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到1983,我成了最强丑妇 > 第173章 王大强去相亲了

第173章 王大强去相亲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翠芬为王大强的亲事简直操碎了心。

    尤其,今年冬季村里有好几个和王大强一般年纪的小子娶了媳妇。

    她更是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看到乔丽丽挺着越来越滚圆的肚子嗑着瓜子在村子里转悠,王翠芬能想象张凤女即将当奶奶的心情。

    “呸,生下来老娘再放出真相,到时只怕你后悔都来不及!”

    她心里骂着乔丽丽和张凤女,回头去找刘嫂张罗王大强的婚事。

    说好这几天要去相亲,不料刘嫂却死了亲夫。

    进了刘宝财家院子看着一脸垂头丧气的刘嫂,王翠芬心里好笑:想不到长得半截缸一样的刘嫂还有男人惦记,想当年李全德要对自己下手,她嫌他不光长得丑,还穷得拿不出钱。

    刘嫂可倒好,放着刘宝财这样壮实有型的男人不知足,背地里和李全德勾搭。

    这下好,死了狐狸惹上一身骚,刘嫂成了大李庄的笑话,她比不得王翠芬,她没有王翠芬的姿色,更没有王翠芬的本事,男人一死,整个人就垮了。

    “嫂子,别愁,仔细愁坏身子,叫我说啊,没男人的日子才是好事,不用看他脸色,也不用天天伺候他,你清静过日子就是了。”

    王翠芬以过来人的身份安慰她,刘嫂一听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

    “妹子啊,我能不愁吗?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世上,我走出去,大李庄的人当面都给我脸色看。”

    这倒是实话,刘嫂以前性格开朗,又擅长做媒,村里人都喜欢她。

    爆出丑闻死了姘夫,刘嫂成了大家眼里的潘金莲,男人看到她眼中闪烁着轻佻,女人看到她嘴里骂她是骚货。

    刘嫂顶着压力活着。

    “哎吆我的嫂子,我可真是小看你了,活人最怕的是自己灭了自己的威风和志气,你看看我,别人把我说成了一坨s,我还不是照样活得人模人样?你越是窝窝囊囊,别人越是把你踩成一摊烂泥,索性你学我,风风光光地抬头作人,寡妇也好,克夫也好,我还不是活过来了!”

    确实,王翠芬夸自己是有一定道理,她死了王大强他爹,又嫁了刘二柱,搭上崔长耿没过几天好日子,转眼离婚又成了寡妇。

    她是哭过怨过伤心过,但这些算得了什么,每天花枝招展在村里进进出出,王翠芬依旧是大李庄的翘楚。

    就算小媳妇乔丽丽都比不过她风光无限。

    刘嫂擦干眼泪,她觉得自己真的不能这样下去了,刘宝财就算不判死刑也十年八载出不来,家中还有四个孩子,十几亩的田地,她得为娃们好好活着。

    “妹子,你过来,是要问大强的亲事吧?”

    “是呢,我来问他的亲事,也来陪你拉呱拉呱,知道你心里不好受。”

    王翠芬说着替刘嫂理理头发,扶她走进屋里,看刘嫂家的屋子这些天积满尘土。

    “还真耽搁不得了,大强的亲事早和那边说好了,要不,明天我们就带大强去姬家河村,但不知你礼束都准备齐全了没有?”

    “早准备齐全了,就等你给话呢——就这么定下,明天一早去女方家里,到时还得仰仗嫂子周全这事呢。”

    王翠芬说着又捡起一筐箩的好话,奉承着刘嫂,直到刘嫂展开眉头嘴角带笑她才告辞而去。

    到了家中已是下午时分,王翠芬特意为娃们做了可口的吃食,把王大强的新衣新裤拿出来用熨斗烫了一遍,只等大强回来,告诉他明天相亲的事。

    “我不想去!”

    王大强拗着脖子顶过去。

    王翠芬一把夺下他手中的筷子,厉声说道:“你不去以后不要在家里吃饭了,爱上哪里去吃就上哪里!还有,明天也不用去张凤女的砖厂做工,我会闹到她工地上,扯着她到众人面前揭她的短,反正有她好看的!”

    王大强哪能不了解自己娘的脾性,要是不答应她去相亲,自己也不能再去做工挣钱,要是娘天天跑到砖厂闹事,他可丢不起这个脸。

    “好了好了,我去不就得了,说好了,要是看不上,你不要强逼我,强扭的瓜不甜,现在可讲究自由恋爱!”

    王大强向娘妥协,同时又提出条件。

    王翠芬将筷子戳到他手里,唬着脸说:“我当然希望你自由恋爱,自由到领一个闺女白白跟你回家给你当媳妇,不花一分钱更好,你有这本事我看看!”

    说得王大强低下了头,王二狗嬉皮笑脸放下碗说道:“娘,大哥没这本事,我以后一定白领一个媳妇回来。”

    这话王翠芬爱听,可惜王二狗秉性是个二流子,学习不上进,做事不踏实,成了王翠芬心头的负担。

    吃过饭催着王大强烧水洗澡洗头,相亲是人生大事,马虎不得,王大强心里不乐意,也不得不听娘的话。

    洗完澡溜出家门,王大强心烦意乱,在夜幕中走出村外,一个人走到了河滩。

    刘梅英家的养鸡厂亮着灯,院子里传来了孩子们的嬉笑声。

    他有些羡慕乔荞家的生活,虽然一家人过得辛苦,但有着真正的快乐。

    点着了一支烟,往前走一程,离养鸡厂大门不远,他看到尹向荣正拉着一车鸡粪出来,车后面跟着刘梅英,她帮着他在推车子。

    躲闪不及,门口的路灯光明亮,尹向荣看到了他。

    两个人目光对峙着,以前打过架,心里存着恨,在这一瞬间,彼此发现恨未曾消减。

    刘梅英抬起头,看到了王大强,走过去轻声唤了他一声大强哥。

    “嗯,我路过,正要回家去。”

    王大强解释得有些狼狈。

    他看到尹向荣嘴角的嘲笑和不屑。

    “要不,你进屋坐坐,我娘在的,她正给弟妹们洗衣服呢。”

    刘梅英诚恳邀请,她没有忘记王大强的好——他替她砸破了头,又将她从河里救出过。

    他是她的恩人!

    “不了,梅英,我得回去,明天还有事要忙。”

    王大强很想告诉刘梅英他明天相亲的事。

    但尹向荣就在旁边,没有合适的机会。

    他心里难过起来,转过身离去,步子竟有些踉跄。

    刘梅英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便有了无端的感伤。

    尹向荣拉起了车子,两人配合默契地将车子向北边的场地推去。

    第二天,翠芬起得很早。

    烧水做饭,洗脸打扮,她叫醒王大强,呵斥着他收拾一新。

    看着王大强从屋里头走出来,王翠芬忍不住夸赞自己儿子英俊体面。

    “到底是我生的,你看你这人品,要是听娘的话早讨到了媳妇,那些闺女一看你这俊模样,都眼馋心热地跟你过日子了,大强,今天可得给娘争口气啊!”

    王大强耐着性子点点头。

    娘俩还没收拾停当,刘嫂已过来叫他们。

    检查了一下要拿的礼物,嘱咐王大强如何如何行事说话,三人这才向姬家河村走去。

    约莫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了枫城平原西边的姬家河村。

    村子比大李庄小一些,但一看是临河而居的好地方,良田肥沃,田陌交织,冬阳下袅袅炊烟,鸡犬相闻,村里人和蔼可亲,让人感觉宾至如归。

    早知道大李庄要来人提亲,姬玲玲打扮得格外俏丽。

    她是姬家河村的金凤凰,长得如一朵娇艳的牡丹花,惹得方圆几十里的媒婆快要踩破了她家门槛。

    生得俏,不见得生得好。

    虽然说不上红颜命薄,但姬玲玲的确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从小死了娘,家中只有她和姐姐,爹以前给人牵马当驮客,一次下四川不小心摔下山崖成了半身不遂,成天躺在炕上吃喝拉撒都靠她们姐妹二人服侍。

    去年姐姐嫁了人,就剩下姬玲玲一个人照顾着炕上的爹。

    还要种七八亩的地。

    她像一头勤快的骡驹,整天为了生活努力着。

    人人都夸她是孝顺的闺女,人人都期望有个后生能娶了姬玲玲这样的好闺女。

    她自己也盼望着能遇到一个踏实本分的好男儿,不嫌爹是累赘,不图自己的美貌。

    挑挑捡捡了好多人,没有一个让姬玲玲中意的。

    而今,刘嫂上门多次,只说王大强的好。

    好得不能再好,姬玲玲答应相亲。

    王翠芬被眼前的闺女看得心花怒放。

    她是过来人,看人肯定不会走眼,姬玲玲可不像乔丽丽图有其表。

    乔丽丽长得漂亮却有一种狐媚样儿,而姬玲玲却朴实无华如同一块美玉。

    她不仅长得和乔丽丽不相上下,手脚麻利一看就是勤快的女子。

    王大强进了姬家大门,看到姬玲玲心里就乱跳,刘嫂是说她长得极漂亮,人好,但这个闺女实在过于出众,王大强都有些自卑,不敢看她第二眼了。

    进屋落座,家中清贫却整洁,一尘不染的屋中擦洗一新,脱了漆的柜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炕上姬玲玲的爹都穿戴整齐,被褥浆洗如同新的。

    王翠芬对姬玲玲相当满意。

    不光满意,她都恨不得立即娶这个儿媳妇回去。

    只是,看看炕上姬玲玲的爹,她想到了什么,喝几口热茶,她和姬玲玲爹攀谈起来。

    “大哥有福气,生了这么一个好闺女。”

    “哪里哪里,这妮子命薄,从小没了娘,跟着我受了不少罪,前些年我又身子毁了,躺炕上靠她姐妹伺候,大闺女出嫁后担子落在玲玲身上,她呀,命苦得黄莲一样。”

    姬玲玲爹叹着气,眼睛潮湿。

    王翠芬听着眼珠骨碌碌转了几下,突然想到什么。

    “那——玲玲嫁人后你咋办啊?”她问得很直接。

    正要收拾做饭的姬玲玲低着头答道:“婶子,我爹不能没有我,我也离不开我爹,我嫁人的头一个条件就是带着我爹,要么让男方到我家,刘婶给你没说吗?”

    姬玲玲红了脸,这话不应当她说,可是这话她必须说清楚。

    她的婚姻注定如此——她须得为爹的身子着想,也得为他的晚年着想。

    王翠芬愣了一下,斜眼看看刘嫂——刘嫂装着喝茶,回避着她的探询。

    她没有告诉王翠芬姬玲玲的要求,是想着王家有四个小子,招赘一个王大强不算什么。

    ——只要王翠芬和王大强相中姬玲玲,再说也不迟。

    姬玲玲出去进了厨房。

    她爹有些不好意思地劝他们吃桌上刚蒸好的白面馍。

    王翠芬坐不住了,她才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娶一个把爹当陪嫁的媳妇。

    “要不,我们先回去,我想起来家里还有事,不去不行的!”

    她站了起来,脸上结了霜,心里已盘算着如何将提来的礼束怎么原封不动地拿回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