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长安不见月 > 第65章 宫花寂寞红,二

第65章 宫花寂寞红,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英芙午睡起身, 尤觉懒懒的,半闭着眼听雨浓说杜若。

    她已快要临盆,肚子大的很了, 一举一动无不小心翼翼,叫人搬了横榻搁在前廊下躺着,身上紫绡翠纹裙上系着宝蓝色的宫绦,在闪烁的日光底下闪着幽微深沉的细碎光亮。

    许是快生了的缘故,英芙的身体一反常态,老喊燥热, 才四月下旬已叫人把冰放在跟前, 只没用风轮去吹凉气儿。

    “这么说, 她还是懂事儿,不曾拿乔。”

    雨浓紧紧皱着眉头埋怨。

    “杜二娘自家沉稳, 架不住咱们这位爷硬要给她脸啊。”

    “不就是带了个丫头进来嘛, 多大点事儿。她毕竟是差点做成了正妃的人, 即便高傲些, 也在情理之中。”

    英芙浑然不以为意。

    “再者说, 他将仁山殿守得铁桶一般, 我连瓢水也泼不进去。如今有了乐水居,倒是能多个想头。你呀,越来越小气了。”

    “哪儿这么简单!”

    雨浓白她一眼,便将方婆子带着杜若去仁山殿遇见长生一节说来听了。

    风骤站在门边拨弄缸里养的荷花, 茎叶亭亭玉立,刚结出两三个小花苞, 带着细巧温柔的粉色,闻言奇怪地问。

    “王爷不是不准女眷未经召唤去仁山殿吗?长生竟这样讨好她?”

    雨浓没出声。

    春夏之交,阳光灿烂而不炽热, 照得室内绿影重重,投下密密匝匝小爪子似的影子,窗外繁花似锦,空气中回荡着紫藤与瑞香醉人的甜蜜。

    英芙看她一眼,也不问,只伸出手对日光比着,眯眼看纤纤十指上才染的深红蔻丹,白里透红,宛若少女嘴唇上那点玫瑰胭脂。

    雨浓越说越气。

    “还有呢。方才长生打发人来说,才与崔长史商量了,要开墙动土,新修两条长廊,从仁山殿通下来。往西的一路到佛楼跟前就完了,人还是照旧从西便门出入。往东的那条……”

    风骤正瞪着眼听雨浓说,横榻上传来一声咳嗽,英芙歪在榻头上,头侧向旁边去,独肩膀轻轻动了动。

    雨浓收敛了横生的怒意,调整下情绪,温声继续。

    “往东那条要越过佛楼,从上头通过去,直修到乐水居跟前。”

    英芙动容,视线调过来,几不置信的问。

    “从山上头修长廊连下来,得多长?再越过佛楼去,那不是连佛楼上都得额外加工程,垫地基?”

    “可不是!”

    雨浓按捺不住,重又提高了音量。

    “奴婢也是大大吃了一惊,长生偏说的轻飘飘的,说毛估估,西路大约有个三十来丈就够了,工程不大。倒是东路,要匀着修,不能叫坡度时大时小,害王爷崴了脚,还得先估算两处落差,指不定在佛楼东边儿先起座土坡,好凌空架设飞廊,间中连接处还要修造角楼。”

    “那成什么样子了!”

    英芙又惊又怒,愕然大声道。

    原来长安城里的建筑规模,除开太极、大明、兴庆三座宫宇之外,只有佛教寺庙最为气势磅礴,核心殿堂被廊庑环绕,廊庑两侧设门四通八达,或以巷道与东西院落相连。除此之外,举凡皇子、公主、亲贵们的府邸,从前也有占地广阔如长宁公主府,近一二十年来,因为圣人管治严明,再无人敢大兴土木,修建复杂奢华的院落了。

    倘若当真如长生所言,从仁山殿至乐水居以一道飞虹通达南北,就等于是彻底打乱了如今忠王府里,前宅后院壁垒分明的格局。

    到时候无论是李玙还是杜若行走其上,都是踩在她这个王妃的头顶了!

    英芙怒不可遏,猛地站起身厉声道,“他敢!”

    雨浓冷笑。

    “长生说这活儿是眼下府里顶顶要紧的大事。就这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外头书房的师爷连草图都画出来了。还说呢,倘若要架设飞廊,名字都是现成的,就叫‘渡鹤桥’。”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英芙回过味道,心头酸意冲上喉咙,登时化作千钧怒气,激动地重重拍打在廊柱上,震得顶上灰土噗噗而下。

    “我这里便是人间寻常,她那里倒是天上美景?哼!”

    雨浓道,“奴婢一时嘴快,问这大兴土木的,得花多少钱?”

    英芙的注意力完全被这几句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只听雨浓愤愤道。

    “长生那蹄子竟然乜了奴婢一眼,洋洋得意的说,三五千贯算什么要紧,万万不能委屈了杜娘子!”

    英芙骤然回神,蹙眉问,“她受了什么委屈?”

    “奴婢打听了。上午方婆子带着杜二娘走那两道青石板阶梯上山,道旁灌木甚多,把她的缭绫外袍给勾花了。”

    英芙疑惑。

    “就为这个?”

    “缭绫不易绣花,她那件上零零落落绣了几朵合欢花,奴婢瞧着挺少见的,比上回杨家四娘那条裙子还好看些,平白勾坏了,大约心疼的很。”

    雨浓颇为不齿。

    “这些娇媚作妖的小娘,王爷不在家,对着个下人也能哼哼唧唧的。”

    英芙抬眼盯着雨浓看了看,抚着肚皮低头想一回,起身回屋,在妆台底下拉开一个乌漆木盒,寻出银剪。

    案上摆着一盆结满了硕大紫红花苞的芍药,她左右比划,随手剪了一枝半开的芍药,足有拳头大小,重重叠叠的浓艳花瓣累累欲坠。

    她将花朵插在雨浓鬓间,端详片刻,徐徐向风骤道。

    “你们几个先出去。”

    风骤忙带了院子里侍候的七八个人退了出去。

    雨浓不明所以,茫然的瞧着她。

    “我不是问长生为什么修回廊,我是问你,为什么成心叫杜二娘去走那条路,勾坏她的衣裳。”

    雨浓吓了一跳,忙蹲在英芙脚下,“奴婢,奴婢不曾成心啊。”

    英芙见她还不肯改口,没好气儿的在她额头上轻轻弹了一下,嗤笑了声。

    “我还不知道你?”

    反正四下也无别人,雨浓索性一扭身坐在地上,弓着背,将头抵在英芙腿上。

    “奴婢是觉得这个杜二娘太贪心了,什么好事儿都不肯落下。前后骗了你两回呢!头回来诅咒发誓不肯与人做妾,一转脸见有高枝儿比谁爬的都快。上回赖着你和杨四娘搭上永王,步子太大扯着了,没搭上,竟还不足,转脸又看中了咱们王爷!知道杨四娘那条裙子在日头底下好看,她也弄这么一件缭绫,她穿给谁看?得亏王爷不在家。”

    她扭头对上英芙的眼睛。

    “奴婢气不过,她算个什么东西,还敢绣合欢?!”

    英芙眨眨眼,太阳晒到脸上,又热起来,她扶着后腰艰难的稍微翻了翻身,避开刺眼的阳光。

    “你老是这么着,我还不如把你送给王爷开了脸。”

    雨浓张大嘴瞪着她,连连摆手。

    “你!还要怎么诅咒发誓你才信人家没有这个心思?”

    英芙看她急了,有意给个教训,慢条斯理的问。

    “你若不是心里放下了王爷,为什么处处比我这个正房娘子还能吃醋?”

    雨浓举起左手三根手指,认认真真地发誓。

    “奴婢十二岁就打定了主意要侍候你一辈子!咱俩打小秤不离砣,凭是再好的东西,有你一份便有我一份。是你说的,咱俩的情分比亲姐妹还要亲些。”

    英芙伸手捉住她的手指,包裹在掌心里。

    “我知道,我也想与你长长久久,所以你才要沉住气。咱们好好儿在这儿住下去。”

    雨浓委屈的红了眼睛。

    “王爷把麻烦事全推给你出头。他要纳杜二娘,为什么自己不去跟惠妃说?你大个肚子,他非逼着你跑来跑去的,反叫永王误会,以为你为了给自己添羽翼,硬夺了他的好姻缘,平白无故就记恨上你了。”

    英芙无奈。

    “兄弟相争毕竟难看,阿璘一向与他亲近,若为争妾侍闹出什么来,多不像样?也白叫鄂王、光王他们看笑话。”

    雨浓不依不饶。

    “是,那样儿选法,兄弟俩挑中了同一个也没什么。奴婢瞧旁人只怕都想要杨氏,背地里也有饥荒打呢。可是他为什么非得叫你去说,分明是他垂涎人家美色,倒叫你去打先锋。你都快生嫡子了,他还叫你演这种贤惠主母,给谁看?!”

    英芙耐着性子劝了她半日,全然无用,终于动了气,冷笑起来。

    “怎么,他叫我扮贤惠不好,倒是扮个泼妇,四处闹将着不让他纳妾才好?我若真是个脖颈子硬的,何必嫁他?府里现放着五个庶子,我肚子里这个,生出来排行老六。我硬气,硬给谁看?”

    她深深吸了口气,面目森然。

    “王爷年长我八岁,膝下子女成群。我为什么嫁他不嫁鄂王?你忘了不曾?”

    英芙自来是个稳重的,难得这般疾言厉色。

    雨浓心头一凛,忙跪着替她轻轻抚着胸口,又在后腰上揉捏了两下,半晌见她气平了些,方才低声开口。

    “他四处说你贤惠能干,治家严谨,弄得像是你硬要塞个人给他似的,如今宫里都知道了,收拾个小太监还甩到咱们这儿来。可你看长生待杜二娘那个巴结样儿,分明就是当心肝宝贝了。”

    英芙毕竟是主母,不能像雨浓一样随性发作,她尽力压下怒火,见雨浓跪着吃力,伸手把她拉了起来。

    “你有这个功夫怨这个怨那个,不如替我琢磨琢磨,他为什么纳杜氏?”

    雨浓一怔,“这有什么为什么的,小路子说王爷怨怼母家,不愿与杨家做亲,随手拿她搪塞。”

    英芙摇了摇头,默默无语。

    蝉的嘶鸣一声近一声远的递过来,英芙眼皮子沉沉的直往下耷拉,许久未再说话。雨浓轻手轻脚站起来点了一柱安息香,青烟像只懵懂的小兽,四周试探着伸出爪牙,清甜中带些醉意。

    英芙越发倦怠,半寐半醒之间,几缕濡湿了的头发粘腻的贴在鬓侧。雨浓挪到横榻头上,揉捏肩颈的手势越发轻柔。

    英芙忽然烦躁地拍一拍席子,含糊道:“才四月就有蝉了。”

    仿似无人答话。

    蝉声低下去,又过了许久,听见人说,“杜二娘又来拜见王妃呢。”

    英芙从梦中被惊醒,骤然翻身坐起,动作急了些,带的后腰一阵酸。

    雨浓见她情势,知道她嘴上说的再大方,心里究竟还是介意的。

    她摇了摇头,也不愿说出来惹她难过,只扶着英芙回房坐好,抿紧鬓发,预备抹铅粉胭脂。

    英芙腰肢酸软,坐着吃力。

    “罢了,再画也是个面目浮肿。叫她进来吧,早上就晾了些时候,这会子再晾着,像什么。”

    雨浓便拍手叫风骤等进来,杜若比着手轻手轻脚跟在几个丫鬟身后。

    英芙抬眼一瞧,杜若果然已经换了衣裳,穿着一袭淡绿平罗衣裙,通身别无花纹,袖口用红丝线绣了几簇石竹,另用乳白丝绦束腰,垂一个青玉连环佩,头上简单插了两支东珠独头簪。

    这身装扮清秀雅致,不像新进门的妾侍,倒是云英未嫁的少女。

    风骤便在地上摆了一副锦褥。

    杜若敛容上前,行了叩拜大礼,口称,“妾侍杜氏二娘拜见王妃。”

    英芙垂眼看了半日,自己正当大腹便便,诸多不适,李玙又不是那等体谅温存的郎君,偏多出来个鲜花似的人儿,怎不叫她心焦。尤其是,李玙摆明车马宠爱有加,她却懂得做小伏低避讳,所图必然深远。

    英芙眸色渐深,勉强挤出客套的笑意。

    杜若从海桐手上接过一卷宣纸,双手捧着膝行上前。

    “妾不擅刺绣,不敢在王妃跟前出丑,特意手抄了《春江花月夜》一篇,充作敬献之礼。”

    风骤接了礼物,展开给英芙看,字迹端雅秀丽,是草书带了飞白,英芙瞧了一眼,全无反应,便摇摇头不再看。

    杜若眼风飞快扫过英芙脸上,心下诧异,只静静跪在地下。

    午后闷热,一丝风也没有,鸟虫都歇了,闷在屋里更有憋气之感。金砖地上反射着白晃晃日光,亮的人眼晕,唯有榻前景泰蓝大瓮里奉着几大块冰雕,渐渐融化了,浮冰微微一碰,“丁玲”一声轻响。

    英芙拿手贴着瓮壁,贪那点儿凉意。

    雨浓低声哄劝,“摸不得的,太冰了。”

    英芙只嘤嘤嗡嗡的扭着不肯。

    两人低声闲谈,又笑起来,半晌,英芙方才坐直了身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不月明。此篇头四句辞藻华美,情景迷离,我很喜欢。”

    杜若忙道,“王妃喜欢便是妾的福气。”

    “我喜欢不算什么,要紧的是王爷喜欢你。你也不是那等掐尖卖好的轻浮性子,这府里旁人有的,你自然都有。”

    杜若听得耳根发烫,忙应道,“妾谨记王妃教导。”

    昔日平起平坐,今朝屈居人下,她早已做好卑躬屈膝的准备,可是英芙冷冰冰的话压在头上,还是难受得很。她越想越委屈,极力忍着,主母收服妾侍,这样的话都算客气了。

    风骤便端了个大托盘出来,上头放着两匹缭绫,一者月白色,一者琥珀色,都是单色,尚未绣花,充做主母赐予妾侍入门的赏赐。

    雨浓见英芙赏的是素色缭绫,心知这是替自己撑腰,不由得面露得色,剐了杜若一眼。

    英芙摇着扇子絮絮闲谈。

    “我这儿原本就是个后花园子,没有匾额。如今要长住,不起个名儿也不像样。杜娘子既然喜欢诗词,不妨替我出个主意?”

    杜若心头一紧,这分明是不满自己住了乐水居,斗胆与仁山殿遥相呼应了。她连忙叩首,直起身来略一思索,已有了计较。

    “王妃如同春江明月,皎洁在空,色无纤尘,此地不妨命名为‘明月院’,恰可应和高山望月之景。古来吟诵山月的诗歌数不胜数。譬如卓文君的‘皑若山上雪,皎如云间月’,极言月之高洁美丽;又譬如‘山之高,月初小。月之小,何皎皎’,描摹高山逐月之势;再譬如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写山月齐高,俯仰天地。不过妾最喜欢的却不是这些人所共知的。”

    英芙听得得意,点头追问,“杜娘子最喜欢哪首?”

    “‘好风吹雨到山前,月与山翁故有缘’,妾觉得这个‘缘’字最好。”

    “明月院?”

    雨浓低声念了几遍。

    她之前并未发觉杜若住在‘乐水居’有何不妥,这会子听英芙计较起来,方才明白,遂插口。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山、水、月搁在一处,自然还是‘月’字更配高山之巅。”

    英芙恍然一笑,终于露出些许善意。

    “你们去王爷书房里请字儿写得好的相公写了,早日镌刻,早日挂上。”

    杜若伏在地下不语。

    王爷不在家,头上又没有婆母管教,所谓纳妾礼仪,这便完成了。

    英芙准她站起来。

    “这府里人多,我也没精神一一说给你知道。过几日雨浓得闲,自会领你去和其他妾侍们相见。至于大郎他们,就看机缘吧。”

    作者有话要说:  在昔日同学手下做员工,日子不好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