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 > 第848章 人物小样:一文钱(二)

第848章 人物小样:一文钱(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说说我为什么要在前文中提到,我要说的话“说出来是对家人的伤害”……

    我想,如果不是这样一种宠溺,让我独立地去和这世界硬磕,或许我不会变成那个样子。

    遇到了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

    当然,我说这些并没有埋怨的意思,那就太没有良心了。

    我只是想借此事说明一个道理。

    怨还是该怨自己……

    ……

    我能准确从脑海中挖掘出的记忆,大约是在我三岁的时候。

    后来的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一件事情被牢牢印在了记忆中。

    那一天午后,我站在窗台上,外边下着小雨。

    看一队生产队员们的一次非正常收工。

    他们是被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浇回来的,阵容并不严整,无数把锄头拖在身后。

    后来我懂了,他们不敢扛起锄头是怕打雷……

    当时的我,恰好可以一双手扶住窗框,下巴搭在窗框上。

    身后,是某个姐姐伸出的双手。

    我是老钱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印象中身边就没离开过守护神。

    我想,这大约是1963或1964年的事情。

    所以,当看到评论区里有人讨论钱敏红为什么就记不得从前的事时,我是保留着意见的。

    不知道这是不是迄今为止最不合理的劳作方式……

    父辈四人,君臣文武,是有学问的爷爷给取的名字。

    有人说,这哥四个的名字里就注定了他们的命运。

    为君、为文者,有了出息;

    为臣、为武者,都下了田地。

    爷爷剥夺了二大爷和四叔念书的权利,我一直不能理解。

    毕竟以我爷爷当时的实力来说,是完全有可能同时供四个孩子上学的。

    是他觉得再怎么要求学问,地也不能荒了吗?

    如果让他们也读书,就算最后比不上大爷那么风光,像父亲钱文一样识文断字,能当个会计是不是也很好?

    (当然,写书的并不会这么想。关于二大爷和四叔不识字的篇幅,在文中至少得占两千字,这为她的水字提供了借口。)

    带着疑问,我曾问过父亲。

    他告诉我说,家里总得有人干活。

    我更为不解,地主家还用干活儿吗?不是有长工和佃户吗?

    父亲说道:“大多数的地主,活计都比长工好。

    “你爷爷就是一个非常让长工佩服的好把头。”

    我出生以后,父亲给我取了这个名字——钱亦文。

    这一与传统严重冲突的决定,遭到了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反对。

    近的,有自家的四叔、二大爷;

    远的就更多了,连李得富、老葛头儿都曾质疑过。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么取名字,伦理纲常何在?

    我虽不甚理解父亲的本意,他到底是不是希望我如他一样?

    文,亦文,这不是对我能活成他一样的期望吗?

    但我也没有去刨根问底,因为我能理解。

    就如名为“朋(音)”的,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小朋”一样,新时期的人可能并不会完全遵从过去的老规矩……

    如了父亲的愿,我出息成了一个文化人儿。

    父亲又尽其所能为我谋了一份职业。

    正是这份放映员的工作,开启了我的别样人生。

    说起来,这里边还有一段在前文中没有展开的故事。

    那是我和三弯子媳妇儿以及葛君兰不得不说的故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