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有系统之三兴大汉 > 第七章 乌恒入寇,面见刘虞

第七章 乌恒入寇,面见刘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与此同时,蓟城却早就已翻了天了,州牧大人公子失踪了。却是刘虞忙于政务,近日得空回家,这才发现儿子近半月不知行踪,听闻下人说,他十余日前回家取了东西又匆匆忙忙的走了,至今仍为归家。刘虞急忙派出府中护院家丁四处寻找。找了两日,郡守听闻了州牧正寻找儿子下落,主动来报,却道那日刘和率了两千兵马到城下,还来城中上报了情况。在城外扎住了几日后,他率军直奔南下去了。之后又取来了刘和之前一路从中山发到蓟城的招募告示。刘虞看后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气在于刘和擅自盗用他爹老子的州牧的名号,擅募私兵。笑又在于,刘和上面写了招募军马是为了剿灭乱贼,想来也确实是看自己夙夜忧思国事,想出一份力为自己分忧解难。既然得之了刘和已经率军南下,刘虞只能召集家丁,令他们多准备行李盘缠,分散南下,前去打听刘和消息。

    有道是“屋漏便逢连夜雨”,刘和还没找到。代郡,平城,定襄诸郡又派人星夜快马来报,辽东乌桓大人峭王苏仆延率部叩边,已有数部从各边隘口破关入侵,上万胡骑越进关塞,绕过郡城南下直奔雁门,蔚州方向而去。另有右北平来报,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悍勇有计略,合800余落称汉鲁王,亦率部正在攻打汉边。还有上谷郡来报,上谷郡乌桓大人难楼率部正在边塞外游荡,踪迹可疑。

    国事为大,刘虞也顾不上寻找刘和了。又匆匆赶回州牧府,急令护乌桓校尉箕稠,鲜于辅,鲜于银等整顿兵马,立刻迎战,另派遣使者前往告苏仆延,乌延,难楼等,若现在率部退去,朝廷可宽大处理。

    刘虞并不知道乌恒为何突然反目入关。但其实苏仆延,乌延,难楼也不知道,他们率部南侵只因丘力居分别都对他们每人都许诺割让一块水草丰富的草场。后便率部混迹在了辽东乌桓峭王苏仆延的部族中,在苏仆延率军攻打边境时,丘力居亲帅了一万乌恒步骑,将他们分为数支,攻破了边境隘口。进入幽州后又汇合聚齐一路随他南下。

    至于他为何率军南下呢?自是收到了楼班与蹋顿二人被擒生死不知的消息。

    这边再说刘和,一路北上只见百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举家南逃者不计其数。细细问询一番后,竟是乌恒丘力居引兵入寇。刘和,自然知晓乌恒入寇当然是是为楼班与蹋顿而来。当下为免夜长梦多,便令全军急行军,星夜赶回蓟城。

    两日后,蓟城外人生鼎沸,数只原本驻扎与幽州各郡的军马受到将令皆回蓟城。刘和率部赶到蓟城外时正是深夜,只见城外一望无际的军营,正中的“刘”字帅旗下,错落有序的排列着数不尽的大帐,一个个依照地势而居,正中间的道路如一张大网一般,串联有秩将各军各部穿连在一起。繁星点点的夜空下连接了十余里。这里汇聚了幽州一大部分的精锐官军,扎下的大营自然不是刘和当初那两千乡勇时扎的小营所能相比的。

    当值的军官自然早就派人前来询问刘和这只部队的来历。刘和命鞠义就地扎营后,亲自入营报备。守卫军官自然命人报与刘虞。

    刘虞自然立刻便知晓了刘和率部回军的消息。刘和回到自己本部营寨的同时,刘虞亲卫便已经寻到刘和,带来了刘虞之令,命其即刻前往帅营报道。刘和不敢怠慢,即刻带着亲卫押解楼班与蹋顿前去面见刘虞。一路上刘和穿过密密麻麻宛如迷宫的军营才来到了防卫严密的帅营之外。只见帅帐至少有五米高,内外护卫与巡逻兵都为刘虞贴身的亲卫劲卒,皆是高大威武,训练有素且身经百战的军中老卒。只见此刻皆身披重装铁甲,庄严肃杀之气即使远远望去也是扑面而来。

    刘和亲卫带到帐门外,便拱手道:“公子,请。主公已等候多时了。”刘和一摆手,让自己的亲卫与俘虏都先留在账外等候。

    来到这世界大半个月,终于要见自己这便宜爹了。刘和当然心情十分忐忑。不过既已到此,自然不能露怯。

    刘和一咬牙,掀帘入账。只见帐中此时有些昏暗,只见正对门的那一面是一面巨大的幽州地域图,一道身影正负手背对刘和面对着地图而立。而那人和刚进门的刘和只见还隔着一面书案。上面摆放着油灯与一叠叠的竹简纸张。

    刘和自然知道这个就是自己的父亲刘虞,于是上前几步走到桌前,恭敬的拱手说道:“爹,孩儿回来了。”不过虽然恭敬,不过刘和还是站的笔直,一直都在观察刘虞。

    刘虞悠悠一声长叹,转过身来,只见刘虞留着一把山羊胡,五官并未什么神异之处,全身上下一看看去,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年人。和街上来百姓比,唯一的区别就是比寻常百姓要白,胖一些而已。身上的衣服帽子很破,不少都有着补丁。显然刘虞确实是个简朴的人。

    刘和心情忐忑的抬起头来却见刘虞正眉头轻皱,眼神锐利的盯着自己。这来自血脉与地位的压制,即便刘和两世为人,依旧不敢与其对视。刘虞也察觉到了刘和的惴惴不安,收回了紧盯他的锐利眼神,缓缓坐下,开口到:“如此去何为?”

    “招募乡勇,讨贼安民。”

    “放肆,私募兵马,形同谋逆。汝还敢在此大言炎炎?”

    “父亲若是如此说我,那真是看差我了。今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和只欲无愧先祖威名,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刘和大义凛然的说着这些可谓发自肺腑的话。

    刘虞也未曾想,自己的儿子还有如此伟愿。沉吟片刻又道:“这次南下,都做了些什么?”

    刘和笑道:“这次南下,孩儿不但诛灭了黑山贼寇张燕等贼,还有意外之喜。”然后掀开门帘,说道:“带进来。”

    亲卫拖着楼班与蹋顿走入账内,刘和抱拳说道:“父亲,这两人便是那乌恒单于丘力居之子楼班与他的从子蹋顿。此次潜入幽州便是奉丘力居之命,欲与黑山贼寇阴谋犯上,发动叛乱。贼首张燕,于毒等皆已被我阵前诛杀,此二人见势不妙,妄图逃窜,亦被追拿擒获。”

    刘虞眼神微微一眯,皱着眉头说道:“阴谋叛乱?你可有证据?”

    “虽未书信,但人证尚在。”刘和也皱起了眉,暗道:“这老头。。。。。这么问是什么意思?不会人家都打进幽州了,还准备搞“绥靖政策“这一套吧?”

    “常言道捉贼要捉赃。仅凭一家之言,又如何能作为凭证?”刘虞自然也能看出刘和的不满。

    于是抬手让刘和的亲卫带着将人先带下去,站起身一身轻叹,又来回踱步道:“哎,和儿,你可知“怀柔”一词从何而来?这怀柔二字乃是出自《中庸》的“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怀诸侯也,柔远人也。”我为何要与异族怀柔亲善?我又何尝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是如今大汉内忧外患。你可知就在几日前,前中山国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为响应乌恒入寇也已举兵叛乱?这两个反贼不过举兵数日,竟已号集了十万人马,如今就屯住在肥如。幽州一州之外患尚且不止如此,天下十三州犯上作乱者比比皆是。朝廷之上又有十常侍和外戚乱政。哎,刘汉四百年江山,顷刻间就有倒悬之危呐。”

    “可是,父亲有没有想过外夷畏威而不畏德。长此以往,胡虏做大,养虎为患又该当如何?”刘和自然知晓之后的五胡乱华惨状。也已决心若是刘虞不愿强硬对抗异族,那他就自己率军北上抗击乌恒。

    就在此时,账外士卒来报:“州牧大人,辽东公孙将军奉命率部来援,特来交令,现在账外等候。”“让他进来吧。”“是。”

    刘虞按住话头,对刘和说:“你暂且退下,怀柔与否,事关国家死生存亡之大事,为父自有计较。至于剿灭黑山贼的功绩,为父自会上报朝廷,为你请赏。”

    “是。”刘和退出大帐,长叹一声。仔细思量后,回营修书一份令亲卫送往横虎山山寨。此去,自然是调兵遣将。刘和已经做好了事有不济,便独自行动的准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