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暗夜流光 > 第24章:孙贵妃诡言劝荐太子峰引兵征西

第24章:孙贵妃诡言劝荐太子峰引兵征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夜黑风高,静寂的夜晚,只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到寿王府门前戛然而止。一位探细从疾驰的骏马上翻身跃下,对着看门侍卫高喊有紧急军情禀报随即极速进入被家丁打开的府门,进得寿王府大厅正堂。

    寿王听闻手下人来报探细有紧急军情,急忙来到前厅,探细进来,拱手作揖紧忙通报:

    “王爷,清云谷起义军再次集结已经再次进入蜀地边陲文山州郡和丘西州郡,兵将二十余万人,一路直奔我们都城,大有大举反扑之势!据此还有八百余里,还望王爷尽快做好迎战准备!”

    “什么,义军再次反扑?!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他们装备精良,已经攻下了五城十郡了!”

    寿王爷听罢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暗暗嗟叹大事不好,这义军来势凶猛,看来必须做好迎战准备,否则这蜀地危在旦夕呀!必须上报朝廷,尽快派兵前来助阵一举剿灭乱军!

    “速速传信通往京城洛阳的各个驿站,请求我皇兄增兵调将支援我寿王军队,协同共同抗敌,剿灭乱匪!”

    “是,遵命!”探细领命后匆匆离去,只剩下寿王紧急召唤他手下将领们,到大堂议事,准备备战迎战二十万起义军。

    且说这消息一路通过各个驿站的飞马传信,到达了京城洛阳。梁王听闻也一时心绪大乱,急忙命人打起紧急升堂鼓,召唤文武百官众大臣,一起商议对抗义军之事!

    文武百官上朝,听闻清云谷义军崛起攻城掠地一路长驱直入进入蜀地边城,大家议论纷纷,有惊恐不安的,有坦然自若的,,一时各怀自我的心思,大家意见不一,弄的梁王也是焦躁恐慌,大呼:

    “各位爱卿谁愿意担起重任亲自挂帅出征,联合寿王军队,共同剿灭乱匪,保我朝堂清净安稳呀!”

    众大臣都面面相觑,此时倒不发一语,气的梁王拍案而起,暴怒道:

    “想你们平日高官厚禄,坐享我梁国灭蜀以来的安定,今日蜀地边陲告急,俗话说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今孤王要让你们尽忠之时你们却如此不堪,真是让本王心寒啊!”

    梁王刘奎龄从宝座上站起来,眼神冷冷的盯着朝堂下的文武官员,眼睛里除了失望愤恨之外又浮现出一丝丝扑面而来的杀气!

    “王振义王大人,你带兵出征可好!?”

    “奥,陛下,我也想领兵出征,可奈何我近日里病疾在身,只怕带兵征战我身难敌敌军呀!到时兵败垂城,会给我军带来巨大损失那罪过我担不起呀!”

    “你……哎!”

    “那郑浩成郑大人,你呢?”

    “臣对于陛下自是忠心一片,我理应不该推辞,只是老臣年事已高,体力不支,这带军征战臣真的是心有余力不足了,毕竟我已经六十九有余了,我只怕会有辱使命,还望陛下三思呀!”

    “你们,你们这是明着抗旨吗?啊!?都不想活了吗?啊?!?”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

    众朝臣一起跪下,每个人都大气不敢出,只怕梁王暴怒不定会怎样。

    “好,既然你们都不做声,那我就给你们一天时间,商量好了推荐哪位爱卿领兵出征,明日早朝给我个最终人选,否则到时候别怪我对你们有重罚,没有最终人选你们俸禄就都扣去一半!退朝!”

    说罢梁王一甩袖子,愤然离去。只剩下众位文武百官,各个面面相觑的一脸茫然,大家各怀心思,随即纷纷起身三一群俩一堆的离开朝堂,走出金銮宝殿。

    ……

    这梁王刘奎龄心情烦躁,为选帅之事烦闷不已,退朝后就不由自主来到了翠玉轩他的宠妃孙贵妃之处,孙贵妃把他迎进去,娇声道:

    “陛下看起来气色不好,不知所为何事呀?来陛下,你坐下来,臣妾给你烹茶喝,这是最近武夷山来的最新的茶叶,茶香清爽,喝完可以提神醒脑,缓解陛下朝堂上的烦忧呀!”

    “奥,那有劳爱妃了,我真的是又气又恨,真的让朕感觉头疼!”

    “陛下,何不说来听听,或许臣妾能为陛下解忧呢?哪怕为陛下承担一分呢?我也欣慰之至呀!”

    孙贵妃随即烹上新茶,熟练的茶艺功夫一会一杯茶水端到梁王手上“陛下,您品茶!”

    梁王啜饮一口新茶,开口微笑道“不错,不愧是新茶贡品!”随即紧锁的眉头略有舒展。

    “听说蜀地边界有起义军兴兵来犯,寿王爷请求陛下派兵遣将,陛下今日朝堂议事一定是针对于此吧?不知大王选谁领兵接应寿王爷呢?”

    “哼,选谁?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人选,他们朝堂上一个人也没有自愿出征的,所以本王动怒了,给了他们一天时间,明天一定要给我推选出一人,否则他们的月俸扣一半!”

    “奥?大王陛下,原来为此烦忧呀,大王,你真的是不必如此!你身边就有一良将之人,何必再去选哪些不中用的蠢材呢?”

    “是吗?那你说是谁?”

    “就是那大王子刘峰呀,刘峰王子文韬武略深得众人爱戴,他出使过契丹,有胆识又有智谋,只是没有太多机会展示而已,大王您说是不是呢?”孙贵妃笑盈盈道。

    “正好借此机会给他一个领兵打仗的机会,将来他才能有所作为呀!总不能让他永远在大王您的羽毛底下一辈子吧,要做太子之职,就得解救梁国的危难,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呀!”

    孙贵妃走到沉思的梁王后面,用双手按着梁王的两只肩膀,轻柔的按摩着。

    “您让他领兵出征,众位君臣将领必然会为大王您的举措心服口服,称赞你的胆魄和见识,敢于让大王子挂帅出征!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刘峰大王子一定会完成此次剿灭那帮乱军的行动,大王陛下你就下命令吧!”

    ……

    孙贵妃一番言语,其实梁王心里早就想到了她的目的,她的徐徐善诱在他听来是那么刺耳。但是他又觉得她说的也不是一点没有道理。

    这次出征对抗义军必是一场惨烈的较量,虽然梁国官军人多势众但起义军都是精兵良将更善于搏击较量,此去蜀地如果太子峰能够赢得胜利必会让朝堂上下心服口服,这可以是他威望所归的最高筹码,继任太子之位非他莫属,反对派系也不能再做什么挣扎反对和有异议的抵抗了。

    但是此行如若失败了,他有可能就会失去他最爱的一个儿子,他会很痛苦自责。但是面对起义之军凶猛压境,如若不派一个胆识超群有勇有谋的自己信任的人去征讨义军,那么他的梁王宝座只能会被人抢走,自己终归会被义军同盟所剿灭。

    梁王刘奎龄终于开口,他决定派他的大王子刘峰领兵去蜀地联合寿王,共同剿灭那帮乱军,巩固他还未坐稳的朝堂至尊之位。

    而孙贵妃之所以极力引荐大王子刘峰,表面上是为国出谋,让刘峰有一个施展的天地,实则是包藏祸心。

    她知道此去梁国官军对抗二十万起义大军,让刘峰去定会凶多吉少。同时她会安插一些她的心腹之人作为副将去到刘峰的队伍里去,到时候见机行事杀掉刘峰,解除他和她儿子刘旭的太子之争的后患!这次机会来了,她一定要抓住,刘峰,她要他此去有去无回。

    鼓角争鸣,振威鼓擂响,十五万精兵强将聚集在洛阳皇城外,一对对列阵,个个盔甲在身,刀剑在手,威武壮观。在刘峰大王子的祭旗仪式结束后,这支十五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开往了蜀地,只见那战马嘶鸣,铁骑前行的足蹄下掀起阵阵烟尘滚滚,他们去奔向蜀地的寿王大军,一起联合起来,他们就要开启他们的剿灭起义大军的行动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