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大明之我是海贼王 > 第113章 学阀成型 杀意难掩

第113章 学阀成型 杀意难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教育部的倾力配合,大学的筹备非常顺利。

    香城大学前期设立数学院、物理学院、冶金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电气学院、化工学院、生物学院、建筑学院、经济学院、政法学院。学院虽然设立很多,但是其中的行政和研究人员不过是寥寥数人,还大都是刘香亲手教的那批中学生。

    好在他们有刘香最初凭借记忆写下的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在此基础上,足以支撑他们进一步研究。最重要的是,刘香可以给他们在科学方向进行指点,有了明确的方向,可以减少大量的弯路。

    第一批学生每个学院只有一个班,学生来源五花八门,只要能通过中学结业考试,无论是否读过中学,都可以入学。当然,严格政审必不可少,防止技术泄露一向是重中之重。

    刘香亲自任第一任校长,香城大学算是正式挂牌,开始边科研边教育,为刘香未来的发展添加助力。

    至于科研院所就简单很多,刘香早在第一批中学生毕业时,就建立了私人的科学院,让对科研有兴趣的南京士子在里面继续研究。包括火柴、电焊药皮等都是他们弄出来的,已经有模有样。

    如今只需要让科学院和各个企业中的技术人员,重新根据门类组合,建立不同方向的科研院所即可。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电气实验室和化工实验室,加紧对各类电气设备和化工产品的研究。其他船舶设计院、生物制药实验室,也都开始筹备。

    这些科研院所主要由总督府资助,企业也可以注资,根据研究价值和注资比例,进行后续的生产引入合作。原本很多企业正在进行的研究,可以转移到研究所继续进行,原企业享有独家优先引用的权利。

    同企业原本的研究机构一样,已经独立运营良好的研究所,则不在此次调整范围内。

    经过刘香这一连串大刀阔斧的调整之后,香城整个的科学技术发展将迈入正轨。形成以大学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和培育人才,研究院和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转化,企业引入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的模式。

    后续在人才储备充足时,在维持这个模式的基础上,会再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自研。刘香相信,随着大学和这些科研院所的建立,香城的科学发展将摆脱他个人精力的限制,进入井喷时期。

    当然,没人注意到,经过这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整个香城的科学技术基本又回到了刘香掌控之中。香城大学虽然校舍由市政府提供,但是刘香独资的私立大学。各个研究院要么是刘香独资掌控,要么是总督府之外最大的控股方。而拥有独立科研机构的几家大公司,都是刘香的私产。

    刘香从来对于成为皇帝兴趣寥寥,但他从来不介意自己的家族日后能够在背后操纵世界。不管是金融、科技还是高端制造业,都要牢牢掌握在手中。而只要他能成为这背后的掌控者,谁做皇帝哪个政党执政,重要吗?

    帮助整个民族扩展生存空间,让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与让自己家族成为全世界的无冕之王,并没有任何冲突。与其让那些贪婪地资本家背后控制这个世界,不如由刘香自己来做。

    而且他相信自己的家庭教育,一定能持续培养出根正苗红的继承者,会让家族的利益始终与民族利益一致。

    不像老朱家,除了养出一堆醉生梦死的皇族,整个帝国还不是被那些士绅大族掌控?以至于整个帝国被这些蛀虫生生吞吃垮塌,然后他们吃干抹净之后,再卑躬屈膝迎接自己异族主子。

    那些从秦汉开始,一千多年坐视天下战乱异族入侵,只为自家利益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的世家大族,一茬又一茬,这一次刘香要将他们彻底清除,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然后由他自己和有全球视野的追随者,建立新家族掌控全球。

    这一次一旦刘香成功,除非外星人入侵,不要再有任何人想要挑战华夏民族的地位。

    现在依靠证券交易所和银行,加上陈婉言在刘香授意下成立的风投公司,在陈婉言的经营下已经潜移默化的扩大金融影响力。

    光是台湾银行,就已经开遍了总督府所有县市还有大明两京及沿海各府。如今大明的大额交易,已经开始习惯使用台湾银行的转账,贪污受贿也是首选台湾银行的银票。如今银行账面上的资金更是达到惊人的四千万两!

    科技的发展完成梳理布局后,现在是时候复盘手中的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调整下一阶段重点发展方向。

    此时刘香已经回来快一个月,爱妻已经临盆在即,自然不可能找到陈婉言一个个了解。好在各家公司的管事都是熟人,刘香直接把人召集起来,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

    这一番听取汇报下来,再仔细研读手上的财报,刘香突然觉得索然无味,不过都是些数字而已。话说回来,爱妻虽然看起来惊艳无比,仔细想来也没有觉得有多美!

    刘香觉得既然都穿越了,该装的逼,找机会都要装一把才叫爽!

    如今武器公司和台湾造船厂基本垄断了总督府海陆军装备,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让两家公司赚取了五百万两白银。可以说总督府几乎一半的财政支出,最后都到了刘香的腰包。造船厂面向私人的大型武装商船业务,更是摇钱树。

    主营机床的工业设备公司和经营蒸汽机、火车机车的动力公司,依靠其他工厂的订单,可谓是日进斗金。尤其是蒸汽机和各种机床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一年后。年利润同样达到惊人的百万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