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长安不见月 > 第59章 复照青苔上,二

第59章 复照青苔上,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册立王妃的旨意未发, 太夫人怕子佩闹事,第二日一早就叫人把她送去了京郊别苑,好腾出手来料理杨玉的事儿。

    别苑建于终南山脉上, 也是长宁公主的产业,名叫‘歇凤山庄’。

    其中最有名的景致,是一处依山而建的高楼,底下用叠石堆砌而成,高有五六丈,两侧石阶曲折而上, 中间最高处是一座大平台, 上方楼阁高耸, 临窗可见远处山泉飞瀑,近处又有个大水池, 种满了荷花。时近清明, 荷叶已有巴掌大, 锦鲤成群, 自有一番清风雅静。

    子佩被送到此处, 多年心事一朝成灰, 更兼山林广阔,人声寂寂,倒是沉静下来,多日未曾哭闹过。

    长宁公主听见下人们如此这般禀告, 原本怨恨太夫人的心肠放淡,反佩服她人老眼利。惠妃既有夺嫡之意, 杨家太凑得近了反而不好。往后子佩嫁去别家,若寿王成事,自可沾光。若是不成, 也免受他拖累。

    这天,春雨自清晨便下个不停,过了晌午未有歇意,反而越加紧急。

    子佩独自坐在高楼上发怔,檐水连成一线,遥望池中层层涟漪,鲤鱼悠游而过。山坳处岚气蒸腾,偶然一声鸟鸣,反而更显寂静。

    她打扮很随意,以一根深蓝琉璃梅花簪子挽住长发,松垂垂穿了穿白色纱衫。面前高几上放着一盘樱桃,一壶葡萄酒。

    两样都甜腻,看着全无胃口。她独坐许久,雨势忽然收住,晶莹水光中彩霞璀璨万丈,照耀在檐角结了铜锈的铃铛上。

    便听有婢女踏着楼梯登登登登上来,躬身回话。

    “有位李家三郎,在门口求见四娘。”

    太夫人送她来到此处,贴身婢女没跟着,伺候的都是山庄里守房子的人。这些人少在主子跟前服侍,做事粗粗笨笨的,比如将樱桃配甜酒送上来,何等可笑。

    子佩懒得与他们计较,随手打发。

    “我不认得什么李家三郎,说我不在,叫他走吧。”

    那婢女退了下去。

    不过片刻功夫,她折返回来,手里端着个托盘。

    子佩奇道,“怎么?”

    “那李三郎说是四娘子的表哥,身上现解了此物,说四娘子一看便知。”

    所谓一表三千里,长宁公主有数不清的堂兄弟姐妹,他们的儿女与子佩都是表亲。杨慎交的庶妹也有七八个,其中好几个嫁了李家儿郎,她们的儿女也是子佩的表亲。

    要说姓李的表哥,她真能数出许多。可是这些人多半家族势败,久已不与杨家往来。

    子佩满面狐疑,目光投向托盘里放着的一只金鱼袋。

    她吓得跳了起来。

    大唐礼制,朝廷五品以上命官方可佩鱼符袋。其中三品以上佩金鱼袋,五品以上佩银鱼袋。

    本朝三品官板着指头就只能数出那么几个,其中姓李的,除了出身宗室,时任礼部尚书加授同三品平章事的李林甫,就是各位亲王了。

    李林甫的曾祖父李叔良与高祖皇帝李渊是堂兄弟。因此他与长宁公主是平辈隔房的堂兄妹,子佩应当唤他一声表舅舅。

    这么算起来,来的就是行三的忠王李玙了?!

    “快请他到厅上坐着,我马上就来。再叫个梳头的娘子到我房里。”

    李玙披着深黑色团龙金纹披风站在厅上,背着手看门前一片壮观的松林。春风猎猎,吹得树枝摇摆,群鸦争相飞起,乌压压一片浓郁的黑影扫过。

    “殿下?”

    李玙转过身,朱红圆领澜袍前胸绣得大片西番莲花水浪纹点缀水墨色,为他精悍的身材平添了几分俊逸洒脱。

    面前站着的年轻女子将青丝挽个堕马,对插着六只白玉梳子,身上海棠红宽袖纱衣拖曳及膝,下面系着白色绫裙。

    他才装了满眼碧绿松涛,觉得杨子佩的衣裳色泽十分鲜明好看。

    时下妇人多爱穿窄袖小衣,着窄裙,以示身材曲折。也有人追逐时髦,穿些宽袍大袖衣衫,让人瞧不透内里虚实。

    子佩身量高挑,眉目清秀,这几日懒怠饮食,又瘦了些许,偏穿宽袖纱衣,飘飘欲仙,隐约有逐风之势。

    李玙房中姬妾众多,颇擅赏玩女子美色,笑意里便带了几分欣赏。

    两人说起来是嫡亲的表兄妹,子佩的祖父便是李玙的亲外祖,但实际上从未碰面。除了待选那日李玙遥遥看了两眼,再无交集。

    子佩未想到李玙相貌这般英朗矫健,浓眉大眼,长长的鬓角仿佛刚剃过,更兼眼神闪烁,似有渔猎之态。

    她心思如红烛般摇曳,定定神,叉手纳福。

    “臣女见过殿下。”

    李玙伸手虚虚一摆,“表妹勿要多礼。”

    他态度亲切,全然不是太夫人所说对杨家不屑一顾的模样。

    子佩心下生疑,便问。

    “殿下今日怎么来了此处?”

    李玙眼光凝滞,温言道,“某今日来的唐突。实是有事相告。”

    他略顿了顿,将声音刻意又压低了几分,引得子佩勾着头靠近。

    “某听闻惠妃娘娘已违背誓言,要舍了表妹,求娶那‘假杨’。”

    惠妃用并蒂海棠钗向太夫人下定礼一事,杨家只向极亲近的郡公夫人并杨慎名夫妇提了提,旁人一概不知。子佩诧异的看着李玙,却见他神色亲近回护,比阿耶、阿兄都还多了疼惜之意。

    她身为杨氏嫡女,受了皇家羞辱,未得亲人半句体恤宽慰之语,反被送来此间以免妨碍婚事。

    想到偌大的长宁公主府此刻正忙碌着为杨玉备嫁,她早已满腹委屈,当下鼻子一酸,侧身掩面。

    “臣女粗陋,不入娘娘青眼,怨不得旁人。”

    李玙连连叹息。

    “那日外祖母曾来寻某,想将表妹托付。某思之再三,终究拒绝。”

    他恳切的看着子佩,仿佛十分不舍。

    “某年长无用,不得圣人喜欢,后宅又有正室和七八个庶子女,如何配的起表妹天人之姿?”

    子佩青春少艾,目无下尘,从前偶尔有韦家儿郎示好,她都不屑一顾。这还是第一回当面听见男人郑重其事表白,一颗心轰轰隆隆过兵似乱跳。

    原来他这般看重自己。

    她不由得抬起眼眸细细看他。

    李玙的面相并不是十分俊美,但是英气勃发,而且身材高大。子佩和其他儿郎站在一处,大多能到人家耳垂,站在李玙跟前,却刚好到他胸膛。

    刹那间子佩似有错觉,那砰砰跳着的不是自己的心,倒是他的。

    她羞得歪向一边咳嗽几声,直咳得脸上泛起异样的潮红,才低下头。

    李玙仿佛也惊觉失态,后退一步,握拳在嘴边清嗓子。

    子佩轻声换了称谓。

    “臣女命运多舛,不得家人眷顾,幸而多得表哥怜惜。”

    李玙狠狠垂下头。

    “某不敢耽搁表妹,只是替表妹不值。”

    他这话说到子佩心坎儿里。

    寿王公然羞辱,叫天下人都以为杨子佩不及杨玉。他不懂体恤女儿家名声,算得什么大丈夫。子佩眼中酸胀,就要落下泪来。

    李玙忙道,“今日我来,是有句话——想着还是告诉表妹的好。”

    子佩扬起脸。

    时近傍晚,风渐渐凉下来,吹得她面上没一丝血色,越发显得唇薄眉陡,似有薄命之态。李玙看得怔了怔,解下团龙披风不由分说搭在她身上。两人身体轻微接触,李玙忙袖了手。

    子佩红着脸整衣,觉出披风上还留存着他的体温。

    李玙道,“那日太子曾说,表妹与赵丽妃有两分相似。”

    子佩一愣。

    丽妃在圣人后宫算是个人物,歌姬出身,毫无倚仗,却能独领风骚近十年,年过三十还能与青春鲜艳的惠妃分庭抗礼,令圣人爱屋及乌,封她的儿子做太子。只是后来圣人对惠妃宠眷日深,渐渐冷落了她,以至于郁郁而终。

    子佩不曾见过丽妃模样,不过听太夫人提起,确实是个身材高挑,细长眼眸,性情爽利的女子。

    “旁人都说太子与薛氏情深意笃,其实我知道二哥期望娶名门淑女。薛家败落,父兄没什么出息,要仰仗太子妃过日子。太子思念母妃,想来,想来——”

    李玙越说越慢,似有难言之隐,不时觑着她神色。

    子佩突然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扎着手不知如何是好。

    与他孤男寡女站在此处已是不妥,怎么还听他说起婚嫁之事来了。可是这个表哥平白无故叫她觉得亲近。

    她嗔怪的看了李玙一眼,低声娇叱。

    “表哥说些什么。”

    李玙得她宽纵,松了口气,露出笑意。

    “我平日里也不喜欢说这些三姑六婆的事儿。”

    他撇开眼神,“本该叫英芙来同你说。”

    提起英芙,子佩心神又是一荡,上回相见,还以为要与她一同服侍李玙。

    “又想着你们只有同学之谊,她未必明白。还是我亲自来的好。”

    李玙拳拳心意,子佩十分感动,不由得嫣然一笑。

    “我明白,表哥想替我出气。太子毕竟比寿王强。若嫁得太子,即便是侧室,也可压杨玉一头。”

    她顿了顿,轻声慨叹。

    “可是为时已晚,太子听说惠妃曾有意册立我又弃之不顾,怎好再提纳妾?”

    李玙跌足。

    “哎,说来说去,还是怪我无能。宫里以她为大,我们这些没娘的皇子说不响话儿呢。”

    两人默默站着,都没有主意。

    子佩一颗心悠悠荡荡,一会儿想着太子,一会儿想着寿王,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多看了李玙两眼。

    天色渐渐暗下去,眼看着就要全黑了。

    李玙忽然间醒过味,忙道,“我先走了,若有什么,再叫人说与你。”

    子佩不知道被人关怀爱护是这般好滋味,得了蜜似的,笑盈盈道,“是,谢过表哥。”

    李玙转身大踏步离去,子佩站在高处目送。

    稀薄日光里,披风翻滚飞舞黯淡得近乎融于墨色,只剩下时隐时现的朱红镶边,随着矫健身姿寸寸没入山林松风消失不见。子佩视线所及之处,唯有远处长安城里的万家灯火次第点亮,闪耀如同银河。

    作者有话要说:  李玙继续专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