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 > 第832章 人物小样:刘景升(三)

第832章 人物小样:刘景升(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十六厂的最后结局,也并没有文中描述得那么好。

    如同红旗饮料厂、欢胜久泰制药厂一样,这些企业最后的结局大体相同,都落魄了。

    三十六厂的发展,停滞在八十年代。

    原因是向大自然要资源和环保相冲突了,大批待在林子里的伐木工人都回来了。

    进入九十年代,已经有四分之三的工人失业了。

    当时关于这种情况有很多好听的词来描述,我们也跟着学会了许多新名词。

    有叫“停薪留职”的,也有的地方叫“厂内待业”,还有些更有范儿的,叫“放长假”、“两不找”……

    东北人直接,你听——买了个断、下了个岗……

    在新名词的感召下,最终我们含泪唱着歌,离开了三十六厂。

    “心若在,他妈的梦就在,大不了就从头再来~哎~哎~~”

    离开了三十六厂的这些人,也并不是人人过得不好。

    曾经的一团火,如今成了满天星,竟然涌现出了很多风云人物。

    人口基数,永远是成就一切可能的基础!

    所以,国家鼓励生育二三四五六七胎的时候,别犹豫!

    赶紧找个人捏咕几个出来,你知道哪个长大后当总统?

    好吧,先学好英语,移个民再说吧……

    前些日子回乡,拎着啤酒和当年的一些工友聊天的时候得知——

    现实中的郑勇,厉害了!

    偷了一家三口的买断钱,只身南下,做起了买卖。

    归来时,俨然已是个富家翁。

    父母弯了两年的腰也终于直起来了,住进了福乾一期的大房子后,还不时回来看看当年曾奋斗过的地方。

    每遇到熟人,都嘱咐司机落下车窗,和人聊上几句。

    有人问及怎么又回来了,老头儿总是动情地重复着几句话——

    “时间长见不着你们,想啊!”

    “时间长不吃,就想三角线的烧饼和三十六厂豆皮……”

    而郑勇也时时和老邻旧居们说起,他买下的可是福乾一期最好的房子。

    凭他的实力,想买哪里都现实,当然,除了那栋谁买都不卖的之外。

    那不是钱能解决的事儿……

    老周的现状也不错。

    虽然死了,没挺过他得过肺结核的媳妇儿……

    但儿子有出息了,在妙香山花十几万给他买了一块风水宝地。

    背山面水的,想必他挺满意。

    孙启胜,是那个来种地的。

    2000年以后,退耕还林了,他的地种不成了,但也把钱挣足了。

    正当我以为他的现状应该是最好的时候,工友告诉我说:“钱是不缺,都投到股市了。

    “听说买的股票个个都噌噌冒绿光,还听说都涨到2700点了,咱也不懂。

    “唉!你瞅瞅人家这命,步步踩着点儿。

    “这下子八成是赚大发了!”

    我问:“三十六厂那院子现在还在吗?”

    工友回道:“在呀!现在可红火了!

    “虽然三十六厂现在只剩下四十一个人,处理剩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但大院子还在,而且现在很红火。

    “全市卖煤的大户,都在那院子里呢。

    “全市最大的物流,也在那里。

    “对了,还有一家最大的废品收购站,也在那儿……”

    我想,是时候让三十六厂的本来面目示人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