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道士下山开始的修仙之旅 > 第106章 终南多隐士

第106章 终南多隐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浪子,贫道有事,要到终南山重阳宫去,翻新道观的事就麻烦你们了。”

    “师父放心,我绝对给你办好的!”

    “是呀师父,还有我们呢!”

    李长庚笑着点点头,“这纯阳观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还好处在这齐云山偏远地方,历史上并未受到太大的损毁,只是年久失修,一些木材腐朽了,这次翻新的时候,希望最好保留纯阳观原样,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补翻新。”

    “师父放心,我们知道了!”

    “如此多谢!无上天尊,贫道去也!”

    李长庚说完后一个纵身飞上了天空,随后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流星,径直朝着西北方向消失不见。

    看着不见踪影的师父,三人不约而同的露出向往,“什么时候我也能够这样呀!”

    羡慕完,刘辞浪看向两个师弟,道:“师父把翻新道观的任务交给了我,我也该行动起来了,希望等师父回来的时候能够高兴吧!”

    张艺风道:“浪师兄,师父只有九万块钱,这古建筑翻新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的,还要你打算怎么弄呢?”

    “当然是从山下雇佣最好的泥瓦匠来施工了,材料嘛,我们亲自去采购。”

    “浪师兄,这样会不会不妥,山下的那些师傅又不是古建筑专业的,能行吗?”

    刘睿阳听了摇摇头,道:“二位师兄,不如还是按照我的建议来吧!”

    刘辞浪和张艺风看向刘睿阳,“你有什么建议?”

    刘睿阳嘿嘿一笑,“我可以跟爷爷说呀,他肯定支持,到时他找几个大学教授,古建筑专家,我们把师父的要求说一下,其他的听专家教授的安排。”

    “可以呀!找专业人士确实是个好主意,不过到时这钱肯定不够,我这一年当特约演员,替身也有一点点钱,就拿出来用吧,也算孝敬一下师父了!”

    “浪师兄,我还没工作,不过我可以从爸妈把留给我我结婚的钱拿出来。”

    刘睿阳笑道:“风师兄,怎么好意思让你拿出彩礼呢!不就是钱嘛,我出了,既然要给师父翻新道观,那就给它改造改造,这纯阳观还是太小了!”

    刘辞浪和张艺风看着豪气的刘睿阳,心里羡慕,“狗大户!”

    李长庚飞行了快一天才到终南山南坡,这中间停下来几次,因为太消耗法力了。

    停在路边,看着前面不远山坡上,星星点点的十几户人家有灯火,显然是一个小村子。

    李长庚脚不沾地的朝前走去,见到很多被遗弃的房子,还有一些生锈了的门锁,想来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已经搬走了吧!

    他打算过去问问路,就走到路边的一家人家,听到里面有电视的声音,便敲了敲门。

    “咚咚…”

    “谁呀?”一个沙哑的声音传了出来。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李长庚路过贵地,特来借宿一晚。”

    “道士?”

    沙哑的声音自语道,想来既然是道士应该没什么问题,就走了过去把门给打开了。

    李长庚作揖道:“无量寿福,贫道李长庚,道号朔阳,见过居士。”

    沙哑的声音是一个老年男子,约莫过了花甲之年。

    他借着手里的灯光,盯着李长庚看着,这道士长发道袍,留着三寸胡须,右手提着个葫芦,左手斜搭着一柄拂尘,看上去异常的出尘,心里忍不住道:“好帅气的道长!”

    “你好道长,请问你是这终南山上的道士吗?不知道是哪家道观的?亦或者是独自隐居的?”

    李长庚笑着摇了摇头,“贫道来自齐云山纯阳观的,并不是这终南山的,来此是有事的。”

    “哟,齐云山的呀!那倒是挺远的,道长里面请。”

    李长庚笑着行礼道:“多谢!”

    进了屋,看着屋里的布置,不禁问道:“居士一个人居住吗?”

    沙哑声音的老人笑着看着李长庚,“是的呀!老伴去世几年了,孩子呢也长大了,现在在市里居住,这里就我一个人了。”

    “其实呀,儿子接我去城里,可是,我在里面不习惯,也没认识的人,索性就回到了这山里,好歹还有个能讲讲话的。”

    老者说着摇摇头,叹息道:“可惜,现在能说话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村子里也快没几个人了。”

    “确实,贫道见村里还有十几户人家了。”

    “呵呵,道长你是刚来的,不清楚情况,这里原本的居民就那么六七户了,都是和我差不多的,年轻人都出去谋生了。”

    “其他的呀,都是这几年才来这里隐居的,他们有男有女,也不知这些人怎么想的,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来这山上隐居。”

    “唉!就算家里有了变故,也不至于来这终南山上受苦受累的,这里要啥没啥的。”

    “我们这个村呀,电还是头十年里拉过来的,现在人少了,估计以后电都没了。”

    老者看起来很健谈,也可能能找个人说话确实不容易。

    李长庚听了笑着点点头,“终南山自古就留下了很多隐居名人的故事,那些人估计是崇道或者追求心灵宁静的人吧!”

    在古代,终南山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进退朝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退守之地。

    如今,它仍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还存在住山隐修者的地方。

    这些隐修者中有为信仰而来的和尚、尼姑、道士、居士,也有为追寻清净、淡泊的生活而来的普通人。

    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外国人。

    “居士常年居住这里,应该对这里的隐居者多少了解一点吧?”

    “嗯,这还真的有一点了解,他们呀,都是闭门不出的人。”

    “每日里就是念经打坐或者读书,生活物资除了自己种点粮食蔬菜外,好多东西都是山里和山下人家接济的。”

    李长庚点点头,像他这样有道观的道士都是如此,更何况单独一个人了。

    “这些人里有些还是有本事的,他们有的会一点医术,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也会找他们给看看。”

    “说来,有些隐居的和孤寡老人没两样。”

    “以前我年轻的时候,有好几个人,隐居在山里的洞穴中,后来他们年纪大了,都死在了里面,过了很久才被人发现,想想也是怪可怜的。”

    老人说到这里的时候叹息着,心里想着自己会不会也是这样。

    李长庚叹了一声,“无上太乙救苦天尊,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生死有命,终会尘归尘、土归土!”

    “道长说的真好,可不就是嘛,到头来都是一个坟堆堆。”

    “呵呵,居士不可过于消极,活好自己的就是不枉自己活了一世,对了居士,可知道这附近比较有名的隐居人士?”

    老者想来一会,“还真听说有几个,一个叫元智法师,还有一个叫侃布上师,这两个都是和尚。”

    “嗯,还有一个道士,不知道名字,大家都喊他王道长,这也都是听说过的,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