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春唧游子衣 > 第22章 归鸟筑巢恰逢春

第22章 归鸟筑巢恰逢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台湾同胞洪启明,在美国呆了十几年,在一家农庄种粮大户工作,每年他都遵循祖辈的习俗,回家过春节,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节日。台湾人更懂得,尊师重教。也是礼仪之邦,过春节少不了的一个环节,就是朋友相聚,要高谈阔论一番… 他看朋友廖子健换了一辆豪车,心想定是发达了,宴席间就有意询问:子健在哪里发财?廖子健笑道:发啥财!在大陆帮家父打理工厂。这些年,回大陆是家父多年的心愿,他在上海那边,投资兴办了一家工厂,效益不错,收入可观。那里可谓是资源丰富,原材料成本低,雇佣的员工价格也不高,真挺好的。大陆不仅优惠的政策,更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到了大陆真是开眼了,原来觉得那里很穷,其实不是老人说的那样!只不过是正在发展中,科技稍微显落后一点而已。这也正是我们到那里发展的优势,朋友们都竖起耳朵聆听着,廖子健打开了话匣子,向朋友们诉说着,来到大陆考察,你根本猜不到,有多少意想不到的发展空间。一句话概括吧,那里遍地都是宝,就看你用不用心找,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初期!还有最感人的是,那里的人们,看我们台湾人那种亲切感,到哪里都能受到拥戴。和你们这么说吧,只要有一点专业技术,肯定有你用武之地,到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有这方面意向的朋友,想去找我啊!洪启明问:那里种粮会怎么样?子健宛尔一笑说:这还真难到我了,这个真不知道!不过我家厂里,很多打工的都是东北来的,听说种地不行才出来的…洪启明心想,只有别人觉得不行时下手,才能降低成本,会有想不到的效果。凭自己多年来的种植经验,若租地成本低的话,摸索两年也能成型,真是天赐良机。

    洪启明的心活了,想到这里,他恭维的拜请道:子健兄弟,能否拉我一把子呢?我真想去考察考察。子健笑着说:启明兄!你若想去大陆发展,真需要自己去考察一下,好好了解了解,感觉可以就马上下手。你先去我那工厂,我陪你玩几天…离上海苏州都很近,那可是风景优美,人间天堂啊!洪启明感到热血奔涌,一定去大陆走一遭,若感觉能行,就辞去美国那边的工作,自己开创事业。洪启明应约来到苏州,参观廖子健的工厂,看着这些高大的先进设备,一系列的流水线,他简直不敢相信,短短的几年时间,把厂子的规模建造的如此之大!他心生感慨,子健热心的帮忙,滋寻了东北黑龙江的职工,他说:家乡虽然是产粮大省,但十年九旱的不赚钱,家乡土地的地租确实不值钱,但是都一年一签的。若长期合作,恐怕不行的,他帮不了这个忙。洪启明知道了大致地点,便急匆匆的登上了北上的列车。洪启明和春植是在列车上认识的。当时,上海发往东北的列车只有一趟,上海直达齐齐哈尔的。春植是应朋友之邀来乾城,搞文艺创作编导的。洪启明则是漫无目的,瞎闯子!想来这里了解情况,洪启明琢磨着,必须有一个引荐人才行。于是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列车的餐厅里,他打量着就餐的旅客,眼睛在不断的搜索着,审视着。心想以自己多年来的社交能力,结识个向导,应该是没有问题。

    突然,一个英俊洒脱的青年,映入他的眼帘。他身上背着一个长挎包,很时尚。穿着讲究的青年,此人走路带风,潇潇洒洒的走进列车餐厅,洪启明一看,惊喜得差点叫出声来。一看这装束和发式,不是大陆人,是他们台湾人,他心里高兴极了,在异地他乡,还能见到台湾人,是他意想不到的收获!洪启明恭维的站起身,脸上带着惊异的微笑,主动迎上前去,搭讪道:喂,兄弟!你是台湾人吗?坐下来一起吃吧!春植礼貌的点点头,答应道:嗯嗯!我是台湾人,请问先生…洪启明慌忙答道:我是台湾青州人,想到东北农村来考察一下,真是难得在这里能够遇到家乡人!真是缘分呐…春植拿过菜单,坐在对面翻阅着,斯文的问道:先生,您想吃点什么?我来请客!洪启明看着年轻人,温文尔雅且盛气凌人的样子,对自己如此盛情,有些慌乱的回答:您太客气了,叫我启明兄便好!我叫洪启明!是我想诚心的请您喝一杯!怎能让您破费?相见是缘分,只想认识一下,这漫长的旅行,三十多个小时,呵呵!找人酒喝酒聊天打发时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春植又客气的站了起来,礼貌的自我介绍道:我叫春植,做编导工作的!幸会幸会…洪启明直言不讳的问道:您是到这边出差还是上班?到哪里下车呀?这时,乘务员把春植点的菜肴端了上来,两个人边吃边聊就攀谈起来。

    洪启明直言说明来意,和自己的想法…春植也正想在大陆开创一番事业,听到洪启明的预算,茅塞顿开,终于找到了知音!心想搞演艺这一块,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很难施展拳脚。就决定入股和他共同进退。洪启明听后欣喜若狂,没想到这么顺利,还能拉一个台湾同胞一起创业,更少了一份孤独。就这样,两人就决定一起下车。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那达慕圣火,市委宣传部每年都拨款,赞助牧民们的艺演活动,草原儿女们自发的节日。市里派宣传部的刘传录,协助组织此次节目的汇演。春植到达目的地后,便和洪启明一起住了下来。他忙碌了两天后,就请刘专员吃饭,说明了自己朋友的请求,求他帮忙促成此事。刘传录无法推脱,但买地的事他还真不在行,要跟乡下人打交道,于是刘传录在百忙中,抽空带他们找到了刚子。看到刚子的热情招待,洪启明禁不住内心的激动,看样子真来对了!春植是应邀而来,乾城那达慕篝圣火艺演,他也想通过刚子,能找到筹划主办方的老艺人,通过熟人介绍,已便于沟通合作,自己是过来指点编导节目的,遇到不配合的艺人,工作也很难开展,他吃过几次这样的亏,也该长长记性了。所以想通融一下,有熟人罩着或许就不会难为自己。

    为了和刚子接触方便,洪启明决定,在他家附近租一间房。一大早两人就跑过来,刚子出去遛狗了。刘老蔫儿说:这边有两间没人住的,让我帮忙看房的,不用租,如果你们不嫌弃,就收拾收拾先住吧!这里的民房盖的很矮,可能是天气寒冷的缘故。刘老爹帮他们介绍着:这是五家户,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丁稀少,住的都是那边的土窝洞,夜里时常有野兽出没,还有流窜犯跑那里避难的…很不太平。后来日子都过宽裕了,合计着一起造房子,房子盖的就紧凑了些,相互也好有个照应。刘老爹指着废弃的山脚边说着:这里本来是三四十年代的土匪窝,当时横行一时的女土匪,小黄龙的老巢。解放后被共产党给灭了。那四个角上的炮台,早就滩塌变成废墟了,春植奇怪的问道:老爹,什么是窝洞啊?刘老爹笑道:就是山边掏的土窑洞,安上门窗,冬暖夏凉,住着很舒服的。刘老爹一边说,一边带着他们走着,到了他们的屋后面,看到一所房子,老爹打开了门锁,带他们进屋。两个人进去看了看,对视一下,还没说什么,刘老爹慢声慢语的说:这里确实破了一点,多年没人住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