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物理学识论 > 第9章 质量再认识(1)

第9章 质量再认识(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本文通过从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形成、质量的属性,以及质量的可塑性和质量的低速性等几方面,对物体质量进行详细地阐述,并进一步揭开了质量的本质面目。全部内容一共包括四章,是能子源学习智哲先知后的所思所想,进而整合了一下思绪和猜想与君共勉,文章有些内容所述为个人观点,不成靓文,就当消遣。如有不妥望此海涵!

    一、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表征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经典理论框架下,物体的质量是永恒的、不变的;但是在相对论框架之中,物体的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严格地来说,经典理论中物体的质量也是变化的,只不过变化的非常非常微小,所以经典理论物体质量不变只是相对论质量可变的一种近似。

    物体所含的物质是物体质量的度量,一个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反之亦然。那么物质又是何许也?这里说的物质是组成物体继以体现质量的最微小的、最基本的深层原始粒子。详细内容见下面质量的形成。

    二、质量的形成

    《宇宙外面的奥秘》一文中提到,宇宙是由物质、时空和信息组成,而时空和信息又是物质派生出来的元素,因此宇宙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运动的;另一方面,物质以能量或质量的形态存在,或二者兼得。能量在此不谈,现在就质量而言从物质说起。物质以质量的形态存在是以实物粒子伊始,实物粒子通过一级一级结合成形形色色的物体,如小到原子夸克,甚至更小;大到瓢盆碗筷,再到星系天体等等。形成实物粒子最原始的形态,就是体现最小的质量形式之源,我们暂且把它称为实子。这样实子就是最小的、最本质的质量体现。实子之间进行不同形式的耦合形成深层次的实物粒子,进而形成希格斯粒子、夸克、亚原子、原子等一系列有质量的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进一步结合成形形色色的物体,以及星系天体。因此质量定义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这个物质指的就是实子。物体所含的实子越多,质量就越大;反之质量就越小。

    实子虽然是质量的源泉,但我们所说的质量并不是实子本身的质量。实子之间的耦合除了实子本身的禀性,还有时空势的塑性,甚至内聚少许纯能量子和一些未知的耦合机制等等,这几方面综合效应的叠加和耦合,再加上各层级结合机制的效应,最后体现出来的性能就是我们现在所测量到的物体质量。但是这个最终性能可以完全等价到实子本身的性能体现形式上。这样最终体现出来的质量就可以完全归结到实子,实子越多,物体所含物质就越多,即所含实子越多物体的质量就越大。因此质量定义中的物质就是实子形成物体的综合效应,其综合效应可等效到实子自身,也就是说,质量概念中的物质最终可以完完全全地认为就是实子。故,就像质量度量惯性一样,实子度量物体的质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