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没你就不行 > 第1547章 第1547章

第1547章 第154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岁月流年(73)

    "农业工作者参加杂交水稻鉴定会"

    家里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报新闻,四爷一边给孩子削木头枪一边听着呢,结果刺啦啦又变成盲音了,扭脸一看,一只小手正拧的欢腾。

    他放下手里的东西,看着他拧,问说:"你找什么?"

    "小喇叭小喇叭刚能走稳的孩子,撒了手,过来扯爸爸的裤腿,"爸爸找"

    “找什么?”

    “小喇叭。”

    四爷将这小子拎起来,"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远志啪啪啪的拍起手来,就是找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这个爸爸可不行,得找你妈妈来。"说着就朝外看,"妈妈去哪呢?"

    “妈妈——妈妈——”

    桐桐把菜干扒拉了扒拉,箩筐撵着阳光挪了挪,叫继续晒着,这才扬声问了一句。就这么迟了一下下,房间里就探出个小脑袋来,一手扯着门帘,一手扶着门框,小脑袋歪着,冲你展颜一笑:"找找小喇叭"

    行!小喇叭来了。

    当妈的能怎么办呢?小喇叭开始广播的时间是固定的,且时长有限,她只能道:"你乖乖坐在小板凳上,然后闭上眼睛,小喇叭马上就开始了。"

    远志蹭蹭蹭的过去,坐在靠墙的小板凳上。

    桐桐这才用播音腔掐着嗓子说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小朋友,还记得我们昨天讲了什么故事吗?"

    “姜太公——”

    "对!姜太公钓鱼。那我再考考小朋友,姜太公说,"王者之国",下一句是什么?"

    "使民富!"

    "真聪明!对,昨天我们说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我们还知道,姜太公在三千年前就说过,王者之国使民富那我们今天接着讲一个叫金镞的小朋友的故事小金镞,你在么?"

    "在的!在的!我叫金镞。"

    "好的!我们的金镞小朋友在呢。我想问问,是谁在昨天跟奶奶发脾气,还扬起小巴掌,打了奶奶一下?"

    金镞瘪嘴,"奶奶错"

    "奶奶错了?哦!奶奶忘记菜里面放了辣椒,喂我们金镞吃了一口,是不是?"

    "是!"

    "那我们是不是都会做错事?就像金镞踩碎了奶奶的鸡蛋,拧坏了爸爸的钢笔,摘了妈妈种的花。"

    "是!"

    "那有人打金镞吗?"

    "没有。"

    "对!没有。所以,今天我们的故事很简单,只有十个字,我们能记住,对不对?"

    "对!"

    "好!那我们就说今天的故事,"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四爷在里面一刀都没削下去,昨天是"王者之国使民富",今天是"恕则情平,俭则用足"。前者,说的是未来的大势;后者,又落到了小处。这话是说治家的,是说,在家里,只有对家人宽容,才能心态平和,不能争长争短,争多争寡;也只有节俭,日子才真的能富足,这是说不能奢靡过度。

    其实,对应的还有两句,那是为官的格言: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

    今儿是后两句,前两句迟早会教的。

    她教孩子的是什么?是进与退的立世之道。

    不大功夫,"小喇叭广播"完了,四爷才撩起帘子出去,将孩子抱起来,"走!跟爸爸出去玩去。"

    "妈妈去!"

    "好!妈妈去。"

    今儿韩翠娥不在,生产大队开会呢,两人不属于东大队的人,自然就不去了。

    两人抱着孩子,溜达着往农场去。

    秋里了,也已经秋收完了。小麦种下去之后才发芽,远远的看去,嫩绿的一片。

    农场里,今年的果木长的不错,有几挂葡萄倒是零星的挂果了,四爷带着桐桐去看,"不好吃连鸟也不啄"

    桐桐抬手摘了一个,在手上蹭了蹭直接塞嘴里,然后"斯哈"一声,酸的呀。

    金镞的嘴角马上亮晶晶的,有口水分泌。

    "也给你尝一个?"

    金镞蹭的一下躲了,头不停的摇。

    其实从夏天开始,四爷就常不常的带金镞来农场,孩子对这边也不陌生。从这个的怀里到那个的怀里,他呆的可舒服了。

    这些人自从被带到这里,不管是住的还是吃的,方方面面的,都改善了太多了。尤其是劳动,栽下树之后除了需要修剪,别的都不用的。间隙里种一些其他作物,随着树木的长大,里面能套种的越来越少了,耕种面积减少,那就是劳动量小了。到了今年秋季,红薯收了之后,里面再没有套种。因为四爷说,明年就能挂果了,为了果子的品质,还是不要种了。

    所以,这就歇着了。天气好的时候修建一下树枝就行了。

    天不好的时候,四爷就"下令",说不许他们到处活动,都写思想汇报去吧,限制他们的自由。

    就是歇着嘛。这一年养的,气色都好多了。

    四爷几乎每天都来,来了说的都是收音机里的听来的,他没给里面弄个收音机,怕惹事。大事他提炼了,拿来通报一声,局势如何,他们自己判断。

    桐桐跟来,多数人都会以为桐桐是去看气象哨的。反正,别人也不来这里,也确实会路过气象哨,她也确实每次都爬上去看一下。

    根据最近的新闻,四爷就说,"情况有反复,我觉得是正常的。天亮之前,总有那么一段时间"

    这话其实谁都不敢往深了说的,点到即止,打住就可以了。

    老顾抱着金镞掂了掂,问说,"你觉得之后这大整顿从哪里开始。"

    四爷当时笑了笑没言语,可等晚上了,四爷又问桐桐,"你觉得呢?"

    什么?

    "老顾问的那个问题。"

    桐桐沉吟了一瞬,这才道:"教育。"

    四爷一下子就笑了,突然就很想夸她长进了。

    真的!长进了,史书没白读的感觉。

    桐桐发愁的是,"这是机会,且是正途,是必走之路。可问题是,去哪?"有老人有孩子,咱不能把孩子给老人扔下,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京城当然是首选,她知道四爷一直想去。

    但是,去京城老人和孩子怎么安顿?短期内这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四爷就说,"省城!"真要是考试,那就往省城考。在省城确实更好安顿。

    可这考试什么时候会到来呢?

    这依旧是个未知数。两人对于公社的事都只是完成任务而已,一点也不出头。

    便是云岚,桐桐也与之保持着见面微笑的状态。

    云岚是真的谁都不敢得罪了,会议上尽量不发言,没事就在办公室呆着。而张增瑞毕业之后果然没能得到好的安排,青阳公社认为他有问题,原单位也不接收了,只叫继续在青阳公社呆着吧,接收大家的监督,接收组织的调查。

    这是真的从省城的大厂里直接发配到公社了,待遇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当时上大学是为了进步的,现在呢?

    他几乎保持着每天给桐桐汇报思想的频率,桐桐的态度依旧是很好,他说什么,她都听着。反正就是盯着云岚嘛,说云岚去这个周去县城见了谁谁谁,那个又去县城见了谁谁谁,听着像是去相亲的。

    "我觉得是在接头。"

    桐桐点头,"回头我会汇报上去,请有关单位调查。"

    张增瑞点头哈腰的,出去了。

    桐桐有时候想想,自己这德行其实还挺反派的。

    冯远站在办公室里,看着这两口子每天按时上下班,他突然发现一点,就是这个小金,好似在慢慢的跟县城的很多关系在疏远,或者说是松绑。

    之前关系看着特别亲昵,但现在,好似有人替代了他的角色一样,他不在为了谁的事来回的奔波了。可能谁都没察觉到疏远,可这来往就是在明显变少。

    这种情况在七六年的阳历年到来之后,更加明显了。

    这一年才一开年,就迎来了一个大悲的消息。

    报纸才送来,云岚一下子就撞开了桐桐的办公室,满脸是泪:"今天的广播,还是你来。"

    桐桐接了报纸,顿时怔愣住了。

    继而眼眶湿润,鼻子发酸,眼泪毫无征兆的下来了。

    百姓心中,一根擎天柱塌了。

    她坐在话筒前,压不住哽咽之声,播报了这一消息。

    四爷默默的合上手里的笔,然后起身,摘下头上的帽子。

    因为此时,再无过年的心情。

    金镞悄悄的跟妈妈说:"想吃肉肉。"

    "不吃肉肉。这三个月都不吃肉肉了。"桐桐摸了摸孩子的脑袋,然后久久都没有说话。

    可因为桐桐和四爷在这个事上流露出来的神态,叫张增瑞看在眼里,然后他又举报了,县里直接下来了工作组。

    高健和冯远两人力争,结果是他们俩被送去学习班学习去了,很戏剧性的,张增瑞主持公社的工作。

    他上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喊了云岚,罚她去扫厕所去了。

    这个二货,本来他的事不怎么大的,这次之后,只怕是够呛了。

    停了工作,那就不工作。

    四爷和桐桐哪里也不去,就在家带孩子,看书。

    大门紧闭,谁也不见。

    金中州不知道在哪里喝了酒,又听说了四爷和桐桐的事,然后觉得两人不对了,不听上面的政策,大晚上的,站在大门口隔着门训斥了四爷一个小时。

    韩翠娥忍了一个小时,然后拉开门:"明儿吧,去公社离婚。"

    是的!两人一直没有离婚。当年没结婚的手续,但确实存在婚姻关系。韩翠娥不提,只是这么分开了,是为了不叫人非议的。

    结果呢,这孩子你来了这么一下。

    韩翠娥就说,"谁也别连累谁,还是离了好。"

    于是,第二天,两人在公社开了证明,去公社离婚去了。

    公社的人跟四爷和桐桐更亲近,家事他们都知道。

    离婚是吧?离!马上就办。

    于是,表格一填,章子一盖,存续了近二十年的婚姻关系,在这一刻总算是彻底结束了。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 粉扑儿文学。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