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长安不见月 > 第70章 云深不知处,一

第70章 云深不知处,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子李瑛不理会他们吵闹, 仰头瞧了瞧内宫方向,龙池殿的檐角金光璀璨一如从前,他脸上闪过一丝傲然笑意, 坐在马上,领头沿着夹道向十六王宅方向慢慢走。

    鄂王赶紧打马跟上,将金绞丝马鞭别在腰上高声抱怨。

    “我家娘子新嫁,未见过宫中大排场,特意打了一套新首饰拜见家翁,如今说不办就不办了, 白糟蹋银钱。”

    他扭头看着李瑛。

    “从前丽妃娘娘在时哪儿会使这种小性子, 将人晾在门口不叫进去。”

    光王附和, “就是,惠妃是越来越不成个体统了。偏圣人喜欢她。”

    夹道两边三步一岗昂首挺胸的侍卫们, 又有许多宫人往来办差, 鄂王音量大, 惹得人人提起耳朵悄悄听壁角。

    郯王咳嗽了两声。

    鄂王奚落, “大哥老是畏畏缩缩的。你可是圣人的长子, 别辱没了咱们兄弟的威风!想当年你在大明宫撒欢胡闹时, 惠妃还在掖庭做宫女洗衣裳刷恭桶呢。如今你倒畏她如虎。”

    光王道,“大嫂整日巴结惠妃,大哥大约不是畏惧惠妃,倒是畏惧大嫂。”

    “我哪儿是畏惧, 是孝道!凭怎么说,惠妃都是咱们兄弟的庶母。”

    鄂王哈哈大笑, 眉梢眼角皆是飞扬的得意,毫不遮掩的大声嚷嚷。

    “庶字摆在前头!比谁又高贵些。且不说丽妃娘娘何等得宠,即便华妃娘娘也曾位列三妃之一。你这般立不起来, 回回见了咸宜那小丫头片子,便搓手搓脚不敢说话。”

    鄂王的生母是德嫔皇甫氏,家世高华,虽然到死都未能得到妃位,却不可小觑。他一向依附太子,把赵丽妃治理六宫的旧规矩挂在嘴边,一力替太子吆喝。

    光王道,“不过是惠妃寿数长罢了,若是丽妃娘娘还在,单凭太子人望之高,便能坐上后位。”

    郯王老实,被他俩一唱一和挤兑的无言以对,便将马肚子一夹,登登跑开。

    时近正午,日光灼烈逼人,夹道两侧无树木遮蔽,众人无处遁形,只觉热浪滚滚扫过。

    太子嘴角噙着笑意,漫不经心地掉过头问李玙。

    “老三怎么不说话?”

    鄂王才从郯王身上得了便宜,觑着李玙道,“要论殷勤小心,大嫂哪儿比得上三嫂?三嫂十日入宫一次,侍奉惠妃左右,即便有孕也从未误期。”

    “她有心做个贤惠人,憋得我也干难受。”

    李玙扯开嘴角嗤嗤发笑,“四郎,你家娘子当真夸赞英芙?”

    鄂王不意此问,心里“咯噔”一跳,面上只作若无其事,依旧含笑。

    “十六娘常说六姐待她最好,凭有什么好料子好首饰,自己得了一份,便要分她一半。”

    李玙漫不经心举起宽广的缣丝衣袖遮了半边面庞,淡淡一哂。

    “十六娘的生母是我岳母的陪嫁侍女,听闻至今犹在跟前服侍,一日两班未曾懈怠,想来公中的嫁妆虽差不多,台面底下岳母的私房总是偏袒些。不过十六娘如今做了正妃,太简薄了面上不好看。我家英芙记挂韦家颜面,时常周济些个。横竖蜀地富足,我手头总比四郎宽裕。”

    韦家十六娘韦水芸自打嫁去鄂王府上,每每仗着太子威风向英芙索要财物,转脸又对鄂王夸耀姐妹情深。鄂王不知内里情形,还当李玙也和英芙一般,夹在惠妃和太子之间两头巴结,却不想,落在李玙嘴里,倒成了施舍恩惠,众目睽睽之下,公然以嫡庶之别挑衅。

    鄂王又惊又怒,挑目欲骂。

    李玙故意压低声音问,“去岁二嫂替四郎上韦家去求亲,不曾问明白几个女儿的出身吗?”

    其实彼时太子妃薛氏原是有意为鄂王求娶嫡女英芙,然韦家执意不肯,这才退而求其次娶了庶女水芸。来回就这么几口人,宫闱局跟着跑腿办差的也就是那几个老哥俩,忠王与鄂王前后脚上韦家提亲,媒人说了什么韦家应了什么,句句话都传得人尽皆知。

    鄂王无话可驳,憋得面庞紫胀,额上青筋条条爆起。

    太阳白花花的照着花岗岩地面,那地砖乌黑锃亮,光可鉴人,烈日下晒得泛起一层剌眼的白光。他们俩顶牛,谁都不搭话,唯有几匹马哒哒哒踏着步子。

    太子忽然道,“我们这些人里头,唯有三郎曾经养在先皇后宫里。若不是先皇后走的早,大约能算作嫡子。”

    李隆基膝下子女众多,养大成人的儿子足有二十多个,可是无一出自中宫。

    太子之外,其余诸王皆为分批赐封,长成一拨,封王一拨,并没有谁格外尊贵,唯有惠妃所出的十八郎李瑁因出生就养在宁王李成器膝下,十岁才回宫,获封远远晚于众人。

    李玙两眼空茫茫朝着前方,任由马儿带着他走的东倒西歪。

    “二哥天生聪慧,记事儿早,必然记得当年圣人有多厌弃先皇后,每每碰面,两句话就要翻脸吵闹。哥哥们跟在母妃身边,或多或少,总有讨得圣人欢心的时候。可我呢?从小受了先皇后连累,圣人看我的眼神永远是厌恶的,我都不记得他对我笑过。”

    李玙模样英朗,性子活泼,一向在人前端个笑模样,极少流露哀怨不满之意。

    鄂王逮住话缝自然不肯放过,讥笑道,“那也是三哥运气好,生母走得早,才有中宫教养的运道。像咱们母妃痴痴愚愚,活的长久,却羡慕不得。”

    李玙扭头冷淡的扫了他一眼,面上平静如水,跟没听见似的。

    郯王的马走在李玙右手边,闻言伸臂拍了拍他肩膀,劝慰道,“男孩子小时候都是狗也嫌。我小时候,圣人揍了我好几回,把我抱在膝盖上放平了打,打的屁股都肿了。”

    “大哥。他肯打你就是疼你。圣人从来没有碰过我一个指头。先皇后抱着我往他怀里送,他站起来就走。有时候我真感谢老天爷,先皇后走得早。她若活到如今,圣人只怕看不得我留在京里碍他的眼。”

    皇子们虽然是亲兄弟,但从小都跟着各自母妃生活,阖宫宴饮以外见面的时候不多。鄂王李瑶与光王李琚之所以追随太子,主要是因为鄂王的生母德仪皇甫氏与光王的生母刘才人都曾依附赵丽妃,三个孩子从小儿就在一块儿成长。

    至于郯王的生母刘华妃,孩子生得多,总是怀里抱着一个,手里牵着两个,忙得不可开交,与其他嫔妃来往的少。

    李玙闲闲说起先皇后宫中琐事,郯王闻所未闻,听得不免黯然。

    李隆基天纵英才,硬生生截断中宗李显一脉,替阿耶李旦夺得帝位,又斗倒太平公主,越过长兄李成器,才终于龙御天下。他在外奔忙,对内院的事自然不大上心。

    几个年长的孩子,比如郯王李琮、太子李瑛、鄂王李瑶等,幼时所得父爱,皆远远不及寻常人家,但母妃得宠时,总有几分温馨回忆。独李玙从未膝下承欢,实在令人唏嘘。

    众人一时默默,独听见马蹄声踢踢踏踏。

    太子低声道,“出宫开府这么多年,儿子老婆一大堆了,这些事儿你不用老记着。”

    李玙抬眼感激的一瞥,“臣弟记着了。”

    若按老规矩,既然立了太子,百官都应当在太子面前自称臣子。然而本朝又有不同,东宫废弃,太子随圣人住在兴庆宫别院,明令不准插手朝政,甚至不得与百官往来。官场众人拜高踩低,看明白圣人的意图,即便偶然遇见太子,也只以普通亲王礼仪觐见。故而李玙这句话音量虽低,听在太子耳中却犹如佛音纶语,震荡了几个来回。

    他扭头深深望向李玙。

    李玙微微一笑,复道,“臣弟永记太子今日教诲。”

    郯王好游猎宴乐,府里常年养着两班舞姬。一班取身段婀娜妩媚之人,做轻拢慢捻柔婉舞蹈,名唤‘杨柳班’;另一班取刚劲利落之人,做西域骁勇舞蹈,名唤‘驼铃班’。

    诸王进了郯王府,熟门熟路向专做宴乐之所的花厅走去。

    此地四面轩阔敞亮,早有宫人预备了酒菜摆在席上,其中一味烤羊排,是取羔羊排骨一片,以铜签固定在架上,下置炭火徐徐烤熟。宫人时间掐算得当,诸王一脚踩入花厅,正闻见焦香四溢的肉香。

    再看各人案前佐餐的侍女都是千娇百媚的生面孔,低眉顺眼跪伏在地,穿的一色玉色衫裙,却都未穿小衣,坦着领口,内中山峦起伏引人入胜。

    鄂王大喜,搓手笑道,“来呀,先赏一人一支赤金簪子。”

    众人不论行次胡乱坐了,便见‘杨柳班’在厅前起舞,一时丝竹之声悦耳,虽在白日里,也如堕温柔乡中。舞姬们身着紫罗薄衫,腰上挂着串串金铃,随着节拍翩然起舞,舞姿欢快曼妙,纤细柔软的腰肢若隐若现。

    鄂王眼睛黏在其中一个的腰上,直勾勾的。

    郯王拆了一根肉骨头啃,嬉笑道,“你娶了王妃,已三月不知肉味?”

    “韦家小娘子恁的泼辣,一日耳提面命不许我与妾侍们玩笑。”鄂王倒是不记仇,扭头问李玙。

    “你家那个也这般难缠?”

    “英芙贤惠得体。”

    李玙笑着提点他,“你嫌她啰嗦,叫她肚子里揣上一个呀。”

    鄂王奇道,“女人怀孕便不妒忌了吗?”

    在场除了鄂王都已有了孩儿,听他这般无知,无不握着拳头嘿嘿暗笑。

    独郯王方才被他奚落,逮着机会大声质问,“你是不是不行?府里女人一点动静都没有?”

    鄂王才接过侍女切好的小块肉串,正要尝,闻言将尖锐的铜签向郯王刺去,“去你妈的!”

    郯王夺过侍女切肉的小银匕首,‘当’的一格,顺手回击,鄂王向后仰倒。

    那侍女尖叫一声,鄂王就势将她抱住,单手捏了刀刃,恰恰停在侍女胸前。侍女吓得面色惨白,簌簌发抖,胸前一团起伏不定,引得两人瞠目结舌直咽口水。

    鄂王笑道,“你不爱惜美人儿,不如送与我。”

    “送与你有何用!”

    郯王不干不净说着荤话,那侍女面色一点点红上来,手脚挣扎,被鄂王紧紧搂住。

    两人围着她逗弄,场面不堪入目。

    太子与李玙不以为意,共据一案自行切肉,已挥手叫侍女退了下去。

    太子笑道,“三郎府中妾侍歌姬最多,整日出入花丛,风流名声在外,原来是片叶不沾身啊。”

    “我想要个知情知意的,一个足矣。二哥从未册立良娣、良媛,想来与二嫂伉俪情深。臣弟羡慕之至。”

    太子长叹一声,却不答言。

    李玙见状放下酒肉,推心置腹地附耳低声道,“二哥若为子嗣计,不能由着二嫂妒忌,还需略辖制些。你瞧我府上,就因为正妃册的晚,子嗣才多。”

    太子听得呵呵直笑。

    “孤还以为你当真拿捏住了娘子,原来也是个软脚虾。”

    一时杨柳班舞毕,换了驼铃班上来,舞姬们无不束发批甲,卸了满脸胭脂,排演《秦王破阵曲》,激越处呼喝有力,倒另有意趣。

    郯王看的兴起,撇下鄂王怀里侍女冲入阵中,抢了一柄长矛在手,胡乱挥舞。

    太子微微皱眉。

    “歌舞一事何等雅致,大哥这般消遣,真是暴殄天物。”

    李玙挑眉,端起八瓣单柄银杯一饮而尽。

    “三郎以为孤矫情?”

    “那倒不是。歌舞应如作文,取个文以载道。大哥实是糟践。”

    太子私下喜爱音乐舞蹈,只是有心竖立贤名,人前只以文墨彰显。听到此言,两眼一亮,颇有知音之感。

    李玙道,“有个人,臣弟觉得能舞出此曲本意。”

    “那还不唤了来?”

    “她身份贵重,恐怕不能唤到此处于人前表演。”

    席上喝的是西域来的葡萄酒,以冰块相佐,闻之果香四溢,入口清甜,其实后劲儿极大。太子方才在夹道上走的热了,汗湿衣襟,入席后连灌几杯,这会子头重脚轻,便有些失了平日里的分寸。

    他嘿嘿笑着盯住李玙英气勃发的面庞。

    “后宫人都说你生母极美,孤恍惚有点印象,却也记得不分明,不过皮肤雪亮光滑,望之犹如明月皎洁。你看你,活像西域沙漠里养活的,白糟蹋了好眉眼,需知男人皮子嫩些才显得唇红齿白。”

    李玙一怔。

    太子已笑道,“你说的是谁?可是平康坊新来的舞娘。走,咱们去看看。”

    他跌跌撞撞站起来,攥着李玙的衣袖往外走。

    郯王、鄂王和光王正闹的起劲儿,竟都不曾注意。

    李玙扶着太子坐上郯王府的马车,低声吩咐了长生两句,令他快马先行,便亲自驾车,点了二三十个侍卫跟在后头,向城外一路扬鞭而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