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十年代真夫妻 > 第219章 奖励

第219章 奖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订阅v章50以下不可见, 仅为防盗。  家属院的日子其实在和老家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家里多了个男人,赵秀云觉得孩子适应得比她快。

    禾儿没几天就找好了一起上学下学的伴, 每天一到点就有人扯着嗓子在院门口叫她。

    “方青禾, 方青禾你快点!”

    禾儿是个催不得的, 急匆匆背上书包就往外跑。

    赵秀云在后面喊:“水壶, 水壶拿上!”

    人家跟阵风似的跑回来, 又跑出去, 很快就没影了。

    方海慢腾腾喂着小的:“姐姐都吃完去上学了,你看看你。”

    苗苗是个斯文孩子,姐妹俩脾气其实不太像, 明明是稀饭,含在嘴里慢慢咀嚼, 一口得吃好半天。

    这会吞下去,咧着嘴笑,又被她爸塞了一口。

    赵秀云看不下去, 把饭碗拿过去:“边上去。”

    她数着一口五个数,新的一勺放嘴边了,刚刚那勺孩子就得吞下去。

    稀饭,煮得不能再烂了, 压根也不怎么用咬。也就是当爸的太顺着,大的小的都欠收拾呢。

    方海看她这样,恍然大悟:“是快好多。”

    他自己性子也急, 不是对女儿没有那么好的耐心, 挠着头去院子里洗衣服。

    春寒料峭,水冻得不像样,孩子又皮, 天天都是一身土回来,天天得换,洗衣服的重担他自觉地背上。

    赵秀云喂了女儿,看他又干活呢,赶紧催:“放着我待会洗,赶紧上班去吧。”

    营地那边八点吹哨,再不去就来不及了。

    方海:“没事,我跑过去整整好。”

    他这两天都是跑过去的,掐得准准的。

    赵秀云:“吃完饭就跑,当心肚子疼。”

    又推他:“快点快点。”

    好像养了三个孩子似的,没一个不要人催的。

    方海还是按自己的来,把衣服晾好,水一倒,这才小跑出门。

    他出门,赵秀云也给小女儿背上小书包。

    苗苗才三岁,育红班的孩子就是玩游戏。根本不用带课本。可人家就是要书包,才说了一句,她爸就给买了。

    钱多烧的,赵秀云疑心方海的私房钱还不少,但也没去问,反正大头在她手里攥着就行。

    她锁上门,带孩子往外走。

    育红班的孩子从六七个月到七八岁的都有,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那叫一个热闹。

    赵秀云就知道有个小男孩,上了两年了,天天扒拉着门哭不想进。

    苗苗还想有样学样呢,被她一瞪,委屈吧啦往里走。

    送了孩子,赵秀云才去菜站。

    开春了菜比较多,今天还有嫩嫩的荠菜,带着水。

    赵秀云跟售货员张姐打招呼,又有些羡慕,都是来随军的,人家有工作。

    她原来也有工作,广播站风吹不着,日晒不到的,越想越是件顶好的事。

    张姐四十来岁年纪,穿件粗布衣服,看上去有些单薄,不过菜站干活要抬抬搬搬的,容易出汗,她一向穿得少。

    她对这位新来的军属挺有印象的,给她拿的菜称重:“不到一斤,你再拿一点,凑五分。”

    赵秀云:“行。”

    又问:“小瓜还有没有?”

    “有,那儿呢,自己拿。”

    买了菜,又去副食品店,和供销社是连在一起的。

    沪市的供应是比老家好些,不过也有限,买东西都是碰运气,什么时候有,什么能买,否则攥着票都没用。

    赵秀云今天不错,买到了两斤虾米,一斤海带,提篮沉甸甸的,往家里走。

    她进屋把东西放下,摆着的碗筷收拾好洗了。

    然后开始干活。

    是为了给家属们挣点钱,部队从附近工厂领回来的计件活。

    赵秀云领的是糊纸盒,纸皮折出角来,胶水贴好,一天干满了能挣五毛钱。

    可别小看五毛钱,大米一斤才一毛二,老家挣满工分的劳力一天才六毛。

    她这活又不累,就是耗时间。也有钩衣服的,不过她手工做得不大行,干不太来。

    方海倒是有说过让她别太累了。

    赵秀云自己倒觉得还好,她没上班前也是天天下地,七八岁就背着弟弟干活。

    更何况钱是人的胆,不攥着她老觉得虚。

    干一会,她就站起来动一动,老坐着太熬人。

    赵秀云把糊好的纸盒放进大箱子里,整理了一下地方预备做午饭,听见外面有人喊走出去。

    “陈姐来了啊。”

    陈姐叫陈秀英,住他们家隔壁,三十出头的年纪,剪了个齐耳短发,眼尾向下耷拉,没什么精气神的样子,说话也有气无力。

    “我是来问问,下午去挖野菜你去吗?”

    水南公社靠山,是允许家属院的人去挖野菜捡蘑菇的。

    赵秀云当然去,忙不迭应:“去啊,咱们几点?”

    她想着还有点后悔,今早白买菜了。

    陈姐:“两点吧,等孩子们上学去。”

    她有四个孩子,年纪靠得近,都在上小学呢。

    赵秀云疑心她身体不好就是生孩子生得太频了,不过也只是自己琢磨。

    两个人唠了几句,各干各的事。

    午饭只有赵秀云带禾儿吃,她就只炒一个菜。

    禾儿一天天的嘴巴就不停,拉着妈妈把同学间那点狗屁倒灶的事讲个不停。

    “六猴儿今天把菜菜打了,菜菜她哥把六猴儿打了,六猴儿她姐又把她哥打了。”

    总之打来打去,你有哥哥,我就有姐姐,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禾儿由此发散思维,拍着胸脯保证:“等苗苗上小学,有人打她,我就给打回来。”

    赵秀云点点她的小脑袋:“少打架,女孩子家家,斯文点。”

    孩子们都野,你咬我一口,我踢他一脚的事是没人管的。

    禾儿嘎嘎笑,吃完饭自己拿了作业写。

    晚上得和妹妹一起玩,才没有时间写作业,也顾不上,这点上她还是自觉的。

    别看是小孩子,心里也有数呢,写不完作业妈妈要打的,考不好成绩妈妈也不喜欢的。

    她原来在老家念书一直是第一,来了是有点跟不上。可小孩子也要强呢,自己就知道要追上。

    赵秀云在培养孩子习惯上没少下功夫,方海只消看别人家的再看自己家的就知道,自己想想都觉得过意不去,到底做爸爸的没出过多少力,坐享其成。

    赵秀云不知道他想的,知道了也只觉得还算有良心。

    洗完碗看孩子乖乖巧巧写作业,从柜子里拿了颗糖:“吃吧。”

    禾儿捏着大白兔,高兴得眼睛剩条缝。这个糖她是来沪市才吃过,别提有多甜。

    不过妈妈管得紧,明明好好大一罐糖,偶尔才给吃一颗。

    她含着糖:“全世界我最喜欢妈妈了。”

    赵秀云笑而不语,打量她不知道,爸爸给糖的时候就是最喜欢爸爸,父女俩偷偷摸摸以为她不知道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下午见。

    组装鞋柜到一半,短更一下,再不弄好我妈又要说我把客厅搞得乱七八糟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