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 第146章 世家言辞表态,老臣封锁消息。

第146章 世家言辞表态,老臣封锁消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文若,上郡之事,我或可阻断,但我必须亲赴上郡,此处便全权交予你了。”

    郭嘉当即起身,拱了一礼。

    “你能有什么办法?”

    荀彧不解的问道。

    “当初与杨奉交易,我留了一手,我赌他不会和白波军的其他渠帅共享钱粮,此刻若是上郡要乱,刚好是用此离间计之时。”

    “加之我曾与南匈奴部的须卜骨都侯见过一面,若是以他牵制于夫罗,上郡危局或可一解。”

    郭嘉连忙解释道。

    “如此的话,奉孝你便去吧,我会立刻书信给陛下的。”

    荀彧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郭嘉不敢怠慢,立刻与兵部的同僚们告别。

    “尚书,上郡之事可解,荆南与西凉,该当如何?”

    面对如此乱局,饶是年轻的诸葛亮与司马懿也都没了对策。

    荀彧闭上了眼睛,回想着刘辩处理这两郡事物的所有细节,一刻后,他双眼睁开,眼中满是坚定的神色。

    “仲达,你曾与北地郡守张绣共同讨贼,此番就由你先赴北地郡,若是韩遂从上郡而归,必然先经北地,你可与张绣便宜行事,若能将其拦下最好。”

    “若是不能,也好同马超将军一同阻敌,西凉不能乱,西凉一乱,商路便断,皆是朝廷的税收会大打折扣的!”

    “若是羌人有叛乱的苗头,你和张绣将军,就得镇压,你去后我会向陛下请明诏!”

    荀彧说罢,司马懿立刻领命,就当他要奔赴北地时,徐庶站了出来。

    “荀尚书,在下也曾习剑,也曾读兵书,或可为西凉之事出力!”

    “好,元直同去便是!”

    荀彧闻言,立刻答应了下,作为颍川人的徐庶,荀彧自然对他有所了解的。

    “孔明,你的岳丈是荆州大族,荆州之事还有劳你前去,若是能说动张羡不动刀兵最好,若是不能,也要想办法拖上一拖。”

    “荀尚书要我拖多久?”

    诸葛亮正色问道。

    “多久?”面对诸葛亮的问题,荀彧好似想到了什么。

    “时间?对!时间!诸位!你们有没有发现,若是当真同奉孝所言,三地之危,会有先后顺序,那么他们的目的实则不是乱我大汉后方,而是争取时间!”

    荀彧脑中灵光一闪,立刻拿出了冀州与幽州的地图。

    他指着幽州的区域说道,“陛下出兵前,我们都没想到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幽州苦寒,入冬甚早!”

    “如今九月,只怕幽州已经开始飘雪了。”

    荀彧说罢,剩余的谋士们沉默片刻后,也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尚书,在下明白了!其实袁绍一开始就对入冬前吞并幽州并无把握,所以才会有了这般谋略!”

    “孔明所言不差,正是这样,袁绍军的目标应该是拖到来年开春,再一举攻下幽州。”

    荀彧看着诸葛亮肯定地点了点头。

    “若是年内,三地叛乱爆发,陛下势必要撤军平叛,那袁绍就有喘息的机会了。”

    “等到一开春,只怕袁术要么已经打入了扬州,要么也会放弃扬州,转而联合荆南攻击刘表的荆北。”

    司马懿补充道,他说完,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涌了上来,他原以为此刻的兵部中已经汇集了天下最聪明的人。

    没想到竟有人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远程布置了如此精密的谋划。

    “仲达,我们速往西凉才是正事,后续的事情就交给尚书和其余同僚了。”

    徐庶听罢,立刻拉着司马懿,在他看来,如此紧急的情况,既然已经领了命,就不要再拖延了。

    荀彧将他的行为看在眼里,认可地点了点头,随后他又看向了诸葛亮,“孔明,若真如奉孝所言,荆州是第一棒,你若能拖住张羡,不再年内起兵,便是首功!”

    “在下明白了,尚书,在下欲带庞统同去,不知是否可以?”

    诸葛亮一拱手,问道。

    “士元也是襄阳的名士,理当同去,你们切记,入了荆州要先拜见刘表,不可先见刘琦,以免他心生猜忌。”

    荀彧嘱咐了一声,便不再管他们两人。

    而是立刻走到了王允与杨彪身旁,“两位大人,叛乱将起,我欲回颍川征粮,还请大人允准。”

    荀彧这话说得明白,他要回颍川为刘辩的大汉募集足够应对这次乱武的钱粮,你们呢?

    “荀尚书且去,杨某也会让犬子回弘农征粮的,我大汉好不容易出了雄主,岂能让他袁绍恶贼如愿?”

    杨彪冷哼一声,重重地拍了拍桌子,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诸位,我可以书信并州太原王氏本家,令其协助上郡皇甫嵩老将军,此外,洛阳城中的王氏商号,定会不遗余力串联各郡。”

    王允见状也当即表态。这还是他第一次提出自己的本家,太原王氏。

    “杨尚书!王尚书!何事急着唤我们前来啊?”

    此刻兵部的大门外,蔡邕、陈纪、袁滂、唐瑁尽数现身。

    在荀彧他们激烈讨论对策的时候,杨彪便与王允写了书信,让几位大人到兵部一叙。

    四人刚坐下,荀彧便将方才的事情都讲了一遍。

    话音刚落,唐瑁立刻拿起手中拐杖重重地敲击着地板,“岂有此理!袁绍恶贼!岂可让一国有两帝呼?如此叛逆之举,诛其九族尚不能泄愤!”

    唐瑁这么愤怒是有原因的。

    原本袁绍只是割据势力,对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来说,无关痛痒罢了,但现在他扶保了刘协,那就变成了天有两日了。

    一旦上升到皇权派系斗争,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刘辩要是输了,站在他身后的一众世家都会就此湮灭。

    历史上不乏有这种事情发生,当然最著名的便是玄武门之变了,看似是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生死相搏,实际上是关东集团和关陇集团对日后大唐话语权的血腥争夺。

    此刻,由于刘辩先前的运作,依附于他的世家大族,几乎是在他身上下了孤注的。

    正是因为如此,袁绍此举虽然毒辣,却也触怒了站在刘辩身后那些世家的逆鳞。

    这样一来,这些世家大族,一定会倾尽所有的资源,保证刘辩能在这场大战中获胜,当然他们更希望是惨胜。

    “唐公莫急,此刻应当封锁消息,不可让朝中宵小之辈乘机作乱!”

    袁滂站了出来说道。

    “袁公所言有理,老夫原本已经要隐退学宫了,但如此大事在前,老夫也不好讲什么谦退之礼了!”

    “诸位放心,有我和蔡大人在,吏部乱不了,但一言,老夫要与诸位说明,谁的门生若是在此刻昏了脑子,老夫可不念旧情!”

    陈纪也站了出来,他厉声继续说道,“老夫我会全力支持满宠重新侦查百官家资与人口的提议,逢亲不避,还望诸位谅解!”

    “陈老大人放心,此刻谁敢乱政,定斩不饶!”

    蔡邕一拱手,几人很快便制定出了应对各地叛乱时,朝堂的秩序与应对方法。

    “老哥几个!还有一件事,容不得小辈出面,还得是我们来,你们谁愿与我同去袁隗府上,问他一问,如此大逆不道的侄儿,他该如何处理?”

    唐瑁看着几位老臣开口问道。他知道这是得罪袁氏满门的事情,所以并不打算拉着刘辩日后朝中的中流砥柱。

    而是想让他们几个老臣,在这件事上,燃尽自己最后的面子和威望。

    “同去!”

    几位老臣没有过多的言辞,只是一同点了点头,这种事情,自己不上,等日后刘辩回来了,拿什么换子孙的福荫?

    这一日,洛阳的街头出现了极为吓人的一幕,一队百人缇骑,拥护着由两位中年人驾驶的载着四位老者的马车,疾驰而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