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逍遥地主 > 第7章 要钱

第7章 要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按照现在的情形,今年的收上来税比起去年又少了不少。一个畿县一年税收不足六千贯。”李正突然情绪激动起来。

    “豪强土地兼并的有点严重。”王松不痛不痒的点出问题所在。

    李正也知道问题,但是怎么解决。

    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豪强兼并土地又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大山。

    问题不解决,那些农户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李正刚回到鄠县,就忙的不可开交。

    李逍一个人无所事事,格格不入!

    王松原本闲惯了,现在换了一个主子。一时间没办法适应,只能慢慢跟上李正节奏,看着一根筋的李正,他也很无奈。

    很怀念以前跟着李羽的日子,逍遥自在。

    说是幕僚,就帮打理家里一些杂事。

    现在忙的双脚不沾地,就不能向主簿县尉学习学习,那人家多清闲。

    两个人正在忙处理堆积一旁的公文,下面人不管大事小事全部丢到县里处理。

    李逍穿过三个大门,才找到县丞衙。没有想到县衙那么大,在李逍印象中县衙有个大几百平方已经很大了。

    没有想到县衙这么大,差不多一个足球场大小。

    二话不说直接推门而入看到正在忙的两个人。

    “大兄,在忙公务呢!”李逍看着堆积如山的竹简。

    什么鬼,还用竹简记录?

    “嗯?有事。”李正看着手上竹简连头都没有抬起来。

    “闲来无事,来看下大兄!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李逍漫不经心,东看西看。

    王松看到李逍进来,放下手上公务。

    这些竹简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件事!不知道李正怎么一门心思看下去。

    “听闻,这件差事还是二叔走动的关系。。”李逍觉得二叔办事很靠谱,弄一个一把手差事!

    李正能当一个代理县令也是不错。

    王松探了探头,确定没人之后:“这又不是好差事,京畿县税收不足六千贯,再过几年可能连伍仟都收不上来,当然县令没有就任就回家丁忧,留下烂摊子!”

    李家两兄弟,一个刚正不懂官道,一个少不更事。羽兄要不是看在你这么多年,多有照顾,老夫离开了。

    还好圣上垂怜,过了三年任其就可以高升了,应该!

    听到王松的话,李正有点不高兴:“在哪里当官,不都是为了圣上做事为百姓解决问题。”

    看着满是借粮,要求宽限交粮,土地纠纷的竹简。

    说来说去,都是那些士绅豪强兼并土地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导致许多平民成为佃农,成为流民和山匪也不在少数。

    “安邑坊的大宅,就换了京畿二十三县中最差一个库县差事。”王松大倒苦水!

    李正二叔,也太欺负了。

    “世叔,不许再说了!没有二叔,说不定我还在三千里外的当县丞。一个几百万买来的宅子,二叔疏通关系想来应该还不够。”李正打断了王松的话,二叔是他的至亲,为了的事劳心劳力,一个宅子而已。

    “那是你祖上开国之初买的,现在翻了十番可能都不止。”王松只能在心里吐槽。

    这件事已经跟李正说了好几次,都被他无视,再多说就是挑拨离间了,自己终究是一个外人。

    李逍在一旁听着,这些事,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之前除了炼丹求道,其他什么事都不关心。

    原来李正当个县丞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看来这个二叔,不是一个好东西,刚才还认为二叔厚道!

    “增加税收不就好了?”李逍看到气氛有点不对,连忙转移话题。

    二叔收钱办事,很正常,就是有点不地道坑自己而已,李正还很乐意被坑,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行?增加赋税?你知道现在平民赋税几何吗?还加?以及你让那些平民怎么活。”李正瞪着李逍说道。

    “百姓日子,本就艰难,怎么还要增加他们的赋税。”

    李逍也不多做解释:“县里的税收主要来源?”

    有些东西一时间解释不清楚,什么增加税收就是加税?创收不快吗?

    “农税,户税?还有一些杂税,都是一些平农合下户。”王松替李正说道,好奇的打量的李逍。

    哪有那么简单就好,加税,那也得有的加。要不然县令也不会回家丁忧,再说这里是天子脚下,做什么事都得小心翼翼。

    “那税收不是相对固定,怎么就会逐年减少。”李逍继续问道。

    “这些年,灾难不断,农户只能卖地买粮。那些肥沃的土地现在全在豪强手上。他们手上的土地一亩能收两石左右的粮食,那些农户每亩只能收个一石左右。那些农户食不果腹,每年都需要借粮播种!”王松说到这里心里也很沉重。

    士绅豪强绕不过的大山,地多肥沃交税少,农户地少瓶贫瘠交税多。

    “那提高亩产就好了?”李逍脱口而出。

    虽然没有办法达到亩产千斤,就那些一亩百来斤的产量,随便提高一下应该没有问题吧。

    “提高亩产?当何容易!”李正和王松同时出声道。

    虽然李逍的以胡治胡,的确很有见地。

    种地的事,李逍不懂,终究还是年纪太小。

    用嘴巴说谁都会,那么容易的话,要那些农师干嘛。他们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才增加一成不足的收成。

    还都是那些沃土,鄠县那些穷山恶水的地方有一石收成就不错了。

    李正看出李逍好像找他有事:“逍弟,这些不是你关心的事,你过来找我何事。”

    政务上的事,逍弟怎么会懂!

    只能在夏收和夏种上,多组织使吏,尽量多帮农户一些。

    李逍也不绕弯子:“我需要一百万。”

    很多事,跟他们讲他们不懂也不会信。

    只能做给他们看!

    这就是信息差!

    如果告诉他们自己有办法提高一两石的产量,他们一定觉得我疯了。

    就像一个学渣说他一定会考上清北一样,没有人会相信。

    “你要这么多钱,何用?”李正眉头一挑。

    这些年,家里越发困难,让出的安逸坊大宅每年维护都需要不少钱。

    渐渐有些吃力,给二叔也不算,埋没祖产。

    “我让阿福打听过了,鄠县两进深宅子只要六七十平。”

    宾礼馆那是人住的地方吗?好吧,这里住的李逍就没瞧上的。

    寄宿县衙,又小又不自在!

    再说做什么事都不方便,还有一个自己地方,做什么都方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