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为悍匪 > 第87章 热火朝天干事业

第87章 热火朝天干事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八百工匠兴致高昂,刚到山寨便开始着手工作,丝毫没有懈怠。

    除了有霍青给出了令他们无法拒绝的优厚条件之外,也是惊讶于龙虎山的“奇特”与潜力,都想竞相加入,成为义军队伍的一员,共谋大事。

    山寨内的工坊区,原本设计成多个独立的厂房,如今要清一色改成熔炉炼铁之用,首先便是要搬离诸多生产线,包括那一处“爆款商品研究所”…

    工作量不可不谓之巨大,恐怕连打包搬运就得耗时半个月以上。

    而且,还要另外为那些搬出来的厂区重新选址、复工。

    好在,寨中有三百余个杏花村民可以帮忙,加上从县城带来的八百工匠齐心协力,进度倒也算神速。

    聚义厅中。

    霍青与赵乾坤,以及另外几名留守山寨的当家人,聚首商议具体事宜。

    “乾坤,说说你的看法。除了采矿厂和铸造厂仍留在山寨之外,其他工坊皆退出,那么该往哪里安置最好?”

    霍青开口道。

    赵乾坤似乎早有考虑,道:“岂非是县城最好?搬离的工坊对铁矿的需求量不大,远离山寨倒也不会造成材料上的供应上断层。而,大当家除了首批八百工匠之外,还另找来了一支车队,不是也正有这个意识吗?”

    “没错!我是有这个意思,但要安置在县城哪里,却仍未最终决定下来。数十个工坊搬迁,重新安置除了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之外,还要有一处足够扩展的地方。但凤阳城内人满为患,负载数万百姓,且已经多年未曾扩建,并没有真正适合的地方。”

    霍青沉声道。

    这时,山寨的六当家插嘴了一句:“那城外如何?城外地方够大,将工坊搬过去,正好可以借机扩大县城的规模。”

    赵乾坤听了,却是摇头道:“城外虽表面看起来合适,也可令我们借机扩大城区的范围。但扩展工程之巨大,岂是一时半会可以完成?在新的城墙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我们贸然将工坊布置在城外,并不稳妥。一旦我们失去了对冀州军的牵制,他们全力攻城的话,工坊区不就成了第一目标?”

    霍青点头道:“乾坤说的没错,这也是我的考量之一。但若不设在城外,又无更好的去处……”

    一开始重整龙虎山大寨之初,霍青便在山谷的空地上,命人开辟出了不下数十个工厂生产线,用于自给自足。

    如果要全部搬迁,且扩大规模,需要的地方不止零星半点,更不能没有任何防护,完全暴露在城墙之外。

    这个问题,困扰了霍青多日,一直苦无头绪。

    几人沉默了片刻后,霍青一叹,想着天色已晚,正要下令先让几人回去,明日再作商量。

    赵乾坤却蓦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眉目舒展道:“大当家的,我倒是突然想到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霍青道:“但说无妨。”

    “县城目前的形势是,东贫西富。西城区的建筑都是较为坚固豪华的砖木房子,此前,我们攻城以后,城中已经大量中产富庶的人家往州府逃离。如今,西城空出了大量的房子,不如…我们将东城的百姓转移到西城,以分发新房为噱头,让他们自愿让出东城的区域。东城比西城的地方大,且目前都是棚户区居多,改造起来也省力些。我们可将东城区彻底改造成新的工坊区域。”

    赵乾坤尝试性的建议道。

    霍青微微思虑后,忽感这个建议好像还这真的可行。

    东城的区域范围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县城,居住着城中近七成以上的人工,那边百姓的居住条件简陋,俨然清一色的简易棚户区。

    不论是拆除,还是改造,都相较于西城要简单得多。

    而东城的穷苦百姓住惯了简陋的棚户,若说用西城的“豪宅”来跟他们换,想必会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从棚户区一下搬到独门独院的砖木房子,只要不是傻子,恐怕都知道该怎么选。

    霍青顿时茅塞顿开,赞了赵乾坤一句:“乾坤,你这个想法有可行性,令我深有启发。很不错,是个人才!”

    赵乾坤听见大当家恭维了一句,不觉有些得意起来,但深思以后,又不免考虑到了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继而,便皱眉道:“可是,大当家的,此举虽看着可行,但实则也并不尽然。西城比东城要小很多,恐怕即便我们连指挥所也让出来,也不够安置东城的所有百姓。”

    “若是以前还好办,我们可以将县城的人口宰点一半,那样便平衡了。只是,大当家不是说如今这个局势下,不能轻易动到百姓吗?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尽善尽美?”

    赵乾坤抛出了一个最实在的问题。

    东城地方大不假,但同时人口也多,而既然要迫使百姓搬迁,让出整个东城,那就得保证所有居民都能得到安置。

    但西城,一看便知无法容纳那么多的东城人口。

    霍青却摆手,笑道:“无妨!本寨主,倒也突然想到了一个对策,正好可以解决搬迁后的居住问题。”

    赵乾坤道:“哦?大当家打算如何做?”

    “古往今来,居住问题一直都是缠绕民生的一大症结。尤其是在像凤阳这样的小县城里,土地和房子都是紧缺的。但我们可以筑高楼,分套房,推广小区的概念,来缓和居住性问题。”

    “筑高楼,分套房,小区?这些都是什么?为何我从未听闻?”

    赵乾坤纳闷道。

    霍青微微一笑,自知这样的概念和设想,一时间是无法用只字片语,去跟赵乾坤等人解释通透的。

    便道:“你现在无需知晓,过些时日自然会明白。但我们可以下决定了,就将原属于山寨的众多工坊搬到东城。”

    “那我现在马上给七姑娘传信,让她将我们的意思,传达给东城的百姓?”

    “可以!不过,要提醒屠倾城的是,一开始别透露我们想要整个东城的想法。最好能逐步搬迁,一条街道一条街道的来。”

    “好!我这就去准备飞鸽传书。”

    “嗯,你们几个也都回去休息吧,明日一早,我们还有重要事情去吧!从现在开始,联盟的每一步都很关键。我们要拿出十二分精神来干大事,热火朝天,不达目的,不言放弃!”

    次日一早。

    清晨,吃过早饭之后。

    霍青便在山下前哨指挥所中,找来了铁器铸造厂和土制水泥厂的负责人,见面便直言道:“我需要你们铸造厂特别选出一队人,专门替本寨主生产几种特殊的铁器。”

    “而水泥厂,要加派人手提高产量,即日起,山寨中的所有水泥产量,分其中八成运往县城……”

    说着,便开始具体的布置细节任务起来,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图纸交给了铸造厂的厂长。

    那厂长接过一看,见到图纸上细分几种规格的铁器和具体的锻造说明,不免眉头一皱,道:“钢筋,细铁丝?大当家的,这两种材料是用来干嘛的?”

    霍青微笑道:“用来盖楼房的,可以叠起来很多层的那种。建筑用的钢筋,需要有一定的韧性和延展性。不同规格的钢筋,用处也有所不同,制造工艺上我已经列举我的一些想法,但具体仍需你们多加研习,并作出适当的实际修改。”

    “是,大当家的。”

    ……

    七日后。

    铸造厂经历了七个日夜的紧急施工熔铸,第一批试生产的钢筋也行准备完毕。

    有了钢筋和水泥这两大核心材料,霍青便可顺势打造出大周人前所未见过的楼房来。

    而霍青的设想是,首建最高三层就封顶。太高了,便可能会影响整体的稳定性。

    每一层楼层,都会设立多个独立的隔断套房。

    以一栋三层高的楼房,以基础占地面积的不同,便可同时居住好几户人家。

    东城的百姓人数众多,西城的豪宅不可能人人有份。

    而要是大量建设起无数像这样的大房子,倒是可以暂时缓解东城百姓搬迁后安置的燃眉之急。

    “大当家的,对于首批样品,你可还满意?”铸造厂的厂长询问道。

    霍青一笑,“还行吧!以后可以慢慢完善,提高标准。而有了钢筋之后,我们还要学会绑扎,浇灌混凝土。”

    说着,霍青便开始循着脑中的记忆,亲手教授几名匠人着手施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