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写日记,朱棣追我十条街 > 第三十八章 朱棣:来来来,朱瞻基,朱祁镇都吊起来!

第三十八章 朱棣:来来来,朱瞻基,朱祁镇都吊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此之前,其实我爹和我大哥还开创了一段时间的盛世。”

    “号称,仁宣之治,是继洪武盛世,永乐盛世之后的第三大盛世。”

    闻言,朱元璋和朱棣的面色才缓和一些。

    开局三盛世,估计也就咱大明了。

    朱元璋心中有些喜悦。

    “仁宣之治,也被认为是大明最为巅峰的时期。”

    “这个时期,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乐。”

    当听见这话,朱瞻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还好,还好,那个人不是自己。

    不然他已经能够想象到。

    倘若这个人是自己,那不得被老爷子抽死?

    朱棣听着这话,也是叹息一口气。

    还好还好,没选错人。

    朱高炽和朱瞻基都没有让自己失望。

    最起码三代之内,都是盛世。

    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得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此时也对朱棣篡位之事。

    少了一些芥蒂。

    “瞻坦,这土木堡之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明明之前高炽和瞻基开创了仁宣之治。”

    “都已经是巅峰盛世了,为何还会出现变故?”

    朱棣心中困惑到。

    土木堡这个地方他倒是知道。

    草原的一个地方。

    好像是在瓦剌部境内。

    难不成大明败给了瓦剌部?

    那也不至于啊?就算是战败了。

    前面还有一个仁宣之治的盛世。

    就算是打了一场败仗,也不至于由盛转衰吧?

    此时朱元璋也有些诧异。

    从朱瞻坦口中,他得知仁宣之治时期。

    大明朝是最为强大的时期。

    堪比大唐的开元盛世。

    为何会出现由盛转衰的情况。

    “这还要提一嘴,那就是爷爷迁都北平一事。”

    “永乐十九年,我爷爷将首都迁到了北平,并且应天府作为陪都。”

    听见这话的朱元璋一脸茫然。

    “老四,你迁都就迁都,迁到北平去干嘛?”

    对于迁都,朱元璋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

    因为他也曾向要过迁都。

    只不过不是迁都北平。

    而是迁都西安。

    朱棣连忙解释道:“爹,我是马背上皇帝。”

    “自然是要天子守国门。”

    朱棣迁都北平就是想要皇帝亲自镇守国门。

    也便有了天子守国门这句话。

    然而朱元璋却不相信这些。

    “咱看啊,是北平距离草原更进,北伐更容易。”

    朱元璋对于朱棣的心那是拿捏的死死的。

    见自己被拆穿,朱棣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之前确实是这么想的。

    毕竟在北平呆了十几年了。

    还是觉得北平要好。

    随即朱瞻坦继续说道:“正统十四年也就是朱祁镇在位第十四年,瓦剌部也先攻占大同。”

    “大同告急,明英宗朱祁镇好大喜功,想要像爷爷和大哥一样,亲征瓦剌部。”

    “在宦官王振的鼓舞下,朱祁镇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瓦剌部。”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异样。

    毕竟大明边疆城池被打了。

    自然是要打回去。

    “然而,这次亲征准备的时间两日不足。”

    “便匆忙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

    当听见这话时,朱元璋和朱棣的脸都绿了。

    徐达和朱瞻基明白这其中的弊端。

    准备时间不到两日?

    这是裤衩子都没穿就上战场了?

    他们都是武将出生,都打过仗。

    五十万大军这种级别的军队。

    准备的时间最少也要在十天以上。

    这还是在比较急的情况下。

    就算是朱棣亲征北伐,每次都会准备一个月有余。

    什么事情都先准备好才会出发。

    “准备时间不足,导致军队上下一片混乱。”

    “而朱祁镇在出征后,便将军队大权交给了太监王振。”

    听见这话的时候,所有人都蒙圈了。

    这是什么操作?

    太监?掌管军队?

    这不是和宋朝的文官打仗一样吗?

    甚至还要更为荒谬。

    “因王振不懂军事,导致将领处处受到限制。”

    “军队在王振的率领下,屡战屡败。”

    “之后前方败报频传,一路伏尸蔽野,军队士气低落,加之风雨交加,众皆危惧,军纪大坏。”

    “群臣进谏,想要班师回朝。”

    “然而,王振大怒,命所有群臣皆到阵前助威。”

    朱棣此时一把将朱瞻基拉了过来。

    “瞻基,你看看你这好儿子。”

    “我教出了你爹和你,你就是这么教导后辈的?”

    一个太监成为将军。

    这确定是皇帝亲征?

    在朱棣的心中,皇帝亲征应该是亲自上战场。

    而不是所谓的在军队里,就叫亲征了。

    朱瞻基也有些无奈,自己真的啥都不知道啊。

    不过在朱瞻坦看来。

    土木堡之变和朱瞻基也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就是朱瞻基喜欢孙氏,废除了正妻胡氏。

    也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废除皇后的人。

    同时,也因为孙氏的性格,天天带着朱瞻基各处玩耍。

    要知道朱瞻基这个时候,可是皇帝。

    皇帝精力本就不多,还要陪着孙氏玩耍。

    并且溺爱朱祁镇,没有好好教导。

    “其实我大哥的责任主要是在于,贪玩。”

    “在爷爷和爹相继病逝后,大哥就没有了管束。”

    “不仅废除了皇后,册立妖后孙若薇为皇后。”

    “开创了大明废后的先河。”

    “正值壮年,却喜好玩乐,对于原皇后胡氏的劝谏不喜。”

    “导致……”

    随即朱瞻坦简单的叙述了一下朱瞻基的污点。

    朱瞻基是五边形战士,能力很强这点没得说。

    但就是因为后宫不稳,导致出了朱祁镇,导致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

    朱瞻基不喜欢劝谏的胡皇后。

    简单来说,就是不喜欢听不好听的。

    而朱瞻基之前的皇帝,都有着一位贤后。

    朱元璋的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朱高炽的张皇后。

    当听见这些的时候。

    朱元璋冷冷的说道。

    “老四,先把朱瞻基吊起来再说。”

    就连朱棣内心都十分不喜朱瞻基的做为。

    把贤后给废掉了,立了一个妖后?

    朱元璋和朱棣都深知,后宫安稳,才是皇帝安心的重要条件。

    他们明白身后有一个贤妻,会让他们少很多烦恼。

    朱瞻基听见这话顿时愣住了。

    “太爷爷,我……”

    朱棣随即也是摆了摆手。

    让人把朱瞻基先吊起来再说。

    因为这件事朱瞻基做的实在是太差劲了。

    正值壮年,却喜好玩乐。

    还开创废后这种事。

    原本把朱瞻基当作骄傲的朱棣。

    此刻内心也发现,没那么喜欢朱瞻基了。

    于是朱瞻基被吊了起来。

    在烈日炎炎下。

    朱瞻基内心万分感慨。

    娘的,等朱祁镇出生,就给他摔死!

    此时朱标也是对着朱瞻坦询问道。

    “后面呢?就算是被打败了,大明也不至于由盛转衰吧。”

    随即,朱元璋,朱棣,徐达和徐妙云的目光都朝着朱瞻坦望去。

    朱瞻坦微微叹息了一口气。

    “后面瓦剌部佯装败退,诱敌深入。”

    “朱祁镇和王振不顾群臣进谏,执意继续前进。”

    “兵部尚书邝埜冒死闯进皇帝行在,力请回銮,未果。”

    “户部尚书王佐整日跪伏在草丛中,请求皇帝南还,未果。”

    “后皆被王振以扰乱军心为由,重杖二十。”

    朱元璋和朱棣越听越来气。

    这个太监的权力都已经比皇帝都要大了!

    “辽东之战,败,守将赵忠战死。”

    “甘肃之战,败。”

    “鹞儿岭之战,败,朱祁镇削弱宣府,大同两处兵力,准备引诱也先攻打。”

    “朱祁镇派遣皇亲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领三千营的鞑靼马队准备伏击。”

    “但是却被敌军伏击,官兵死伤殆尽,吴克忠,吴克勤皆战死。”

    “鸡鸣山之战,败,吴家兄弟战败后,朱祁镇派遣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四万余骑兵前去支援。”

    “遭遇伏击,全军覆没。”

    朱元璋顿时震怒。

    “好一个太监王振!不懂军事,居然军事大权。”

    “让咱大明将士皆战死在草原!”

    要知道不论是朱元璋时期,还是朱棣时期。

    那会出现这种一打就败。

    一打就败的情况。

    这么多埋伏,他们愣神往里面冲。

    就像是不败完大明家业誓不罢休的感觉。

    徐达听见朱瞻坦的话。

    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打仗哪有这么打的。

    前军打了败仗,就给送财童子一样。

    使劲往里送。

    前军打了败仗,不应该往后退。

    调整军队,再寻时机的吗?

    哪有葫芦娃救爷爷一样的,一个一个往里送。

    “明军战败后,便来到了土木堡。”

    “兵部尚书邝埜请求立刻入住庸关,以保证安全,并且此地距离怀来城不过二十里地。”

    “然而王振以自己的千余辆辎重车还未到达,下令就地宿营。”

    朱元璋眉头紧皱,对着身旁的徐达询问道。

    “天德,土木堡你应该去过吧。”

    徐达听见朱元璋的话,微微点了点头。

    “回禀皇上,土木堡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驻扎营地。”

    “因为土木堡周围并没有水源。”

    “距离怀来城确实只有二十里地。”

    “一般情况下,臣都是驻扎在怀来城。”

    朱元璋和徐达都是从军之人。

    他们深知一点,不论什么情况。

    军队驻扎一定要依靠在水源附近。

    当然人数少的情况下,自己看着办。

    但向人数多的情况下,必须依靠水源驻扎。

    这是最基本的将领常识。

    朱元璋已经基本能够想象到明军将士的惨状了。

    没有水源依傍,必然士气大降。

    战斗力骤降。

    “兵部尚书邝埜,死谏,请求朱祁镇驻扎在怀来城。”

    “却被王振却怒斥道:腐儒安知兵事,再妄言必死”

    “兵部尚书邝埜再次承受重杖七十,两腿俱废。”

    “最终各地要道被瓦剌军队占领。”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气的牙痒痒了。

    连忙对着朱瞻坦说道:“瞻坦,容咱缓一缓。”

    “咱就想知道,咱能不能去到那个时期,垂死这个不肖子孙!”

    朱元璋心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捶死朱祁镇。

    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子孙居然如此愚蠢。

    不仅相信一个太监的话。

    不仅群臣进谏,单反听进去一点。

    都不至于这般。

    五十万大军,被围困草原。

    还是被人数少的草原部落围困。

    这是朱元璋想象不到的。

    就他娘的拴条狗,也不至于输这么惨。

    从群臣进谏来看,这一朝的文武百官都是有能力的。

    毕竟朱瞻坦曾说过。

    在此之前是仁宣盛世。

    那个时期的朝廷清明,百姓安乐。

    估计这些群臣也皆是那个时期留下来的。

    尤其是当朱元璋听见兵部尚书进谏。

    却被王振打断双腿的时候。

    朱元璋的牙都快要咬碎了。

    虽然自己对于手下官员也是想杀就杀。

    但一个太监,有什么权力杀兵部尚书?

    还给兵部尚书腿都打断了?

    朱元璋越想越气。

    直接从屋子里拿起了鞭子。

    就想要先抽一下朱瞻基。

    朱瞻基也被朱元璋这动作给吓到了。

    “太爷爷,这是我儿子干的事情,和我没关系啊!”

    朱元璋怒斥道:“和你没关系?”

    “要不是你废后之举,贪图享乐!咱大明又怎会出现如此昏庸之君?!”

    “要咱说,你这皇太孙的位子,让给瞻坦坐!”

    “看我今天不抽死你个不孝子孙!”

    朱标见状也是连忙阻拦。

    “爹,您不易动怒,不宜动怒啊!”

    朱元璋现在的身子,要是在被气到了。

    可就真的有危险了。

    但这些事怎么能不让朱元璋内心震怒。

    朱棣也眉头紧皱的看着朱瞻基。

    随即继续对着朱瞻坦询问道。

    “瞻坦,然后呢?”

    朱元璋冷哼一声。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大军败北,狼狈的逃回北平。”

    朱元璋对于这场土木堡之变已经有了一定猜测。

    在他猜测中,朱祁镇虽然愚蠢。

    但都已经死到临头了。

    总不能还任命王振这个太监监管军队吧?

    仁宣盛世留下的那么多官员。

    随便任命一个武将为主将。

    虽不至于反败为盛。

    最起码能够用人数来换取大军的安全撤退吧。

    怎么着也是五十万的兵力。

    损失三十万,保全二十万也行啊。

    朱元璋可不相信,几天就能将大明五十万将士屠戮殆尽。

    这几乎不太可能。

    就算是五十万头猪,最少也要三天三夜才能杀完。

    更何况还是有战斗力的人。

    然而朱元璋还是低估了朱祁镇的败家能力。

    毕竟土木堡之战,可是连皇帝都被俘虏的战役。

    也让刚烈的大明,从此由刚,转为了和。

    “太爷爷,您说错了。”

    闻言,朱元璋和朱棣都有些诧异?

    难道不是这样?

    难不成还有反转。

    想想也是,大明军队之所以会节节败退。

    都归功于太监王振的指挥。

    但实际上跟随的群臣之中。

    应该还是有有能力的将领的。

    说不定也能反败为胜。

    毕竟手里还有几十万大军。

    “难不成朱祁镇这小子反映过来了?”

    “这个兵部尚书不错,死谏,是个忠臣。”

    此时朱棣,徐达,徐妙云和被吊起来的朱瞻基都看着朱瞻坦。

    他们心中自然是希望出现奇迹。

    能够有人力挽狂澜。

    事实上,也确实有人力挽狂澜。

    挽救了大明。

    只不过不是在土木堡之变罢了。

    朱瞻坦微微叹息一口气。

    “明军驻扎在土木堡之后,瓦剌部先示弱,有意向乍和。”

    “朱祁镇相信了,并且命人诏书。”

    “并且因朱祁镇驻扎土木堡期间。”

    “边疆城池接连失守。”

    “赤城,雕鹗,龙门卫,龙门所,怀来,永宁纷纷失守。”

    “宣府以东、居庸关外已无坚强防御。”

    “然,朱祁镇依旧想要继续前进,但被瓦剌部围困。”

    “粮食,水都已经断绝。”

    “这一战大明五十万大军,无一生还……”

    “并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