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蔷很疯狂 > 第100章 元春垂帘听政

第100章 元春垂帘听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顺天府尹抓了葫芦庙的小沙弥,正是前段时间被贾蔷抓的那个仙人跳混混。

    事情很明显,仇监军挟私报复,栽赃陷害,行为可鄙。

    御史们喜得浑身发痒,他们没有事还要找出点事情来。

    当即就上了折子。

    朝堂之上,贾蔷抱怨道:

    “臣一心为公、家国天下、战场上拼死报国,没想到回来后,屡遭小人陷害,尤其是仇都尉叔侄,昨晚还要非礼臣家女子,

    甚至用刀剑劈砍臣家棺木,臣被羞辱怒骂,痛苦不堪、眼含热泪,有冤无处诉,有苦无法说呀!”

    仇都尉听得眼冒怒火,我这两根手指可是被你昨晚给砍了,你这家伙,这么能表演,不去梨园唱戏太可惜了。

    在皇上面前装可怜,昨天那么多勇武霸道,可不是这样的。

    仇都尉恨不得亲手撕了贾蔷。

    贾蔷哽咽着说道:

    “仇都尉,昨天你一定要搜查我贾府两辆马车,可有此事,君王面前可不能有戏言。”

    仇都尉瞥了一眼,见君王冷冷注视,心下胆寒,回答道:

    “是,可是……”

    贾蔷又打断道:

    “你用刀剑,一口气劈砍坏了我贾府四口棺材,闹市口众人都看见,是也不是?”

    仇都尉气得满面通红,回答道:

    “是,可是……”

    贾蔷立刻接口又说道:

    “今天你纵容侄子殴打我贾府宝玉、亲眷薛蟠和秦钟等人,可有此事?”

    “还有,你的侄子昨天未能栽赃陷害,今天竟然找了寺庙里的还俗僧人,教他如何陷害贾府。”

    “放屁,是这僧人口无遮拦,我一时被他骗了。”

    御史们立刻出队参奏,

    火上浇油、

    猛烈抨击、

    辱骂拱火,是他们最为擅长的事情。

    皇上听了几句,便怒火中烧,把仇都尉直接打进了天牢,那个仇监军剥夺所有功绩,拖到军中戴罪立功。

    朝堂散去后,君王让贾蔷单独留下,到御书房单独训话。

    君王威严看着贾蔷道:

    “你贾府最近在祖茔附近大量购买田地,所购数量竟然达到几万亩之巨,所欲何为?”

    贾蔷心中一惊,暗暗叹服,这个事情肯定瞒不过去,自己毕竟是穿越之人,对于小农社会弊端和亩产之低,他有上帝视觉。

    于是,贾蔷侃侃而谈,

    从虾稻共生提高亩产量,到杂交水稻提高水稻产量以及抗病害能力,

    皇上眼中放光,拍手称妙!

    同时,深度符合养殖,塘里养鱼,塘边种桑,蚕沙喂鱼,淤泥肥田,林下养鸡,

    这样循环养殖,如果推广开来,盛世太平,物产丰饶,三年便可达到。

    皇上眼中有太阳,兴奋满面红光,大声叫好!

    贾蔷,朕现在封你为工部尚书。

    贾蔷微微笑道:

    “农业足,天下安,

    但是各省除了农业,更有其它独特经济产出,

    晋西北的煤炭、

    漠南的天然气

    滇国的铜铁矿

    农业是富民之举,而这是强国之术呀!”

    国君颤抖的兴奋的满面红光,你还知道什么。

    贾蔷道:

    “变法图强、改革科举、普及教育、提高生产效率、家庭农场、规模养殖、集约化种植,知道的很多、很多。”

    国君淡然笑道: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国要能富,朕又何吝与卿共富贵。

    “秦可卿,你娶了吧,朕总得为老大家留最后一点骨血。

    皇家权位之争,不是为私利,而是为家国天下。

    他的子嗣们能富贵,我心里的愧欠也会少些。”

    贾蔷颤声问道:

    “皇上,您都知道她的身份了。”

    “朕不知道,

    只知道她是你的妻子,她父亲失去了皇位,

    朕让她子嗣享有富贵,有个好丈夫,

    我能做的只是这些,皇家也并不全是冷血之人。

    家国天下,为了天下,普通人家忠孝尚且两难全,

    朕以身许国,便不能顾及兄弟之情。

    从此后,她只是你贾蔷的妻子,没有过去,只有未来,你懂了吗?”

    贾蔷躬身领命。

    贾政虽然是工部员外郎,对耕种之事本不甚了解,但是勤于政事,忠君爱民,你们好好干吧。

    一年后,庄稼大丰收,且土地亩产量更是提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

    工部尚书贾政,怡亲王贾蔷陪同君王,站在地头,一脸笑意。

    这一年,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本来准备举兵平定四方,但是,周边百姓纷纷举家迁入,内地富庶繁华、物产丰饶,百姓纷纷主动归顺降服。

    虏寇贵裘们万国来朝,来了以后迷恋上国繁华,不愿回国。

    国君笑得嘴巴都合不拢,拍着贾蔷笑道:

    这就是经济战,妙呀,不动一兵一卒,收服四海、万国来朝,但是,贾蔷,要有格局,继续努力!

    两年后,妻子宝钗和可卿,帮助贾蔷把商业版图扩展到海外,为此,专门挖局了妻子宝钗的小姨子——薛宝琴,听说她从小便跟父亲游历海外。

    三年后,君王含笑而终,为了让国策能更加稳固,为了让繁华不昙花一现,

    临终之时,敲定帝国接班人——贾元春,也就是荣国府贾政女儿,皇贵妃元春的儿子作为新君。

    新君只有三岁,贵妃元春垂帘听政,朝外之事有父亲贾政和族亲贾蔷料理。

    辅导新君的时候,元春恍惚又回到了十多年前,那个时候宝玉也是这么小,

    每个字都是她教他认识的,想到了宝玉,

    姐姐贵妃心中有了些叹息,宝玉现在忙着做胭脂水粉,尽管日进千金,富有四海,出口海外,更是畅销异常。

    但,小宝贝未来是国君,可不能像舅舅宝玉那样整日研究胭脂水粉。

    要找个好老师,让他有血性、有魄力、有担当、有文化、有格局。

    于是,贾蔷进宫,兼任太子太傅。

    元春在旁边跟他话家常,

    二妹妹迎春嫁给了孙绍祖,贾蔷每周带着猴子等一帮虎贲将领过去看望,兵部尚书陪同,

    孙绍祖每次都笑得比花还灿烂,听说天天带孩子,伺候的迎春笑颜如花,连娘家都不愿来了。

    三妹妹探春嫁给了大理国,大理的治国模式,全部都是我们这边复制和翻版,三妹妹统御大理,大理臣民上下心悦诚服。

    贾蔷笑着说道:

    “凤姐生下的丫头巧姐和新君年纪一样大,凤姐的意思是,能不能像宝玉和林妹妹这样,结成秦晋之好。”

    元春嫣然一笑:

    “什么时候把孩子都带进宫中,我看新君和你家的两个丫头特别玩得好,

    你和宝钗那个丫头胖嘟嘟的,我最喜欢。

    和可卿那个,跟瓷娃娃一般,可爱极了,我也喜欢。

    唉,蔷哥儿,你这整天把日程排的满满的,什么课程都有,

    一天这样高节奏搞效率的学习模式,我觉得不仅在上书房推广,

    应该在各个学院广泛开展。

    这叫什么模式。

    这,是衡水模式!”

    贾蔷笑意盈盈解释道,挥了挥手,走出宫中,

    婉拒元春留饭的盛情,晚霞灿烂、红楼绚烂,千红不哭,万艳也不悲,

    天下女子笑颜如花,盛世太平,得偿所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