五皇子继续往深处想,觉得邵瑜这么说,肯定是老皇帝有意考教,邵瑜这是在给未来女婿透题呢。

    五皇子看向幕僚,双目炯炯,问道:“你知道遇到旱情如何处理?遇到洪涝如何处理?遇到灾荒如何处理吗?”

    幕僚:……

    每个幕僚负责的方向都不相同,眼前这个幕僚,其实主要负责的是斗争方面的,日日都在盘算着老皇帝的心思,盘算着七皇子那些竞争对手的心思。

    因而对于这样实务,他实在不够了解。

    五皇子见幕僚被问住了,只觉得对方此时的模样看起来实在过于无知,五皇子想到,若是回头自己被老皇帝问起来,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表情。

    五皇子心下忍不住想着,若自己也是这么一副蠢笨的模样,那父皇一定会十分嫌弃。

    老皇帝年纪大了,太医院也传出消息来,他的身体状况很糟糕,因而如今京城里的夺嫡之争,如今越发激烈,所有人都想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好好表现一番,五皇子也不想自己一时疏忽,就错过打大好局面。

    “你去打听一下,老七这两天的举动,顺便你将老七和邵瑜密谋的事情,稍稍透露出去。”五皇子吩咐道。

    幕僚虽然不知道七皇子和邵瑜密谋了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传播谣言。

    而五皇子也抓住这个机会,向各部的大人们请教起来。

    这些大臣们虽然各有派系,但面对五皇子的询问,他们也不至于不回答。

    五皇子和七皇子轮番找各部的大臣们询问,这事自然引起了其他皇子的注意,再加上外面传播的,那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一时间京中倒是热闹起来。

    邵瑜丝毫不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他还以为京里这些皇子们全都变得好学起来,居然知道关心民事了。

    被老皇帝传唤进宫的时候,邵瑜依旧一脸坦然。

    老皇帝见了他如此模样,心下反而有些疑惑,只是他此时被身体闹得焦头烂额,每日都觉得自己可能见到第二天,因而他还想着社稷江山,想着能够非常顺利的交接到下一任皇帝手里。

    老皇帝对现在几个皇子,其实并不怎么满意,但矮子里挑高个,在他眼里,只有一个老七还算能看。

    老皇帝怕被走漏风声,便将其他人都赶了出去,如今屋子里只有他们君臣二人:“近日,几个皇子倒是突然全都关心起民生之事了。”

    “几位殿下如此忧心国事,实乃幸事。”邵瑜说道。

    老皇帝探究的目光在邵瑜身上扫了一圈后,方才问道:“爱卿当真不知?”

    邵瑜摇头,说道:“虽不知就里,但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老皇帝深爱邵瑜的才干,因而对他也多了几分宽容,一直以来没有勉强,如今听到传言,追查源头,发现起因竟然是邵瑜与七皇子一次私下联系。

    对于这件事,老皇帝的心情很复杂,他既想要邵瑜帮扶七皇子,但又不想要他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勾搭在一起。

    良久之后,终究是责任感占了上风,他必须要将江山平稳的过渡到下一任手里,老皇帝问道:“先前与爱卿说的那桩婚事,爱卿意下如何?”

    邵瑜却依旧是推拒。

    老皇帝脸瞬间都沉了下来,他心底也有些疑惑,邵瑜到底是要做什么,一方面不同意婚事,另一方面又和七皇子私下接触。

    邵瑜反倒直截了当问道:“陛下当真属意七殿下吗?”

    老皇帝一拍桌子,说道:“放肆!”

    即便心中属意,老皇帝也不能对外表露出分毫来,因而直到如今,这一桩联姻,在其他人眼里,都只是觉得老皇帝在平衡诸皇子势力,而不认为老皇帝已经定了储君。

    邵瑜没有半分避让,而是再度问道:“陛下当真是要将大位交给他吗?”

    老皇帝瞪着眼睛,说道:“储位如何,乃是天子家事,岂容你置喙!”

    老皇帝只觉得邵瑜的冒犯,让他恼怒异常。

    但邵瑜却丝毫不在乎,只道:“天子无家事。”

    老皇帝眼神中满是杀意,说道:“邵瑜,不要以为自己有几分才干,就敢对朕指手画脚。”

    邵瑜却道:“对皇帝指手画脚,才是臣子的本分。”

    “你!你!”老皇帝气得用手指着邵瑜。

    邵瑜却越发放肆起来,说道:“陛下既然敢做,为何要怕人说?”

    老皇帝只觉得眼前一黑,紧接着再也忍不住,一口血从喉头吐了出来。

    邵瑜上前,用手抚着他的后背,又不知用的是何种手法,老皇帝此时只觉得通体舒畅。

    “你……”老皇帝隐隐意识到了什么,他也听说过邵瑜懂医术,一直觉得他就是三脚猫的水平,也没太放在心上。

    而此刻老皇帝依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身体上的感觉做不得假,他只感觉自己像是又年轻了几岁一般,先前浑身像是背负着重担,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此时他只觉得一身轻松。

    “陛下,您现在才将这一口血吐出来,要好生休息,不要多费心力。”邵瑜温声说道。

    此时的邵瑜,哪里还有之前咄咄逼人的模样,就像是一个最忠诚的臣子。

    但老皇帝还是问了出来:“你故意气朕?”

    邵瑜点点头,见他不听劝非要说话,也不计较,只说道:“陛下最近身体不舒服,时常感觉大限将至,其实都是错觉。”

    老皇帝若真是身体虚弱,那也不至于后面还熬了好几年,他只是身体一时出了岔子,如今邵瑜帮他解决了,若是不出意外,老皇帝保守估计还能苟十年。

    十年时间,足够熬干年长皇子的意志,也足够熬到年幼皇子长大成人。

    “是有人给朕下毒吗?”老皇帝显然更关心是不是有人在谋害他。

    邵瑜说道:“不是毒,陛下郁结于心,天长日久,便有了这个意外。”

    邵瑜原本也以为老皇帝是年纪大了,所以身体不行了,只是这段时间近距离接触多了,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年轻人的身体出了岔子,因为年轻底子好,所以自身调节机制强大,会在不经意间慢慢调整过来。

    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真的是一个意外也受不了。

    “陛下也不用责问太医们,这症状非常少见,臣心底有猜测,所以冒险一试,没想到竟然真的是这个原因。”邵瑜说道。

    老皇帝点点头,又问道:“那关于储位的那番话,是真的吗?”

    当皇帝的,有几个真心希望有太子。

    太子不是儿子,而是一个对着自己位置虎视眈眈的对家,谁都知道储君一定,前朝后宫全都安稳,但又有几个皇帝真的想定下来。

    刚刚被邵瑜治好病,但老皇帝此时却已经转过头来,用满是审视的目光盯着邵瑜。

    邵瑜问道:“陛下想听实话吗?”

    老皇帝点头,眼神一错不错的盯着邵瑜。

    邵瑜不避不让,说道:“诸位成年皇子各有千秋,但在臣看来,他们或许是好儿子好兄弟,但唯独不会是个好皇帝。”

    老皇帝的心情很矛盾,既不想被取代,但又不想听邵瑜贬低自己的儿子们。

    邵瑜继续说道:“皇子们样貌都像陛下,但行事作风却不似陛下果敢老练,臣很怀疑他们的能力。”

    邵瑜话虽然说得难听,但言语间却是拿老皇帝对标,其中满是对老皇帝的夸赞,老皇帝一时也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开心。

    “那你觉得,谁最有储君之相?”老皇帝问道。

    邵瑜皱眉,似是很难抉择。

    “其他皇子,微臣接触不多,但七皇子……”邵瑜似是在想改如何表述。

    老皇帝静静的看着他,只当邵瑜最终还是选择了七皇子,心下不禁有些失望。

    可邵瑜却话锋一转,道:“七皇子实在不适合做国之储君。”

    老皇帝没想到邵瑜会这么说,立马问道:“你为何这么想?”

    邵瑜提起了七皇子数日前上门拜访的经历,道:“臣当时只以为陛下属意七殿下,当时一想到他会成为未来储君,便忍不住多问了几句。”

    “臣本以为,七殿下爱民如子,对于这样的问题,回答自然是信手拈来,可惜,臣失望了。”

    邵瑜话语间满是惋惜,似乎对于国家有了这么一位储君而悲哀。

    “陛下,储君乃是未来新帝,在臣眼里,储君应当和您一样,行事果敢,满身担当,内能从谏如流,外能开疆拓土,如此,才当得起一国之君。”

    “只可惜,寥寥几个问题,七皇子终究只是七皇子。”

    言下之意,七皇子远远不如老皇帝。

    七皇子是老皇帝原本看重的,此时听邵瑜这般说之后,老皇帝既开心于邵瑜对自己的肯定,又忍不住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眼光。

    毕竟按照邵瑜说的,老七可丝毫不像是个能扛起一个国家的人。

    “你不看好老七,那你真的没有看好的吗?”老皇帝问道。

    邵瑜想了想,说道:“此处只有陛下与臣,臣也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老皇帝点头。

    邵瑜说道:“臣也不说陛下会千年万年,但至少十年无虞。”

    老皇帝经过先前那一遭后,此时对于邵瑜的医术十分有信心。

    他本以为自己大限将至,所以才会急着安排一切,如今知道自己至少还有十年,那他就没有那么急切了。

    能够自己当皇帝,谁想让给儿子呢。

    邵瑜继续说道:“陛下还有这么长时间,可以慢慢培养出一位满意的储君,何必非要急于一时呢。”

    老皇帝想到年长的儿子们,又想到后宫里那些才几岁大的儿子们,越发觉得邵瑜说得在理。

    他此时跳出那个框架来,看七皇子自然也变得挑剔起来,原本他想着让邵瑜辅佐七皇子,如今倒只想让邵瑜和七皇子离得越远越好。

    老皇帝心态变了之后,看待所有事的想法都变了。

    “姻缘天注定,凡事莫强求,爱卿,听闻你长子要成亲了?”老皇帝这般说,显然已经放弃了让七皇子与邵家结亲的念头。

    邵瑜说起长子来,言语里也满是骄傲,道:“他从前一事无成,本以为他就这样了,没想到前天他考进了太医院,陛下即便不说,臣也要向您讨个封赏。”

    “爱卿医术高明,想必又教出来一位良医。”老皇帝笑着说道,已经做好了邵瑜要给长子讨官职的准备。

    邵瑜却说道:“长子与方烨大人的长女定了婚事,因而臣想向陛下讨件赏赐,用来下聘。”

    老皇帝微微一愣。

    邵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三年前因着那桩错事,臣散尽家财,如今长子成亲,但家底单薄,一时拿不出厚礼来,怕方大人觉得礼薄,不得已只能厚着脸皮跟陛下讨要。”

    邵瑜今天解决了皇帝一桩大麻烦,本来是大功一件,但邵瑜此时用此来讨赏,倒是了却老皇帝一桩人情。

    邵瑜要得越少,老皇帝反倒越发觉得亏欠。

    老皇帝听邵瑜提起三年前那桩事,又道:“爱卿,当年之事,本是你夫人犯下的过错,为何你要一力承担?”

    邵瑜丝毫不意外皇帝知道这么多,只轻描淡写道:“夫妻一体,是谁犯的错,哪有那么重要。”

    老皇帝闻言,倒想起如今身在冷宫里的废后,到底是多年夫妻,一想到多年患难的老妻,如今身处冷宫,心下顿生不忍。

    等到邵瑜离开后,老皇帝将大太监招了来,轻声说道:“你若有空,去静安宫看看,若是缺了什么,记得补上。”

    大太监听了心下一颤,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头应下。

    老皇帝想了想,又道:“她到底是皇后,别叫底下人轻看了。”

    大太监听了只觉得如同一声巨雷。

    毕竟废后是发了明旨的,但此时皇帝说话间,又好像废后之事不曾发生一般。

    且老皇帝前段时间,连听到废后的姓氏都要发脾气,如今也不知道邵瑜跟他说了什么,居然还要照拂起来。

    大太监默默将心里对邵瑜的评级又往上调了调。

    邵瑜前脚刚回到家,后脚宫里就有人来宣旨。

    一道赐婚圣旨,和一些赏赐。

    有了这道赐婚圣旨,邵方两家的婚事即便到时候办得拮据,也不会有人觉得寒酸。

    邵嘉善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刚进太医院的小学徒,居然能得到皇帝的赐婚,他也知道这旨意到来,定然是因为邵瑜在皇帝面前说了什么。

    而方家那头,原本方夫人中意的女婿人选是一心读书的邵嘉良,对于一个准备当大夫的邵嘉善并没有太多好感,甚至因为这个未来女婿,方夫人还听了不少讥讽。

    但随着这一道赐婚旨意下来,方夫人心里原本的不快全都一扫而空。

    方烨也适时道:“善儿要当大夫,但这也是在陛下面前挂了名的大夫。”

    恰逢邵嘉善又进了太医院,方夫人只觉得邵嘉善说不得就是未来的太医院院判,顿时也不觉得这婚事如何差劲了。

    邵瑜又将邵嘉姝找来,道:“日后你就不需要进宫当伴读了。”

    邵嘉姝立马问道:“爹,您做了什么?怎么我这就不用进宫了?”

    宫里发生的事情太过复杂,全都告知邵嘉姝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因而邵瑜只是搪塞两句。

    虽然老皇帝没有下明旨,但邵嘉姝痊愈后,宫里再不催她进宫,反倒是荣嘉公主还派人过来看了一两次,只是全都吃了个闭门羹,公主心下着恼,索性丢开不管。

    转眼便是邵瑜复诊的日子。

    这一次依旧是邵瑜带着三个孩子去了沛国公府。

    管家早早就在门房上等着,但这一次在沛国公府的感受,比上一次却大不相同。

    邵瑜明显察觉到,短短十天里,沛国公府似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府里的仆人们行动间更加规矩整齐,见到来人时也越发恭敬小心,一群人就像是被杀鸡儆猴过一般,脸上全都带着三分惶恐。

    邵瑜询问管家:“我有一些事想要询问,不知云夫人今日可在府里?”

    管家笑了笑,说道:“邵大夫,倒是不巧了,云夫人带着表小姐去了山上的清净庵修行。”

    邵瑜又问道:“那夫人何时回来?”

    管家道:“云夫人和表小姐是借住在此,夫人如今想开了,打算看破红尘在庵里修行,多半日后都不会回来了。”

    邵瑜立马明白,这是事情查清楚后,给云夫人的惩罚。

    原本他还以为景尚会顾念多年情分,没想到也是个快刀斩乱麻之人,如此也好,倒可以证明景尚不是个拎不清的人。

    再次见到景淑慧,似乎因为这段时间用心调理,因而她的气色比之前要好上不少。

    邵瑜给了管家一张单子,上面罗列了许多药材。

    “等药材准备好后,每日给你家小姐药浴,每天要足足泡够一个时辰。”邵瑜解释道。

    管家闻言,便珍而重之的将单子收好。

    把完脉后,景尚方才出现,他额头上有一层细密的汗水,显然是匆忙赶到这里的。

    见了邵瑜,景尚谢了又谢,说道:“先前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还请邵大夫勿要放在心上。”

    虽然景淑慧没有痊愈,但景尚已经看到了成效,他对邵瑜的水平十分信服,也为自己前面曾有过的怀疑感到万分抱歉。

    邵瑜自然不会计较这些小事。

    景尚时真心感激邵瑜,又见邵瑜几人穿着朴素,只当是游方郎中四处漂泊太过辛苦,便好心道:“邵大夫医术高明,若是不嫌弃,可以在京城安定下来,亡母有一间陪嫁的药铺,如今正缺一位坐堂大夫。”

    邵瑜哪里有那么多闲工夫坐堂,自然婉拒了他的好意。

    景尚心下一片可惜,又问道:“邵大夫如今可有歇脚的地方,若是不嫌弃,府里空余的院落很多。”

    邵瑜再度拒绝。

    景尚又道:“府里昨日便开始预备,今日邵大夫一定要留下来用餐。”

    景尚在小妹好转的时候,就开始预备着要好好答谢邵瑜,因而早早就决定今日要设宴感谢。

    邵瑜这一次没有拒绝,而是在应下来后,又看了邵嘉姝一眼。

    邵嘉姝拿出一盏小兔子灯来,笑着递给邵淑慧。

    邵淑慧看到精致的兔子灯,立马眼睛都亮了起来,笑着说道:“上次灯会,我就盼着哥哥给我带这么一盏灯回来,可惜人多踩坏了。”

    邵嘉姝闻言看了景尚一眼,景尚并没有解释灯是因为救人而踩坏的,只是始终含笑看着她们俩。

    邵嘉姝比景淑慧大两岁,景淑慧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凑巧邵嘉姝又见多识广,因而两人说了几句话后便熟络起来,景淑慧一直“姐姐”喊个不停。

    景尚适时说道:“淑慧没什么朋友,邵小姐若是得闲,可以多来府里看看淑慧。”

    景淑慧也一脸紧张的看着邵嘉姝,似是害怕她会拒绝一般。

    邵嘉姝笑了笑,说道:“我这几年也不会离开京城,有空就来看你,只要你不嫌我烦就好。”

    景淑慧听了立马开心起来,又说道:“要是姐姐也能留在府里就好了,那我就能与姐姐日日相见。”

    邵嘉姝听到这话,忍不住看了景尚一眼。

    景尚此时也觉得有些不自然。

    景淑慧真的很喜欢邵嘉姝,她特别喜欢听邵嘉姝说起在清宁县的事情,又问道:“这几年在京城,那过几年呢?难道姐姐又要去别的地方吗?”

    邵嘉姝说道:“几年后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邵嘉姝未出嫁的时候,自然是要跟着邵瑜走,邵瑜去哪里做官,她便要跟着去哪里。

    景淑慧虽然身体已经好转,但依旧十分虚弱,说了一会话后,她便有些犯困。

    等妹妹睡着后,景尚才低声朝着邵嘉姝道:“邵姑娘,府里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有一个园子修的尚可,姑娘可有兴趣逛一逛?”

    邵嘉姝轻轻点头。

    邵嘉善和阿黑也想跟上去,但邵瑜却拉住两人,说道:“这药浴方子你们看懂了吗?”

    两人立马停住脚步,一起研究起药浴方子。

    邵瑜朝着闺女轻轻点头,他已经很努力给两人提供独处机会了,剩下的,便要靠他们自己了。

    许是怕坏了邵嘉姝的名声,因而景尚一路上都始终跟邵嘉姝保持着一米的距离,他虽然在避嫌,在逛园子时却十分耐心细致。

    邵嘉姝只是被寒风吹得皱了一下眉头,景尚立马就吩咐婢女去拿披风,见邵嘉姝似乎走累了,马上就停下来,就连园子里歇脚的亭子,也备好了新鲜可口的糕点。

    沛国公府的园子虽然很漂亮,但依旧能看得出来,并未受到特别精心的照料,之所以还能呈现出不错的状态,不过是因为这园子底子好,经得住折腾。

    邵嘉姝转了一圈,只觉得这园子让她眼睛疼,她甚至还恨不得亲自下场修整。

    “姑娘一直跟着邵大夫,是要当医女吗?”景尚似是闲聊一般问道。

    邵嘉姝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医女的路太苦了。”

    景尚听了微微一愣,但也没有继续说什么。

    邵嘉姝说道:“若是有可能,我想做个富贵闲人。”

    邵嘉姝和邵嘉善不愧是亲兄妹,两人的梦想都是如出一辙。

    只不过邵嘉善有了斗志,邵嘉姝在全家人的庇护下,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

    景尚听了轻轻一笑。

    邵嘉姝问道:“你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笑吗?”

    景尚摇了摇头,说道:“能当富贵闲人,那定然是无忧无虑的,我羡慕都来不及,怎么会笑话。”

    邵嘉姝这才放下心来,又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园子,说道:“好好的一个园子,没有好好打理,倒是可惜了。”

    “姑娘还懂修园子?”景尚有些好奇。

    邵嘉姝摇头,说道:“我不懂修园子,但分得清好坏。”

    “愿闻其详。”

    邵嘉姝也半点不客气,一连指出园子里存在的问题。

    “假山流水,本来是很好的意象,但是水流的方向不对,不能接福,反倒容易招灾。”

    景尚听了,道:“是我说错了,姑娘不是懂园子,而是懂风水。”

    邵嘉姝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我都是在家里瞎看的,你听听就好,不要太当真。”

    景尚只觉得和邵嘉姝在一起,似是前所未有的轻松,邵嘉姝无论说什么,他都觉得很好笑,此时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邵嘉姝却有些恼了,道:“你让我提意见的,我真的提了,你又一直笑。”

    景尚赶忙跟她道歉。

    邵嘉姝自是不会生他的气,两人笑闹一番后,反倒觉得彼此更加亲近起来。

    等下人过来通知宴席已经准备好了,景尚点点头,问道:“爹爹可回来了?”

    下人赶忙说道:“国公爷已经回来了,如今正在跟邵大夫聊天。”

    景尚听了一惊,说道:“这么快就相见了?”

    他还记得云夫人的那些挑唆,生怕父亲见到邵瑜的时候,会说什么不中听的话,因而便急着往回赶。

    但邵嘉姝去一直不疾不徐的,甚至还看出了他的心思,说道:“你放心,只要我爹爹用心,这世上就没有他无法交好的人。”

    景尚听了这话,却没有邵嘉姝那么乐观。

    沛国公本就对于女儿的病情也十分看重,因而儿子要求他回家宴请邵瑜的时候,他也没有生气,甚至心底还存着一丝相看的心思。

    沛国公没有那么深重的门户之见,他听了云夫人的话,又知道女儿在好转,所以对治病的大夫也有几分好感。

    沛国公本想着,若是大夫的女儿确实不错,那就想办法将邵瑜送进太医院镀一层金,这样两家也能勉强坐在一起谈婚事。

    沛国公就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和邵瑜相见。

    两人见面,都有一瞬间的怔然。

    但沛国公很快就反应过来,他的心思转变得很快,原本他对这门婚事只有一分情愿,如今见了邵瑜便成了十分乐意。

    谁也希望给自家儿女结门当户对的亲事,这也是人之常情。

    因而,景尚到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父亲和邵瑜相谈甚欢的场景。

    “尚儿,快来正式拜见你邵世叔。”沛国公催促道。

    景尚依言照做,但心里此时却千回百转,沛国公如今的态度,分明是拿邵瑜当做通家之好。

    邵瑜此时也朝着邵嘉姝道:“姝儿,你还不过来拜见景世伯。”

    沛国公常年征战沙场,因而身上带着一股子浓重的杀伐之气,普通人见了,很容易心生胆怯。

    但邵嘉姝却丝毫不惧,反而落落大方的上前见礼,她如此得体的样子,倒是让景尚白担忧了。

    沛国公递了一只通体青翠的手镯给她。

    邵嘉姝看了邵瑜一眼,得了邵瑜的首肯后,方才笑着收下。

    景尚看了那玉镯,却是心下一惊,这玉镯不是旁的东西,正是景家代代传给儿媳的信物。

    景尚钟意邵嘉姝,先前也跟父亲表达过求娶之意,但当时父亲的态度分明是模棱两可,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父亲态度如今惊人转变。

    景尚心底的疑惑很快就解开,他听着两人的闲聊,他们交流说的不是病情,而是国家大事,两人言语亲昵,甚至互相都以表字相称。

    邵瑜此时也半点不像是个江湖郎中,反倒像是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员。

    而沛国公接下来的话,倒也印证了景尚的猜测。

    “陛下若真采用怀瑾你的建议,那倒真是天下万民之幸。”沛国公说道。

    沛国公虽是武将,但对朝堂之事,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他也一心想着老百姓,因而许多想法,都与邵瑜相同。

    一番交流下来,沛国公只越发觉得和邵瑜相见恨晚,甚至还想着,两家就算接不成亲,但邵瑜这个朋友他交定了。

    “国公爷的军营中,可有专门研究武器的官员?”邵瑜忽然问道。

    沛国公摇了摇头,说道:“研究武器,那是工部的事情。”

    沛国公倒想要一批匠人随军研究,但老皇帝没有应允,而是将技术直接限定在工部。

    邵瑜说道:“那倒是可惜了,若是随军研究,出了什么问题,也能及时纠正。”

    沛国公深以为然。

    邵瑜又道:“国公爷如今不领兵打仗了,可有兴趣专研此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