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 > 第796章 人物小样:二大娘

第796章 人物小样:二大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不是你以为的二大娘……

    跟你说,要按老规矩,我可是正室!

    你以为的二大娘,那叫填房。

    我没有名字,持续叫我二大娘即可。

    我也不知道我的身家来处。

    假设我并不傻,试推演之,从年代来看,我大概是来自中原或是江淮某地。

    我与这篇拙劣文章相交集,可能因为一场旱灾,也或是蝗灾,但更有可能的,是因为一场大水。

    当然,要排除勒紧裤腰带、人为造成的饥饿。

    那比上述几个原因让人更难于接受……

    当时,也许我的家人都没有了,只剩下我们母女二人,不然还会有可能给你二大爷带个小姨子或小舅子什么的。

    我们一路讨要,渐渐走向人口不多的地方。

    人口少,意味着就算再不济,也有充足的草根和树皮。

    长途跋涉,还要考虑生存下去,母亲终究是没能熬过那个冬天。

    所幸,在她病倒的时候,有人收留了我们母女,并在她去世的时候给她挖了个坑。

    钱臣是个好人。

    他收留了我,成为了他的合法妻子。

    有证为证!结婚证上好像有我名字,可我不认字……

    我知道,就如他救了我妈并把她埋了一样,他选择和我结婚,就是在救一条人命。

    如果说他是看上了我的美色,你信吗?

    反正我这个疯子是不信……

    我觉得说一个疯子有多妩媚有多妖娆,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就像是写书的在写到受尽生活折磨的英子时描述她为“美丽动人”一样,是一个可以让你笑不出来的笑话。

    他只是觉得任我流浪下去,早晚有一天我会和我妈一样,冻死在大东北的冰天雪地里。

    新婚夜,他独自对着一直保持微笑的我说了很多话。

    我听不太懂,但我知道,这个别人说是坏分子的人,真不坏。

    他说,没有收留我之前,他也许会嫌弃我是个疯子。

    但过上了日子,我就是他的女人。

    还絮絮叨叨地说了挺多他家那些和我无关的过往。

    虽然是一些听不懂的话,让我很是感动。

    为此,咕地一下,我就给他生了一个孩子做为回报。

    听起来,挺完美的事儿。

    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而且,我常听他守在孩子的身边念叨:“这孩子,一看就知道不像她那傻妈。

    “你看这双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

    我听不懂好赖话,也跟着傻笑,从他笑得弯弯的眼睛来看,我以为他在夸我能干。

    日子如果就这么持续下去,也许某天我再一感动,还能帮他再咕一下……

    百分之五十的概率能让钱臣儿女双全。

    可是,有一天我趁着他出去挣工分的时候,带着孩子跑了。

    我干嘛要这样做?

    你问一个疯子这样的话,礼貌吗?

    也许那些大娘大婶们说得对,要是钱敏红能是个儿子,会把我的疯病治好。

    可事与愿违,偏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你们说,能不能是自打孩子降生后钱老二把注目点全放到孩子了身上,让我感觉他对我不好了?

    这都是没准儿的事情。

    毕竟,我的思想是很纯洁很纯洁的。

    唉!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哪怕终有一天会逃跑……

    带着孩子出走后,我尽我一切可能,拿一切我认为能吃的东西来养我的孩子。

    有多余的,我自己也吃点……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人很多的地方。

    这真是个很好的大房子,每天有住的地方了,还有川流不息的人流。

    总有好心人会给点吃的,让我喂活我的孩子。

    我也总能听到有人说:“你看,她好像还真不是装疯,给钱都不要,就要吃的。”

    有一天,一个扛大包的路过,发出了一声叹息:“唉……”

    不一会儿,拿来了一堆我闺女没有吃过的东西,够她吃好几天的了。

    后来,他时常从我们身边经过,也时常蹲下身来和我说话。

    他这个苦力太有学问了,问的问题我一个都答不上来。

    不过,我信他是个好人。

    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他能给我孩子买东西吃,我就认定他是个好人。

    后来,他甚至还把他的女人也带来了。

    反复观察了孩子后,我听到一句话:“这孩子能说会笑的,一看就不傻,怎么可能有个傻妈?

    “老曲,你说能不能是她把别人家的孩子给偷着抱出来了?”

    “不能吧?”那个我才知道姓氏的男人说,“你看她多护着孩子呀,要不是我对她好,她都不让我碰孩子。”

    女人白了男人一眼:“她能知道个啥?”

    后来,我的孩子丢了。

    我发了疯似的(听着有点别扭)四处找,冷静下来后,就坐在那个大房子里等。

    我坚信,孩子是坐在这个木头椅子上没的,我一定能在这里再等到她。

    再后来,钱臣找来了,把我带回家去。

    一个枕头,成了我对于孩子的全部幻想。

    有人评论说,曲家的夫妇是十足可恶的,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想要把孩子据为己有。

    可是,死了之后我想明白了。

    你们看看我这疯子想得对不对——

    第一,如果他们不抱走,可能会被我不知深浅的喂养法给整死;

    第二,如果他们不抱走,也可能会被人贩子盯上;

    第三,如果他们不抱走,更可能会遇到更可怕的坏人;

    第四,我一个疯子能有比写书的还严谨的逻辑思维,你能相信吗?

    所以,我对这个结局很满意,更不用说后来我的闺女还回到了三合堡。

    我的闺女来到坟地看我,把我高兴得没法没法的,却不知道这得感谢一下谁……

    ……

    现在,我在这边挺好的。

    我来之后,钱臣总给我送点钱过来,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

    后来,他也来了。

    他侄子孝心,买卖干大了之后,逮啥烧啥……

    老边烧锅,烧几坛;电脑,烧几台;平板、手机,都够我们开个专卖店的了……

    钱就更不用说了,一烧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根本就花不完。

    就这,你能给我说出来是多少钱吗?(图片借的《建国》那本书里的)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有花不完的钱,我还开专卖店干什么?有那手机电脑,我砸着听响,不好玩吗?

    生活条件好了,我的病也好了。

    啥?自愈?

    根本就不能够!

    你见过哪个精神病是自愈的?

    是钱臣给我请了个非常有名的老中医,把病瞧好的。

    那天,他乐呵呵地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儿客气地让进屋里,又喜滋滋地看着他给我把脉。

    其间,还安慰着我:“这回老祖也来了,咱就不怕了,准能给你把病看好。”

    接着,又抬着一张笑脸问那老头儿:“祖先生,我说的对吧?”

    ……

    钱臣的二房妻挺大度的,按着东北人的旧习俗,我们三个埋在了一起。

    有点挤……

    说到这个,钱小子呀,我得说你两句:你媳妇儿一个开发商,怎么就没考虑到人均使用面积的事儿?

    你爹和你妈两个人占四平方,我们三个人也是四平方,你考虑得周全吗?

    就照着你们这种公摊法来卖房子,能有人愿意吗?

    虽是挤巴了点,不过倒是不寂寞,不缺说话的人。

    就算是他们俩都生气不言语了,只要我喊一嗓子,隔壁她四婶也准能搭上茬儿。

    不信你听:“老四家的,在家噶哈呢?”

    ……

    “老四家的,你干啥呢?来我这屋坐会儿?”

    这个老广播,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这不是让我一下子就没面子了吗?

    这么多人看着呢,怎么不回复我一下?哪怕发个表情也好啊!

    “老四家——”

    钱武:“大二嫂,你别喊她了,她去不了了……”

    “老四……老四啊,咋回事儿啊?”

    “去子虚国投胎去了!”

    挖槽!去那么好的地方投胎,也不告诉我一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