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 > 第607章 [二更]607

第607章 [二更]607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杖责四十!

    众人瞬间倒抽一口气, 这个数目……若是动手的人全力以赴的话,这四十杖下来基本上人就可以直接埋了。

    最主要的是看北境王这样子明显是不打算善了的。

    平刚郡郡守眼睛一瞪:“殿下可是要滥用私刑?”

    嗯,以前他们就是这么对付燕王的, 燕王虽然生活奢侈了一点, 但在这方面却怂的很, 一般不怎么敢管郡守, 这些郡守顶撞诸侯王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大家根本不畏惧燕王。

    这种习惯也被他带到了这里,北境王身上的确带着很多传说, 但那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北境王就一个人, 他们这么多人难道还能让他翻了天?

    结果没想到刘谈听后并没有任何忌惮的意思,直接就笑了:“你非要这么说的话,那也算是吧,本王就滥用私刑了,有本事你们去告啊。”

    众人:???

    窦思博站在一旁嘲讽说道:“告?就算告到长安, 陛下和太子殿下说不定还会嫌弃你们让北境王殿下生气。”

    窦思博或许在别的事情上不灵光, 但是他对皇帝多么宠爱北境王是很清楚的, 毕竟当初想要来燕国当国相的人也不是没有。

    官职够高的人当然不愿意来这种穷乡僻壤, 可在长安混日子蹉跎岁月的人更多,那些人在长安没什么地位,日子也过的就那样, 但是到了燕国之后若是能够成为一国国相, 那日子肯定比在长安要滋润很多。

    退一万步说,在长安他们还要担心得罪高官贵族, 但是到了燕国, 国相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多潇洒威风?

    当初窦思博能够被选中还不是因为他小心思不多, 足够听话?

    甚至在来之前,他还分别被皇帝和太子找去谈话,皇帝找他谈话还比较迂回一些,当时只是让他勤勉做事,好好辅佐北境王。

    嗯,重点大概是在辅佐上面,当时窦思博还没觉得有什么。

    只是后来他又被太子喊去,这一次太子殿下说得就很明白,耳提面命让他不要违逆北境王的意思,北境王的想法就是皇帝和太子的想法,他要是不老实,那就别想在燕国待下去了。

    这也是窦思博敢跟刘谈告状的原因。

    真以为北境王是孤身一人过来呢?这群蠢货信不信他们前脚欺负了北境王,后脚人家亲爹和哥哥就直接派人收拾你们?

    不过,北境王也不太好欺负。

    他就笑眯眯的让人随便去告状,这个时候这些郡守才想起来这位……可不是刘旦啊。

    当初他们跟原燕国国相关系都不错,一旦燕王想要做点什么,他们就联合国相给朝廷上疏,而每次上疏燕王都会收到来自皇帝的斥责。

    所以他们已经习惯有什么事情就告状,可现在这位……好像一点也不怕。

    刘谈对平刚郡郡守的话置若罔闻,直接让人动手。

    平刚郡郡守也真的是个凶人,眼见吓唬不住,直接就动手反抗了。

    他也没有愧对自己的身高体重,摆开架势之后看上去的确像个样子。

    只不过……也就是像个样子了,刘谈这次来是带着精锐团来的,看上去可能并不那么高大健壮,但实际上一个个全都是精瘦,脱下衣服每个人都有八块腹肌。

    都不用人多,直接四个人一拥而上三招之内就把他给按倒在了地上。

    平刚郡郡守在燕国郡守里算是能打的,而且燕国本来就民风彪悍,他的武力值在这里都算高,放到中原就更不用说了。

    结果没想到居然遇上了硬茬子,当他被按在凳子上被揍的时候,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其他郡守一看实施杖责的人竟然就是刚刚那四人其中之二,而且每一下都用了全力,心里就有了不太好的预感。

    若是刘谈不网开一面的话,只怕平刚郡郡守是活不下来了。

    一开始平刚郡郡守还很硬气的一声不吭,但是打的多了,渐渐就有些扛不住,一开始是小声哼哼,后来声音渐大,这个时候他再蠢也意识到了北境王是来真的。

    平刚郡郡守十分能屈能伸的开始求饶,然而刘谈就仿佛没听到一样,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平静地让人心寒。

    随着杖责的次数越来越多,平刚郡郡守的声音也渐渐变小,到后来人就陷入了半昏迷,只剩下了无意识的哼哼。

    众郡守一时之间颇有唇亡齿寒之感,广阳郡郡守忍不住上前一步小声说道:“殿下,还请殿下开恩。”

    刘谈闭上双眼淡淡说道:“凡求情者,同罚。”

    原本想要来求情的郡守瞬间都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他们是可怜平刚郡郡守,但并不代表他们会为了这个人把自己的命搭上啊。

    过不多时,平刚郡郡守彻底没有了声息,行刑的两个士兵依旧坚持打完,然后就蹲下身体试了试平刚郡郡守的鼻息,继而起身禀报:“启禀殿下,犯人已经身亡。”

    刘谈睁开眼睛说道:“拖下去吧,清理干净。”

    众人看着他面无表情的样子只觉得心头发寒,而此时刘谈眼睛一转又转到了他们身上,同时他拿起了那张纸说道:“让我看看下一个是谁。”

    诸位郡守顿时胆子都要下破了,甚至有人两股战战,似乎随时站不住的样子。

    “李康成。”刘谈点了一下名字。

    广阳郡郡守顿时整个人都抖了一下,连忙说道:“臣在,殿下,臣……臣并非有意违规,还请殿下看在李将军的份上饶臣一次。”

    刘谈抬头看向他:“李将军?李息?”

    广阳郡郡守立刻疯狂点头:“正是,臣与他是远亲,按辈分,臣是他的表爷爷。”

    刘谈:……

    他觉得李息可能并不很想要这个表爷爷。

    不过,这也能说明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一直看上去有恃无恐的样子,这是觉得他跟李家亲厚就会容忍?

    刘谈放下那张纸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应该更了解我的脾气才对,居然还敢如此行事,那就是知错犯错,应罪加一等啊。”

    李康成:?????

    他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不是传说北境王对自己人都很照顾的吗?怎么到了他这里就成了罪加一等?

    不过李康成好就好在就算犯事儿也不过就是话多了点,给刘谈的感觉更像是在试探他的底线。

    既然如此,那就让李康成知道知道他的底线好了。

    刘谈说道:“杖责十五。”

    李康成脸都绿了,他虽然是李家人,但天生不爱习武,所以根本就是个文弱书生,十五杖下来,不死也得残废啊。

    不过他这个人比较聪明,不像是平刚郡郡守一根筋,他立刻拱手说道:“多谢殿下网开一面。”

    刘谈看着他半晌,忽然笑了笑,看了一眼行刑的那两个人,那两人瞬间会意。

    于是等李康成这十五杖下来,虽然臀部肿了老高,但没丢命也没残废,搞得李康成泪眼汪汪还很感动的样子。

    剩下的郡守看到这里就悟了,纷纷开始请罪。

    刘谈也一视同仁,一人给了十五杖,不过有的人被打的重一些,有的人就轻一些。

    唯一没有被挨打的大概就是辽西郡的郡守,因为这些人里面只有辽西郡郡守从头到尾都很沉默,嗯,他的名字就叫杨沉默。

    杨沉默老老实实的参加了考试,虽然水平不一定怎么样,但刘谈对燕国郡守的要求也不像北境国那么高,只要他们听话就行。

    于是他不仅没有罚杨沉默,甚至还表扬了杨沉默。

    当然,赏赐就没必要了,杨沉默只是做了正确的事情,并不是有功,不能给他们一种听话就是有功的错觉,否则以后大家都听话了这是赏还是不赏?

    这一通折腾下来,刘谈看着满屋子趴在担架上的伤号,十分敷衍说道:“原本还想宴请诸位,与诸位欢聚一堂,如今看来怕是不凑巧,诸位就先回去养伤,等伤好之后再议吧。”

    众郡守:……

    等这些郡守被抬走之后,窦思博这才兴奋说道:“殿下好手段,这一次他们应该是服服帖帖的了。”

    眼睁睁看着犯事儿的人被一杖一杖的打死,可比直接砍头来的震撼的多。

    砍头就是当时那一场,但杖责是对所有人的折磨。

    刘谈却摇头说道:“那可未必,这些人之中有几个颇有亡命之徒的架势,现在他们看着是怕了,但未必会真的老实,说不定还会蹦跶。”

    窦思博听后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忍不住拧眉:“可是……若这样……那该怎么办?”

    刘谈看了他一眼:“有什么怎么办的?不听话就揍啊。”

    什么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之类的都不用,刘谈就是要揍他们,揍到他们一个个不敢耍花样为止。

    他就不信自己手里有人有病,上面还有人罩着,难道还会被这些烂泥糊不上墙的玩意给欺负了不成?

    窦思博原本是有些担心的,如今见北境王殿下胸有成竹,整个人都平静了下来。

    他就这点好,只要有一个主心骨,他就能按部就班的做事情,根本不会被影响。

    收拾完了郡守,刘谈还有其他一堆事情,他对窦思博说道:“派人先把蓟城的底给我摸一摸,看看这里到底有多少游侠儿。”

    所谓的游侠儿更多时候其实跟□□也没什么区别,侠以武犯禁,这些人有人行侠仗义是真的,但也有人草菅人命。

    以前刘谈还想着容忍那些侠义之士,严惩亡命之徒,只是后来他发现其实有的时候这两者也没什么区别。

    侠义之士在行侠仗义的时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亡命之徒。

    所以刘谈现在要做的就是肃清燕国风气,别的地方暂时来不及,那就先搞一搞蓟城。

    窦思博在庶务上还是有点用的,刘谈没说要让他怎么做,但他自己就心里有了成算,领命而去。

    刘谈直接拨给了他五十人精锐团,让他小心用。

    他走之后,刘谈转头就开始写信。

    这封信是写给霍光的,主要是询问黑·火·药如今研制的如何,若是稍微稳定一些,那就送一点过来,不好送就把新配方送过来,顺便再送一点弓·弩。

    当初刘谈过来的时候只是让精锐团带着简单的军备过来的,原本他以为来这里为的是治理燕国,又不是跟自己人死磕,精锐团配备手·弩就够了哪里用得着那么多军备?

    更何况燕国也不至于一点也没有吧?

    可他万万想不到辽东郡居然被人抢走了并且大家都不知道,就离谱。

    反正他刚到燕国,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底细,知晓老百姓的情况,太大的动作也不合适,那就不如先趁着这个时候把辽东郡给抢回来。

    不过,这次动兵估计要刘谈自己出钱了,还不是北境国出钱,燕国跟北境国又没什么关系,走那边的国库怎么记账?

    刘谈一边写信一边生气,他想过到了这里可能会需要他自己花一部分钱,不过也没关系,反正他爹会给他补贴的,而且燕国这边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它靠海啊,还有山,这边的资源其实也不少,想要发展经济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前期投入就投入了,后期总能赚回来,不仅能赚回来说不定还能跟北境国搞几个合作项目,到时候共同进步,也挺好的。

    可是打仗跟行政花钱不一样啊,打仗那都不叫花钱叫烧钱。

    这边刘谈在生气,而那边郡守们身残志坚,哪怕被揍了一顿还坚持凑在一起出坏主意。

    当然这些人里面已经没有了辽西郡守和李康成。

    辽西郡守一直也不跟他们同流合污,李康成则是反应过来了,反正他跟李息多少有点关系,冲着这一点,刘谈应该也不会太为难他。

    而且只看窦思博就知道,老老实实听话,北境王是会照顾你的,要不然……平刚郡郡守就是下场。

    所以这一次他压根也不打算继续跟这些人混了,当然主要是他跟那些人也不一样,他出身好啊。

    李氏算是大族,除了李息之外,还有许多人遍布全国各地做官,他家也有些家。

    而那些郡守基本上都出身贫寒,靠着举荐才当上的郡守,一个人照顾一家子再加上本身就贪财,自然是舍不下。

    此时由渔阳郡郡守牵头,一群人聚在了他的房间,渔阳郡郡守说道:“现在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大伙齐心协力一同上书!”

    蓟郡郡守有些犹豫问道:“可是……真的有用吗?”

    渔阳郡郡守说道:“怎么会没用?若只有一个人,自然是石沉大海,但我们这么多人,就算是陛下也要有所顾忌。”

    众人一想也是,他们这几个人基本上可以代表燕国了,至于少了的三个,一个已经死了,一个一直都是哑巴,另外一个跟北境王还有点关系,自然是做不得准的。

    于是一群人开始联名写奏疏。

    刚刚那一场杖责的确吓到了他们,但死的是别人又不是他们,让他们就这么坐以待毙他们也不甘心。

    刘谈早就在驿馆布下了眼线,听说他们在联名上奏疏之后也不在意,笑了笑转头也给他爹和他哥哥写了封信。

    告状嘛,谁不会啊。

    原本告状的双方都把这个当成一次正常的吵架,结果谁都没料到刘彻的反应竟然那么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