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道士下山开始的修仙之旅 > 第62章 贫道气运不浅啊

第62章 贫道气运不浅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长庚与理德道长相谈甚欢,晚上和重阳宫众道士一起做了晚课。

    理德道长课后,当即宣布让众弟子拜见李长庚,口喊师叔。

    第二天一早,李长庚起床后,在院子里进行了一番晨练。

    打完拳收工后,理德道长的一个徒弟走了过来,恭敬的作揖行礼。

    “师叔早,小道宗宝见过师叔!师叔,该吃饭了。”

    “福生无量天尊,多谢,贫道知道了,你师父呢?”

    “禀师叔,刚才师父和几位师兄已经出门去了,说要去给一位善信看病。”

    李长庚听过这事,点了点头。

    宗宝又道:“师父吩咐,这几天让我陪着师叔游览终南山,师叔有什么事情可以安排小道去做。”

    李长庚看着眼前的小道士,眉清目秀,还不到二十,笑着摇摇头:“理德道友客气了,贫道自个儿随便走走就好,不麻烦你陪着我到处走动了。”

    宗宝看着李长庚,有点犹豫,“可是师叔,这是师父吩咐下来的…”

    李长庚笑着摆了摆手,“呵呵呵,没事的,贫道一个人随便走走就好,你有空该多用功读读道经,练练功夫,而不是陪着贫道,贫道有事自然会找你的。”

    “可是…”

    “不用可是了,听贫道的吧,你师父回来,我自会跟他说明的,放心吧!”

    宗宝无奈点点头,“好的师叔。”

    “宗宝,你出家几年了?怎么入了道门当道士的?平日又读些什么经书?”

    李长庚摸着自己的下巴,好奇的看着眼前的小道士,笑着问道。

    “回禀师叔,小道出家有三年了。”

    “三年前我母亲病重去世后,自己也没有兄弟姐妹,无牵无挂的,看到师父为人治病,就萌生了跟着学医的想法,再后来就出家了做了道童,蒙师父不弃,收了我当弟子。

    “小道平日诵读《道德经》、《黄庭经》、《南华经》、《孝经》等经文。”

    李长庚叹了口气,不孝莫修道,当出家道士的多是父母不在了,无孝可敬。

    笑着对宗宝道:“你先去吧,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找贫道。”

    宗宝道了声谢就告退了。

    李长庚看着小道士走远了,笑着摇摇头,“贫道现在也是前辈了!”

    简单收拾一下,吃了点饭便朝着重阳宫外走去。

    这终南山除了全真派外,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道教门派,那就是楼观派,是个非常早的一个教派了。

    据传楚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

    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

    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

    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述,尹喜受《道德经》后,乃于草楼清斋屏绝人事。

    其三年之内修炼俱毕,心凝形释,无有饥渴,不畏寒暑。穷数达变之微,形一神万之旨,悉臻其妙,乃自著书九篇,号关尹子,后世称为《文始真经》。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后续道士传尹喜之道,尊奉其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道教经典。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尊尹喜为楼观道祖师、教主,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李长庚一路朝着楼观台而去,他来终南山的目的就是瞻仰先贤遗迹,楼观台作为道祖化身讲道的地方,有仙都之称,自然不能错过了。

    到了楼观台,看到了收费处,一问门票价格,比重阳宫还贵。

    李长庚早有心理准备,也不在意了,自己可是还有好几万块钱呢!

    掏了钱后,随着游客走了进去。

    这里人多,李长庚还是低调一点,以正常人的步伐参观着。

    楼观台各建筑呈中轴一线排开,正好也不用绕路了。

    李长庚就沿着一条路看了下去,见到大殿就进去礼拜一下,不知不觉走到了说经台。

    这说经台就是传说当年道祖化身老子讲经之处。

    说经台处主要殿堂有四,配殿有二,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相望,附近有上善池、仰天池、栖真亭等。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

    这些建筑多是后人附会重建的,李长庚只是大概的观看了一番。

    李长庚神识外放,探测一下四周,这可是传说道祖讲道的地方,说不定自己还能遇见机缘呢。

    结果并无什么发现,李长庚也没有失望。

    待走到一个很原始的平台处,也许冥冥之中心血来潮吧,总感觉这里很不一样。

    用神识扫过,这平台处一个如有若无的身影不断晃动着。

    一阵微妙不可名状的余音袅袅传来。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李长庚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收回神识,用眼认真观看,侧耳倾听,结果什么也没有。

    再次认真的听着,还是没有,“刚才是幻觉了?不可能的,贫道现在耳聪目明,不用眼睛都能看清百米处蜘蛛的腿毛。”

    不相信自己会错,再次释放神识,又一阵道音徐徐传来。

    李长庚心中大喜,“我就知道,这是道祖讲道留下的余韵吗?机缘呐!贫道气运不浅啊!”

    赶紧在平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盘坐下来,聚精会神散放神识,认真感悟着其中的道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道中,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声音时断时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李长庚听着不是很清楚,但是沉迷其中,自身潜意识的开始不停的吸纳着天地灵气,炼气进度慢慢加快。

    突然一阵炙热充满脾肺,经脉隐隐作痛。

    李长庚顿时惊醒,大惊失色道:“不好,忘了现在的时辰,太阳真气入体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