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暗夜流光 > 第2章:普济寺少主受教

第2章:普济寺少主受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夜骤雨后,云茫山清雾弥漫,淙淙山间溪水潺潺流淌成奔涌之势,冲垮了岸边层叠的巨石,引起河流暴涨,轰鸣的飞瀑溅起高高水花,在阳光下形成七彩虹雾,衬托的远处的高山顶上的普济寺更加宏伟壮丽,气势巍峨。一阵清凉之风拂过,普济寺的晨钟悠然敲响,飞鸟掠过天空,普济寺在茂盛林木中俨然仙山楼阁。

    普济寺里的小少主李怀元刚刚被寺庙钟声吵醒,一夜的风雨因他睡的香甜他都全然不知晓,这三日经过休息的李怀元身体完全生龙活虎了,毕竟他只有十三岁,火力旺盛,小孩前两天的困顿疲乏早已经消失殆尽,昨晚睡的好,醒来他都有点肚子饿了。对面床榻上的杜金琥早已经不在床上了,肯定是出去了,他跳下床,推开禅房的木窗,一股清新自然的清香扑面而来,院里花木旺盛,雨后空气中有着淡淡的花香。他深吸一口气,顿觉神清气爽,随之他快速走出屋门,直奔院内的大门。

    穿过回廊,走过两进院门,在一片林木后的宽敞的板石铺就的练武场上,一群僧兵正在习武,只见他们各持自己的兵器腾挪起跃练的正酣,看那刀枪飞舞,剑似流星,飞镖烁烁,鞭走游龙,真的是十八般武器样样在手,僧兵们使得是虎虎生风,手中兵器用的神龙在天得心应手。小怀元看的出神,不由心中暗想:有朝一日我也能耍遍这些兵器,该多好,那时候我就能为父王母后报仇了。想到这里一时神思恍惚,又想起蜀王府的家人至亲,黯然伤神起来。

    “小少主,怀元,你过来,我有话要对你说啊,快点过来。”李怀元回过头去,只见一身青灰色皂衣的杜金琥叔叔正在演武场场边招手唤他,他随即收起心神,疾步走到杜叔身边,拱手行礼道:“杜叔叔,唤我何事呀?”杜金琥微笑着道:“这几日我看你身体精神也好多了,为叔甚是欣慰,少主康复了,我们必须要精进努力了,因为你是蜀王的血脉,是李家传人,我有蜀王重托在,从今日起我就要你拜我和方丈大人为师,开始习武学文,我知道你在王府你父王也早已经给你请了先生教授你读书识文,可到了这普济寺不会有人给你请先生,我和方丈教你你可愿意啊?”小怀元拱手道:“杜叔是我的恩人,我也要立志为我父母报仇雪恨,习武学文再精进一步我当然乐意,那就受徒儿一拜”,说完便要跪拜,杜金琥一把挽住他的手,笑道:“不急,我们见过慧宁大师再行师徒之礼也不迟呀,方丈大人和我你都要尊拜呀,走,我先带你填饱肚子,吃完早餐,再去见大师。”随后二人一前一后去了禅房,用过餐后片刻后二人一起来到了慧宁大师的禅房。

    慧宁大师此时正端坐在坐塌上,闭目静心,二人进得禅房,杜金琥道:“方丈大人我带小少主来了。”慧宁大师随即缓缓睁开双眼,开口道:“来,你们二人落座,喝茶,杜大人。”随即又道:“小少主,可知今日我唤你何事?”小怀元道:“方丈大师唤我前来一定是和我的家仇有关系,我愿听尊教”。慧宁大师道:“好,小少主果然是个聪明之人,悟到我叫你来所为何事,那么我们叔侄就从头道来”。“叔侄?方丈大师,小儿不敢当啊,你是普济寺长老,德高望重,小儿不敢高攀。”“小少主,怀元,不必谦恭,我真的是你的亲叔叔呀。”“什么?你是二王子吗?慧宁大师,方丈大人,二十多年了,你的相貌我……我真的都认不出来了,你真的是启明二王子吗?第一天见你是感觉你有点熟悉,真没想我们还是故人呀,太好了,哈哈哈,太好了!”。杜金琥兴奋的站起来,左右端详着慧宁大师,笑着又道:“真是,真是你呀,我这人眼睛太瞎了,竟然没认出二王子,我真的该打该打,二王子恕罪呀!”说罢跪下行礼,慧宁大师站起身来扶杜金琥到座位上,笑道:“这怎么能怪你呢,二十多年我清心寡欲像貌自有了很大变化,怎么还能像在王宫里年轻时的样子呢?唉,说来话长,让我从头慢慢和你们说起吧。”说罢,慧宁大师一声叹息,讲了一段让杜金琥和李怀元都叹愕的尘封往事。

    后唐时期由于节度使制度,使得各个藩镇拥兵自重各成一国,加速了唐朝的灭亡,随即各个藩镇之间你争我夺,各自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形成十国争霸的局面,华夏大地混乱纷争,汉人政权和契丹外族政权同时存在于南北方,此时的蜀地正在节度使李晨的范围之内,李晨拥兵自重,不断吞并周边割据藩王,最终建立自己的政权。李晨正妻刘氏生有一子李启峰,妾室王氏生有一子李启明,李启峰年长李启明五岁,二兄弟自幼交好,同习武同读书,一起骑马射箭出行游玩,兄弟之情羡煞众人。可是刘氏和王氏却是各怀心思,都想让蜀王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为此后宫中看似祥和的氛围里却是暗潮涌动,凶险陷阱诡计重重。刘氏虽为正妻皇后,可是年老色衰,不及王氏贵妃年轻貌美,所以刘皇后不及王贵妃得宠,王贵妃倚仗自己深得李晨宠爱,常在李晨床边吹风,鼓动李晨立她的儿子李启明为太子,蜀王李晨起初中意大王子李启峰,感觉他更为果断刚毅,稳重机智,二王子虽然正直淳良但性格上缺少沉稳内敛更多点年少的懵懂青涩,所以迟迟拿不下主张,这下可急坏了王贵妃,所以她和她的父亲王国丈设下毒计,想要借助大王子的一次狩猎,暗害大王子李启峰,他们在狩猎之地卫龙山边的灌木丛林里暗请了神箭手埋伏在大王子狩猎的必经之路,想要射杀李启峰,怎奈老天庇佑李启峰命不该绝,父女二人的密谋正被刘皇后安插在王贵妃身侧的贴身小宫女偷听到,门后偷听的小宫女立即把此等密谋偷偷报告给了刘皇后,刘皇后听后牙关紧咬,怒火中烧,她找来亲信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对王贵妃一切势力来个一网打尽,所以狩猎队伍里她安插了禁军高手,保护大王子,狩猎活动正常按约定进行。

    狩猎当日,一队禁军开路下的骑兵进入了卫龙山,后面两匹枣红色的马上端坐着李启峰大王子和他的贴身侍卫杜金琥,当队伍来到一处两旁满是高大灌木丛林的山路上时突然一阵剑雨从路边灌木射来,此时队伍忽然分成一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阵仗把大王子李启峰围在中间,身穿铠甲头戴铁盔面具的护卫们在杜金琥的带领下用剑拨挡乱箭,随着箭只纷纷掉落,灌木丛里的十余人已被从后路来的禁军给包抄围堵,很快十来个人被众多兵马包围击败,除了两三个负隅反抗被斩杀了其余人员纷纷放下武器全都被束手就擒,必须留下活口是刘皇后的要求,随后这些人被抓到朝堂,动刑受审,很快重刑之下都纷纷招供,王贵妃和国丈的计谋败漏,东窗事发,气的蜀王李晨拍案而起,怒火中烧,可怎奈他对王贵妃迷恋不已,不忍心赐死,但刘皇后带领一班群臣跪求严惩,又让他骑虎难下,只能下昭赐死王贵妃和国丈,这时的二王子李启明突然跪在蜀王脚下苦苦哀求父王李晨免除他母后和外祖父的死罪,他宁愿以自己的命换取母后和外祖父的生命,蜀王看到二王子的苦苦哀求也是心如刀绞,他也想赦免爱妃死罪可一班朝臣和刘皇后的请谏严惩让他难以下达赦令,正在他难做取舍之时,大王子李启峰带领几位老臣为王贵妃和国丈求情,要他看在王国丈为国效力的面上和二王子李启明的良善醇厚的面上赦免死罪,最终在大王子李启峰和几个权臣的劝谏下,王贵妃死罪赦免,但被打入冷宫面壁思过,以观后效。王国丈被革去朝廷官职,发配边远青州永不得回京。通过这件事,李启明被李启峰哥哥的大义所感动,哥哥的对他的爱和对他母后的既往不咎让他深深感到由衷的钦佩,皇兄自此成为了他最亲的依赖。本就深厚的兄弟情更加坚不可破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李启峰自然而然就被封为了太子,刘皇后成为了最大赢家,她开心的笑了,自己就是响当当的未来的皇太后,王贵妃被她踩在了脚下,无需她怎么用力,那个恃宠而骄的王美人就是她脚下的一个小小的蚂蚁,她只需轻轻一抬脚,这个小蚂蚁就会粉身碎骨,无需她怎么用力。王贵妃打入冷宫的三个月后一个冬日,她被发现死在冷宫里,七窍流血,被说成暴毙而亡,宫中所有人都明白,王贵妃是被谁所杀,只是大家都不敢议论怕引来杀身之祸。听闻母后被害,二王子李启明悲痛欲绝,多日以酒消愁,不问白昼黑夜,只是以酒麻醉自己,太子李启峰那些日子终日陪伴自己的兄弟,怕他悲痛过度精神崩溃,同时又为自己不能帮到自己的好兄弟深深自责,又为母后的狠戾深感不平,虽然在太子李启峰的陪伴安慰下,李启明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可他最终还是看破了红尘的喧嚣和浮躁,看透了这个你争我夺的暗黑世界,他一心只想了却红尘是非,萌生出了出家的念头,一个满月的晚上,他邀太子皇兄李启峰来到他的王府,和皇兄表明心迹,并且留书信于父王拜托李启峰转交,李启峰万般劝慰百般挽留都不能留住他欲去的决心,李启峰万般难舍的情况下只得应允,他抱着自己的兄弟哭到不能自已,他觉得他不能保护到自己兄弟的家人而伤心难过,他更不舍和自己从小长大的亲兄弟就这么堕入佛门,这正是:泪水惜别离,执手情难舍,手足情浓浓意,太子哽咽泪沾衣!最终二王子在他的送别下消失在月光里,留下了李启峰孤单寂寞的身影,他知道他失去了一个未来他开疆拓土的好帮手,可是他又安慰自己,也许兄弟的离去是一件好事,母后如此狠毒,谁敢保证以后兄弟的安危呢,毕竟自己现在只是太子身份,势单力薄,重权不在握,好在父王还能要挟住母后,明面上她不敢乱来, 一副恭顺贤德母仪天下的尊贵的皇后的正人模样,但是李启峰太了解自己的母亲的所思所想了,她一心为他扫清障碍,只为他能够接替父王的太子人选,掌握皇权。她最清楚母亲的野心欲望,可他没想到最终母亲还是杀害了王贵妃,把他对兄弟李启明的承诺无情击破,这件事把他心里对母亲的最后一丝爱都抽走了,他的心阵阵痛楚可又那么憔悴无力的感觉,他想不通母亲为何非要把已经落入她手中的王贵妃给杀害呢?那么接下来会不会是他的好兄弟呢?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不敢再想下去。

    现在的母亲还有父王的约束管制,明里她宽容仁厚,但背里谁能保证她暗中的阴谋呢?还好兄弟乔装安全离开了这个欲望和权力追逐的地方,他的离去是他最好的选择,冲破深宫的樊笼,好兄弟李启明才是自由的雄鹰,从此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了!望着天上的那轮月亮,李启峰默默祈祷兄弟以后一切安好……

    普济寺里慧宁大师语气突然沉重下来,他望着李怀元那张略显稚嫩的脸,说道:“那日一别,我游名山访大川,走遍多家寺院,最终落脚在这云茫山,普济寺长老净空法师世上高人,一身绝学,他不问我来历,只觉的我有普陀慧根,收我皈依佛门,法号慧宁,自此我踏入佛门,清心寡欲,一心修为,不问尘世,和净空长老学武参禅,才有我今日的修为,净空法师圆寂后我成为这里的方丈,只为这普济寺的千年香火的生生不息,用我一身所学普度众生。蜀国的一切我再想起犹如在梦里一般,在五年前我的一次出行云游,偶遇你父王,我们兄弟重逢你父王百感交集,他劝我褪去僧袍,重返红尘,助他千秋霸业,可我心早已向佛,岂能再回凡俗,最终我们兄弟二人洒泪分别。他也知道了我的修行之地,所以才会有今日你我叔侄的相见缘分,虽然他知道我的落脚之地,但是他和你们一直都没有透漏我的行迹,为我保守秘密,怕的就是我会遭受刘皇后的杀戮,你们不知道我的所在地,也难为了启峰皇兄。时隔五年,没想到你父王被奸党所害,城焚人亡不得见,皇兄的书信重托突然而来,我怎么能置之不理,侄儿啊,你我这份缘分为叔怎么就决然割舍呢?你父王对我的恩德疼惜我没齿不忘啊,今日他的遗愿既然托付于我,我定当肝脑涂地舍生忘死让它成为现实,为叔定会扶持你助你一臂之力,我们一起要重振雄风,为你父王报仇,复兴蜀国,复兴你父王几十年的基业。怀元,你有信心吗?我的侄儿!”

    李怀元听着叔父的叙说,感觉一切都那么震惊,父王为啥都没有和他说过他还有一个皇叔呢?原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的弟弟,可见父王与叔父的感情多深了,父王真的是个好兄长!小怀元不由由衷赞叹父王的仁心厚爱,他想到自己飘零到此觉得无依无靠之时,上天竟然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亲叔叔,让他欣慰欢愉,好在现在他自己并不孤单了,他有金琥师父和皇叔的帮助,他一定会为父王母后报仇雪恨,重兴父王多年的基业,他激动地望着慧宁叔父,大声道:“叔父,我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父王遗愿!”,说罢泪水夺眶而出,扑进慧宁叔父怀里,失声痛哭,小怀元的哭是对找到叔父的喜极而泣也是对父王一家三百口被残杀的痛恨难耐心碎的哭,在这一刻他所有的痛苦绝望愤怒哀怨都在叔父的怀抱里用泪奔的方式释放出来了,最终他擦干眼泪,站起身来,对着叔父和端坐的杜金琥说道:“皇天有眼,让我命不该绝,就是给我了机会,让我得遇叔父和杜叔,以后同谋复兴大业!今日我要行拜师大礼,你们以后既是我的亲人,也是我的恩师,侄儿在此拜上,叔父,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杜金琥大笑忙迎起身来,笑道:“好徒儿快请起,我定当全力相授我毕生绝学,祝你早日实现蜀王遗愿!”。慧宁大师也起身相搀拉起跪拜的少主李怀元,笑道:“一家人你还是管我叫叔父就好,不必拘泥师徒之礼,但是你的师父杜金琥你必须要听他的话,不许顽劣调皮啊,记住了吗?”。李怀元起身后一脸敬重的神情说道:“侄儿谨遵师命,绝不违逆!”三个人的手握在一起,紧紧的,紧紧的,这一瞬间李怀元感觉自己又仿佛长大了很多,勇敢自信的力量冲涌着他的全身,他瞬间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强大到无坚不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