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大明之我是海贼王 > 第077章 土人政策 流血冲突

第077章 土人政策 流血冲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过为了赶进度,多数人都会选择购买些日用品,然后雇佣熟悉的土人帮工。就连木材也是向土人直接采购,如今砍伐木材卖给移民已经是土人的一大经济来源。

    从田里回家的路上,村子里新建的木楼已有二十多栋,分布在主街的两侧,村子四周都是新开垦的良田。如今这种移民安置点,在台湾多不胜数,在他们村子周围十几里,就有五六个。

    张震风的婆娘正挺着大肚子,在门口等他。迈上门口的几阶楼梯后,张震风一屁股坐到木制走廊的摇椅上,接过婆娘递来的甘蔗汁。

    他们的一岁大的女儿,在从沈阳逃出来时,活活的饿死了,这是他们到台湾的第一个孩子。张震风打算生五个儿子,不是因为总督府鼓励生育的政策,而是因为他的新房有六个房间,以后一人一间!

    再有就是,他的四个兄弟都死在了辽东,他要一个兄弟过继一个,让他们都不要断了香火。

    按照总督府鼓励生育的政策,每多生一个可以领取的三两银子,但估计没有人会去领。谁要是敢占总督大人的这种便宜,非得被左邻右舍给活活骂死!总督大人已经给了他们这么多,就是再生父母也比不上他的恩德,谁还有脸再去拿总督大人的银子?

    据说广东和福建的人,居然是一人要了十两安家费才愿意来的台湾,我呸!以后绝对不跟那些广东和福建移民来往,都是白眼狼!

    张震风不知道的是,有他这种的想法的移民千千万,以至于总督府后来给新移民补发安家费时,竟没有人去领取。也正是因为他们,导致未来在台湾的广东和福建移民,备受歧视。直到后来他们拼命的向总督府捐献银两,才慢慢的摆脱这种“白眼狼”、“势力鬼”的帽子。

    婆娘已经做好了饭,正在摆弄屋前的花圃。房屋的效果图是有花圃的,因此谁要是屋前院后光秃秃的,肯定会被嘲笑。至少“土包子”、“懒鬼”等称号是跑不掉的!

    婆娘剪下几束鲜花,插进了玻璃罐头瓶,摆在了餐桌中央,然后喊张震风吃饭。晚饭是一盘小炒肉,一盘炒青菜,米饭管够,这放一年前,简直是不敢想象的生活。

    房间里的布置,全部是充满朴素气息的实木家具,笨重、粗狂,但结实实用。夕阳的余晖从玻璃窗洒到他们身上,安静祥和。这些玻璃窗算是整栋房子最贵重的材料了。

    比起台北平原首批移民的幸福生活,从惠州迁往台东的陈氏一家,还处在艰苦奋斗的阶段。秀才出身的陈少敏,到达台东后接受了十天的突击培训,然后成了一名光荣的移民安置官,每月俸禄二十两。他的妻子终于不用再辛苦操劳,每日在台东县的官吏宿舍,和其他的官吏家眷一起聊天打牌。

    而陈少敏则是忙的连家都回不了,他负责的移民安置点有三十户人家,他的岳丈和三个大舅哥都在其中,可是他不敢有丝毫的徇私行为。培训时上司已经讲的很清楚,总督大人高薪养廉,如果还有人敢徇私舞弊贪污枉法,那就等着坐一辈子牢吧!

    三个月前有个吏员,这里叫科员,可是被判处劳役两百四十年!

    陈少敏的工作很多,可是协助他的只有两个级别比他低的科员,还有半个班的五名陆军士兵。

    他先是按照移民安置章程,按人口划分土地和规划村庄,然后发放粮种。他们到达安置点已经是五月初了,必须立即开垦荒地,抢种一季水稻,这样他们才能争取在年底实现自给自足。

    总督府发放了十头水牛给他们,但这远远不够,只能靠人力开荒。等到六月中旬的时候,他们才完成了平整土地的工作。这时县城派来的农业技术员已经完成了育苗,开始教授他们插秧和管理水稻。

    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习惯粗放式种植,很多还是猎户,这种精细的农田管理还是第一次见到。按照技术员所说,按照新的方法可以亩产两三石,所有人都学的特别认真。

    陈大涛、二涛、小涛加上岳丈四家总共分了一百六十亩水田,全部种上了水稻。多亏了陈少敏按总督府要求组织了农业互助队,才能及时种下。算下来,保守估计交了赋税之后,一家人第一季就能收获一百石稻米。他们这二十口人的大家族,到时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

    完成插秧后,趁着农闲的时间,陈少敏开始组织大家互相帮助,一家家的建造房屋,当然也是总督府提供的图样和铁制构件。这次陈家运气不好,他们的房子在抽签时大都排到了靠后建造,恐怕到收完稻米都不能建好。

    只有陈小涛排到了第七,一家人决定到时候全部先在他那里挤一挤。由于是集体建设,所有大家统一选了那种两层楼六个房间的木楼,这样以后整个村子的房子统一式样,看起来气派。

    房子开建之后,陈少敏就要进行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和周围的土人打好关系,直至同化他们。按照章程,陈少敏在五名士兵的保卫下,逐个拜访了周围的五个部落。用各种生活必需品作为礼物,获得了他们的好感,并且达成了以后用帮工、猎物、木材等方式换取这些生活必需品的协议。

    只有一个在山里的部落,对他们表现了极大的敌意,陈少敏按照章程上报了县城。几天后驻军由半个班扩充一个完整的步兵班,防备那个部落的偷袭。

    本以为只是小题大做,直到有一天,帮忙建设房屋的一个部族有人偷偷告诉他,那个山里的部落,联合了深山里的其他几个部落,要来攻打他们。

    过来帮工赚取日用品的土人,为了防止被牵连,都回去了。不过还是有人不停的送来消息,从对手的人数到装备等等信息都有,陈少敏严格按照移民章程,付给他们各种报酬。有的是十斤盐,有的是十斤糖,或者是一匹布,一口铁锅,总之作为移民安置官,必须尽一切努力维持和土人的良好关系。

    当然,这不包括那些抱有极强敌意的土人部落,而县里的动作也很快。一个连的兵力赶到了他的村子,然后根据土人的情报,在他们必经的一片开阔地埋伏了起来。

    几天后,从山里走出了一千多人,全部携带长矛和弓箭,甚至还有几杆火铳。这些人全部赤裸上身,脸上涂满了油彩,身形健硕,在山石间行进迅速。他们行进的途中还抢劫了一个部落,因为这个部落近来从安置点赚取了不少财物,让这些人十分眼红。附近其他几个部落连夜逃到安置点寻求庇护,陈少敏连忙拿出各种物资进行安置。

    以一个连一百出头的兵力,对抗十倍于己的敌人,战士们却表现的非常轻松。通过之前的偶尔出现的摩擦,陆军已经了解了这些土人部落的战斗力,只要不进入山林,在平地上他们一个连至少可以击溃他们三千人。

    连长王飞虎在平户时曾是一个小头目,第一次改编时,因为平常受兄弟们爱戴,成为小旗。之后军队一路扩编,他也逐渐成为一个中尉连长。此次他带领所有火枪兵,埋伏在壕沟里,在一尺多深的草丛里,离远根本看不到他们。三门连直属的迫击炮组,已经在他们右侧的土坡上设好了发射阵地。

    等到敌人进入一百米距离时,王飞虎果断下下达了开枪的命令。后面就是移民安置点,他绝不允许这些野蛮人破坏移民的生产生活。

    砰砰的枪声像炒豆子一样,响个不停,正在嘻嘻哈哈行进的部落联军,直接被击毙近百人。以他们拥挤的阵型,还有1622火枪的射程和准头,基本上全连的士兵都是弹无虚发。

    部落联军很快反应过来,非但没有感到恐慌,反而嗷嗷得朝着陆军的阵地冲来。没办法,谁叫他们的开枪后的烟雾那么显眼。士兵们冷静的继续装弹,以每分钟三发的射击速度,屠杀冲锋的部落联军。

    八十米外,早就挖出了深浅不一的土沟,他们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慢慢前进,然后被一个个的射杀。等他们冲到阵地前20米时,已经伤亡了三百人,可是这些人似乎不知道什么叫恐惧,依然踩着同伴的尸体前进。

    终于有人把弓箭射进了阵地,部队开始出现了伤亡。

    “手榴弹!”王飞虎冷静的下达命令。

    司号手立即吹响了手雷的号声,所有士兵立即拿起摆在地上的手雷,拉响之后向越来越近的敌群中扔去。

    手雷的爆炸威力,终于将部落联军的勇气彻底撕碎,从十米到二十米这一条阵线,在手雷的爆炸中,再也没有一个人还能站起来。

    在手雷爆炸范围外的部落联军也开始慌乱,这种恐怖的武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但他们已经没有机会。

    随着激昂的冲锋号响起,所有的步兵都都从腰间抽出三棱刺刀,装到步枪上,然后向二十米外的数百敌人发起了冲锋。白刃战是步兵基础的科目,刘香可不想他的士兵都是没有勇气刺刀见红的懦夫。

    看到那些恐怖的敌人向自己冲来,部落联军稍作抵抗就开始掉头逃跑。但这时炮弹突然从天而降拦住了他们的退路。这片开阔地的宽度不足一百米,三门迫击炮用超高的射速,硬是打出了拦截的弹幕。

    大半的头人本来毫无犹豫带头逃跑,结果在第一轮拦截炮击中丧命,剩下的惊慌失措的逃进山林之中。其余联军,被追赶着硬是用人命冲出了迫击炮的封锁线。最后在山林中收拢部众,逃回去的只有不到两百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