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逃荒:啊,四个儿子快把家吃穷了 > 第119章 火爆的话本

第119章 火爆的话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次日,私塾正常开课,叶建文与云浩博结伴上学。

    虽说叶建文县试拿了第二,但也只是一个童生,所以还得在私塾上学,直到考中秀才有资格入府城官学。

    “叶兄,恭喜啊!”

    “恭喜叶兄!”

    刚一进门,叶建文就被人围了起来。

    云浩博在一旁帮他解围,“先进学堂,先进学堂,被夫子看到就不好了。”

    结果,秦夫子真来了。

    “夫子。”

    “都进去读书。建文跟我来。”

    秦夫子单独将叶建文带到了房间。

    进屋后,他笑着拍了拍叶建文的肩膀。

    “不错,为师没有看错你,日后还需努力,争取明年将府试和院试拿下。”

    “弟子谨记。”

    道观。

    练功时,赵子辰偷偷对叶建武道:“在你枕头底下放了一物,回去好好看看,保准你喜欢。”

    练完功,叶建武从枕头下拿出了一册话本。

    他从没看过话本,潜意识里以为话本里写的都是淫词艳句,翻都没翻就塞进了前胸,打算还给师兄。

    正当他要出门,门就被推开了,赵子辰进来了。

    他乐呵呵道:“怎么样,看了吗?是不是爱不释手?”

    叶建武掏出来丢给他,“没看,你拿回去。”

    赵子辰扬手接住,挑眉道:“这可是当下最火爆的话本,讲的是一位大头兵成长为将军的故事,不是你想的那般。”

    “你真不看?”

    叶建武不为所动。

    “行,那我给其他师兄弟看去。”

    叶建武没想到这话本的魅力这么大,才两日就传遍了道观,他走哪都有人在讨论话本中的情节。

    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道观,白马县的各大茶楼酒楼都有人讨论。

    除了讨论情节,有人更好奇话本署名的“和尚”是何人。

    无奈书铺老板只字不言,众人无法得知实情,各样的猜测蜂拥而出。

    上柳村。

    矮房早已建好。

    这日何婉清从牙行买了一批人回来,男女都有。

    经过村口时被人询问。

    “何娘子,作坊不是快建好了吗?你怎么还找人来?”

    “这是从牙行买来的,家里的事越来越多,缺人手。”

    何婉清知道这事瞒不住,干脆直说,反正她家有钱大伙都心知肚明。

    “嚯,可了不得了,都使唤上下人了。”

    何婉清笑了笑没说话。

    等她走后,这群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

    “我的娘哟,这何娘子家真的跟我们不一样了。”

    “早就不一样了,瞧人家多会做生意,说不定很快就要搬去城里了。”

    “行了,别酸了,这是人家的本事,以后少说她的闲话,谁知道哪天会求到人家头上。”

    这话一出,众人赫然,随后散去。

    远处的刘寡妇瞥了一眼,扭着胯去邻村找她的相好去了。

    做生意赚了钱又怎样,还不是赚的辛苦钱,她躺着就能拿到钱。

    何婉清将这批人带到了矮房。

    “日后你们就住这,一人一间,里面床铺被褥都有,等会儿我会拿两匹布过来,你们中谁会做衣服。”

    女人基本都举起了手。

    “行,洗衣做饭的事就交给你们,挑水砍柴的话男人来干。”

    等他们适应后,何婉清开始手把手教他们做牙粉、香皂和桃面脂。

    除此,还教他们采会用到的草药。

    在忙活这些的时候,村里的人正在为今年大麦的收成高兴不已。

    “感谢老天爷,今年的收成目测能比往年多三四成啊!”

    “是啊,我从未见过这般好的收成,老天可怜咱啊!”

    老农们都将功劳归于老天爷,忘了在出苗时撒的堆肥。

    只有赵旦心知肚明。

    自从撒下堆肥后,赵旦对田里的状况密切关注着,他甚至跑去邻村,对比过他们村的麦子情况。

    而邻村大麦的挂粒情况与往年无异。

    这更加肯定了他的猜测。

    所以在割麦的前两日,赵旦将村民召集在晒谷场,一字一句地道出了真相。

    “堆肥是何娘子传授给我们的,你们说该不该心存感激?”

    村民们这才想起还有堆肥这回事,连声应道:“该!”声不齐,但音不小。

    “日后何娘子就是我们全村的恩人,谁要是不感恩,别怪我不客气!”

    “村长说得对!”

    土地是村民的根,而何婉清让他们的根扎得更牢,他们也真心实意地感激何婉清。

    “村长,有官爷进村了!”

    忽然,有村民看见村口进来了一批人,其中就有几名衙差。

    赵旦连忙过去迎接,发现来人是县令老爷,他的心抖了抖。

    与赵黎不同,这是赵旦第一次接触县令,开口有些打颤。

    “不知大人到访,草民有失远迎!”

    “无妨,本官只是照例巡视。”郭义见村民都聚集在不远处,不解道:“村里发生何事?”

    “因为何娘子传授的堆肥法子,今年麦子长势喜人,草民正提醒村民要感恩。”

    郭义面露喜色,“本官此行就是来巡视农田的,快带本官去瞧瞧。”

    “大人随我来。”

    不远处的村民隔着一段距离跟在后头。

    麦田里,每一株麦束都长着沉甸甸的麦粒,看得人心情愉悦。

    郭义更是直接笑了出来,“不错,巡视下来,独属你们村收成最好。跟我说说你刚刚提到的堆肥是何物。”

    “堆肥是何娘子捣鼓出来的,她最清楚,要不请她来跟大人说?草民怕说不清楚。”

    郭义的笑容更深了,“你叫赵旦是吧?”

    赵旦有些忐忑,“回大人,是。”

    “赵村长这村长当得不错,继续保持。走,带我去何娘子家看看。”

    赵旦松了口气,悄悄擦了擦额头的汗才连忙领路。

    何婉清还不知道郭县令来了,她还在培训下人。

    有人抄近路来提醒她,“何娘子快收拾一下,县令大人正往你家来!”

    “先停下,一人去烧水泡茶,其余人规整下东西。”

    虽然不知道对方来干什么,但何婉清一点也不慌乱。

    刚将院子收拾好,人就到了。

    “民妇见过大人。”

    虽然私下见过好几回,但何婉清并没有套交情。

    “何娘子不必多礼。听闻何娘子捣鼓出了堆肥一物,可否跟本官细讲此物的来源?”

    “当然,大人请先进屋,咱们坐着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