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玄幻三国的马恩主义 > 第六章 凉安各阶级情况

第六章 凉安各阶级情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是李三涯穿越的第二天,经过昨天一系列事情后;他在心里慢慢接受穿越的事实。

    和穿越相关的未知事物太多,与其去想自己无法想清楚的问题。不如利用手中的权力加上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去帮助那些身处水深火热的人。

    他昨天和王进分别后,在县衙记录的公文大致明白了凉安县的情况:

    幽州是东汉最北边的州郡,而凉安又是幽州最北边的一个县城。这里可以说地广人稀,荒凉偏僻。

    凉安身处最北境,临近羌人部落,这些羌人是游牧民族。平日以放牧为主,自己并不务农生产,每当关内粮食成熟后,他们就会南下入关抢掠。因此凉安县城内有5000人左右的边防军,不过这些边防军并不是一直处于战备状态。平日里,他们也参与农业生产,偶尔进行军事演练。当羌人入关抢掠时,他们才会扛起长枪,抵御敌人。这种上马打仗,下马种地的军事作风既巩固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也保卫边区的安定。

    虽说这里地广人稀,但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很少。这些土地大多都在官家和地主手中,因此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给官府和地主干活或是打短工,时不时就要忍饥挨饿。这部分人李三涯用中国近代史上的贫农来称呼他们,在凉安县,这部分人口占农业生产的大部分。

    这就是第一个关键问题所在:在这个传统农业社会中,贫农可以说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但眼下他们都是以雇佣的身份为地主或是官府干活,劳动的积极性自然就下降很多。如果把土地分给农民,按照上交粮食的形式,无疑可以提高农民务农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李三涯要做第一件事的就是在发动一场凉安县的土地革命。

    不过这些是宏观情况,他还需要对县里各阶级的群众进行一些访谈,以便更详细的了解。

    所以今天他安排衙役去寻访这个县里各阶级的群众,分别有地主、贫农、边防军士兵。之所以需要边防军士兵,是因为他需要知道这里的地主势力有多大。据他了解,历史上三国时期各地的豪绅势力都很大,有自己的私军。

    这时汤师爷领进来一人,这人有些惶恐的说了声:大人。

    声音打断了李三涯的思考,汤师爷随后道:县里大人,这是种地的农民吴老四,按您的吩咐带到了。

    李三涯道了声辛苦了,随后想着吴老四这名字听着有些耳熟。昨天王进痛打那朱屠,好像也提到了这名字。

    李三涯:先坐,你是吴老四,你认识王进吗?

    吴老四闻言低下头道:哎,认识。是俺们连累了王教头,听说他打伤了杀猪的朱大官人。那朱大官人听说经常给官府送钱,王教头这次只怕要吃官司了。

    李三涯没想到王进就是为眼前这吴老四出气,便问道:听说那杀猪的朱屠,使诈强夺了你的土地和女儿,王教头气不过,才痛打了那厮?

    吴老四连点头道:是啊是啊,县太爷您可要为俺们和王教头做主啊。

    李三涯:你放心,此事你请人写个诉状,先把那朱屠如何强夺你土地和女儿一事都仔细说来;然后我自会审理。不过今天我找你来,是想了解一些这凉安县土地的情况。

    吴老四:谢县太爷,您要问什么尽管提,就怕俺嘴笨,说不清楚。

    李三涯就几个自己想知道的点,详细问了吴老四,都达到了答案。最后他问吴老四:你想有自己的土地吗?

    吴老四听完眼泪差点留下来,像他这样被地主欺压的农民做梦都想有自己的土地啊!他一时百感交集,有些呜咽的说不出话来。

    李三涯:我已经知道你的答案了,你先回去吧,对了朱屠那事你放心,我会为你做主,吴老四拜谢离去。

    接着来了进来了一人,这人进来后对县里作揖道:见过县里大人,草民何德新,不知道唤我来有何事?

    李三涯打量起对方,相比骨瘦如柴、衣不蔽体的吴老四,此人身着华服,吃的肥头大耳,不用问就能看出是标准的地主。

    他不由想起一句: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随即问起了地主家的房子面积,所拥有的土地,雇佣的农民数量等问题,唤做何德新的地主很是疑惑。他以为新上任的县令让他来,是要索贿。没想到对方问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但也都一一作答。

    地主走后,李三涯本以为来的是位普通士兵,没想到却是个熟人,正是昨天遇到的,痛打朱屠的好汉王进。

    王进一见县令就拱手道:县令大人,昨日我本想请你吃酒答谢,再好好一叙。怎奈县令大人公务繁忙,只好作罢。

    今日听说县令大人差人来请边防军的士卒问话,下官正是边防军的武术教头。便不请自来了,一是这县里的军务情况,下官比士卒了解的更清楚。二是下官想当面答谢县里大人昨日替我解围,县令大人不会怪罪我吧

    李三涯哈哈一笑,他很欣赏王进这种好汉,还礼道:请坐请坐,正求之不得。

    李三涯随即道:王教头,本官今日是想了解边防军士卒的粮响情况,以及这地方豪绅对边防军有无渗透。

    王进眼睛一亮道:哦?没想到县令大人也是个直率之人,痛快。此地士兵的粮响供给,一半是由当地县里支出,一半是由朝廷发放。而县里支出的这部分粮响,据我所知,一般都是由一些地主凑出来的。同时边防军中,也有一些军官是这些地主家的子弟。这些人并不擅长打仗,只是混个文职虚官。只是军队的一部分是由地主供给,那地主对军队多少是有一些影响。

    李三涯:嗯,原来如此。这边防军身居为国家抵御外族入侵,保家卫国的重任。而这地主居然可以影响军队,以至于还能在军中安插闲职,当真不合理。

    王进也有些气愤道:哎,谁说不是。那些个地主家的子弟,到了军队中,个个不守军规,趾高气扬。还好是闲散文官和军队接触不多,否则影响当真恶劣。可惜县里财政确实难以支付军队的粮响,靠这些地主给发响,自然也不好不给他们面子。

    李三涯点了点头,心中暗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看来自己第一步要从经济着手,进行土地改革,缓解县里的财政税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