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为悍匪 > 第46章 你好,打劫!

第46章 你好,打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来到前厅书房中。

    霍青命人将所有有关县城的情报信息都取了过来,加上各大山寨的“资源共享”,此时的书桌上堆了几大叠书信。

    官府剿匪,为求知己知彼,通常会派卧底潜伏于山贼窝中。

    而作为一个合格山寨,又岂能在县城没有眼线?

    若没有,只能说这个山寨并不入流。

    其中,除了龙虎山本寨之外,就属屠倾城的飞鸟山情报最多,也最为有用。

    霍青埋头此间,不胜其烦地归纳着这些信息,试图找出可以浑水摸鱼,致使县城大乱的细节点。

    大约一个时辰过后,总归是有了些眉目。

    正如他此前所料,凤阳官府腐败,明面上不仅打着朝廷的旗号施加重税,搜刮民膏,私底下也暗中培植一些黑道势力,把控着整个县城的有数资源。

    丝毫不夸张地说,从某种层面上,这个官府贪赃枉法,私相授受之举,令人发指,犹比霍青这个山贼头子还要“穷凶极恶”。

    山贼掳掠,尚且留有一息余地,让百姓得以生存,日后方可再来收割,好比割韭菜。

    而凤阳那位县太爷,却俨然是杀鸡取卵,能拿走全部就不会留下一毛的迹象。

    县城人口的各种苛捐杂税,几乎占据了普通居民全年收入的八成以上,甚至更多。

    城中底层百姓的生活,常年低于温饱线以下,暗中已有民怨四起。

    加上周天子被架空了权力,各地诸侯先后宣布自治,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百姓眼中看不到任何盼头。

    时至今日,县城的贫富差距极大,富者流油,奢靡享乐;贫者流血,食不果腹。

    大部分资源和财富,都掌控在县城五大员外和一个黑帮的手里。

    而没有任何意外,这几大势力都与县太爷有着缜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这些人就是对方用来钳制百姓的“枪炮”。

    霍青心中了然,若有所思,提笔写下了县太爷十大罪状,交由山谷中的刊印厂全力复刻。

    在前世,印刷术是霍青“老家”的四大发明之一。

    其技术难点,放在霍青前世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等同于小儿科。

    而这个大周朝也已经初步掌握了活字印刷的雏形,霍青穿越之初,便已结合实际,在山寨中弄出了一个印刷厂。

    想着哪天要是走出了这个山沟沟,可以刊印诗文卖钱,毕竟他脑中可是藏着前世的唐宋三百首

    如今时候未到,这个印刷厂倒是提前有了用处。

    “去将武飞凡叫来!”

    霍青随后吩咐道。

    片刻后,武飞凡赶到。

    霍青同样将一纸文书交给了他,并说道:“按上面的东西去准备,让人分成两个队伍,前后赶往县城。你和我同行,随后赶上。记住,务必低调行事。”

    武飞凡看过后,眉头大皱:“你想干嘛?”

    霍青笑而不语,停顿了少许后,才道:“带你去县城见见世面,顺便给咱们这位县太爷捣捣乱呗。”

    说完,便挥退了武飞凡。

    黄昏后,天色渐暗。

    事先出发的两支队伍,估摸着已经在前往指定位置的路上。

    霍青与武飞凡二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后,也即将出发。

    赵乾坤等当家人将霍青送到寨门外,言之凿凿,声称霍青不在这期间,定会保证山寨不乱。

    霍青将赵乾坤拉到了一边,私下道:“除了冀州卫之外,根据屠倾城所说,马飞飞这个反骨仔也在我身边留了杀手。但这次动手的却只有冀州卫,说明他的人还在隐藏。而马飞飞对官府阳奉阴违,恐怕另有图谋。我不在这几日,那些奸细必会有所动作。将他们的身份确认好,我回来后便收网。”

    赵乾坤低头应了一声是,“大当家请放心,那几个反骨的基本已经可以确认,乾坤自会对他们多加提防。”

    霍青点点头,而后回身朝武飞凡招了招手,缓步朝山外走去。

    武飞凡与金莲在寨门外依依惜别,只不过是前往县城几日,两人却表现出一副“生离死别”的模样。

    饶是看呆了霍大当家。

    不久后,在距离龙虎山腹地二三十里外的官道上,便出现了一辆驴板车。

    “敞篷式”的车厢上,一身寻常小贩打扮的霍大当家躺在上面,双手枕着头,翘着二郎腿,有一句没一句地对前方牵驴的武飞凡说道:“大郎啊,咱好不容易进城一趟,金莲姐姐就没有什么要交代你购买的吗?现在你可是我龙虎山的重要人物,她若有什么需要,你尽管说,由寨里包了。”

    武飞凡瞥了他一眼,“不必了。莲儿没有什么特别的需要,你在寨中弄出来那么多个工坊,倒也应有尽有。她只是嘱咐我,若有空闲就给她远在京城的表哥,捎去一封信。”

    霍青顿时眼神一滞,“表哥?什么样的表哥?该不会是复姓西门吧?”

    “嗯?你怎么知道?”

    “还真是?不会吧?那我劝你不要寄出那封信!”

    “为何?”

    “不为何!对了,你是不是烙了一手好炊饼?”

    “是,你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

    霍青心中诡异一叹,摇了摇头。

    大郎和金莲都出现了,那么西门大官人怎能不在?

    同一时间。

    距离此处十几里之外的另一条官道上,一辆宽大豪华的红木马车正在缓缓行驶。

    车头的马夫一身劲装,气质不凡,让人一见便知是出自朱门大户。

    马车顶上飘扬着一面锦旗,旗面一边纹绣着某种图案,类似某个大家族或是帮派的标志。

    另一面,则直接绣了一个大大的“柳”字。

    车厢中却传出了一阵潺潺的朗读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声音轻灵而悦耳,从音色上去判断,倒也可确定是一名女子在读书。

    等到读书声稍微隐去之后,车厢中又传来另一人的声音:

    “小姐,功课先放一放吧。咱们都有一年没有回乡了”

    “沫儿,夫子说,活到老学到老,莫要虚度了光阴。正值韶华,当是勤奋刻苦的时候,又怎可懈怠?趁着回乡途中空闲,更要温故知新!”

    “可是小姐,这次我们回来并没有事先通知老爷,他知道后肯定很生气,定会责罚。你就不担心?”

    “沫儿,夫子还说,人长大了就应该学会独立,独立思考,独立处事,独自行天下。若事事都要父亲牵头,我何时才能长大?况且,你又不是不知道父亲的脾性,他若知道我要回来,定会大张旗鼓。而夫子又说,忌骄奢,忌铺张,忌冠冕堂皇。”

    “”

    车厢中的两人相互交谈着,字语行间,可见那位“小姐”乃是一名正经的读书人,一口一个“子曰”,张嘴不离“夫子说”。

    只是,如此循规蹈矩,学以生搬,倒也有点读死书的嫌疑。

    而她们不得而知的是,此时已有一个山贼头子发现了她们的行踪。

    “老大,东边官道的岔路上来了一辆红木马车,看着是个有钱的主儿,恐怕是有些背景。在凤阳境内,能坐得起红木马车的,除了县太爷,也就只有他手下的那几条走狗了。”

    一名山贼趁着天色昏暗,官道上鲜有人迹的间隙,赶来汇报道。

    霍青仍躺在驴板车上,听此,不由来了兴趣:“哦?看来是个肥羊,你可看出他们的身份?”

    山贼眼珠一转,寻思了半分后,摇头道:“看不出来,但车顶飘着一张旗,上面好像绣了一个“柳”字。”

    “柳字?”

    霍青立马来了精神,浅笑道:“县城中能坐得起红木马车的人物不多,而最有可能的几人中,就恰好有一个柳姓人家。该不会就是那个家族的人吧?”

    “大当家说的是,县城漕帮的那个柳家?”

    “能挂起柳家旗号,同时又有实力坐上红木马车的,凤阳县除了他们,还有哪个谁?知道车中坐的是柳家的谁吗?带了多少人?”

    “马车的护卫倒是只有几人,而车中之人未曾露面。但听车厢中传出的读书声判断,是个女子无疑。”

    “女子?”

    霍青眼前一亮,还未出山之时,他便已从情报中得知,县城漕帮帮主的膝下有一名远在京城求学的女儿,当即计上心头。

    霍青翻身跃起,黠笑道:“来得正好!大郎,你拉着车先进城,其余人跟我走。”

    武飞凡诧异道:“你想干嘛?我劝你不要去招惹漕帮的人。”

    霍青却闻若不知,带着随行的几名山贼潜行而去。

    半晌后,另一边的官道上。

    车厢中的柳大小姐仍在“温故而知新”,琅琅有声地捧着书本,读着“子曰”。

    “子曰”

    忽然,整个马车颠簸了一下,险些让她和车中的侍女抱在一起。

    紧接着,几道破空声传来,车外的四名守卫,包括驾车的年轻马夫便发出一声闷哼,纷纷倒地。

    脖颈间,多了一支箭矢,血流如注,眼看是铁定活不成了。

    极速的脚步声,快速逼近。

    而这个时候,柳大小姐一声“子曰”未断,马车的突然顿止,使之不由踉跄一倒,倒进了侍女的怀中。

    然后,一个爽朗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传入大小姐耳中:

    “子曰什么?子有没有曰过,让你走夜路的时候,要加倍小心?”

    话声落地,在主仆二人震惊的目光中。

    红木马车的车厢门被打开,露出了一个正在黠笑的青年面庞:“你好,打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