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悬疑:我的破案技术神乎其神 > 第236章 落下帷幕

第236章 落下帷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是的,说谩骂殴打她,那只是草民对外人的说辞罢了,她的脸虽然被烧伤了,但她毕竟是草民的发妻,俗话说,一夜夫妻百日恩,草民还不至于为了别人的闲言碎语而对她大打出手。”

    听到他的解释,叶龙不禁仔细看了看他,却看到他有些哽咽。

    没多想,他便接着问道:“嗯,那邹小福过来之后,他承认是他将砒霜放到梳妆台上的?可他又是如何进得了你们的卧房?”

    “唉,草民将他喊过来之后,他一看到他母亲满脸是血的倒在地上,就趴过去嚎啕大哭,草民等他哭了好一会才问他,为什么要把那包东西捡到梳妆台上,他却回答说,是看到药粉掉在了地上,就帮着捡起来,而草民问他是怎么进来的,他却指着窗户说,是从窗户爬进来的”

    “窗户?难道你们没有关紧?”

    “一般像草民这样的寻常农户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他那时虽然只有五岁,但只要稍稍用力,便很轻松就可以打开了。”

    叶龙思忖着,服毒自杀这果然是一个错觉,别人一进来,看到赵芳凤七窍流血倒在地上,她身上没有外伤,桌子上有包砒霜的纸,而且还是她自己服下的,再加上邹才旺的说辞,一般都会觉得她是服毒自杀

    想到这,叶龙接着问道:“既然你明明知道赵芳凤是意外死亡,可你为何要隐瞒这个事实?还对外谎称她是自杀的?”

    邹才旺又叹了一口气,“那时候,草民又悲又气,没想到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害死了她,草民流着泪想用力地抽他,但看到他哭得伤心欲绝的,草民举起的手便放了下来。”

    “他一直哭喊着说,“娘啊,你为什么要丢下我啊,你为什么要丢下我啊。”听到他这样喊,草民顿时心头一紧,他竟然还不知道他母亲是被他害死的。”

    “那时候,草民心想着,既然如此,那何不将错就错,他要是知道了真相,必定一辈子都会活在愧疚当中,而且,别人若是也知道了真相,那他以后要如何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还有,其他那些小孩子会如何对他?”

    “于是,草民便编造出了她服毒自杀的谎言,由于她确实是自己吃的砒霜,因此,府衙的衙役和仵作过来查验的时候也没有能发觉出什么。”

    听到他的解释,叶龙若有所思,“原来如此,那邹小福到死为止,都还不知道是他害死了他的母亲?”

    “是的。”

    “既然你这么为邹小福着想,那为何这两年来,柳半芹毒打他,你却表现得无动于衷?”

    邹才旺想了想,说道:“草民虽然不让别人知道真相,但是一看到他,草民便想到是她害死了草民的发妻,心中多少有些怨气,再加上,他确实很抗拒柳半芹,草民也就由着她教训他,然而,草民却没想到,那柳半芹居然逼得他离家出走,最后还将他给杀了,草民娶了是愧疚难当啊,草民若是没有娶那个柳半芹,他也就不会死了。”

    邹才旺的话顿时让众人心头一紧,他们都没有想到,原来,赵芳凤的意外死亡,再到邹才旺的冷漠,最后是柳半芹的恶毒,竟然编织成了这样一个悲剧的故事。

    叶龙看了看邹才旺,心里思忖着,发生这样的悲剧,柳半芹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导火索,她的暴虐,导致了邻居的怜悯,让怀着善心的孙不安劝邹小福离家出走,也就发生了接下来的偷窃,失手杀人,悬梁自尽这一些事情,但凡这中间有一个环节没有出现,也许就能避免了这场悲剧。

    而最先的导火索,便是邹小福自己,若不是他好心捡起砒霜,就不会发生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但那时的他,却只是一个五岁的幼儿

    思忖完毕,叶龙便对邹才旺进行了心理疏导,毕竟他懂得心理学的一些东西

    经过一番疏导之后,邹才旺的脸色确实好转了很多,不管他以后会如何,叶龙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从邹才旺家中出来,众人心中感慨万千,朝他们家再看了一眼之后,叶龙便带着众人回了府衙。

    至此,京城城郊男孩遇害一案就此落下了帷幕。

    男孩遇害案的告破,很快传遍了京城,当然,也传到了朝堂上面那些想着谋私利高官的耳里。

    由于之前朱元璋当众赋予了叶龙抓人的权利,因此,这些人几乎收敛了下来,但还没过多久,他们的心又开始痒了起来,毕竟,吃过肉的老虎哪有可能会安心的去吃草。

    他们一直想着,要如何让叶龙离开京城,但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毕竟叶龙现在可是备受朱元璋的重用。

    然而,叶龙查破男孩遇害一案,却让他们之中的一个人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这个人悄悄跟其他的人说起,顿时,他们一拍即合,当即说道:如此甚妙,就这么办!

    此后,这些人沆瀣一气,他们一有机会便在朱元璋面前,说叶龙查案是如何如何的厉害,又借着男孩遇害一案,说叶龙如何确保京城百姓的太平,之后他们又说叶龙在应天府是如何的大材小用,最后,他们都不忘提出他们的建议,那就是建议让叶龙轮番担任各省的提刑按察使司,让他查尽天下冤案、荡尽世间不平。

    刚开始,朱元璋也没有将他们的话放在心上,毕竟他提拔叶龙到应天府当府伊的初衷,就是想着让他确保京城百姓的太平。

    然而,听他们说得多了,朱元璋也觉得他们的建议比较有道理,毕竟与京城相比,天下百姓的太平似乎显得更为重要。

    紫禁城应天府。

    早朝。

    朱元璋正坐于龙椅之上。

    等文武百官行过礼之后,他便说道:“叶龙何在。”

    听到朱元璋叫唤,叶龙稍稍一愣,但他马上便站了出来,拱手应道:“臣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