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人类禁区 > 第9章 告别大海道

第9章 告别大海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们继续行驶在雅丹地貌的范围内。

    周围的景色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亿万年来的风吹雨淋日晒,造就了无数的“城堡”、“宫殿”、“摩天大楼”……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给每一个独特造型的巨型岩石命名。

    也可以忘记自我,最大限度的承认自己的渺小。

    而最应该做的或许是感恩!满怀敬畏之心,感恩大自然的赐予。

    因为它或许只需打个喷嚏,就人能让你魂飞魄散。

    我们之所以能活着行走于这片土地,全仰仗大自然的恩赐。

    一路上,我们沉醉于这宏伟壮阔的景象。

    沉醉于身处大自然中最真实的自己。

    沉醉于逃出复制粘贴似的生活之后的狂喜。

    忘记了一切的烦恼,告别了一切的琐碎。

    此时此刻我们才知道:

    原来,只有置身于大自然,才能真正的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一切曾经看过的照片都不足以诠释出风景的全貌,

    原来,照片刻画出来的内容都仅限于视觉上的享受。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内心上的满足。

    杜薇说:“咱们现在穿越的地方叫‘噶顺戈壁’。历史上又称为‘八百里翰海’。”

    “莫贺延碛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四夜五日无一滴(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我不禁高谈论阔起来。

    “这里就是是西游记中,流沙河的原型。”我忍不住卖弄着自己毕业后仅剩的一点笔墨。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莫贺延碛。”杜薇并没有对我的回答表现出丝毫的赞叹接着自顾自的说道

    “愿闻其详!”在这片浩瀚广阔的天地中遨游,如若不进行一场精神层面的碰撞,都会觉得浪费了这大好的时光。

    “莫贺延碛,困难重重。玄奘法师当年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才穿过了这片荒芜,苍凉,人迹罕至之地。而我们后人所看到的,却只是他的成功。但这其中的艰辛,只有玄奘法师自己知道。后人的一知半解,无非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九死一生的经历,在大部分人眼里也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这样。大多数人不会在乎你成功的过程,他们只会看到你成功之后的辉煌。

    我们的一生,不就是如此吗?所有的痛苦,艰辛,委屈,哪怕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也没有人会去在乎。在大部分人都在问你过得好不好,但从未有人问你过得累不累。

    而玄奘法师之所以像一个神话,就是因为他可以为了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永不退缩,哪怕失去生命也要完成心中的使命。莫贺延碛,在他心中又岂止是一段艰辛之路,它更意味着一种困境,一个心结。”杜薇说道

    “帮我递瓶水,谢了”。长时间行驶在这干燥的地带,又说了这么多的话,杜薇的嘴唇略显干燥。

    此时此刻,我早已成为了她最忠实的听众,在静静聆听她每一段诉说。入迷之处,她突然的一个请求,竟然让我不知所措。

    “哦哦,水。我拿给你。”我赶紧从车门的储物格拿出了一瓶水,拧开盖子,递给了她。

    喝完水,她没有继续说。而是转头问我“我说的你能理解吗?”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困境,一个心结,这正是我们心中的莫贺延碛。对吗?

    而大多数人在面对心中的莫贺延碛时,选择了逃避。因为它难以逾越,就像是无法穿越的极限。

    所以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我们渴望被理解,被关心,但是这一切的所求,都来源于外在,是我们在潜意识中的向外而求,如此,内心便永远不会强大起来,也永远无法穿过心中的莫贺延碛。

    向内而求,求之于我们的内心,坚定我们的信仰,才能让心灵得到解救,从而穿过心中的莫贺延碛。是这样吗?”我又接着说。

    “所以,我们是红颜知己?”杜薇侧脸问我

    我和杜薇之间的很多对话,总是不需要有结果。也总是存在一种莫名的默契,这种默契,无需多言。

    就像这沙漠中的风和砾石。只需在见证着彼此存在的同时,又成就着彼此的壮观就足够了。

    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把目光移向了远方的蓝天白云。

    “放首歌吧”杜薇说。

    她随手拿出了一张cd,插进了车载cd机。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

    如今你四海为家……”

    许巍的嗓音中透露着无与伦比沧桑,歌词像一支利剑,直指内心……在这样的旅途中,大概最适合的歌曲,非许巍的莫属了吧。

    沉浸在歌声中的我,望着车窗外的景色,似乎此时此刻我的身体和灵魂都飞了起来。

    我知道,我早已把自己融进了这壮美的世界。

    不知过了多久。老李从后面拍了拍我的肩膀。

    “方建,你看,好像已经告别戈壁了。应该很快就能进入沙漠地带了。”

    我看了看窗外,雅丹地貌的典型特征已经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广袤无垠的沙海。

    土黄色的尽头是蓝色的天空。“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这里变成了“大漠共长天一色”。

    上天用单调的色彩,在这片土地描绘出经久不衰苍凉与悲壮。

    偶尔风沙袭来,沙粒敲打车窗,似乎在向我诉说着这片土地千百万年来的遭遇。

    久久会有一两株叫不上名字的植物闯入眼帘,它们像是这片土地的不速之客,身着格格不入的绿色衣服,却又形单影只的见证着历史。

    我知道,是时候跟雅丹地貌说再见了,即将迎来的大漠狂沙带来的挑战。

    我们不也是那一株株绿色的植物么?在荒芜中生存,在干涸中生长。

    只是我们有时会去思考,思考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而植物,似乎根本不需要去思考,顽强,就够了。

    酒哥的车子渐渐亮起了刹车灯。我们也踩下了刹车,准备停下来。

    “下车搭帐篷,做下一步的计划。”手持电台里传来了酒哥的声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