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成极品恶婆婆后,她赚麻了 > 第574章 榜下捉婿

第574章 榜下捉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家现在在京都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了。

    杏榜一出,都不用去挤,就有人来通传消息。

    “恭喜福淑人!贺喜福淑人,令公子得了会试十八名!张小少爷更是得了会试第一名!了不得啊!”

    “那我呢?我呢!”王宸羽指着自己,迫不及待地朝着报信的那人询问。

    男人拱手,“王少爷是会试第三百名。贺喜王少爷了。”

    王宸羽只觉大脑一阵轰鸣。

    第三百名就是在垫底的最后一名取得了殿试资格,就算是殿试成绩再差!那也是三甲的进士!

    距离金榜题名,只差那轻松的最后一步!

    随后王宸羽反应过来,欣喜若狂,拉着宋鸿宇就原地蹦跳了起来,还跟个小孩子似的。

    “我竟然考上了贡生了!”

    “我没有名落孙山!我就是孙山啊!真是祖宗保佑了!”

    宋鸿宇眼眸闪烁璀璨之色,“是啊!宸羽哥你考上了!我也考上了!”

    见此,林初渔等人也由心地替他们感到高兴。

    林初渔也吩咐人,给了那报信的男人一笔赏钱,后又派人将这好消息带去给在桃源村的宋老太太还有在江南的宋大饼他们。

    今日表现最高兴的是王宸羽,但最受瞩目的确实张平安。

    他得了第一,便是会元。

    加之他才不过十三四岁,乃是当之无愧的神童!

    前途不可估量啊!

    不止林初渔一家子在恭贺张平安。

    还有人甚至专门找到宋府来恭喜的。

    但作为张平安的娘,许倩看着被簇拥的张平安,现在想到的只有张平安功成名就之前的那些艰辛,不知不觉泪水就糊了视线。

    她那儿子从小以书为伴。

    别人以为他是神童,似乎他取得今天的会试第一是易如反掌的。

    但其实他比起其他人懂事要早许多。

    而且是从早到晚地窝在书堆里,明明还是个孩子的年纪就没了孩子的活泼天真。

    参加会试也是。

    大冷天的,就那样穿着一层里衣,赤着脚在贡院冻了整整九天啊。

    听说连贡院给的那些吃食,他都不敢多吃。

    不然他也不会九天就饿瘦一大圈。

    ……

    千里之外的江南。

    一片广阔的梯田里,全是绿油油,散发蓬勃生机的秧苗。

    暖阳挥洒在大地上,周围鸟语花香。

    偶尔有百姓在田中劳作,一切岁月静好。

    此时,在梯田旁边的河流边上,宋大饼光着两只手臂,满头大汗。

    他满意地看着自己忙碌了两个月有余,这才装好的,仿佛庞然大物般,充斥着复杂构造的水车,嘴角上扬。

    接着,他朝着前方挥挥手,大声呼喊:“可以了!放水闸吧!”

    等待了一会儿,上游河水一泄而下,掀起阵阵浪花而来。

    水车屹立在河道中央。

    等水一过水车的车轮水桶,水车便开始转动运行。

    水车上的水桶可以将水灌进旁边的农田中。

    宋大饼在水车的基础之上,又与之连接了一台纺织机架子。

    为了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费了不少的脑筋。

    水车一开始转动,纺织机那边也开始动起来。

    不需要人动手操作,也不需要家畜卖力,纺织机就自动开始织起了布,而且效率一点都不含糊!

    跑过来看热闹的百姓们都看傻了眼,宋大饼自豪地勾起了唇角。

    水车这东西,最开始他是在书院的木工书里看到的。

    后来他娘在村子里也找人造了几驾水车,方便村子里灌溉农田庄稼。

    第一次见到实物运作,宋大饼也是惊诧不已,还去研究了村子里的那些水车好一阵子。

    那时,他听他娘说水车是靠水流转动,便会生成动力。

    只要稍加改动,还能靠此动力打稻谷壳。

    宋大饼便从中得到了启发,当时就有了利用这水车的动力,做其他的事的想法。

    正好跟随宋粟粟来到江南这边,他在做生意方面帮不上宋粟粟什么忙,除了平时在家里带娃,偶尔闲时他就研究这个水车。

    如今见着这成效,他很是满足。

    “我嘞个亲娘呢,咋这个纺织机还能自己动呢。这也太神奇了吧。”

    “就是。这东西真不错。要是我家也有这么一架该多好啊。省得我媳妇儿每天劳神费力地织布。”

    “小伙子,你这水车做成,得花多少银子啊?”有人询问宋大饼。

    宋大饼大概估算了下。

    “这水车常年得放水里,所以所用木料不能含糊。木料钱得花二十两银子左右。这是我自己花了两个多做做的,麻烦是麻烦了些,但是可以不算工钱。”

    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人摇了摇头,纷纷放弃了买架这样子的水车的想法。

    这东西虽然看着不错,但是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贵了些。

    这人现在的想法,便是水车出现已经百年,却使用没有普及的原因。

    围观的百姓也就是羡慕了一下,便纷纷散开,继续去做他们田里的农活去了。

    宋粟粟赶来的时候,纺织机上已经织好了一块棉布,宋粟粟喜滋滋地取下来欣赏着。

    见着宋粟粟,宋大饼赶紧凑过去展示,露出一副求夸赞的表情。“媳妇儿,你看。我做的水车成功了。这就是刚织好的布!”

    宋粟粟从宋大饼手中接过,拿着看了一会儿,随即笑眯眯地赞赏:“不错不错。孩她爹真厉害。”

    闻言,宋大饼满足感递增,尾巴都差点要翘上天。

    “以后再多做些水车放你买的那些田地,保证土壤个顶个地肥!还能省织布的人力。虽说造价是贵了些,但依照我娘说的。凡事往长远来看,它给咱们创造的价值绝对值得上那造价!”

    宋大饼现在不差钱,花银子也不像以前一样扣扣搜搜的,省吃俭用。

    一旦见识积累的多了,目光也会放长远。

    在林初渔的教导之下,他的思路已经和其他普通百姓有了区别。

    “好。都听你的。”宋粟粟点头。

    她收起了那块布,准备拿回去给小繁星做个口水垫。

    “对了,媳妇儿,你今天不是出门去和布庄谈生意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这时,宋大饼疑惑地询问。

    宋粟粟神秘一笑,“你猜。”

    宋大饼摸了摸后脑勺,“是生意已经谈成了?”

    “不是。但是有比我谈成生意更好的大喜事发生了。”

    宋大饼一下子被勾引起了好奇心,“什么大喜事?”

    宋粟粟宣布答案:“是娘刚派人送过来消息。说鸿宇考上贡生了,是十八名!不仅如此,平安和宸羽也考上了。平安是今年的会元,最了不起!宸羽是第三百名,整个杏榜里最幸运的一个!”

    “我忙着回来就是跟你说这消息。”

    宋大饼激动地拍巴掌,“是吗?!我就说鸿宇是读书的那块料!咱老宋家祖坟上又冒青烟了!”

    “这么一件大事,可不能缺了我们。”

    “走,咱们去京都!”

    宋粟粟抿唇一笑,“我也正有此意。”

    宋粟粟一连忙碌了大半年,再加上林初渔那边的帮助,在江南这边的生意已经稳住了。

    再加上有她舅舅家帮忙,就算她一段时间不在,那些店铺和布庄也能正常运营。

    再加上宋粟粟开始显怀,肚子里的孩子闹腾。

    她可以稍微松懈一点,开始休息了。

    宋粟粟和宋大饼商量好之后。

    这天,宋大饼先去找了几家江南的木工坊。

    既然现在他已经将水车和纺织机融合成功,那么就可以将图纸拿去,让人开始大批量制作。

    第二天,夫妻俩开始收拾东西,去往京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