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 第418章 刘备立誓,荀彧点头。

第418章 刘备立誓,荀彧点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侍郎这话,振聋发聩,备受教了。”

    刘备恭敬地拱手行了一礼道。

    “皇叔且慢,亮还未言罢。”

    “以当今朝局来看,朝廷是再也分不出能如同皇叔一般了解南蛮实情,了解益州所需的,且分量足够,威望足够,才能足够的主官来分管益州了。”

    “若在下这书呈上御前,定然也是要推荐皇叔来治理益州之地的。”

    诸葛亮这话说罢,张飞立刻拍手道,“侍郎识得大哥之才!好!”

    “翼德且慢夸,这益州主官并非是好坐的。”

    “此刻朝廷人才紧张,分不出能协助皇叔的辅官来支援。”

    “即便有,那也不能像当地士人一样了解益州本土所需。”

    “若皇叔坐上此位,定然要与益州本地世族搞好关系,从内部选拔贤才录用。”

    “以此为基础后,在慢慢实行朝廷新政,开放乡学、私塾,同朝廷一般建立完善的官员任免制度。”

    “这话说得容易,但做起来,却是难如登天的。”

    “这益州毕竟偏远,不同于豫州,但凡有些什么事情,都能依照朝廷有个参照,或者朝廷尚书台直接出手干预。”

    “若是益州出事,只怕朝廷得知,做出决策,发回益州,这一个过程便要数月之久。”

    “如此时长,事早已生变,若采用朝廷方针,皆是无法对症下药,终免不了朝臣参皇叔一般处事无能。”

    “若不按朝廷方针,自行处置,处置好了还则罢了,若是处置不好,免不了要被朝臣参上一本目无朝廷的书。”

    经过诸葛亮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张飞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哥哥,这活儿,干得好不讨好,干不好要吃罪啊。”

    “张飞将军此言总结得很好,索性皇叔身份不同,毕竟是皇叔,面对此等问题,总是比寻常之臣要好上许多的。”

    “但皇叔之名毕竟不是免死金牌,也是总有用完的一日,所以在下于此处就想问皇叔一句。”

    “益州之职,皇叔若是敢接,在下这便书信朝廷。”

    “皇叔若是不敢,我与张辽将军就此回京,一切事由如何处置,全凭朝廷定夺。”

    诸葛亮说罢,端起一碗茶便是一番痛饮。

    刘备闻言,缓缓起身道,“予自幼飘零,也曾四处求学,拜得名师。”

    “本指望凭借一身本事,为我大汉立下不世之功。”

    “只可惜韶华易逝,人不少年,备空有皇叔之名,却碌碌无为,如此蹉跎已有二十余年啊。”

    “想我高祖昔年,斩白蛇起义,诛灭暴秦,登上帝位之时也五十有四。”

    “此刻备尚四十有余,如何能因艰难而弃邦国大事?”

    刘备一边说,一边踱步,一边踱步,一边留下两行清泪。

    说罢此言,刘备一个转身,表情变得坚定而严肃继续说道,“黄巾乱我大汉,诸侯各自为政。”

    “若非我皇室有陛下如此英才,大汉之基早已摇摇欲坠。”

    “量我刘备一身之才,绝非能与陛下同日而语。”

    “但备实也不敢妄自菲薄,若只是益州一州之地,陛下若肯交付给臣,臣便是死在任上,也要换陛下一个施行完新政的益州!”

    说罢,刘备抽出腰间佩剑,一击斩碎了桌上自己的酒爵道,“备若有违此誓,当如此爵也!”

    “好!丈夫意气当如是!我张辽也愿署名,保举皇叔主政益州!”

    张辽见此立刻拱手道。

    “俺也一样!”

    张飞见刘备如此坚定,立刻无条件地站在了刘备这边。

    “既是如此,在下即可书信,遣快马速往京中!”

    诸葛亮也是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当即便命人送上笔墨,开始写信。

    十日后,当刘辩收到了诸葛亮的书信时,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他当即招来了郭嘉与荀彧,开始商讨此事。

    “陛下,臣乃兵部之臣,只论行军之事,孔明此计,十分可行!”

    郭嘉一拱手说罢,便看向了荀彧。

    荀彧变了郭嘉一眼道,“启禀陛下,昔日皇叔在京中之时,臣也同他论过政事。”

    “皇叔绝非一般武勇之人,若说是一郡之守,臣不会有丝毫犹豫。”

    “但若是一州之牧,只恐未知之数颇多啊。”

    荀彧这话倒也实诚,刘备领益州牧,实际上是无法完全做到根本化地去实行新政的。

    在州牧的位置上要做到此事,需要的本事太大。

    而刘辩闻言也立刻体会到了诸葛亮言下之意。

    “那若是朕给他一个蜀侯又当如何?”

    “陛下,世袭罔替的蜀侯,毫无意义。”

    “是吗?若是朕不许他世袭罔替呢?”

    刘辩又问道。

    “这……空生异心,便是皇叔不生,只怕其子嗣也会……”

    “文若所言有理,不过皇叔已是四十岁的人了,而朕还不过二十。”

    “文若以为,朕在位时,收不回蜀侯的权柄吗?”

    刘辩又问道。

    “这…陛下难道不怕世人非议?”

    “朕一世功绩,何须后人评说?”

    刘辩笑道。

    “既是如此,臣完全赞同孔明之言,臣提议,遣京中禁军白虎军、玄武军两军,驻于司隶与汉中边境,以防南蛮回撤之时张鲁动兵。”

    荀彧的回答没有丝毫的滞阻,仿佛先前的问话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荀彧此言一出连刘辩也有些咂舌,“文若,不是说国库紧张吗?”

    “臣料定张鲁不敢来攻,打不起来,钱粮够用,南蛮回军,益州大半入我朝廷之手,如此买卖,划算!”

    “那军械呢?”

    “军械不给,既然孔明他们提出此计,定然也有没有军械攻入成都的办法,不过是耗时久一些罢了。”

    “若是长途运送军械,耗资甚巨不说,更加容易让刘焉察觉出朝廷的意图,若是他提前与张鲁通气,此事便无法尽美了。”

    “况且汉中前线还有刘焉麾下严颜所领三万之军,若是那严颜回援及时,那此战本就该拉锯的,指望南蛮部随我汉军攻城拔寨,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荀彧如同连珠炮一般说出了自己对此事后续发展的见解。

    不仅说得刘辩点头,更是说得郭嘉没了话。

    “文若,若是能从荆南运去军械,不过半月之久,只怕没有那么多风险吧?”

    “奉孝别忘了,那贾诩还在张鲁营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