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大丈夫 > 第135章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第135章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又过了半个月左右,兖州战场这边,基本就算是彻底进入到了扫尾的阶段

    和秦宜禄想的差不多,在秦宜禄离开濮阳之后,短短四天,河北的黄巾军便已经全部投降了,据说黄巾这头组织了几次自杀式的冲击,大都被麴义和桓典联手打退。

    过程中,麴义还从桓典的手中换了大概四百具强弩玩玩。

    濮阳则根本不用去打,城中的黄巾在尝试了几次想要突围都被张辽给打了回去之后,其士气便已经彻底低落了下来,而随着江北黄巾的投降,傅燮干脆又从黄巾降卒中选了一批人去濮阳城下现身说法,表示投降确实是有活路之后,很快的,濮阳城中就发生了兵变。

    新任的黄巾渠帅王度居然被自己的手下们五花大绑的给抓了起来,当做礼物献给了秦宜禄。

    正好当时秦宜禄已经快到东阿了,便让人将这位黄巾的渠帅送了过来,他还真挺想见见这位死硬分子的。

    再之后,根据秦宜禄事前的规划,汉军扫荡兖州,几乎是秋风扫落叶之势,一路无比顺畅的就几乎将兖州全境给打扫了个干净,张辽和麴义甚至已楔入了青州和徐州战场。

    唯一有些让秦宜禄不太高兴的是,傅燮居然自作主张,将黄巾俘虏中的老弱病残区别对待,准确的说是取了其中的女眷,作为战利品赏赐了下去,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赏赐给了羌胡,甚至是立有功劳的鲜卑。

    这让秦宜禄感觉非常不爽,奈何偏偏人家傅燮却振振有词,表示一来,这些流民跟着张角造反,现在给他们一条活路是朝廷仁慈,但总不可能真的什么惩罚都没有,否则根本说不过去。

    二来,则是为了加速羌胡人的汉话,同时也安抚人家的军心,真以为此时这些胡骑的军心,还和你刚领出来的时候一样么?

    说得秦宜禄也是无言以对。

    他也知道这傅燮所做虽然让人不爽,但却偏偏正是他秦宜禄该做,却没做的事情,人家说白了是在用自己的名声来给秦宜禄分忧,是将这本应该扣在秦宜禄头上的屎盆子扣在了自己的头上,却是也不好再说他什么了。

    这傅燮这一条还真说道点上了:今时今日之胡骑义从,已经不再是刚领出来的胡骑义从了,即便是秦宜禄亲自指挥,也越来越能感觉得到这指挥的过程中一日比一日艰涩了。

    匈奴倒是还好,但是东羌,这戾气却是一日大过一日,若非秦宜禄治军严谨,恐怕这些人早就到处劫掠,甚至是强抢民女了。

    说白了,秦宜禄在胡人中的威望只是一方面,更不是万能的,之所以秦宜禄能有这个威望,那也是建立在他们对大汉朝廷服从的基础上的。

    他们先是服了大汉,然后才能服从于大汉的镐乡侯秦宜禄的,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是秦宜禄的私兵了。

    而随着这一场黄巾之乱的平定,这些异族自然也能察觉得到,大汉,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这也不怎么强啊,关东都烂成这样了,还需要我们帮着平定,那我们凭什么还对大汉言听计从呢?

    就算是要我们听话,咱们是不是也该好好商量商量这个价钱了呢?

    人之常情么,再说大汉对待这些异族本来也不怎么好,这都是秦宜禄早就心存忧虑的事。

    这一次秦宜禄平定兖州之后,上表朝廷时也在极力地夸大手下胡骑的功劳,就是为了让朝廷能多给他们一点赏赐,平复一下他们心中的戾气,毕竟不能凌之以威,能施之以利总是应该的,与此同时,秦宜禄还请求朝廷免除东羌和匈奴的三年税赋,免其兵役等,朝廷呢,也已经同意了。

    奈何这东汉朝廷的信誉实在是有点破产,这些异族也不是傻的,压根都不信的,而且秦宜禄作为穿越者他比谁都知道,东汉朝廷确实是说话不算数的。

    确实是不好因这种事情再去指责人家傅燮的了,甚至很可能正是因为秦宜禄多次对傅燮表示过他在这方面的忧虑,所以傅燮才如此自作主张,还以为是收到了秦宜禄的暗示?

    总之,这事儿也就这样了,秦宜禄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是寄希望于这一手不是白费,能切实的转化一批胡人。

    不过好消息是,兖州地区的豪强和世家大族却是都变得听话得多,秦宜禄如法炮制,亲自在各县都溜达了一圈,兖州的豪强大体上和李氏的处境和选择都差不多的,都有着那么点墙头草的意思,而随着如今兖州黄巾的基本平定,秦宜禄往往一纸凋零,有些聪明人便已经争着抢着的要将族兵派过来任他指挥了。

    等秦宜禄一路从乘氏转进,又捎带手的顺手光复了昌邑、防东、东缗等县之后,其麾下的兵马倒是也又聚拢了两万余人,也算是此消彼长。

    当然,战斗力稀碎,上下指挥不畅等各种毛病一堆也就是了。

    再之后,秦宜禄命令桓典带领剩余兵马去定陶找关羽,自己则先去了一趟东阿,却是终于见到了这个叫王度的黄巾渠帅。

    “你就是王度?我听说你以前是这东阿县的县丞,故地重游,怎么样,熟悉么?”

    “君侯特意让人将我送至此处,是打算羞辱于我么?”

    秦宜禄笑着道:“那你还真有点高看你自己了,恰好是我走到了此处,恰好让他们将你送过来而已,再说我羞辱你作甚?你有什么值得我羞辱的?对了,你还不知道吧,波才现在已经困守阳翟了,不出意外的话至多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平定,黄巾的气数已尽了。”

    闻言,刚刚还神色一片倨傲的王度立时那气色便萎了下来,整个人仿佛都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色彩。

    “不过我确实是很好奇,如果说一无所有的流民加入黄巾,我倒是并不惊讶,甚至如果是有人有钱,但家中没出过两千石的豪强,加入黄巾也不是不能理解,你这么年轻既然都已经做到县丞了,又是为什么要主动投靠黄巾呢?

    如果是惜命的话,你大可以弃城而逃啊,大家都是这么干的,也没人会怪你,我若是没猜错的话你应该是燕县王氏的子弟吧?你家中可是出过两千石的,将来你虽不好说能不能做到两千石,但一千石对你来说问题一定是不大的。

    你这样的身份加入黄巾,真的很奇怪,尤其是你似乎信仰还很坚定,居然想要誓死不降,给波才做嫁衣么?”

    “信仰么?或许是吧,不过我本人是不信那所谓的太平道的。”

    “那你信的是什么?”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秦宜禄闻言一愣,良久,却是忍不住乐了出来。

    “你觉得好笑么?”

    “没有,我对一切敢于背弃自身阶级的人,都会比较敬重。而且我自己的平生志向,也比较推崇‘传国易姓’之说法,我也相信,‘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

    王度闻言,一愣,一双大眼睛忍不住亮了起来,直勾勾地看着秦宜禄。

    “君侯以为,天下已到了再一次传国易姓之时了么?”

    “当然,如今的大汉朝廷,君臣失和,臣民失睦,央地不协,不亡才是没有天理。”

    “那为何君侯还要助纣为虐,助大汉剿我黄巾义师?”

    秦宜禄嗤笑道:“亏你还是个读过书的,传国易姓,难道不应该传位给大德之人么?刘氏失德确实不假,可张角凭什么比之于王莽呢?一个编儿歌,使符水,装神弄鬼的家伙,几十万的黄巾揭竿而起,既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也没一个清晰的政治方向,甚至连内部的组织性都没有,这种人若是真得了天下,他难道就能做得比刘氏更好么?”

    “那,君侯以为,覆天下者,还能是谁呢?”

    “我觉得……我,应该怎么看都比张角更合适,你觉得呢?王度,可愿降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