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八零二嫁小甜妻 > 第6章 除非原主不是自杀

第6章 除非原主不是自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应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隔壁大队的支部副书记去年死了老婆,听说应淑长得貌美,便请了媒婆来提亲,想娶应淑当续弦。

    应家人贪图高价彩礼一口答应。可副书记今年四十三,黧黑面庞,又干又瘦,个头还没应淑高,他小儿子的岁数都比应淑大,应小满和应淑死活不愿意。

    应家人才不管应淑愿不愿意,大伯娘为了她女儿应清芬能沾光说个好亲,三婶想占彩礼的便宜,妯娌俩出主意让应中军把应淑关了起来,强行逼嫁。

    姐弟俩对所谓的亲人彻底失望,想要逃出后河村。

    可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不能租房,连买粮都得用票,一个身无分文、没有一技之长的少女想带着十三岁的弟弟远走高飞简直是痴心妄想。

    但应淑没有放弃,她想出了一个办法。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背着所有人和裴家村的准大学生裴卫东搞到了一起。

    这个办法无疑是成功的。裴卫东是准大学生,应家不敢得罪。

    应中军不得不吐出收下的高价彩礼,悄悄地退了婚。

    应淑毁了自己的名声,应清芬说媒大受影响;三婶没捞到好处,白高兴一场……

    整个应家都咬牙切齿地恨起应淑来。

    应淑听得头皮发麻。如果说裴卫东家是虎穴,那应家就是个毫不逊色的狼窝。原主想利用裴卫东逃出狼窝,一定没想到她会又陷进虎穴,以至于香消玉减——

    等等,原主为什么会跳河自杀?

    剧情说,应淑是因为惨遭抛弃,绝望跳河而死。

    可原主实际上并不那么爱裴向东,被一个不爱的人抛弃有被亲人关起来逼嫁给老头绝望吗?

    原主的性格也和剧情里不一样,她胆大又果决,唯一的软肋只有弟弟。应淑手心渗出了冷汗,她比谁都清楚原主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她熬过淹死人的唾沫、旁人的冷眼、累到吐血的劳作、还有穷困艰苦的生活,熬到了应小满长大,明明是凛冬将尽,希望开始发芽的时候,她怎么抛下最重视的弟弟去自杀?

    除非,原主根本不是自杀。

    应淑觉得头有点晕。

    “姐!姐你怎么了?”应小满惊叫起来。

    应淑狠狠掐了自己一把:“别,别叫,我只是有点头晕。小满,裴卫东指望不上,咱们想走得靠自己。”

    她原本打算徐徐图之,等裴向东认识了李姝姝再顺水推舟离婚,可剧情不光掩盖了应小满的存在,连原主的死因都另有隐情。应淑不知道是现实会遵照剧情,还是剧情会影响现实,也不知道她的结局能不能改变,但她不想卷进剧情死得不明不白,唯一的办法只有尽快远离裴卫东。

    应小满黯然点了点头:“你才嫁过去两天,他就让你病进了医院,能指望他什么……我都听你的,姐。”

    应淑握住他因干重活糙得像砂纸一样的手:“首先,别去干苫房顶的活了,累坏身体不值。”

    “可是……”

    “你来帮姐姐。”

    应淑把她卖鱼的事告诉应小满。

    应小满瞪大了眼睛,惊慌失措道:“不行啊姐!河是公社的,没社里允许不能捉河里的鱼,你要是偷捞去卖,会被上枷批斗的!”后河村前几年就有人偷贩老鼠药,被判投机倒把,劳动了一整年。应淑想用公家的资源为自己牟利,性质比卖老鼠药更恶劣。

    应淑听着应小满的话,心里有些没底。她确信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迈开脚步,肯定不会再重复以前的事情,只是土地还没包产到户,村里还是大队和公社做主,做生意处于灰色地带,谁都不知道上面会不会拿这说事。

    只是,一想她和应小满的处境,应淑又咬牙豁了出去。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小满,咱俩要是胆小,就真活不下去了。”

    应小满看着姐姐苍白的脸色和红肿的巴掌印,眼眶一酸,重重点头应了下来。

    应淑和应小满商量完,直接离开了应家。她一点都不想在应家久留,只欣慰能见到应小满这个弟弟。

    应淑很喜欢应小满,这孩子让原主教育得很好,谨慎却不懦弱,柔软也有担当。虽然是应中军那个渣爹生出来的,却和应家人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他全心全意地对待她这个姐姐,那么她也愿意继承‘应淑’的感情,把他当亲弟弟接纳到羽翼下。

    应淑教他怎么编鱼篓,怎么捞鱼,然后让他想一个能藏鱼的地方。

    “咱们现在下了四个鱼篓,要是卖不出去的话,得有个地方来养鱼,裴卫东家和家里都不安全。小满,你知道哪儿有空着的大缸吗?”

    应小满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眼睛一亮:“姐,我知道哪儿有!我先去打探打探,要是行,明天我带你去!”

    次日两三点,应小满跑到了裴卫东家。他知道应淑卖鱼的事绝对不能让裴卫东和裴老太知道,便一直藏在林子里,等看见应淑轻手轻脚地从后门出来,才探头叫了声应淑。

    应淑吓了一跳,压低声音问他:“你怎么来了?这么晚,多不安全!”

    “我怕你自己去路上碰见流氓。”应小满笑嘻嘻的,接过应淑的扁担,跑到她面前开路:“姐,鱼真能卖出去啊?不会有警察抓人吧?”

    “当然能!昨天卖得可好了!黑市上卖东西的人多得很,别害怕。”

    姐弟俩用气声说着话,一路轻快地赶去镇上。有应小满陪伴,应淑安心了许多。

    从裴家村到大安镇,得沿着公路走一个半小时。

    八十年代的公路和后世的公路不一样,没有交通灯,没有监视器,没有护栏,也不是宽阔的六、八车道柏油路。

    裴家村和大安镇中间的这段公路,是一条两边都是树林子的双车道马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肉眼可及的地方全是野地。

    万一有人贩子突然从路两边冲出来劫走她,应淑肯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扭头跑都来不及。

    应淑自己有很害怕,但是为了生存,害怕之类的情绪被她强行压进了心底。

    也许是心情轻快了,步伐也跟着轻快,应淑比前一天到的还要早,卖猪肉的刘老三也才刚把猪肉卸下自行车。

    他瞟了眼应小满,又瞟了眼满满的水桶,笑道:“今天找了个小帮手啊?鱼也比昨天多!能干是好事,抓紧使劲儿卖吧。”

    他的话耐人寻味,绝不单纯是鼓励她加油卖鱼的意思。

    应淑心里咯噔一声。

    刘老三的消息比她灵通,难道他听说了什么不利于她的风声?

    果不其然。

    这一天,应淑只卖出去了两条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