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长安不见月 > 第238章 迟迟白日晚,三

第238章 迟迟白日晚,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瞧您说的!”

    子佩不满地咕哝了一句。

    “蜀中特产月华锦, 卓林运来多少车,长安人就能买光多少车,可是极之赚钱的好买卖。咱们家在那儿的伙计有一百来号呢, 骡队月月往来不息,沿途驿站附近都有布点, 灯油火耗, 饭食供应,车马替补,比官家不差。送几个人来京,小菜一碟。”

    太夫人越听越窝火。

    “你呀你呀!跑腿的事儿你张罗了,就不能把关系往上搭搭?你该把那几个女郎请到家里住,或是贴栋宅院给人家,或是也如杨玉那般, 都记到杨家的族谱上!你就白白把人送到杜良娣手上,人情让给人家,拍拍屁股走了?”

    子佩诧异道,“祖母莫不是忘了?当初杨玄琰就提过,让阿玉那几个姐妹一道入进咱们家族谱, 是您当面一口拒绝的!这话让我如何往回圆?”

    太夫人一口浊气闷在胸腔吐不出来。

    自从嫁过废太子, 子佩再不似小时候任她揉圆搓扁,一句话不当心,抓住马脚就要抱怨起来, 叫她憋屈的只想痛灌两杯冰镇高昌葡萄酒。

    她老人家一张老脸白一阵红一阵,遥望坐在上席志得意满的李玙和杜若, 虽然礼节上,李玙身边还空着太子妃的位置,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不论是在李玙眼里,还是在这满堂宾客眼里,那个位置都是个虚牌位,徒然摆设罢了。

    时至今日,杜若那枚才小指盖大小,细致玲珑的海桐花样式的私印,在长安城里已是畅行无阻。

    ——短短三年而已!

    这个小小的亲贵圈子物是人为。

    武家就算是完了,惠妃死后,裴太师夫人极少露面,寿王受辱远走京外,咸宜默默无声,想再翻身,唯有寄望于太华或是李琦,可是乏人扶持又谈何容易?

    杨家受牵累,一儿一女白填进去,什么好处都没捞着,挂空名的杨玉倒是凭空崛起,越发攀上高枝儿。

    韦家最得意,眼看韦坚早晚入阁,六郎虽小却是嫡子,后劲无穷。

    不过千算万算,最叫太夫人想不通的还是杜家。

    区区一个妾侍而已,竟有如此风光,坐在众人上头,除了龙池殿她进不去,还有谁不抢着逢迎?

    太夫人越想越是愤然。

    杨家倒霉就倒霉在两个女儿都胳膊肘往外拐!

    “当初你骂人家‘假杨’,如今真杨衰落,反倒是假杨昌盛。照这个势头下去,终有一日,那假的要比真的更威风八面!”

    子佩把嘴一撇,全不在意,太夫人乏力地叹了口气,就见一个高挑纤细的侍女走来,俯身贴在李玙耳边低语,李玙面色突变,立时跳起来往外头走,两个内侍贴身跟着。

    然后杜若徐徐起身,一手提起银酒杯,一手拿着金筷铛铛敲击,清脆声响引得众人一起往她那里看去。

    “诸位——”

    杜若笑着扬声。

    喧哗和笑语渐渐停下,再过一会儿,连乐声也止住了。歌女舞姬纷纷聚拢在一处,等待指示。

    “圣人有旨意来,太子往二门上接旨去了,请诸位稍待,饮酒吃饭照常,就只舞乐要停一会子。”

    她的音调平稳淡定,可是这话里的分量却沉甸甸的,太子和一妻二妾的册封礼都已做过了,还能有什么旨意呢?

    子佩仰头担忧地摇摇太夫人的袖子,喏喏问,“表哥不会出事吧?”

    “干你什么事!”

    太夫人摇头一哂,烦闷地起身去庭院闲逛。

    说是不干杨家事,可是当她绕到仁山殿背后,借助地势高差,从半明半昧中瞧见二门上那两个来传圣旨的内侍时,心还是不由自主的提了起来。

    眼下杨家虽然步步被动,可是如果京中形势再变,似乎还能更糟。

    毕竟,杨玉和寿王的姻缘绝无挽回之机,倘若寿王上位,于杨家又能有什么好处?

    太夫人拄着龙头拐来回兜了几个圈子,瞧见华灯下的宾客也大多心事重重,不能放松取乐。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圣人——

    她忽然有个奇妙的联想,圣人就好像是盘踞在巨网正中的那只蜘蛛,八只脚搭在不同的细丝上,只消微微颤动就能搅动风云。

    “太夫人?”

    一道秋香色窈窕身影从浓密的花丛深处走出来,盘金窄身小袖的袄子,胳膊上搭着水红绫子披帛,虚晃晃的光影底下,一时看不清面貌,可是她纤纤细指上端着的一杯摇摇晃晃的浅金色澄澈酒液却是明亮光华。

    太夫人眯着眼瞧了半晌,歉意地笑了笑,“恕老身眼拙……未知,对面是哪家的娘子啊?”

    来人把湖蓝色团扇挡在唇边,愈发欲盖弥彰。

    “太夫人不大认得我,我是姜皎的女儿,姜林栖啊。”

    “林栖……哎哟哟,林栖呀!真是长久不见了,上回远远儿的,在惠妃娘娘宴席上瞧见一眼,觉得跟小时候长得不太像。想起你阿耶,真是白驹过隙,匆匆数十年。”

    姜氏弯弯的眼睛笑得犹如月牙一样,说话却是毫不客气。

    “太夫人说笑了。杨家最得意的时候,我跟二郎在兖州;至于我姜家当初得意之时,太夫人还在穷乡僻壤苦苦挣扎,怎会认得我呢?”

    太夫人一头雾水,不明白她这呼之欲出的敌意从何而来,顺嘴道。

    “啊,许是老身记错了。人老了,跟前的事儿不大记得,反而是以前的事儿记得清清楚楚。”

    姜氏却还不肯放过。

    “是吗?那太夫人记不记得,当初是谁,在廷议过后,向圣人告发韦家的长子韦宾私议政事?”

    太夫人头皮一炸,脸上招牌式的温煦笑容一瞬间隐没在黑沉沉的眼底,颤手失声辩解。

    “这,这等宫闱秘事,老身要从何得知?”

    “太夫人当真不知?”

    花木纵横交错的暗影投射在姜氏面上,幽幽的女声叹息。

    “我为打听清楚这桩陈年旧事,在宫里可花了不下百两黄金呢。倘若弄错了仇家,岂不是难以对二郎交代?”

    太夫人牙关紧了紧,强撑着。

    “宫里那些没根儿的东西,最会胡乱攀咬,可信不得!韦家当年与何人结下冤仇,叫人下这样狠手?老身恍惚听到一句半句,似乎是裴家?其实细想,裴家家风严正,亦不会干下这等龌龊事。你莫要上了小人的当啊!”

    姜氏缓步走到亮处,盈盈抬手,把那杯酒饮下,然后翻手杯底向下,示意一滴不剩,动作虽然十分柔和,但那隐含的态度却和她话里的意思一般锋利刺骨。

    “所以今日我必要向太夫人问明白,明日二郎才有颜面去家庙祭拜大哥,到时候我陪他痛痛快快大醉一场,也不枉这十四年来韦家的冤屈。”

    “你别过来!”太夫人猝然颤声惊呼,两腿不受控制的战栗。

    “当初,您那位出了名刚正不阿的大儿子杨慎怡,才才出仕不久,瞧大殿上谁都是酒囊饭袋,各个不如他精忠报国,今日与大理寺吵刑狱,明日与礼部吵占卜,后日与门下省吵文书,圣人被他闹得没法子,瞧见他就躲开。我说的对吗?”

    从太夫人悻悻的神色来看,姜氏描述的应当不错。

    “他大概也瞧出圣人对他的政见并无兴趣,不过碍于杨家根深叶茂,不好直斥,这当中恐怕还夹着惠妃娘娘的丁点面子情儿?所以他索性另辟蹊径,专抓同僚的痛脚,向上告发,以见得他最大公无私。世间自以为是的人大多如此,别人都是蝇营狗苟,唯有他伟大光明正确。当初告发我阿耶的人如此,后来告发韦宾的人亦是如此。杨慎怡偶然听见韦宾与皇甫徇私下议论,便像狗捡到骨头一般撒欢疯跑,冲去领赏。哼,他得了几句夸奖,却害得韦宾被人活活乱棍打死!太夫人您说,这世道是不是颠倒黑白?!”

    “你从何得知?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你翻它出来做什么?”

    太夫人被她眼中凶光吓得惨无人色,目光浑浊涣散,步步后退接近山坡边缘。

    仁山殿修造在一座二三十丈高的土坡顶上,正前方与两侧空地略大,种了两排密匝匝的玉兰,后面就没什么空间。围绕界墙周边二十来步以外便是松林的顶端。太夫人且驻且退,脚底一滑,差点连人带拐杖滚下去。

    “你怕什么?”

    姜氏不再步步紧逼,站住了揶揄。

    “这儿是太子府,您的孙女杨子佩与太子良娣情同姐妹,一荣俱荣,我还敢杀了你?”

    “那你想干什么……”

    太夫人嘶哑道,颤抖的不成人声。

    她早年为杨慎怡干下的这桩蠢事足足担了好几年的心事,可是渐渐发现韦家似乎并不知道底细,就忘在脑后了。

    此刻她后悔莫及。

    早知道十余年后还有今天,她便该先下手为强,也如姜氏这般细细查访,把知道真相的人干掉。

    ——她忽然浑身发冷。

    宫廷那样一圈圈围墙环绕,处处都有机关密室的地方,知道真相的人恐怕远远不止一个。

    太夫人鼓起勇气挺直胸膛。

    “太子良娣算什么!咸宜公主还是我杨家儿媳,我就不信你敢私刑寻仇!”

    “今日我确实不敢,也不想……”

    姜氏微笑。

    “方才那道圣旨,太夫人溜到后头,没听见。圣人才立了太子妃所生的嫡子为颍川郡王,加授太子詹事同正员,爵位虽不及广平王,但小小的年纪红袍加身,足见圣人偏爱。至于太子妃本人嘛,圣人赏了她城外两个庄子,十车蜀中来的月华锦,还有一整套皇后服制的纯金头面。您想想,等颍川郡王长大,娶了韦家的女儿,韦家敢不敢杀你,杀你的儿子杨慎怡,杀你的孙女杨遗珠?”

    “……你说什么!”

    太夫人猛地抬头,睚眦欲裂满面通红,从肺管子里吼出来。

    “从今往后,午夜梦回时,你会不会想象他们人头落地的情景?”

    姜氏直视着太夫人的眼睛,语调平静,可是目光中充满了长久郁结的恶意。

    “住口,别再说了!”

    太夫人厉声尖叫,整个人筛糠一般发抖,被牙齿狠狠咬住的下唇已经见血。她喘息的声音夹在周遭重又响起的鼓乐声和欢声笑语中,听起来分外凄厉恐怖。

    “你为什么?你根本不认得韦宾!你嫁韦坚时他已死了,你为什么要替他报仇!慎怡不是有心的,他又傻又愣,一辈子头撞南墙!根本就不懂怎么陷害人,真的!你见过他就知道了,你瞧他四品官做了十来年!还有谁比他升的慢?他就是个睁眼的傻子!”

    太夫人错乱的拼命辩白,所有的理智都在恐惧中化作执拗。

    “我也想替我阿耶报仇,”姜氏温和道。

    “可是我还没有找到那个凶手。”

    “杨家倒霉罢了。”

    “你认了吧。当初我阿耶死的时候,亲戚们就是这样劝我的,我阿耶倒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