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团宠小农女:带着空间去逃难 > 第759章 雨终于停了

第759章 雨终于停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虽然他们觉得二郎也没啥不好听的。

    “那到底给咱家娃换成啥名了?”张根焦急询问。

    要说全家最在意最着急的,也就属张根了。

    老爷子墨守成规一辈子了,忽然得知别人给他孙子改了名,一时间不太能接受。

    “叫瑞锦,张瑞锦!”

    张祥生面露自豪,这是他儿子的大名,一听就有文采!

    张根一怔,发自内心称赞道:“哎呦,这名字可真不错!”

    张马氏也连连点头,“不愧是文化人取出来的!”

    二郎被夸的只会傻笑,心里美的冒泡,苏氏更是乐开了花,直到第二日来了工坊,还逢人便说她儿子的新名字,惹得人们羡慕不已。

    甚至还有人回家以后还对自己的儿子交代:“看到没?有了学问就能成为全村的骄傲!连父母都跟着扬眉吐气!还有大学院,好名字在后边等着!苞米瓤子啊,你也好好努力,将来你也去应天书院读书!爹给你也换个好名字!”

    不说别的,张根家这几个孩子现在简直成了全村年轻一代的标杆,女孩子向着小妮儿学,男孩子向着二郎学,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张根现在完全不同于以前在张家村那么可有可无、存在感低,如今的他在村里极有地位,因为他有好儿子,有孙子孙女!

    张马氏就更是,还多一个工坊的加持,她在村里女性中的地位堪比村长媳妇花奶奶了,极其有话语权。

    总之二郎的改名进行的很顺利,且在一夜之内全村传开。

    这件事只是一个小插曲,在下个不停的大雨面前,其他事情都只能是一时的谈资,人们更为关注的还是雨什么时候停。

    不然心中总有点没着落,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仿佛头上悬着把刀,不踏实。

    顾向晚也很不安,百家村守着山,这雨一直下,难保什么时候发生山体滑坡。

    还记得初逃难时遭遇的地震后的山体滑坡,那阵仗,顷刻间就能掩埋万物,张大拿的娘就这么死的。

    要是现在再次发生,将村民甚至房屋埋在下面,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更差的可能,就是泥石流。

    无论哪种灾难,都是他们承受不起的,她决定明天就去和村长商量商量,做好预防。

    第二天,没有太阳的天空依旧灰蒙蒙一片。

    任谁能想到,十天前天气还炙热到让人恨不得把太阳给射下来,十天后的今天,就开始怀念太阳了。

    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今天的雨小了不少,只打把伞就可以放心出门。

    大雨连绵这么多天,现在开始转小,不由让人们猜测这场雨是不是快要结束了。

    顾向晚早早出门去找村长,商量预防山体滑坡的事,一听她说,村长就高度重视起来,毕竟当初那可怕的一幕还历历在目,任谁也不想历史重演。

    只不过现在下着雨山土湿滑松软,别的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派汉子们轮流巡逻,观察山树有没有发生倾斜,地表和房屋墙壁有没有出现裂缝,坡脚下有没有浑浊的泉水流出。

    提高警惕在危险发生时及时让全村人逃命,是目前唯一能做的。

    全村精神高度紧张起来,总觉得危险即将发生,很多人还把家里值钱的物件全都打包好,就等什么时候需要逃命,直接拎包就跑。

    倒是顾向晚在想,若是这次能平安度过危机,一定要找机会将山体加固一番,修建条截水沟和排水沟,把水引走,就能大大避免滑坡发生了。

    毕竟下雨的机会指定不少,总不能次次都提心吊胆着听天由命,一次两次能幸运躲过,往后一辈子呢?不能让全村一直生活在隐患当中啊。

    今天的县城也是格外热闹,多日没能出门的人们趁着雨小赶紧出来活动,顺便添置生活用品和吃食。

    东城的灾祸昨日就被县令处理好了,他行动的果断,安排的合理,每一点都事无巨细想到,百姓们总算是没有人再出事。

    而昨天被埋在房屋下的人,也被衙门的人和一些自告奋勇的百姓给一点点挖了出来,救得早的还有口气在,被心地善良的医馆免费接诊,救得晚的就没那么幸运了,被捂死在了下面。

    昨天下着雨,东城悲痛的哭声不断,让人心就像这天一般,蒙上了一层阴云。

    雨就这么时小时大持续下着,后续县城各地又有几十家被淋倒的房子,但由于县令早已提前通知了每个地方的里正,全县城小心谨慎着,万幸没有再造成人员伤亡。

    至于这财务方面的损失,县令就以县衙的名义,给了每个倒了房子的家庭一笔抚恤银子,以安抚民心。

    终于,三天后,雨停了下来。

    当午时那多日未见的太阳俏皮地从乌云后探出头来,被困了足足半月的人们踏出家门,兴奋欢呼。

    雨终于停了!

    提心吊胆好几天的百家村众人也俱是松了口气,还好最终没有酿成大祸!

    只不过多日的雨天还是影响不小,路上到处积水严重,行走都成了难题,土壤流失众多,出现了很多处低洼。

    就连县城一棵两百年的灵树都被连根翻倒了,被淋透的土质根本支撑不住那么高大的树木。

    不过老百姓们可不管具体原因,他们只知道灵树倒了意味着极大的不吉利,有人开始谣传后续还会有更多灾难,一时间人心惶惶。

    县令只好又找人移了地方重新栽下去,只是到底还能不能活,就说不准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