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代当狗官 > 第8章 清风书斋

第8章 清风书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清风书斋门前,陈大哥又悄悄在耳边交代了几句,怕我闯祸。清风书斋是东市唯一的书斋,其他的都在北街,不知什么原因掌柜的得罪了人,被人打砸几次店面,官府也未出面,在北街呆不下去,不得以才转移到东街来的,来后,清风书斋生意一直也是零零散散,富贵人家读书人从不光顾这里,没有书香气息,寒门弟子又多买不起贵重书籍,大多过来走马观花看上一眼。我听了几句,倒也知道了个大概,说白了就是此处没人争,可以随便看,不用买,眼神示意大哥放心,绝不捣乱。

    刚进门来,就看到掌柜在坐在柜台后面翻着书籍,不时傻笑。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也不知道他怎知有人进门的,突然就站了起来,是一个中年男人,个子七尺有余,偏瘦,脸色有些发红,身上还带着些淡淡酒味。他只是看了一眼,就继续坐了下来埋着头看书,嘴上跟着说道:“识字的话就自行看看,圣人训示在第一个架子,诗词歌赋在第二个架子,书法字画在第三个架子,话本奇闻异事之类的杂书在第四个架子,文房四宝在第五个架子都是些样品,挂在墙上的书画别随意乱动,只能看不能摸。这些多年经商的都是人精,一眼就看出来陈大哥不是吃文化饭的人,也没骚客气息,要不是带着我,估计连话都懒得和陈大哥讲,想到这我腰杆也瞬间直了不少。

    我仔细打量了书斋的内部环境,房子不大,一百个平方左右,布置的颇为雅致,五个架子错落有致,还有些盆栽应景,墙上有几幅字画,有山水、动物画和字帖。一张书桌在右边,两把椅子在两侧。

    陈大哥听了瘦掌柜的语言,到是显得自然:“掌柜的,我儿想买些书籍,能否让他自行看看,我不懂书就不乱动了。”掌柜的闻言抬起头,对着陈大哥说到:“你是真傻听不懂,还是耳朵不太好,我不是说了让你们识字就自行看吗?要买再来叫我,不买别来烦我了,门在左边,请慢行。”,掌柜的脾气好像不太好啊 ,陈大哥摸了摸鼻子,转过头对我说道:“你就在这看书,别乱走动,我去上工了,午时再来寻你。”不等我回答,带着风声快步离开了。

    我没有打扰掌柜,跨步来到第一个架子面前,随手翻了翻,是大学、中庸、孔孟之道的传世书籍,是些繁体字,对着脑中简体汉字区别了一下,大部分都是认识的,也知道大概意思,松了口气。这些书对于我来说的用处不大,也就放弃了继续观摩学习的想法,来到第二个架子面前,是些诗词歌赋,不过它不知我、我亦不知它,脑中的仅存的唐宋名人,名字一个也没在上面。漫步来到第三个架子,看了眼是书法临摹之类的,直接就跳过了。来到第四个架子,看着书名,眼睛一亮,《王寡妇千里寻夫》《商公子在桃李村的趣事》《进京赶考见闻录》等一系列话本,也可以叫故事会,啧啧,没想到古人还有这些恶趣味。

    再往里面翻了一番,一本《钱塘县地方录》映入眼帘,翻开认真阅读起来。(请读者朋友不要纠结,钱塘的县志在历史上到了明朝才是第一次编撰,后康熙时期第二次修撰。为了情节需要,虚构增加的)

    文章第一段记录了钱塘县时下出现的名人以及他们仕途经历,都不是些重要人物,最高的一个也是地方官,是个知州,姓杜,从五品官职,其他的还有两个县令(正七品官职),不过我印象中的名人只知道一个沈括出自钱塘,也是宋代的,没有记录应该还没出生。文章第二段记录钱塘县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钱塘县沿用唐朝时期名字,未曾修改,设南阳、北关、安溪、西溪4镇11乡,我所在村就位于安溪镇。文章第三段记录了钱塘县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大事记,都是些自然灾害治理,蝗灾发生过一次,其余都是都是洪涝。治理方法五花八门,洪涝治理倒是能够因地制宜,有疏有堵,最奇特就蝗虫治理,居然还有引鸟来食,没治出个所以然不说,水稻最后背了锅,我也是笑得不行,蝗虫属于过境虫,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搞,当然第二年就没有再次发生了。

    不知何时,掌柜的站在身后,看的注意力太集中,没有注意到,转身与之撞了个满怀,脑袋磕在他脑袋上,眼泪差点疼出来了。“掌柜的,你走路没声音的?还喜欢窥探?疼死我了”,掌柜的也不服气:“你转身过来撞了我,还有脸说?”我。。。。翻了个白眼:“是我撞的你,我道歉行了吧。”捂着头,也不理他,想着翻看还有没有能用到的书籍。

    掌柜的贱笑着道:“小公子,我看你在这边站的最久,是喜欢话本、叙事类型的书籍?”

    我憋了一眼没好气道:“别小公子长了,小公子短了,公子哪里都不小,晚生姓陈,单名一个畅字,叫我小畅或者陈畅都行。”“大叔,贵姓?”

    “大叔我姓方,你叫我方掌柜、方老板都行,嘿嘿”,

    “方掌柜,你刚才偷偷摸摸站在我身后干嘛?”

    “小公子,瞧你说的,我在自己店里需要偷偷摸摸的吗?就是些许好奇,别人来看话本都是快速选择好书籍,买回去悄悄看,头一次见你这么大方的,直接站在这看了这么久?我就是感兴趣,看看你读的哪一本,读的津津有味,是不是我看漏了。万万没想到,你读的居然是县志,这县志我何时放在这的我自己都已忘记了。”说完还不忘嘿嘿两声。

    看这中年老色p的笑容,我就知道他想歪了。“方掌柜,书斋内可还有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奇才巧技之类的书籍也行?”“没了,都没人买,在搬来之时就丢的丢,扔的扔了,反正也不值钱”掌柜心中想法没有得到论证,顿时失了交谈的兴趣,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拿着扇子摇晃起来。

    我随手拿了一本话本,在手里来回倒了几次,想着不妨和掌柜的聊几句,做生意的什么都见过,也能快速帮我了解这世界的一些基本常识,来到旁边直接坐了下去。“掌柜的,这话本多少银子。”“1两纹银,童叟无欺,概不还价。”我咋了咋舌,虽然不知道换算成铜板是多少,听着价格单位也知道不便宜。

    “这话本写得如此差,100文,我就卖了,如何。”掌柜的一听这话,在我还没反应过来,起身就将话本直接抢了过去。

    “哟,新鲜了,见砍价的,没见过砍10倍价格这么狠的,你不是来买书的,是把我书斋是当做善事的地方了,连我本钱都想着坑了,人不大,事不少。”

    “你老别急啊,做生意嘛,不都是你叫我还么,不满意就再谈嘛。”掌柜的听了,斜眼看了下,也不理我继续坐了下来打着扇,“你小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不是诚心来买书的。”

    我也不纠结话在话本上边:“方大叔,你老见多识广,反正左右无事,你陪小子闲聊几句呗。”

    “聊天你去找别人,我很忙的。”方掌柜一脸不屑。

    我左右看了看,一个人没有,你说忙。。。。。

    我舔着脸,就继续说到:“方叔,不瞒你说,小子前些时日大病一场,醒了后除了还能认些字,其余记忆竭尽全失,只知家里四处求医,已是债台高筑,今日是随父亲第一日出门,就像一个孩童般,看什么都觉着新鲜,也想着做些什么补贴家用,但气力不足,加之身体原因,重活做不下来,想着还识点字就来这清风阁转一转,熟悉下环境,要是有机缘谋个生计就再好不过了”。

    “记不起事第一回见,到不似作假,谋生计还是去别处寻吧。去当个酒楼茶馆当个小厮,跑跑腿也用不上什么,有眼力见就行。”

    我穿越来是当小厮的?虽然没有说霸气侧漏,好歹也算是气质逼人吧。。连个垃圾书斋搞不定,这以后怎么搞?21世纪吃了没文化的亏,到了宋代我还吃?不是社交牛逼人员,一个掌柜的都撩不动,观察力也不行,想着就想放弃了,沮丧的不行,也不想继续了,顺口问了句:“那请问一下,掌柜的你,老晚上睡觉怎么驱蚊的?”,翻起袖子给他看手臂上的咬痕。

    “还能怎么驱,床上放着蚊帐,用扇子扇风呗,夏天蚊子多,尤其是雨天,要是睡前不一一将蚊帐内清理干净,早上起来必然顶着几个红肿。你家不会连蚊帐都没有吧?也对,瞧你这装扮,家里应该也是没有,蚊帐都是用丝制品制作而成的,大部分的家庭都还是用不起的”

    “难道集市上就没人售卖驱蚊香之类能让的东西吗?”

    “驱蚊香?未曾听说过,听名字是驱蚊的,具体有啥功用?。”掌柜的一脸不信。

    “就是类似寺庙里面上的香,点燃后能散发出特殊的香味,能够不让蚊虫近身。”

    “没见过,这倒是新鲜,你说你家连蚊帐都没有,这驱蚊香你是何处听来的?走吧、走吧,去别家寻你的驱蚊香去,反正你也不是来买书的,别挡着我做生意了”掌柜摆明不信我的话,说着就要赶人。

    “谁说我不是来买书的?算了,不与你争执了,反正你家也没我瞧得上的书。”说着扭头不看他了,自己都有些脸红。

    “哟,腰里没两子,嘴还挺硬。”掌柜的边嘲讽我,边挥手让我离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