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 第174章 乱世将至

第174章 乱世将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儒明白董卓的意思,那细长的双眼不由的一眯,慢慢的思索对策。

    只见双眼稍微睁大了一点,这才自信的说道。

    “主公,这宝马咱留下,张济叔侄的人头也不给他!”

    董卓一听女婿这话,顿时来了精神,那双凶眼看向李儒,等待他继续解释。

    李儒先没有回话,而是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地图,将手指点在洛阳城上,这才低声说道。

    “听说陛下的身子不太稳妥,我估计用不了几个月将要离去。”

    “咱们前阵子接到了袁公的密信,我估计他想让我们前往洛阳护驾!”

    “至于是谁登上皇位,咱们无需理会,只要咱们行军迅速,将洛阳的兵马收走!”

    “那时,给段攸封为益州牧,他还会在意这些”

    “主公若是杀了张济叔侄,那咱们手下的大将,怎能跟我们一路,敢去做这种大事!”

    董卓一听,不由的哈哈大笑。他看着一旁的女婿真是越来越满意,又想到另一位,他忍不住皱眉。

    他迅速调整了心态,设宴款待军中诸将。

    宴席开始,董卓跟手下喝的是相当尽兴,众人在美酒佳肴面前,也是放飞了自我。

    更是对董卓的侍女开始动起了手脚,好哈的宴会相当的糜烂!

    董卓眼看众人都在兴头,这才拍手让众人安静。

    眼看众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董卓这才将段攸给他的书信,随手扔到张济叔侄身前。

    还有些疑惑的叔侄俩,一看信中的内容,慌忙的站起,走到空地就向董卓叩首。

    “段攸抢我妻子,我将那贱人杀死,段攸怀恨在心,不肯放过我!”

    “还请主公救我!”

    众人看着独眼的张济一副伤心的模样,一个个都小心的看向董卓。

    跪在地上的张绣此时也异常的复杂,他当初劝说叔父,两人前去归附段攸。

    他相信段攸,只要叔侄二人前往段攸处,他必不敢伤两人性命。

    可被张济拦住了,不愿意前去汉中。

    他知道段攸也许不会杀他们,但绝对不会重用两人。

    自己已经身残,得不得到高位,已经无所谓了!

    可他的侄子才二十多岁,武艺不凡,军略精通,他不想自己侄儿被埋没。

    如今好了,段攸真的开始行动,拿出宝马换取两人的性命。

    众人都在等着董卓的命令,原本还欢快的宴会变的异常平静。

    董卓满意的看了眼手下大将,这才高声说道。

    “元安跟我也有些日子,虽说前次没有听我命令,擅自将上方谷屠灭,让老夫很不高兴!”

    “可他段攸,却要拿走老夫爱将的性命,他是不是看不起老夫!”

    “尔等听好,跟着我,老夫不仅保你性命,还要让你们享受荣华!”

    董卓的话一出,众人全都离席跪在董卓身前,高声喊道。

    “我等对主公赤胆忠心,万死不辞!”

    看着众人的表现,董卓走下席位,将众人都一一扶起,继续开始宴席。

    董卓不由看向南方,眼神也变的凶戾。

    段仲远,你还是嫩了了点,你以为老夫就这点格局!

    宝马老夫要了,人,我也不给,你能怎么样?

    他随即回信给段攸,大体上说,这马匹我甚是喜欢,那张济是我的爱将。

    老夫出面,你俩的恩怨就是小事,就此作罢吧!

    当段攸接到董卓的回信,已经是年后了,他草草的看了一眼,随即扔给一旁的贾诩。

    贾诩小心的扫了一眼,这才呵呵的说道。

    “主公,这董卓自寻死路,也怨不得您了啊!”

    段攸一听贾诩这话,忍不住翻白眼,直接拎起贾诩的领子,冷声的说道。

    “我是让你谋划张济叔侄,你倒好,帮我算计董卓了!”

    贾诩有些尴尬,他又不能说,我和张济有旧,主公咱这事算了!

    他只能给段攸陪着笑脸,小心的说道。

    “若是董卓马失前蹄,他拿主公没办法,还不拿张济泄愤吗?”

    “主公心急了,属下这次的谋划绝对不可能落空!”

    段攸松开了贾诩的衣领,也对这位无语了,虽然很想往那张胖脸抽几下。

    毕竟是自己第一狗腿子,不能太过分,还需要他谋划!

    他随即看着地图沉思,这才对贾诩吩咐。

    “你和公直跟各家联系,我希望他们能够联名,共同推举我成为益州牧!”

    贾诩一听段攸这吩咐,皱了下眉头,低声询问段攸。

    “这事是不是太急了,陛下那还好好的,那些家族会愿意?”

    段攸脸色变的沉重,轻声的说道。

    “快了,估计也就几个月的事,咱们必须早做准备!”

    贾诩点了点头,这是准备和各家通气,若是哪家不愿,段攸的大军就会有所行动!

    他随即离去,准备试探一下各家。

    这时段攸又书信给田晏、段圭、夏牟,将自己的分析写在信中,并嘱咐他们,当洛阳大乱之时,必须率领士卒撤往武关。

    段攸又给黄忠发布命令,让他率领本部兵马,前往房陵,等待时机,一举拿下武关,接应田晏几人。

    远在洛阳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可益州已经变的乌云密布了。

    益州的各家都在面临抉择,是跟着段攸干,准备造反。

    还是依托在刘焉手下,再次回到曾经的苦逼的生活。

    他们已经接到贾诩和杨松的劝说,也明白段攸的实力。

    可刘焉是益州州牧,是皇帝刘宏亲自提拔的啊!

    他们联合一起,共同推举段攸,这是与朝廷公然唱反调吗?

    每家都在犹豫徘徊,各个郡守已经组织自己的兵马,随时应对混乱的场面。

    各地已经没有心情准备春耕,等待乱局将至。

    日子总是在煎熬中度过,天空中的乌云越来越厚重。

    他们得到消息,段攸从西凉又抽调了兵马,这让各家更是纠结。

    洛阳城的田晏等人,都相继接到段攸的书信,几人一看,都面色苍白。

    平日不怎么相见的几人,找了一处隐秘之地,秘密聚在一起!

    几人都脸色凝重,内心都是慌乱,就连年长的田晏,他的手臂也微微的颤抖。

    看着段圭和夏牟更是不堪的样子,田晏不由的叹了口气。

    看来二郎信中布置的不错,是该领兵退走。

    别看三人掌握了两三万兵马,但没有人能力挽狂澜,更不要说面对关东世家、宦官集团、宗室势力。

    若真如二郎所说,陛下驾崩,他们还在洛阳。

    他们很可能被各个势力给吞并,甚至有可能杀害。

    “你们也接到二郎的信了,老夫也不多说了!”

    “咱们不要想着高位,能全身而退,就是最好的解决!”

    夏牟脸色有些苍白,可还是小声的说道。

    “叔父,咱们直接领兵而走,那不会被朝廷定为叛贼,咱们即使到了武关,还能保住命吗?”

    段圭也小心的看着田晏,这也是他想说的。

    他可是内侍,领兵叛逃,那不是死罪吗?

    田晏看着这两人,他有些失望,可还得稳住两人。

    “我们做好准备,就是等!”

    “若陛下驾崩,大将军必然掌权,我们那时就缩在军营,暂且不管别的!”

    “若是真如二郎分析那样,大将军被宦官谋害,洛阳大乱!”

    “我们立即率领兵马,谎称接受陛下密诏,让我们接收武关,防止外贼作乱!”

    两人一听也松了一口气,脸色这才好看不少。

    田晏又看向段圭,小声的嘱咐他。

    “安排你的手下,好好监视宫中的异动,把你的钱财提前转移!”

    段圭点了点头,他也知道,他们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一起撤走。

    有段攸那边接应,应该问题不大。

    若真是留在洛阳,跟那帮人搅合一起,不知道哪天被人卖了!

    三人密谋之后,开始小心的准备,更是对军中不是亲信之人开始了清洗。

    洛阳城中仿佛还是那样平稳,就如同盛世到来,显得异常的热闹!

    各个家族,都如同嗅到血腥的猛兽,一个个的隐忍着,等待着杀戮时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