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快穿:她是无所不能的神 > 第116章 公主万岁万万岁41

第116章 公主万岁万万岁4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将刚出生的婴儿丢在乱葬岗,这哪里是好心。

    不过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

    但也确实要感谢他,不然,他哪里还有苟活的机会。

    “属下幼时暗自打听身世,凭借襁褓上的绣纹,找至宫中,又有当年淑妃所诞皇子夭折,为圣不喜而失宠的消息满城皆知,前后联系,不难得出结论。”

    邬景明说着垂下眼眸,“属下后来曾多方关注皇宫消息,其中各宫嫔妃有孕多,安全生产少,皇子多,生者少,现今仅存一病弱皇子和几位公主。”

    “淮国朝中早有声音,皆被压着,若是殿下需要,属下可回淮国,名正言顺取之,送于殿下。”

    如果可以,他丝毫不想再跟那些人有瓜葛,但是若能帮到殿下,那或许是那些人最后的价值。

    他说的事情,君乐欣曾从暗探递来的消息中看到过,“淮国皇后善妒,屡次对有孕嫔妃和年幼皇子下手,以至于有你所说的淮国皇嗣不丰。”

    她几乎猜到他想要干什么了。

    淮国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就连淮国自己人,也在观望着谁会成为被过继到淮帝名下的幸运之子。

    其宗室之人更是挤破头,想用尽各种方法想让自家孩子被淮帝相中。

    若此时,有长成的皇子出现,想必就连他六指一事,都会被接受。

    但是,这很没有必要。

    “你是对宝栖现今的实力没有自信?”

    蓦的抬眼,对上她清亮的眼眸,邬景明缓缓勾唇,“自然有的,宝栖铁骑,无人能阻。”

    第一次知道那些火药火炮的时候,他就大为震撼。

    如此非人力可及的威力,早已不是另外几国能够比拟的。

    更别说,这位皇太女殿下算无遗策,布置数年的暗探早已遍布淮国。

    只怕不少官员都已被渗透。

    宝栖之胜,早晚而已。

    这也让他知道,这世间,人外有人,他永远不会是最聪明那个。

    ……

    正如他们所想,虽然暗阁是君乐繁在总管。

    但是君乐欣给出的提议可不少,特别是在安插人手和策反官员等方面,她可提供了许多注意的策略。

    淮国,一寸寸变为宝栖国土。

    得益于前期的舆论效果,淮国百姓对他们接受十分良好。

    毕竟对于百姓而言,谁执政他们并不在意。

    但是谁对他们更好,他们却能轻易分辨出来。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话,从不是说说而已。

    ……

    自此,这个分裂几国百年之久的大陆,再次回归一统。

    而在乱世之时,成就这不世伟业,一统天下,威震四海的,仅仅是个将及笄的少女。

    在攻破淮国后,宝栖皇帝写下退位诏书和禅位诏书,再昭告天下。

    由此,这个于及笄之年,立下不世功勋的年轻帝王,开启了属于夏朝的传奇。

    但她并未急着登基。

    天下一统,百废待兴。

    暂时坐镇于淮国皇宫,君乐欣调度各国原有官员,广纳天下贤士,安排百姓,每日忙得脚不沾地。

    而阳玄明,以及当初选择跟随她的颜寻真和周敏思,她们则成为了夏朝第一批女官。

    阳玄明本就有为君之才,君乐欣也毫不吝啬,直接以左相之位请之。

    颜寻真和周敏思,一个聪慧果敢,一个心细如尘。

    前者正适合去执行她想要推行的律法改革之路,而后者,或许史官之位尤为合适。

    这是君乐欣设定的一个具有独立职能的部门,下设国史院、起居所等多种修史机构,成立科学的史实档案馆,保存更多史实资料。

    增加史官数量,将史官制度规范化、规模化。

    其主要职能便是为国家修史,无论前朝历史还是现史,都予以严谨查证、编撰、成史。

    ……

    半年后,五个国家彻底合而为一。

    在一个新年来临之际,君乐欣改国号为夏,定年号为永宁,而新的一年则为永宁元年。

    在巨大的夏朝版图上,采用行省制,重新划分行政规划,定都原来大骊与淮国相交的平原之上,新建皇城,命名为淮北城。

    借着新政建立伊始,君乐欣大刀阔斧的整顿政治,推行改革。

    将原有贪赃枉法、声名败坏等等蛇鼠虫蚁的官员挨个处理。

    这期间展现出来的能力手腕,再一次让众人又敬又怕。

    再将后世历经试验,且适用于夏朝的各种制度历法一一拿出来推行。

    土地改革,推行法律。

    广办官学,广修藏书馆,让百姓子女凭借户籍就近入学,无论男女。

    广开医馆、药房,降低就医成本,让百姓病有所医。

    在各地建立独孤院,由当地官府直管。

    专门收养弃婴孤儿和,因战争、因意外等失去子女亲人的老人,让幼有所依,老有所养。

    独孤院的孩子与百姓子女相同待遇,同上官学。

    大力修建水泥路,从新的皇城开始,形成了窗明几净的建筑,干净平整的街道,再往各地城县铺设,便利了交通。

    与此同时,首次提出“士农工商,行业而已”的观点,广推科举制,分层分类进行人才选拔。

    不仅有文治武功,还新增各行技术性选拔,凡有特长者,皆能为国所用。

    照例推广农林牧等发展的同时,提高行商者和工匠地位。

    大力发展商业,提高经济。

    同时下令鼓励全国各地各种工匠和技术型人才,支持研发各种创新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东西。

    但凡有成果的,便可到各地官府进行上报,经检验合格,便能得到一笔不菲的奖励,甚至日后别人要使用他发明的东西,他都能得到部分利润。

    这就像现代的技术专利一样。

    旨在鼓励大家积极创造发明,推动社会进程。

    ……

    种种措施在她的指令下,有条不紊的发布下来,逐一实施。

    这些新的制度条例,自然难以避免的触犯到原有世家贵族的利益。

    但是君乐欣作为开国皇帝,积威甚重,又是民心所向,纵是有乱子,也在她的铁血手腕下,皆数平息。

    特别是在这种时候跳出来使乱子的人,罢免的罢免,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倒是彻底让一众人认识到了这位新帝的脾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