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光武朱祁钰 > 第11章 尘埃落定

第11章 尘埃落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滚!都给我滚出去!”

    伺候的宫女太监全部忙不迭地退出仁寿宫,只留下孙太后一个人在寝宫中发火。原本退朝之后,孙太后还以为形势在五五开左右,结果不到一个时辰,胡濙、王直、于谦等几个重臣便接连进宫劝说自己立郕王为帝,对这些国家柱石孙太后也不能发火,只能在他们走后把怒气都宣泄到下人身上。

    “儿臣朱祁钰,拜见母后。”因为宫女太监都被赶了出去,也无人传话,朱祁钰便直接走进了仁寿宫,低头跪在地上,看不到任何的表情。

    按理说,今天这个局面跟这个庶子肯定是脱不了干系,但孙太后此刻见了这个“罪魁祸首”反倒是消了不少的气:“哦,是钰儿来了啊。现在这些奴才真是不懂事,才给了几天好脸色,便蹬鼻子上脸。”

    朱祁钰跪在地上,好像没有听出孙太后的言外之意,恭敬地说道:“母后可要保重好身体,这些小事不值得您来操心。”

    太后哼了一声道:“钰儿长大了,口气也大了不少,连废立之事都能称之为小事。”

    “都是跟着母后学的,连几位朝廷重臣都称为奴才。”

    看着自己从小带大的朱祁钰,太后皱了皱眉头,随后又轻笑了出来:“钰儿啊,你比你皇兄更像是太宗的子孙。别看你皇兄调皮捣蛋,胆大妄为的,他在哀家面前可不敢如此说话。就跟母后说说吧,你许给徐安他们什么?他们才肯如此地支持你。”

    朱祁钰抬起了头,盯着自己的嫡母,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儿臣并没有许给他们什么,只是答应他们,定会在北京城击败也先,并重振太祖太宗时的荣光。”

    “恩,你这话,看似没有许诺什么,其实什么都许了出去。他们身为勋贵,最渴望的就是有建功立业的机会。然而仁宗和先皇都讲究与民生息,甚少北伐,他们立功的机会也就少了。本来朝堂之上他们是在文臣之上的,可到了本朝,便开始渐渐落了下风,这还是靠两位老国公撑着。现在两位国公都殁了,也是时候找个新靠山了。你说要学太祖太宗,便是给了他们一个指望,难怪他们愿意帮助你。”

    朱祁钰微笑着摇了摇头,慢慢说道:“其实还是要感谢皇兄的,徐安他们愿意帮我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拜皇兄所赐。”

    虽然朱祁钰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孙太后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些勋贵中除了徐安,都是一些年轻人,因为他们的上一辈全都死在了土木堡,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自己的亲儿子朱祁镇。即便他们碍于身份不能直接表达出对朱祁镇的不满,但想让他们再去扶持朱祁镇的儿子当皇帝,显然是不太可能。

    想通这一点,太后便明白,自己已经输了,即使她给勋贵们开出相同甚至更加优厚的条件,也无法劝说这些勋贵支持朱见深继位了。沉吟了片刻,太后开口问道:“钰儿,你准备怎么对待你大哥?”

    见太后用“你大哥”而不是“你皇兄”来称呼朱祁镇,语气上也有了一些变化,朱祁钰明白,自己这位嫡母应该是要松口了:“母后这是什么话,皇兄是我大明的皇帝。即便为了打败瓦剌,需要儿臣代理一段时间的皇上,等皇兄北狩回来,肯定还是要把皇位还给皇兄的。”

    太后摇摇头,索性把事情说开:“如果真是这样,恐怕你大哥便永远回不来了。钰儿,母后也不同你绕圈子,你也如实同母后说,若是你当上皇帝,你会怎样对待大哥?”

    “儿臣击退瓦剌之后,便会尽快派出使团,接皇兄回来。皇兄纵然有一些过错,但绝无久居瓦剌之理,我大明还丢不起这个人!”

    虽然朱祁钰言语之中带有对他大哥的不满,但是太后并不生气,继续问道:“然后呢?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你打算怎么安排你大哥?”

    朱祁钰想起在上一世的时空中,朱祁镇归国后被奉为太上皇,软禁南宫,却在徐有贞和石亨的帮助下夺门成功,重登帝位。虽然现在徐有贞也就是徐珵已经被自己斩了,但多少心里还是有些膈应,不愿留在京城,便说道:“封为吴王,就藩杭州。”

    吴王在大明是最为显贵的王爵,只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在称帝之前便是吴王。从那以后,除了还没就藩就被改封周王的太祖第五子朱橚,便只有朱标的嫡子同时也是穿越专业户的朱允熥了。自从朱允熥死后,吴王这个爵位一直空悬到明末,就是因为太过尊贵。另一方面,吴王的封地在杭州,天下一顶一的富庶之地,可以说是既富又贵了。

    可太后听后,还是不满意:“吴王可以,但要就藩南京。”

    朱祁钰听后一愣,虽然说太宗朱棣在三十多年前从南京迁都北京,但南京也一直都还是大明的都城。严格意义上说,大明有三个都城,北都北京、南都南京和中都凤阳,其中凤阳是朱家龙兴之地,先抛开不谈,在这个大明的二百余年间,南京一直都有一套与北京相同的六部体系,并且南京的兵部一直掌控着南方的军事调度,可以说其重要性绝非是杭州可比。但看了看眼前一直盯着自己的太后,朱祁钰还是决定答应,反正自己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软弱的朱祁钰了,若是大哥以后安分守己也就罢了,但凡有些非分之想,他可不会手软。

    “一切但凭母后做主。”

    “钰儿啊,母后这里还有一个要求,只要你答应,母后便同意立你为大明的新帝。”

    还不等孙太后说出自己的要求,朱祁钰就先说话了:“母后不必说了,儿臣登基之后,便立皇兄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日后继承大明江山。”朱祁钰明白,说来说去,太后还是想要她孙家的血脉继承大明江山,只是自己坐稳皇位之后,难道就换不了太子了?唯一值得担心的便是自己儿子朱见济的身体,上一世中他当了太子没多久便因病故去,看来战后得找个名医好好给济儿养养身子,顺便也给自己瞅瞅。

    孙太后见朱祁钰答应得爽快,便起身将他扶起:“我儿赶紧起来,也是要当皇帝的人了,怎么跪这么久。”然后便向殿外喊道:“你们都哪里去了,还不给我儿搬软墩来。”

    朱祁钰摆手道:“母后也不必麻烦了,儿臣还有些事情,便先行告退了。”

    离开仁寿宫之后,朱祁钰先后去了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正衙。他并没有因为太后的许诺而完全放松,在他正式登基之前,一切就都还有变数。

    不过大都督徐安也是经历过三次皇权交替的老臣了,期间甚至还有一次汉王谋反,对于这种场面可谓是驾轻就熟,早就将京城内的防务布置得水泼不进。

    而锦衣卫指挥使汪瑛则比徐安更加尽心,毕竟自己的女婿就要成为皇帝,自己的女儿即将当上皇后,在这个节骨眼上,汪瑛就算是自己不睡也要保证没有人可以捣乱。北京城中的锦衣卫算上编内编外共有五千余人,此刻倾巢而出,京城里有任何风吹草动,汪瑛都能在第一时间得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