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团宠小农女:带着空间去逃难 > 第494章 再访赵家私塾

第494章 再访赵家私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自然可以的。”

    之前卖给赵元家菜的时候,顾向晚特意送了豆皮打好关系,不说所料的话他们也吃完了,也不知道感受如何。

    往赵家私塾加一个学生而已,他们又不是不给银子,顾向晚觉得成功概率还是不低的。

    “这样吧,下午我们就去县城一趟,问问他们家私塾还收不收学生。”

    家里人自然满口答应,说完这些大家各自散去,工人们今天第一天入厂,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容易出错,得多看着点。

    等到了下午,顾向晚和张祥生、苏氏、二郎以及羸刹就去了县城,工厂里交给了剩下的几人。

    一路直奔赵家私塾,二郎满脸严肃,看起来好像不高兴似的,实际上手心紧张的出满了汗,紧紧地攥着裤腿。

    张祥生比他还紧张,坐都坐不住,一会看看这,一会摸摸那,手里还备上了一块擦脸布,一个劲抹去额头的汗珠。

    “你这当爹的怎么比儿子还紧张?”

    苏氏忍了忍,还是没好气儿地斥了一句。

    “……”张祥生尴尬。

    顾向晚忍俊不禁,这一笑,苏氏三人也觉得好笑,倒是把紧张的气氛冲淡了一些。

    想了想,顾向晚凭着自己看小说和电视剧的经验,给二郎普及。

    “到了之后咱们先问一问,若是还收学生,二郎哥你就要面见一下夫子,这是第一印象,你要好好表现,但无需太过紧张,夫子也是人,咱们是来学知识的,只要表现出真心求教和对学识的热爱,夫子大都会喜欢的。”

    原本六神无主心中没有底气的二郎,闻言眼睛里闪过一抹感激,握紧的手也逐渐放松下来。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很快到了赵家私塾门口,马车停下几人下来,这下就连苏氏也紧张了,忙做了几次深呼吸。

    张祥生抱紧手里的糕点,这是刚刚在路上买的,作为见面礼。

    羸刹已经上前敲门,里面传来回应,打开门一看和上次一样,还是赵元的母亲。

    她扶着两扇房门,看了看陌生的几人,顾向晚上前走了两步,她眼睛顿时一亮,认了出来。

    “你是,那位小老板。”

    “是我,夫人,又见面了。”顾向晚笑意盈盈。

    后者立刻走了出来,赞不绝口:“上次从你们这买来的菜,真真是极好,长得好看,做出来的味道更是清香,小老板的手也太巧了,做什么都做得好。”

    “夫人谬赞了,许是如今新鲜蔬菜少,吃起来就变得可口了些。”

    虽然空间出品的菜确实好吃,可顾向晚是不会承认的。

    赵母又夸了一番豆皮,说吃起来口感像吃肉似的,还有豆香味,夫子特别喜欢。

    两人客套了几句,赵母看了看身边其他人,“你们这是……”

    “这是我的家里人,叔叔婶婶和堂哥。”

    顾向晚一介绍,张祥生上前把糕点递过来,有礼地说道,“路上买了点糕点,小小心意,还望笑纳。”

    “那就多谢了。”

    赵母笑着回之一礼,没有拒绝,心知是有事相求。

    果不其然就听顾向晚说道,“此次登门拜访是有一事想请问夫人,你们学堂还收不收弟子?”

    “收的,收的。”

    赵母心中一松,这事最简单了。

    “我们家现在不到二十个弟子,小老板若是有弟子介绍,那可是帮我们家忙呢。”

    “那敢情好,确实有一位弟子,也不是别人,就是面前我这位堂哥,今年十六了。”

    二郎往前迈了一步,见赵母看过来,有礼地鞠了一躬。

    “二郎见过夫人。”

    见他瘦瘦高高,五官端正,且目光磊落举止有度,赵母第一印象还不错。

    笑着点了点头,不过还是问道:“二郎日前可有读过书?”

    “回夫人的话,二郎启蒙的晚,读书识字不过月余,不过现在已经背会了《三字经》,熟读了《弟子规》,且学会了写字,若是有幸加入学堂,二郎定会努力跟上大家的进度。”

    二郎牢记顾向晚的话,表现出了自己认真的态度,还不忘展示一番自己在学习上的天赋。

    他平时和张浩生在一起待的时间长,脑子比张祥生活络得多。

    果然,赵母听后眼睛亮了一些,“哦?学习如此之快?看来你倒是挺有天赋的。”

    张祥生和苏氏听见儿子被夸,只顾着笑了,心里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那夫人你看这入学堂的事……”顾向晚笑道。

    “好说好说,等待会我就和夫子提一下,他刚刚开始授课,估计一时间出不来。”

    “二郎这样聪慧的弟子啊,放到哪里也会很乐意收的。”

    就是年岁属于稍大的一批了,不过不妨事,他才刚启蒙不久,学的都差不多。

    这就是同意收下了,张祥生几人大喜过望,连声道谢。

    顾向晚立刻了解起学费:“那请问束脩所需多少?”

    “五钱银子。”

    赵母回答,“吃和住都包括在内了,你们只需要给他带穿的和用的过来就行。”

    家里人连声答应,顾向晚则是道:“那等过几天,我们家铺子开了张,第二天就让他过来。”

    这是他们在路上说好的,二郎想在家里铺子开业的时候跟着一起帮帮忙,出出力。

    “行,没问题,那具体事宜到时候咱们再交涉。”

    一切说好,顾向晚便带着欢喜的家里人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这个好消息不止让全家高兴,就连村里其他人也都跟着沸腾了。

    村里孩子们这一辈读书的,二郎可是第一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