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长安不见月 > 第93章 相看两不厌,一

第93章 相看两不厌,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

    过后薛氏果然自摘了簪环搬入跨院, 让子佩住正房。她一意退让,子佩愈发得意,复又夺了管家之权。

    常言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更何况子佩在寿王身上受了折辱,着意要在太子这里找补。既然薛氏软弱,又有咸宜暗中相助,她便越发肆无忌惮,只将杨洄当作正经舅家招待,及至薛氏之兄薛锈上门反被怠慢。

    薛锈气得拍桌子摔碗。

    “一般是驸马都尉, 谁还比谁矮一头不成?杨洄尚的是惠妃之女, 我尚的难道不是圣人之女?”

    自搬出正房, 薛氏便改做道家真人打扮,穿的麻黄衣料, 竹签挽了高髻, 撇了脂粉摘了簪环, 除拘着弘儿日夜苦读外, 旁事一概不理, 当下抹泪道, “阿兄休与人争这些闲气,说来说去,都是妹子自家不如人。”

    薛锈想到数月前杨洄恼怒寿王,自己还曾好心劝慰, 更添气恼,拍着大腿骂。

    “此事根基还在宫中那妖妇身上。杨家颠倒尊卑, 便拿我薛家作伐子垫脚攀高枝儿,凭什么?我薛家祖上也有从龙之功!岂由得她欺辱!阿妹莫恼,待我去为你分辨。”

    从此太子院中风波丛生, 难有清净。

    杨子佩在闺中时,长宁公主因失意于夫君,对独生女儿娇养溺爱,一举一动无不千依百顺,养成她党同伐异的性子。

    又因太夫人惯于联姻亲贵,着意将她养的爱娇,诸如装病邀宠、茶饭不思、泪如雨下种种手段,皆是信手拈来。

    太子本就怜新厌旧,与兄弟们拼酒赌狠胆气最壮,娘子军中反而气短,自得了子佩,正在新鲜兴头上,难免凡事容让多些。子佩得了绡兰姑姑指点,恰如猛虎添了羽翼,每每受了薛氏的气,便小事化作大事,闷在房中寄情歌舞,一举一动,莫不恰如赵丽妃从前形貌。

    太子对薛氏固然日渐疏远冷待,对子佩却是又爱又怕又怜,如此一步紧着一步,太子越发气软。子佩先不过辖制太子以为乐,再过两月倚娇作媚,竟有意挑拨了他寻寿王晦气。

    这日咸宜晨起不适,坐在软榻上闲坐耍子,便有人匆匆走来禀告,“杨良娣与太子妃又闹了一场。”

    咸宜狐疑,“薛氏已搬去偏房居住,还有什么可闹?”

    那人瞧着杨洄在旁,嗫喏不语。

    珊瑚便问,“有什么话不能当着驸马爷面儿说?”

    那人忙叩头。

    “奴婢不敢。今日杨良娣请了从前闺中密友摆宴吃酒,不意冲撞了太子妃,偏太子一大早被薛锈拉去京郊游猎,良娣便吃了哑巴亏。”

    杨洄恼登时大怒。

    “太子就是个丈八的灯台,照的见别人照不见自己,妻妾相争芝麻大事,竟也摆不平。”

    咸宜使了个眼色,珊瑚忙带着房里服侍人都退了出去。

    咸宜柔声劝慰。

    “郎君说话当心些,他是储君呢,往后继位,咱们家的恩宠可都指望着他。”

    杨洄愤愤不平。

    “从前也不觉得,这些日子冷眼看着,太子资质平平——”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咸宜已经翻身坐起捂了他的嘴。

    她家常穿的蔷薇粉色对襟纱衣,里头唯有一件轻薄透明的织金抹胸,本就影影绰绰,动作狠了些,两粒扣子挣开,露出白嫩细腻的乳肉。自咸宜有孕,杨洄也寡淡的久了,难免看的喉头滑动,连咽了两口口水。

    咸宜面上浮起嫣红,轻轻推了一把。

    杨洄贴在咸宜耳边道,“你莫急,房里没人嘛,我才敢说这些混话。”

    夫妻俩贴身挤挤捏捏一番,重重垂幕之下,杨洄伸手摘了她头上发簪,长发迤逦落下,衬得香肩雪肤分外诱人。

    “太子妹夫,与太子妾侍的兄弟,孰轻孰重,郎君自己掂量便知。恩宠这种东西,转瞬即逝,我与郎君却是正头夫妻,虽说大唐的公主和离也不稀奇——”

    她伸出玉足在杨洄小腿处推攘,“我可没有休夫之心,还盼着与郎君恩恩爱爱百年美满呢。”

    杨洄忙着享用,半晌脑子里才转过味儿来。

    “你的意思是?”

    咸宜扶着汗津津的额头嘟囔,“我可乏了,要歇午觉,郎君先出去。”

    杨洄还要再说,见咸宜为服侍他,又累又热,闹得满脸潮红,越发可怜可爱,满心的疑虑都化作流水,便依言放开她,轻轻走了出去。

    绡金帐依依垂落,咸宜半闭着眼,嘴角弯起一丝冷笑。

    乐水居。

    暑气渐盛,晨光明亮灼人,照在忠王府最高处仁山殿的琉璃瓦上,流淌下一大片耀目金光。

    乐水居里静悄悄的,海桐从东边厢房出来,轻手轻脚推门进了倒座,重重纱帷之下,鳄梨帐中香的气味十分浅淡。她便知道昨夜李玙睡的好,无需助眠。

    再看暖阁里,杜若穿着淡淡粉色寝衣,香梦正酣,细巧的鼻翼微动,薄茧被踢到一旁。

    她抿唇一笑,退了出去。

    李玙早已起身,正在后院打拳,看见海桐出来,便探寻地扫了一眼。

    海桐摇了摇头。

    李玙重站稳身子,调匀呼吸,引项反顾,左三右二,‘砰’的挥出一拳,犹如鹿之回头。旁边才移植来的含香本就水土不服,枝叶发黄,垂头耷脑的,叫拳风一震,又落了些许。

    海桐眼观鼻鼻观心,木雕泥塑般把住门口不敢抬眼,心里却想,姑爷斯文体贴,可惜是个假的,白瞎二娘如花年岁。

    相处久了,海桐摸索出规律:李玙习惯早起打拳,一套五禽戏翻来覆去许多遍,都看熟了。

    又打了两遍,才听见杜若那里窸窸窣窣动静。

    海桐忙进屋服侍,李玙见了,甩甩手,解开腰上掖的袍角高声唤。

    “铃兰!”

    便见铃兰端着水从前院疾步走来,细高挑的身材,穿的云雁纹平罗对襟小衣,系着黛青窄裙,袖子挽了两叠,露出一对白生生的手腕子,套了包银藤镯,身后还跟着个才留头的小丫头。

    两人向李玙蹲了蹲身,小丫头抢先两步挑起帘子,候着李玙与铃兰一前一后进了西厢房。

    海桐隔着窗纱看见,扬起鸡毛掸子,快手快脚掸了掸屋角小床被褥上的头发碎屑,卷了塞进衣箱,回头看杜若犹在磨蹭,便一把将李玙的枕头掼到她榻上。

    杜若睡的口歪眼斜,冷不防叫枕头打着膝盖,‘诶呦’一声清醒过来。

    海桐低声笑,指指戳戳叫她起来看热闹。

    “铃兰日日都把时辰算的恰恰好,也不知怎么算的,王爷一叫,就是一盆现成热水。”

    “灶上一直烧着罢,倒出来一盆候着,冷了就倒。”

    杜若翻个身,拿脚蹬枕头。

    “拿走呀。”

    “人家都把绣榻让给你了,你还不心疼着些。那被子老收在箱子里,见不得阳光散不了湿气,睡着多不舒坦。今日这枕头就在榻上放放,待日头晒进来,也去去味儿。”

    海桐一面说一面扶她起身。

    “我管他的!”

    自打上回求取品级被拒绝以后,杜若越想越气,明面儿上不敢对着李玙横眉竖目使性子,背地里时常嘀咕。

    杜若余光瞄见海桐顺手把两个枕头并排摆,烫着似的甩开海桐,自取了一袭十样锦系襟纱衣穿上,那领口细细绣了几枝枝叶单薄的萱草,又在珠色百褶裙上系了织金缀水滴珍珠的石榴红窄腰带。

    “臭丫头,铺床叠被明明是你的活儿,你料理的不好,反怪上我了。”

    海桐听了立马把腰一插,柳眉倒竖,神气活现的吆喝。

    “你们两个成日鬼鬼祟祟的,叫奴婢看住了不让旁人进这屋子。奴婢日防夜防,又要防铃兰,又要防蕉叶,还要那几个婆子,哪顾得过来?!”

    杜若不理她,扶住妆台上一个黄花梨木朱漆戗金莲瓣形双层九子妆奁,掀开上层镶牙描金的奁盖,盖上绘的茶花与蝴蝶,底下机关转动,伸出一面精致铜镜。

    她对镜细瞧了瞧眉眼,不肿不青,才扭头。

    “王爷不喜欢人贴身服侍,铃兰跟了他多年,怎的还不明白。”

    蜀地来的湘妃竹劈成极细竹片编了帘子挂在窗上,将晨光滤得淡淡的,杜若莹白的面容仿似抹了一层珍珠粉。

    两个宫人默默捧了沐盆、巾帕进来搁在高脚案上,又整理暖阁内床榻被褥等物,拿金钩笼住纱帷,再依次推开一溜长窗,然后捧了香炉出去清扫。

    杜若双手捧起水洗脸。

    海桐替她捞着头发衣领,眼见铃兰两个又被从西厢房撵了出来,不独人出来,连门也砰的关上了。

    海桐莞尔一笑。

    “亏得娘子嘱咐过奴婢,无事别在王爷跟前晃,担心殷勤不成反挨踹。奴婢学了乖,在跟前伺候也不抬头,多得好些益呢。这三个月,王爷赏奴婢的零碎戒指、耳坠,能有一匣子。”

    李玙花用散漫,多半也是英芙无力约束的缘故,高兴起来随意赏了这个那个。杜若小康之家出身,偶然听铃兰说起忠王府有两千户封邑,而且封地在蜀中,极之富裕,惊得张口结舌。

    “娘子勤快着些,早点儿起,奴婢方才听见王爷肚子饿的叫唤。”

    海桐看她用皂胰子洗了脸,又用清水过了两遍,忙递巾帕过去。

    杜若噗嗤一声笑出来,饱满的红唇沾着水珠,如清晨花瓣鲜艳。海桐扶着她肩膀坐正,将乌漆长发盘在手里左右旋扭,连碎发都抿紧了,打算扎个灵蛇髻。

    “上月娘子早起陪王爷用早膳,说说笑笑挺好,怎的过后又懒了?”

    那日原是杜若乖觉,怕耽误了他正事。

    杜若正要说话,已见李玙铁青着脸快步进屋走到屏风后头更衣。他这人心情松快时满身招猫逗狗的臭毛病,可是一俟哪根毛没捋顺,整个人气势汹汹,能上山打老虎。

    海桐眼瞧他冲进来,袍角飘了三尺高,吓得手里一松,丢下满把就快理好的头发避了出去。

    杜若连连跺脚,那头李玙已脱了袍子搭上屏风,光溜溜的胳膊一闪而过。

    想到他平日那般狷介,也不好再唤海桐回来,杜若只得双手在脑后努力,偏她头发又多又密,抓都抓不全,更不用说盘出发型。

    一时李玙换了宽大潇洒的烟灰色圆领袍衫走出来,腰上松垮垮的,浓郁长发覆肩及腰,只在发尾处胡乱绾了结子,松散的乌发掩了半边面孔,一双桃花眼忽闪忽闪亮瞎人。

    瞧见杜若扭着手咬牙切齿的模样,他讶然失笑。

    “大清早跟头发叫什么劲,今日就散着吃饭吧,又不见人,待会儿再梳。”

    杜若从镜中横了他一眼。

    “铃兰不是人?方婆子不是人?殿下披头散发叫做风流倜傥,妾散着头发就是年轻不尊重,不懂规矩。”

    她说的生气,丢下梳子抱怨。

    “好容易如今王妃不为难妾了,殿下心里不得劲儿,非得时时处处叫妾去点眼挨呲儿呢。”

    李玙乐得听她碎嘴,从衣架上取了蹀躞带系上,换了干净足衣,振臂两下,自觉收拾的十分利落,便取笑。

    “本王这里也没人伺候,怎不似你这般多事。”

    杜若听不得这个话,气哼哼将镜子一推。

    ※

    “妾就不信,堂堂一座忠王府,殿下一个信得过的奴婢都没有,咱们两个在这屋里,全靠海桐侍候,自然不周不备了。”

    “倒也不是都信不过。”

    李玙走过来,倚在她妆台前,伸手就捞了她的口脂在鼻端轻嗅。

    “实在是嫌他们不干净。譬如你这里的蕉叶,瞧着千伶百俐,最能邀宠卖乖的一个人,上回咱们两个喝完酪浆她来收拾,竟将你碗里剩下的折在我碗里,一并端了去。”

    ——那又如何?

    杜若听得莫名其妙,斜眼觑着他,可惜李玙全然未觉。

    “仁山殿的翠羽也是,才扔了抹布也不洗手就来折衣裳。啧啧,真不讲究。”

    李玙嘴里嫌弃人,放下口脂,从杜若妆奁里捡了一把犀牛角梳子,翻来覆去检视半晌,发现齿间沾了一根头发,忙龇牙咧嘴撇下,重捡了玳瑁梳子在头皮上刮了刮。

    “那铃兰呢?侍候了殿下七八年的,也不合心意?”

    李玙嘴角一瘪,从鼻腔里哼了声,便算作答话了。

    他从小到大躺平由人伺候的,哪会梳头,自然越刮越不通顺,才三两下手势已经扯了好几根顶发下来,痛的直咧嘴。

    杜若无奈,只得站起来蹲了蹲身,恭声道,“殿下坐吧,唯有妾来服侍你了。”

    李玙憋着笑依言坐了。

    他身高腿长,肩宽腰细,大马金刀坐在女郎用的绣墩上,实有‘大材小用’之感。再往镜前一凑,别说两肩,就连头都没装全。

    “你这镜子怎么这么小?我瞧英芙那架镜桌丈把长,几个人并排照着都够。”

    英芙那架镜子是牙雕嵌银的,尺寸惊人之外,雕工也十分出色。当初英芙出嫁,她长姐薛王妃韦青芙特意寻了工匠制作整年,整体取浮花浪蕊造型,花心、叶脉皆细如发丝,纤毫毕现,满长安城里也难得寻见第二架。

    “殿下家大业大,喜欢什么叫人置办就是。”

    杜若深知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也懒得分辨贵贱,只轻轻替他解开发尾,见头皮上起了一层毛汗,难怪他痒。

    她心思细腻,手势温柔,虽未服侍过人,却有耐性,从底下一点点梳,下头的梳顺了,再往高处走。

    李玙“嗯”了一声,半闭着眼,闻见杜若身上似有若无一点香气。

    他是久在花丛流连之人,熟悉各色香粉胭脂不亚于女子,因此能分辨出杜若身上似有若无那点纯然馨柔乃是少女天然体香,远胜市卖之物。

    所谓温柔乡中日月长。

    他通体舒泰,两肩放松,腰塌下去,连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暗想红袖添香果然是人间极大美事,又想女人还是无知无识的好,譬如英芙、秋微这般世家出身的贵女,志存高远,眼馋嘴痨,无事也要生出无穷风波,哪比得上杜若知情识趣,完全不懂宗室风云诡谲,一丁点好处就乐得心飞飞。

    ——又萌又冲,惹得他想逗弄。

    好比孩童拿根草稞子逗弄蟋蟀蚂蚱,津津有味能玩一两个时辰。况且,越是知道杜若的性子尖锐刚强,他便越想引逗出她的少女心来。

    万难寻得的一点甜,比起任人取用的蜜水一盏,就可口多了。

    “殿下果真日日无事可做?”

    李玙将手一摊。

    “二娘难得出门应酬,不知道行市。这前后左右几个兄弟家,郯王府日日歌舞宴席,鄂王府养着上百斗鸡,光王府有蹴鞠队,寿王亲自排戏谱曲,都忙得很哪。某又不喜欢那些,可不就无事可做。”

    杜若眨眨眼,浅笑中带了好奇。

    “殿下莫要笑妾小家子气。妾想着,单是掌管封地上来的银钱、物资,就够好几个管家娘子不眠不休了。”

    这几个月闲来无事,杜若常在肚里算账。

    思晦若不出仕,二三十年后阿耶致仕,杜家便得与白身一体纳粮缴税。虽说京郊人家田产不会被当做封邑赏赐给亲贵重臣,可那对杜家而言极为沉重的粮税,交到国库里,不过就是‘一户’而已。李玙这儿却是扎扎实实的‘两千户’。

    与他相比,杜家简直是沧海一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