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灵泉空间:劝寡母分家后养大弟妹 > 第200章 人力独轮车

第200章 人力独轮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能的!”李雨桐看着他肯定的回答道,“村长伯伯放心,这是独轮车,用起来很方便的!”

    “独轮车?”村长惊讶的脱口而出,“一个轮子行驶起来怎么能平稳呢?不是一下就歪倒了吗?”

    突然想到什么,他又看了下图纸,然后指着图纸上的一个地方继续问:“而且,这车上好像没有套牲畜的地方?这长长的伸出来的两根横杆也不行啊!”

    “确实没有套牲畜的地方,因为这是人力车,不需要牲畜!”李雨桐微笑着回答道。

    她一边伸手指着图纸上,一边继续解释,“这两根横杆就是人用手推行的地方,还有下面的这两条腿,是在车子放下时维持平稳的。行走时,人两手握住横杆,抬起车子,这样,车子便只有这一只车轮着地,别说是山间小路或田间地头,即便像独木桥那样窄的地方,也能推着走过”

    听着她的解释,村长的表情慢慢开始变化,一直到最后变成惊叹,“哦!原来是这样!若真像丫头说的这样好用,那可真是太方便了!”

    他放下手中原本的活计,迫不及待的喊来自己的两个儿子,立刻便动手做起来。

    除了车轮做起来要麻烦些,其他的地方倒是都不难。

    而车轮又只需要小小的一个。

    因此,一个时辰后,一辆崭新的独轮小车便自三人手中诞生。

    李雨桐看着三人的一系列操作直接惊呆,她本来还想说,不着急,别耽误他们手里原本的订单的

    村长一脸兴奋的按照李雨桐之前说的,双手握住两根横杆,将车子抬起,然后试着往前推。

    “就是这样吗?丫头!”他一边将车子推着往前走,一边转头问道。

    李雨桐点了点头,“对!就是这样!”

    “雨桐妹妹,那这个没有盖子的大箱子要做什么用啊?”李金明指着地上做好的物件问道。

    “这个是要放在车子上的,这样就可以运送一些个头小或比较细碎的东西!”李雨桐解释着,“不过,能做一个拆卸方便的固定装置,那就更好了,不然这箱子容易从车上滑落下来!”

    村长虽然在好奇的推着车子,但两人的对话,他听在耳朵里。

    “这个简单!”他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又是一阵“乒乒乓乓”,固定装置做好。

    村长爱不释手的摸着车子。

    刚才他已经体验到了,这车子虽只有一个车轮,但推起来后,有双手的掌控,并不会歪倒,还是很平稳的。

    就是不知道推着重物时,效果如何?

    他将手边的木料边角料和工具通通都装进了小车上固定好的木箱子里,还让儿子们特意找来了一些重物,都放了进去,直到把箱子装的满满的才罢休。

    他再次双手将车抬起,往前推,李金明和李金亮见状,立刻起身准备帮忙。

    因为他们看着那满满一箱的重物,怕父亲会推不动。

    可没想到,村长轻轻松松的就将车子推出了几米远,而且表情丝毫没有为难。

    村长一直推到了院墙边,才停住脚步放下了车子。

    他转回身惊喜的喊道:“太神奇了!这些重物,平时搬着一两件都觉得沉,可是,这样推着这些东西怎么感觉这么轻快!”

    李金明和李金亮闻言也跃跃欲试,纷纷跑过去试推。

    等两人都尝试过之后,也发出了与村长同样的感叹。

    “若是村里的乡亲们每家都能有这样一个小车,那农忙时也能轻省不少!”村长一边寻思一边感叹道。

    他试探着问道:“雨桐丫头,除了你需要的,我可以根据你的图纸多做一些这种小车吗?”

    毕竟像牛车之类的,可不是每家每户都能买得起。

    就拿他们村里来说,也就只有他家、李雨桐家和专门来回镇上拉人的孙老头家里有牛车。

    虽然有几户家里有板车,但也是又大又笨重,而且只比牛车窄一点点,山路上和田地里小路上,也没法用。

    “当然可以!”李雨桐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村长的表情还是有些犹豫,“那个,我打算做出来后成本价卖给乡亲们,所以,可能,没有分成”

    “不用!能为村里人做些事,我很乐意!”李雨桐赶紧笑着回答道。

    “丫头,你真是咱们村里的福星!你不知道,隔壁几个村子的人都可羡慕呢!都感叹说丫头怎么不是他们村子的,哈哈哈”

    “村长伯伯过奖了!”李雨桐谦虚的说,“还得劳烦村长伯伯再帮我多做几辆这个小车!”

    村长闻言拍了拍胸脯,“没问题!我今日就给你赶工做出来,明日一早就能来取!”

    “多谢村长伯伯!”

    第二日,当一排小车整齐的出现在做工的村民们眼前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们好奇的伸手摸着,正看着这形状古怪的小车,不知有何用处,就见远处,村长正推着一辆一模一样的小车往这边走来。

    李雨桐见状欣然一笑,村长来了,这下,可能不用她教大家怎么使用了。

    果然,待村长一路推着走到眼前,几个性子活跃的村民已经学着村长的样子好奇的推起了停放在门口的那些小车。

    “丫头,这是刚赶出来的最后一辆,一共十辆,够用了吧!”村长朝着李雨桐所站的方向大声招呼道。

    因为,人群里的惊呼声已经此起彼伏,喊声小了,他怕李雨桐听不见。

    李雨桐一边笑着一边点头,示意够用了。

    村长见状,这才冲着村民们吆喝一声:“好了,大家静一静听我说!”

    “我试过了,这个小车十分方便好用,用它来推,比我们直接搬、背重物都是省力的多,而且盛放的量也更大,小路窄路都能走!有想要的,可以直接找我说,我做好只收材料的成本价卖给你们,大家可以放心!”

    “那太好了,我要一辆!”

    “我也要一辆!”

    “好好好!都有!都有!大家放心!其实,这个小车,是雨桐丫头想出来找我做的,而且愿意无偿让我按照图纸做给乡亲们用!”村长继续补充说道。

    “雨桐丫头可真厉害!”

    “是啊!真是谢谢雨桐丫头!”

    “谢谢雨桐丫头”

    村民们都争相向李雨桐道谢。

    “好了好了!要感谢雨桐丫头,就好好帮丫头干活!”村长出言提醒道。

    “对对对!走,去干活”

    “咱们一定得卖力干活!”

    村民们一边吆喝着一边快步拿着工具、推着车子往田边走。

    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找谁去算账呢!

    李雨桐看着这群可爱的村民,不禁笑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从前几日,李梓阳就兴奋的对李雨桐说着他从同窗口中听说的事情。

    新北县城每年的元宵灯会,可谓整个临原府最是出名的一景。

    因为灯艺一绝的于家,祖籍便是这儿。

    所以即便于家早已发家,举家搬到了京城,仍会在年下回来祭祖时,把元宵灯会的花灯做好留下,算是为家乡做些事情。

    昨日晚饭时,李梓阳提议元宵节的晚上,一家人一起去看灯会。

    但白氏的表情有些勉强,毕竟县城挺远,要去看晚上的灯会,就肯定要在县城留宿一夜。

    李雨欣一听便来了兴趣,撒娇央求,与李梓阳一起劝说白氏。

    最后,白氏被他们磨得无奈,而且,李雨桐说让凌七他们跟在身边保护,白氏的态度这才有所松动。

    其实白氏本就只是担心他们的安全,元宵灯会上,人肯定很多,龙蛇混杂,不安全。

    能有凌七他们相护,她也能放心不少,但仍是再三叮嘱李雨桐,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才最终同意。

    但白氏决定不去,她新寡的身份毕竟还有些尴尬,还是注意些为好。

    今晚去新北县城看灯的人肯定格外多,为了到达后能顺利找到方便的客栈落脚,李雨桐一行刚吃过早饭就准备出发了。

    行李都是昨晚决定后就收拾好了的,因此,说要出发,大家的行动都很快。

    唐锦抱来一个厚厚的垫子和靠背,进了马车放好。

    李雨桐就站在马车旁等着,看到李梓阳和李雨欣一前一后背着小包袱走来,她疑惑的问:“你们俩都没有跟你们的老师说吗?怎么都自己过来了?”

    “我问过夫子了,他说不去了,要给我整理课业内容,让我们玩的开心!”走在前面的李梓阳立刻回答道。

    “嘉音姐姐也说不去。”李雨欣紧接着撅着嘴说。

    李雨桐闻言有些不解,温如风的性子,该是最喜欢凑热闹的啊!

    “夫子最近这些日子总是不太高兴的样子。”李梓阳小声说着。

    “什么?”李雨桐有些没听清楚。

    李梓阳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不等李雨桐说话,李雨欣也开口说:“嘉音姐姐最近也不太高兴,都不怎么笑了!”

    “是不是你们两人最近学的不好啊!让老师都发愁了?”李雨桐半开玩笑的问道。

    这些时日她都在忙着查看翻地、布地垄,教李梓峰打理土豆,发芽,挑选番茄和辣椒种子,确实没怎么关注两个小家伙的学习情况。

    “才不是!”李雨欣立即仰头不服气的说,“嘉音姐姐昨日还夸我学的快呢!说再过半个月,基础的东西我就可以学完了!”

    “是嘛!再过半个月?这么快!”李雨桐感叹着,转而看向一旁的李梓阳,“那你呢?再过半个多月就要县试了,准备的怎么样了?”

    “夫子说我现在写的文章就差不多了,但他还是每日都给我布置课业练习。他让我不要太过紧张,说适当玩玩放松一下挺好的!”李梓阳也面带笑容的回答道,显然心情不错。

    李雨桐点了点头,“嗯,那就好!”

    只是她心里更加疑惑,那这两人是怎么了?难道吵架了?

    她无奈的摇了摇头,算了,等明日回来再问问具体什么情况吧!

    “既然他们两人不去,那我们便赶紧出发吧!去晚了怕是找不到住的地方了!”她看了看天色出言提醒道。

    为了照顾李雨桐的身子,马车一路上有些慢。

    两个时辰后,他们的马车才终于进了新北县城。

    刚刚午时过半,县城里的道路上就已经显得有些拥挤。

    城门口处,还不停的有马车驶进来。

    不敢多耽搁,凌七驾着马车直奔县城里唯一一家三层楼的客栈而去。

    因为这家客栈里临街开窗的客房视角最好,晚上不用出门便能看到街道上大半的灯景。

    刚下马车,凌七还在与客栈的小二交接马车,李雨桐便快步走了进去,朝着站在柜台边的掌柜问道:“掌柜的,还有临街客房吗?”

    她刚才在路上时可是看到,他们的马车后面陆陆续续还有好几辆,只怕都是冲着这个客栈来的。

    “这位客官来的可真巧,临街客房只剩一间!”掌柜的看着她笑呵呵回答道。

    还不等她回答,客栈门口处又进来一行人。

    李雨桐见状,赶紧掏出一锭银子放在了掌柜的面前,“订下那间了,再要一间临近的上房!”

    “好嘞!”掌柜的说着拿出两个房牌钥匙递给一旁等着的小二。

    “客官请跟我来!”小二拿好钥匙恭敬地说道。

    他们刚走到楼梯处,李雨桐便听到后面进来的人吆喝着问:“还有临街房间吗?”

    掌柜的声音传来,“不好意思客官,没有了,您看要不住别的房间?”

    李雨桐庆幸一笑,身后的唐锦和两个小家伙也用手抚着胸口,“幸好,幸好!”

    酉时,各条街道上的店铺门前,陆陆续续的挂起了灯笼。

    主街上也运来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大型花灯,即便是还没有点亮,就已是让人叹为观止。

    可想而知,当晚上全部点亮时,该是怎样的壮观,不愧是灯艺之家的手笔!

    主街正中央一个方形的台子上,没放大型花灯,但有一群人正在上面忙碌着,不知晚上会有什么惊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