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长安不见月 > 第369章 苍然满关中,二

第369章 苍然满关中,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杜娘子!方才阿耶说你竟在此处, 我还怕你被三哥……”

    李璘简直喜出望外,却在看清杜若发红的眼眶后匆忙咽下了后半句话。

    相比他的激动,李隆基的态度却是非常平淡, 匆匆摆手令二女起身, 便继续长篇大论起来。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连陷河北、河南,占领洛阳,一路势如破竹, 唯有将破潼关时,才遭遇常山颜杲卿、平原颜真卿的反抗。颜家兄弟更投书各处, 慷慨陈词,唤起河北境内十七郡响应,虽然很快失败, 却成功拖慢了安禄山西进势头。因此, 朕才得以顺利离京,从容布置抗击之法。”

    火光虚化李隆基干枯的白发和枯槁的身形。

    没了羽林军的重重拱卫,没了重臣近侍的前呼后拥, 再加上目睹李隆基钻狗洞逃窜的狼狈,杜若对天子彻底失去敬畏之心,甚至连警觉和防备都退了去,反而产生一丝亲近。

    第一想法竟是:如果李玙有命再活二三十年, 样貌大概就是如此了。

    李璘也听得不甚专注,嗯啊两声, 忽然提起兵器架上的□□掂了掂,啪沓掰断枪头,当拐杖塞到李隆基腋下。

    “阿耶,您不肯坐着说, 就先拄这个。”

    李隆基的表情顿时有些凝固。

    杜若不失时机地咳嗽了声,恳切地插话进去。

    “圣人,时间紧迫,就不要多说废话了。国朝忠勇善战的将帅之才,不止颜杲卿、颜真卿,还有李光弼、郭子仪……还有太子。倒是粮草需要筹谋起来,江东地富民弱,难以自立,您只要稍作号召,就能令他们源源不断供奉粮草。有粮,有兵,不管谁来指挥,这场仗一定能打赢的。”

    “……杜娘子,你从哪儿学了这些,三哥教你的?”

    李璘有些意外,但余光瞥见李隆基面色不善,语气微微一顿,转而道,“阿耶,三哥嘴硬心软,即便在将士面前痛陈贵妃过错,摆出嫉恶如仇的模样,也只是为了聚拢人心,替您脱罪。您不用害怕。”

    杜若附和,“殿下所言甚是。”

    李璘乐得眉开眼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皮。

    李隆基重重顿了下□□。

    “朕怕他什么?什么罪?说来说去,朕竟是与你白费了半日口舌,你是要眼睁睁看着他矫诏登基,把李唐正朔毁于一旦吗?”

    杜若瞟了眼木头桩子般发怔的李璘,挪步转到两人之间。

    “自古以来民皆畏死,哪管皇帝姓李姓张?天下已经大乱,如无世族亲贵领兵,万民便是一盘散沙,毫无战力,不待敌人兵临城下,已经忙不迭献城投降。至于太子,至善至孝,断断不会逼杀圣人,所谓矫诏云云,难道圣人方才话里的意思,不是要禅位于太子,好令他以帝王之尊统领群雄吗?那民女就不明白了,既不禅让,又不亲征,只管甩下满盘残局,圣人意欲何为,莫非是要择个吉祥日子,向安禄山俯首称臣?”

    ——僭越,简直太僭越了!

    杨玉、李璘和七宝皆瞠目哗然,甚至忘了出声阻止,李隆基惊讶不已,恨不得立即赐死她,却忌惮李璘碍手碍脚。

    咄咄逼人的李玙和集体倒戈的禁军统领的瞬间从他脑海中浮现。

    外面两万虎狼之师,怎么看都比眼前这清冷的小娘子更危险。

    ——可就连他们,都没敢直接说出‘禅位’两个字!

    杜若反正一只脚已经踏出去了,索性再多踹两下。

    “民女方才见圣人独自爬狗洞逃出农舍,状甚狼狈,才仗义相助。既然圣人信重永王,又有妙计可安天下,民女不敢多嘴。”

    “你……?!”

    李隆基眼角瞥见诸人尤其是杨玉张口结舌,一瞬之后忙不迭闪避的眼神,只觉一股腥甜冲上喉咙,轰地喷出口,顿时前襟就染上了点点血渍。

    李璘和杨玉同时抢步上前,意欲搀扶,却被杜若伸臂拦住,更断然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是以身当先还是退位让贤,请圣人尽快决断!”

    “决断个屁,你阿耶的尸骸还没入土呢,你就帮着他杀亲爹?!”

    李隆基不假思索地呛了句,深呼吸好几下才压住怒火,冷冷转向李璘。

    “也罢,朕就与你明说了吧,朕信不过太子,兵给他,粮绝不能再给他!朕加封你山南东路、江西西路、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再加授江陵大都督,命你坐镇江陵,统领江淮税赋。阿璘啊,你可要识得轻重,赴任后首要增设郎官、御史,另立朝廷,才能与太子分庭抗礼。”

    李隆基洋洋洒洒一口气说完,累得气喘吁吁,却还故作从容地折了折衣袖,等待李璘山呼万岁,感激涕零。

    谁料照李璘看来,他这番安排与杜若方才所言根本就是一脉相承,不禁大为佩服,诚心向她请教起来。

    “杜娘子,你瞧如何?三哥在前头领兵作战,我在江陵为他筹措粮草,我们兄弟同心,必能杀安禄山个片甲不留!”

    “……嗯?”

    李隆基回过头,眼神充满了犹疑和不确定,半晌没能开口。

    杜若同样大为意外,没想到李璘竟然没听懂李隆基的弦外之音,是要他趁李玙前线作战时悄悄发展壮大,甚至摘取李玙一统山河的果子。

    ——提拔谁,就制衡谁,让他们陷入争斗,他好坐收渔人之利。

    已是狼狈出逃甚至父子相残了,李隆基却还不肯放下这些油腻肮脏的手段,真正与儿孙同仇敌忾。

    杜若深感荒谬,可是转瞬之间,却感到了一股极大的忐忑,令她如芒在背。

    ——原来是皇帝,忽略了李璘,却用一种极其欣赏认同,不带丝毫敌意的目光盯住她。

    原来他发现了,只有杜若听懂了他的计划。

    杜若心底顿时微妙的泛起一丝钦佩:这人,老归老,却是老而弥坚,死到临头都坚决不肯退场呢!

    “圣人打算在哪儿坐镇督导战局?国朝疆域空前辽阔,东至大海,南至罗浮州,北括玄阙州,西抵咸海,十五道统领三百二十八州府,下辖一千五百余县,除开河北,处处圣人皆可踏足。”

    杜若迸出句话,口气有股冰冷的寒意。

    “问得好,杜娘子果然是朵解语花!”

    李隆基的帝王之尊,从钻出狗洞时便湮灭无形,却在此刻又被捡起来。

    他抚掌大笑,在那冰冷、虚弱又傲慢的笑声中,杜若的表情一寸寸沉了下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进也难,出也难。朕老了,跟在军中倒给三郎添麻烦,不如寻个易守难攻的好去处,消消停停瞧他一展手段。照朕的估计,这仗打得好,三年五年,打得不好,十年八年。三郎居储位多年而无尺寸之功,这回却是泼天功劳送到手里,刚好长长脸,当真是天大的运气!”

    “……为何会那么久?”

    杜若顿时僵住了,沙哑道,“我朝立国以来,从没有一场战争打到三年以上!太子重伤未愈,哪里还能长期支撑?”

    李隆基故弄玄虚地避而不答,甚至嗤笑出声。

    “那又如何?他死了还有阿璘呢!”

    刹那间杜若简直难以置信,全身冰块似的冷硬,嘴唇微微发抖,完全想不到世上有阿耶能厚颜无耻地说出这种话。

    李隆基迎着她颤抖的目光,把主动权一点点扳回来。

    “叫朕退位让贤,可以,不过朕有条件,阿璘去江东筹粮,至于杜氏……”

    李璘顿时雀跃,“杜氏跟我一道去!”

    “她肯吗?”

    李璘转身切切争取。

    “杜娘子,你别担心三哥,他的伤方才我问过了,不妨事的。这一两天疲累过度,歇歇就好了。你跟我去罢!圣人与三哥分兵而出,一西北一西南,就算安禄山人马再多,亦不敢拉长战线遍地开花,要么追击圣人,要么与三哥交战,唯有江东安稳些。”

    “分兵?可总共只有两万兵啊!”

    杜若握住衣带的手在身侧一紧,只听李隆基优哉游哉地开了口。

    “照杜娘子看,这两万兵当如何分?大头给太子,还是给阿璘?这个时候,谁兵多,谁的命就长,你想想清楚啊。”

    杜若脑子里顿时乱了套,数字和刀光交替,闹得她心口狂跳。

    一会儿是阿布思说,圣人故意把皇甫惟明的河西兵交给哥舒翰带,开战前非得熬鹰似的把兵给熬熟了,不然指挥不动;一会儿是圣人逼迫三万同罗兵与七万五千河西兵争先冲锋,看谁先下得了决心,踩着同僚的命拿下石堡城;一会儿是安禄山麾下十七万渔阳铁骑;一会儿是长安百万人口毁于一旦。

    李璘的神色黯淡下去。

    他本来是个潇洒的年轻人,对帝国的风雨飘摇并没有感到多少痛苦,方才圣人突然说要启用他去江东,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西湖泛舟,负剑执酒。可是杜若的犹豫刺伤了他,他想挪开视线,给予她足够空间,但电光火石间,脑海中已浮现出另一道成熟而富于魅力的身影。

    他比得过吗?

    他有足够的时间追赶吗?

    李璘缓缓转身面对李隆基。

    “儿子虽然遥领江东多年,但从未仔细参读过郡县州府的往来信函数目,亦无相熟官员,骤然亲身前往,即便手持圣旨,恐怕政令也难通行。儿子想向圣人讨一个人。”

    杜若吃了一惊。

    李隆基轻快地抬手,“朕准了。”

    杜若急得向前一步。

    “圣人,民女不愿意!”

    营帐中鸦雀无声,杜若和李隆基久久对峙,杜若眼底酝酿着澎湃敌意,李隆基却气定神闲。

    只有杨玉下意识将目光投向李璘。

    这位即将被推上前台的皇子,完全没有意识到命运的陡然转折,还沉浸在微不足道的个人烦恼中。

    李璘憋得如鲠在喉,眼底酿出一丝自嘲的苦笑——开元二十四年至今,他向杜若表白过三次,被拒绝了三次。

    他以为他在一众兄弟中率先提出册立正妃已经是很有诚意了,以为他闯进忠王府问她的安危已经是很体贴了,以为七年后还能与她偶遇就是上天安排的缘分了,然而……

    在她眼里,他还是不配与三哥相提并论。

    “殿下……”

    杨玉担忧地唤了一声,想要解开这个阴差阳错的死结。

    “杜娘子误会了,我要的是杜思晦。”

    李璘霍然起身,掉头就往外走,在擦身而过时丢下一句话。

    他的面孔生冷坚硬,透过他胳膊上薄薄的衣料,甚至能看出因为气恼而绷紧的肌肉线条。

    杜若愕然,而李隆基心满意足地笑了,挺直腰背,抬手抹了把雪白的眉尾。

    “多谢杜娘子仗义相助,不然,阿璘恐怕不肯乖乖替朕绊住太子的脚步。现在好了,就算安禄山不经打,这场仗,拖也能拖到太子油尽灯枯。”

    作者有话要说:  老狐狸李隆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