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为悍匪 > 第23章 高空瞭望塔,危机来临!

第23章 高空瞭望塔,危机来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龙虎山聚义厅外,宽阔的空地上。

    四座新建起的临时木制脚手架中间,杏花村的农妇们鏖战了半月有余,利用上等纤麻织造而成的轻质帆布,被缝制成一个巨大的“气球”形状。

    “气球”的下方开口颇大,边缘开孔绑住几条粗绳,一端连住“气球”,一端连住最下方藤蔓编织而成的吊篮。

    介于“气球”与吊篮的绳子中间,则固定着支架,支架上放着一口铁锅,锅中盛着易燃的火油与鱼油混合物,一点即燃,且不易产生火星。

    木制脚手架的作用,便是在外围撑起“气球”,使之保持进气的姿态。

    至此,霍大当家想要制造的新奇物件,也逐步显出了雏形。

    说是新奇,其实也乏善可陈。

    在大周朝,亦有近似同类的物件,区别在于一个小,一个大,用途有所不同。

    而霍青这个物件,可以说是在这样缺乏热武器的封建社会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没错!

    他要做的东西,便是在前世司空见惯的热气球。

    不过,受限于现有的条件和技术水平,这个热气球相对来说比较原始,但也足以使人耳目一新。

    而在大周民间与之近乎雷同的,便是常用于许愿祈福的孔明灯。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周围也围满了一圈看热闹的山贼。

    意外的是,武飞凡居然也在,此时看着霍青筹备了月余时间制造出来的热气球,有些不过尔尔的淡然模样,道:“这不就是个大号的孔明灯吗?有何稀奇?”

    霍青瞟了他一眼,“既是不甚新奇,你之前为何不造出来?而且,你见过能坐人,还能打仗、侦查的孔明灯吗?”

    武飞凡顿然语塞。

    霍青笑了笑,随后冲着一名山贼喊道:“点火!”

    山贼得令,吆喝了一声,便点燃了铁锅中的火油混合物。

    呼!

    火苗突起,开始源源不断地在“气球”下制造热空气,“气球”开始缓慢鼓起。

    在霍青最原始的设计雏形中,一个实验型的热气球除了必要的负重之外,应该还能再承载两三个人左右。

    因此,浮空气囊被设计得很大,完成充气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此间隙,霍青站到吊篮上,仰头望着气囊内受到高温热空气的长时间炙烤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气囊的材料,是用村民们织造出来的轻质帆布缝制而成。

    两面反复刷上桐油,桐油乃轻质的干性涂料,具备防水、防腐,贴合缝隙的作用,使得气囊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热空气,达到长时间浮空的效果。

    但桐油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便是长时间接触高温会极速氧化,而产生燃烧。

    故而,气囊的内壁除了桐油之外,还需要覆盖刷上一层隔热、耐高温的树脂,以防止桐油自燃。

    霍青此时的观察,便是要确保气囊的安全稳定性,做到万无一失,有备无患。

    经过大约二十多分钟的燃烧后,气囊已经完全胀了起来。

    霍青这时示意山贼解除脚手架的限制,任由气囊载起吊篮浮空。

    吊篮的四角都绑有粗绳,连接着地面上的巨石,限制其浮空的高度。

    热气球在离地约三四米的高度停住,这样的距离即便是发生坠落事件,也不至于会发生人命。

    而像这样原始的热气球,几乎无法人为地控制它的飞行方向,只能随风而行。

    不过,却可以控制火量和热空气的输出,来粗略控制其飞行的高度。

    浮空之后,吊篮上只有霍青、老六与武飞凡三人。

    霍青仰头又观察了一下气囊内部的稳定性后,对老六说道:“六子,加盖!”

    老六憨憨的表情,应了一声,随即将一个铁盖罩在了那口铁锅之上。

    他两米有余的身高,加上臂高,踮起脚尖,恰好就可以勾到火盆的位置。

    铁盖上,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活动气口阀门,完全闭合时便会隔绝空气,致使火盆熄灭。

    通过调节气口阀门的大小,便可控制火盆内的燃烧。

    原则上,火烧得越旺,热气球的高度就越高。

    反之,想要降落时,将阀门调到最小,便可缓慢落地。

    而火盆上的这个铁盖,既保证了高空悬浮时,气流无法将火苗吹灭,也可达到控制高度的作用。

    霍青亲力亲为,反复实验着热气球浮空高度的控制,与降落时需要减少燃烧量的程度,并由武飞凡一一记录数据。

    到了黄昏的时候,霍青这才回到地面,遣散了所有围观的山贼。

    而后,与武飞凡来到一间书房,开始整理一天实验下来得到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操作技巧,以及气囊整体稳定性的评估,并订载成册,制成了一本操作指南。

    第二天,仍是一整天的实操验证,针对热气球试验器的各项弱点进行升级改造。

    一连三天后,经历数次完善,第一版的操作指南已经算是初步完成。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被遴选出来的山贼,进行理论授课与实操训练。

    直到第五天,山贼们初步掌握了热气球的操作方法和特性以后,霍青打算提升高度进行压力与负重测试。

    热气球载着约三名山贼和约两百斤的沙袋缓慢升空,连接在地面木桩上的绳索松开,直到浮起十米左右的高度后才停止。

    老六的嗓门够大,在霍青的示意下,他开始扯着嗓门与十米高空上的山贼交流:

    “喂,上面的,感觉怎么样?”

    此时山风有些大,呼呼作响。

    一连喊了三声之后,上面的山贼这才回道:“还还好,就是有点腿软,风吹裤裆儿凉”

    这三名上天的山贼,第一次感受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声音有些哆嗦,像是闭着眼睛朝下边喊话。

    也难怪!

    乘坐热气球升空与站在山巅的感觉截然不同,这几个山贼有些恐惧,乃是情理之中。

    “机灵点,可别尿了裤子,嘿嘿!”

    老六自顾偷笑了一句。

    龙虎山的主峰本就很高,又在此基础上再次拔高十米,还因为气流涌动,导致热气球晃晃悠悠的姿态,难免使人胆寒。

    也还好三名“乘客”都是些胆大的山贼,要是放在寻常人身上恐怕真得尿了裤子。

    霍青白了老六一眼,随意从怀中拿出了一个自制的小风车和简易风向标,感受着风向与风力大小对热气球的姿态影响。

    一旁的武飞凡帮忙记录着数据,问道:“你费尽心思弄出来这个,恐怕不只是为了玩玩而已吧?”

    霍青笑道:“当然不是!上次你们被余春劫道的地方,就在我们山寨附近,而我们却全然不知。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预警信息严重不足。但有了这个热气球之后,将改变这一现状。你可看出这东西的妙用?”

    武飞凡皱着眉头,一副深思的样子,最后却摇了摇头。

    “第一,站得高,就望得远。热气球一旦升空,就相当于我们拥有了高空侦查的能力。你可以理解为高空瞭望塔的概念,要是在山寨周围部署几个这样的物件,便可完全监控方圆三十里内所有大规模的人员调动。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杜绝上次的事情再次发生。”

    “第二,热气球上,可以常驻两到三个弓箭手。战时,可以为我们的人提供空中支援,是防守和侦查的利器。”

    霍青缓缓说道。

    在他最初的设计里面,热气球就是被当作高空瞭望塔般的存在,第一要务就是侦查、预警。

    碰上有官兵的大队人马突袭,或者是敌对山寨的进攻,十米高空上的山贼可第一时间做出预警,令山寨众人提前做出防范。

    而除了防御作用之外,若能掌控好风向和风力的规律,撤掉固定热气球的绳索之后,也可作为进攻之用。

    试想一下,若是在风向和风力利好,且可控的情况下,一大群热气球同时向敌方的阵地飘去,到了对方上空时,扔下无数火药、巨石火油,或者就单纯地运兵到敌军后方,那将会是怎样一种场面。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就相当于冷兵器时代的“轰炸机”、“运输机”。

    武飞凡震惊道:“你想将孔明灯武器化?”

    霍青摇了摇手指头,指正道:“不!孔明灯被设计出来,本就是出自于军事目的,是用来传递信号用的,类似于烽火台这样的预警信号。走!今个儿高兴,不如咱哥俩整两碟小菜喝两盅?”

    说完,霍青立马换了一副笑脸,攀上武飞凡的肩膀,拉着他往聚义厅的后堂走去。

    武飞凡此人老实巴交,有一身好身手的同时,也极为重情义,最最重要的是他掌控着杏花村的劳动力,这点是霍青十分看重的。

    霍大当家的身边,不仅要有老六这样杀伐果决的狠角色在,也要有武飞凡这样忠厚老实、肯干的“贤内助”。

    然而,还没走出两步,突见一名山贼急匆匆赶来,禀告道:“大当家的,山下有情况。”

    霍青转身:“说!”

    “据巡山的兄弟来报,从前日起,外围就开始有人打扮成樵夫,伺机窥探我们山寨的布防虚实。恐怕,动机不纯。”

    “哦?可知道是什么人?官府的?”

    “目前还不确定,但有一名眼熟的兄弟看出,这些刺探的人中有人来自飞鸟山。”

    “飞鸟山?”

    霍青跟着念了一声。

    不知为何,当他听到这三个字时,心中竟莫名浮起一丝危机感。

    这时候,本就跟在身后的老六,扯着大嗓门道:“飞鸟山的屠四海,已经好多年不管事了。现在都是七姑娘在说话,老大,该不是她要来找你报仇了吧?”

    霍青听此,大皱眉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