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 > 第675章 对春生和妈谁更好?

第675章 对春生和妈谁更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得多冷啊?”姜春妍吐了吐舌头,对钱亦文和英子说道,“这都转了有七八圈了吧?”

    屋外,半路被截回来的小翠儿,正和阎春生围着一栋楼转着圈。

    雪地上层叠的足迹,证实了姜春妍的话。

    钱亦文手托着下巴,指了指窗外:“我觉得,倒未必能冷。

    “你看,那不是越靠越近吗?”

    英子瞪了他一眼,转头问姜春妍:“小姜,机票给退了吗?”

    “退啥呀!这么点时间,我连机场都到不了。再说,我买的也不是机票。”

    姜春妍一边说,一边掏出一张票根递给了钱亦文:“车都发了,人家肯定是不能给退了。

    “我在外边转了一圈儿,就回来了。”

    还记得拿个小锯条逼着,刺啦一声撕给你的车票吗?

    钱亦文接过那张春城到吉春的车票,笑了。

    计划还挺周详,一旦不成,回吉春老家待上几天再回来。

    顺手把车票塞进了抽屉,笑道:“这成本不算高,搭了就搭了吧。

    “以小翠儿的身家,搭几张机票,也不算个事儿。”

    姜春妍打了个哈欠:“钱总,我得回去了,补一觉……”

    刚一起身,又坐了回来,嘀咕了一句:“这怎么还越转越快呢?”

    钱亦文指了指斜阳:“天要黑了,温度下降,不走快点受不了了……”

    姜春妍走了,那两个越转越快的人,大概是速度产生了离心力,转着转着也没了影子。

    英子打开了灯,坐在一边看了一会儿,突然说道:“我觉得,你对二狗子好像比对你妈都好……”

    钱亦文一愣:“这是从何说起呢?”

    英子说道:“在春生的个人问题上,你可算是费尽了心思。

    “可是……我说句不该说的,咱妈也单着呢……”

    钱亦文瞄了一眼英子,叹了口气:“我可真不是没说过,说一回挨一回骂……”

    当年,二大爷和二大娘结婚的时候,就有人提醒过,怎么不惦记惦记自己的妈。

    可外人不知道,自己的妈是什么思想,他知道。

    即使她认为这是对的,她也不会去做。

    人生于世,各有各的想法,老妈死活不同意,他也没办法。

    <作者保留一点看似不合情理的设定,其实是不想抹去原型最为与众不同的想法。>

    “要不然,等她回来你说说?”钱亦文试探着问道。

    “我可不说。”英子说道,“你都挨骂了,还想让我也跟着挨骂呀?”

    钱亦文嘿嘿一笑:“她再怎么着也不能骂你。”

    英子琢磨了一下,接着说道:“咱不说这事儿……

    “都走了好些天了,也不见你打个电话问问。”

    “你怎么知道我没问?”钱亦文抬头说道,“昨天还通过电话呢。”

    “在那边怎么样?”

    “不怎么样……”钱亦文叹了口气,“都说要回来过年,其中,她的态度最坚决。”

    英子往里屋瞟了一眼。

    “是想孙子和孙女儿了吧?”英子说道。

    钱亦文侧耳倾听,保姆张嫂教钱珊儿歌的声音传了出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

    张嫂带孩子,比纪兰凤要强。

    但张嫂取代不了纪兰凤。

    这,就是老人……

    “实在不行,就让他们回来吧。”钱亦文一边说,一边拿起了蒋既中提交上来的单子。

    又是一年到头,又得给辛苦一年的工人们发福利了。

    英子寻思了一下,又问了一句:“是不是李进宝和三姐,也得让他们回来过年?”

    钱亦文说道:“他们回不来。

    “南教授说,不突破一微米、达到九百纳米以下,他就在公司过年了。

    “连王招娣都没走,他们能走吗?”

    英子好奇地问道:“九百纳米?啥意思?”

    钱亦文冷不防在英子头上拔了一根头发下来,疼得英子一咧嘴:“你干什么?”

    “白的,白的……”钱亦文一边解释,一边说道,“九百纳米,就像你在这根头发丝上盖一栋楼一样。”

    一边说,一边两手抻直了那根头发。

    英子吐了吐舌头,这还真不是她能理解的东西。

    不过,眼前有她更关心的:“唉!还不到三十,就有白头发了……”

    拿过那根头发,向钱亦文这边低下了头:“你再看看,还有没有。”

    “不怕疼了?”

    “不怕!你就来吧……”

    钱亦文一边在英子头上细心地寻找着,一边调笑:“那我可不客气了哈!”

    别动!刚找到一根儿……

    身后,传来了稚嫩的小声音:“干啥呢?”

    英子一回头,钱珊正扒着椅背,抬头向上看着。

    身后,刚刚从里屋探头想要出来的张嫂,又缩了回去。

    英子抱起钱珊,放到了膝头上,兜儿里拿出一块糖,递到了闺女的手里。

    为了应付随时扑过来的钱珊,英子随时带着哄孩子的东西。

    钱亦文皱皱眉头,这就是一个合格生意人的样子?

    抱起钱珊,钱亦文一指那份清单:“你再加上一箱力宝。

    “一年到头了,别抠抠搜搜的。”

    英子扫了一眼单子,抬头问了一句:“这都已经四五样了,还用加吗?”

    钱亦文一边帮钱珊扒开糖皮,一边说道:“加吧!

    “就当是给季伟冲冲销量了,他也挺难的。”

    说完了,又突然想起,人家季伟现在可是真不难,正是风光无两的时候……

    ……

    1989年2月4日。

    春城火车站,老钱家的大队人马,赶在春节前两天着急忙慌地跑了回来。

    出了车站,刘运成开始往三台车里安排人。

    一回头,见少了个人,开口喊道:“四姥爷,你干啥去!”

    四叔一面哼哈答应着,一面朝一个盖着棉被的三轮车走去。

    “没个紧慢!”车里,纪兰凤怼了四嫂一下,“快来它一广播,把他整回来。”

    老太太恨不得立马就飞回家,看看孙女儿……

    四婶白了嫂子一眼:“你喊吧,这也太冷了,冻得我这挂勾都不好使了。”

    <挂勾?四婶的挂勾,是什么东西?>

    纪兰凤一边看着四叔在那边手舞足蹈地跟人家讲价,一边嘟囔着。

    钱敏红见状笑道:“三婶,这么多天都忍了,还差这一会儿了?”

    见四叔回来了,二大娘埋怨了一句:“不赶紧回家,买几个萝卜干啥玩意儿?”

    她也着急……

    听说,二狗子和小翠儿的事儿成了。

    “忘了明天啥里子了?”

    四叔一边上车,一边说道:“这买卖人真是会,到啥时候卖啥东西。

    “明天立春,买几个,回去大伙儿啃个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