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苟在玄幻世界当农民 > 第7章 身世一角

第7章 身世一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听老孙说,你丢失了以前的记忆。”喝得迷迷糊糊的,张爷爷问道。

    “嗯,是忘了,只有接触到一些以前经历的事,才能想起来一点。”余乐此时也是酒意上头,低度酒喝多了有点伤人。

    “你还记得家在哪么?”

    “只记得从南方来的,具体是哪,不记得了。”酒喝多了余乐有问必答。

    “那怎么不去南方,方便找回记忆。”张里长插话道。

    “嗯,不敢去,我的失忆,好像的因为受到了歹人的袭击。我可不想记忆没找回,反而把命给丢了。”余乐摆摆手,说道。

    “你有什么证明身份的信物吗?要是有的话,我可以托朋友,帮你查一下。”张爷爷接着问道。

    “有啊。”说着余乐从怀中掏出了一块玉佩。

    这块玉佩,原主一直都是小心收藏,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想过卖了换钱。余乐穿越后,也是小心保管,不敢轻易示人。

    玉是一块还不错的玉,并不是什么顶级的好玉,只能说不错。

    玉佩雕刻成一只插翅虎,手业一看也很普通。

    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玉佩,勉强值几个钱那种,并非啥稀世珍宝。

    “张爷爷,张伯我吃饱了,就回去了,你们慢吃。”余乐感觉自己再不走,今天估计就走不了了,摇晃着起身告辞。

    余乐摇晃着出门而去,并未注意到此时的张爷爷神色极为怪异。

    “我出门一趟。”见余乐背影消失,张爷爷跟家人招呼一声,身形一闪,已经消失在原地。

    十多里外有一处庄园,名虎啸山庄。

    一道黑影从远方激射而来。

    “什么人?”两个残疾的老人站在墙头爆喝。待看清来人又躬身说道:“见过大统领。”

    “我见军师,有事。”来人在门口停下,是张爷爷。

    “好的。”两人跳下墙头,打开了门。

    三人进了庄园后,大门再度关上。

    “你这大半夜的,一身酒味,怎么没喝够。”刚进门,一个老人就迎了出来,是贾爷爷。

    进了大厅,一位老人出来上了茶。两人坐下,可是主位却没有人。

    “有什么事,这么急找我。”贾爷爷喝了一口茶,问道。

    “记得老孙收留的那个少年么?”张爷爷喝了一口茶,不急不缓的说道。

    “记得啊,怎么了?”贾爷爷有些疑惑。

    “我今天见到了虎啸天穹。”

    贾爷爷一脸迷惑,觉得张爷爷这话弯转得有点大,接着豁然起身叫道:“沈建、周伟,着甲,保护小公爷,护送小公爷回江州。”

    “是。”刚刚看门的两个老人应了一声,转身就要出门。

    “慢,回来。”张爷爷叫住了两人,回头对贾爷爷骂道:“一把年纪了,还毛毛躁躁的。”

    “你什么意思?”

    “记得半年前,老太君的信么?你不觉得奇怪。”张爷爷问道。

    “是有些奇怪,小公爷失踪了,老太君没有让我们去找,只是让我们去相府提亲。”贾爷爷慢慢冷静下来。接着分析道:“记得那段时间,相府的千金就在江州。现在看来,小公爷失踪跟她脱不了关系。”

    “以老太君的手段,要找一个人,这世间,有几人找不到。可小公爷失踪半年,却毫无音讯,你不觉得奇怪么。”张爷爷接着问道。

    “你的意思是,老太君故意不找,并也不让其他人找到小公爷。”贾爷爷恍然大悟,接着说道:“老太君是有意借此磨砺小公爷,可这也太危险了,小公爷身边没人保护,遇到危险怎么办?”

    “你不会以为,小公爷碰到老孙是偶然吧?”张爷爷一脸鄙视的反问道。

    贾爷爷有些迷惑的看着张爷爷,接着,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以老太君的手段,足以影响一些冥冥中的因果。”

    贾爷爷陷入了沉思,张爷爷自顾自的饮茶,没有打扰他。

    “沈建、周伟、韩明。”

    “在。”

    “你三人各挑四个兄弟,从现在起,严密监视小公爷周围五里范围,不允许任何危险出现在小公爷附近。”

    “是。”

    “事都说完了还不走,等着我请你吃饭啊。”安排好了之后,瞪着张爷爷,贾爷爷不客气的赶人。

    将杯中的茶一口饮尽,张爷爷放下茶杯,起身。

    等张爷爷走后,贾爷爷连忙到房中写了一封信,挥手从天边招来一只雄鹰,将信绑在鹰腿上。

    雄鹰展翅飞入夜空。

    此时的张爷爷来到了孙爷爷家,两位老人单独聊了一段时间后分开。

    与此同时,京城,严府。

    当朝三公,文官之首的丞相严和志正在听下人禀报。

    “虎啸山庄今夜异动,余姓少年。又到了一代新人绽放光彩的时候啊,京都又要热闹了。”严和志听完,轻笑两声说道。

    “速召小姐回京。”

    “是。”

    见下人退了出去,严和志喃喃说道:“自己闯的祸,还得自己来平,孙女啊,不是爷爷不帮你,这也是你的机缘。”

    余乐被一阵阵孩童的笑闹声吵醒,捂着头起床,这低度酒喝多了,伤人。

    洗漱过后,敲响了铃,开始一天的授课。

    在孙大圣的诱惑下,所有孩子们都学得很好,昨天的三个字全都能写出来。

    猴子的故事继续讲,讲上两集,再教六个字‘弟子规,圣人训’。

    教孩童启蒙,原来的老先生一天最多能教两三个字,余乐觉得自己一天六个字,足够了。

    一篇弟子规,足够教上大半年,后面的教材,以后再说。

    就是猴子的故事恐怕不够讲那么久,不过余乐脑海中多得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等等等等。

    连续两天,余乐都在重复着园丁的工作。家长们送来的粮食就消耗了大半,余乐决定放假两天。

    进城,买粮。

    因为张里长刚刚送来了承诺的1000文钱月钱。

    翌日,清晨。

    余乐早早的起床,煮上了一大锅米饭,自己吃饱后,把剩下的用木桶盛上。

    提着木桶出门。

    无名破庙,余乐穿越的地方。

    “三爷,我来看你们了。”离得老远,余乐就高声喊道。

    听到余乐的声音,顿时一大堆人从破庙中涌了出来。

    “小余,你跑哪里去了,这么长时间,担心死我们买了。”

    “就是,突然就消失了,也不说一声。”

    ……

    大家七嘴八舌,关切的问了起来。

    “这个啊,说来话长,慢慢再说,看一下,我给大家带了什么好东西?”说着余乐举起木桶,打开盖子,一大满桶香喷喷的白米饭露了出来。

    大家都目瞪口呆。

    “看着干嘛,走,进屋,快拿碗来啊。”余乐叫道。

    一听这话,几个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跑进了庙中拿碗去了。

    大家返回了庙中,在地上围着余乐坐了下来,几个孩子拿出一堆破碗,一碗一碗的给所有人盛饭。

    “余乐哥哥,吃。”一个六七岁,瘦弱的小女孩端了一碗饭来到余乐面前。

    “哥哥吃过了,米儿吃。”余乐摸了摸小女孩的头。

    “小余,你这段时间到底去哪里了。”刘三爷问道。

    “我啊,就在西边的一个村子,一个好心的爷爷收留了我,我现在在那里帮村里教书。”余乐简短的说了一下。

    “好啊,好啊,安顿下来就好。”刘三爷高兴的说道。

    周围,大家也露出高兴的笑容,为余乐感到高兴,丝毫没有嫉妒,难过。

    待了一会,陪大家说了一会话,余乐实在忍受不了,起身,准备离开。

    “虎子,一会吃完,把桶洗干净,哥哥晚点来拿。”余乐向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说道。

    “三爷,各位叔伯,我还有事,你们慢慢吃,晚点再来看你们。”

    挥手跟大家告别,余乐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进城的路。

    刚刚,余乐几次差点忍不住,想开口让大家到张家村去。

    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没有土地,没有房,什么都没有。就现在做先生的那点收入,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拿什么养这么多人。

    哎!这什么世道,活着都那么难!

    用力摇了摇头,甩去心中的愤概,大步进城而去。

    此次进城,购物不是关键,主要目的是来寻找商机的。

    余乐仔细的回忆了各种穿越小说,主角的第一桶金各种各样,不过大多都不太适合自己。

    比如酿酒之类的工业就被首先排除,不是余乐做不出来,而是原材料贵,先不说一套设备,就是粮食也非余乐可以承受。

    最终选定了两个本钱小的方案,卖诗、卖画。

    封建社会,很多公子哥儿喜欢买诗装x。

    至于卖画,一般的值钱的画都是在作者死了之后才值钱的,而且余乐也没底气自己的画技。

    不过,前世有脑洞打开的作者给余乐了指示,卖春宫画。

    转了半天,余乐无奈的放弃了以上两个计划。

    因为没有目标客户。

    目标客户一般活动区域都在内城,而目前的余乐并不难进内城。

    想进内城,得有县衙开具的凭证。

    发财计划搁浅,余乐只得作罢,走进了一家药店。

    “老板,帮我称两斤石膏。”买石膏,是用来做粉笔。

    看着老板忙碌,余乐打量起药店,这才发现了药材中有很多的香料。

    八角、草角、桂皮、丁香……

    余乐突然又萌生出一个发财的点子。

    “老板,这个八角、草角、桂皮、丁香……每种给我来一两。”一口气说了十多种,余乐把自己知道的香料都买了一份。

    余乐要做东坡肉。

    当然,余乐也没本钱开个饭店酒馆啥的,但不妨碍余乐卖配方啊。

    具体的东坡肉怎么做,余乐也不知道,据说就是用大量的香料掩盖猪肉的腥味。

    反正一锅乱炖就对了。

    提着一大包药材,余乐直接杀向集市,做东坡肉自然是要买肉。

    到了集市,余乐又有惊喜。

    余乐发现了姜,对了,姜在中华有着非常古老的药用和食用历史。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和古中华差不多,有姜并不奇怪。

    买了一些肉,一个陶罐,一斤姜,一斤茱萸,一斤葱蒜,还有一斤木炭。

    1000文去了大半,本以为1000文是个不小的数目,可花起来才发现,买不了多少东西。

    找了一口古井,打水洗净陶罐,把让屠夫切成块的肉洗一下,放入罐中。

    姜用指甲刮一下外皮,双手一拍,拍碎放入罐中。

    再把各种香料、葱蒜放入一钱左右。

    最后放入盐,为了提升口感,余乐花大价钱买了白盐,而不是苦涩的青盐。一小包,花了整整两百文。

    提着罐子,往外城一个大酒楼东来楼而去。

    在东来楼不远处,余乐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用几块碎石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点燃木炭,开始炖肉。

    半个时辰过去了,香味弥漫而出,余乐迫不及待的找了根树枝挑了一块尝尝。

    东坡肉啥味道,余乐不知道,不过自己这罐,有点像卤肉。比不上前世的卤肉,像阉割版。

    味道还可以,在这个基本都是盐水煮肉的世界,余乐不敢说就是顶尖美味,至少也是从来没人吃过的新鲜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